浅析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路径

2014-02-12 13:54天津工业大学校长办公室张立洁
天津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管理体制办学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校长办公室 张立洁

进入21世纪之后,高等教育的地位更加突出,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变革、国际化潮流的冲击、时代的发展和变迁都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在这种形势下,为了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要努力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需要理顺政府、社会和学校之间的关系,不断探索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实现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协调发展和相互促进。

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中,改革政府和学校之间的关系,改革学校自身的管理体制始终是其中的主要内容。前者是指政府的宏观管理体制,又称为“办学体制”;后者主要是针对高校自身的管理,称之为“管理体制”。从20多年的实际效果看,围绕这两个主题开展的一系列改革成效不大。

1985年5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认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政府部门在教育事业管理方面的权限过大,将高等学校统的过死,使其缺乏应有的活力。同时还指出:“要改变对高等学校统的过多的管理体制,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1993年2月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认为:“要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的体制,在法律上明确高等学校的权利和义务。”当年8月,国家教委又发布了《关于国家教委直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使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更为具体化。1999年6月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进一步提到了放权等问题,也提出了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2004年2月,教育部提出要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等问题。到了2007年,出台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强调进行两级管理,以省为主,另外还提出了“现代大学制度”这一命题。

历经发展和改革后,高校内部的管理体制有了规范的制度框架,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存在着目标不清晰、对象比较模糊、路径不明等问题。所以,需要积极探索新的管理体制改革路径,努力推动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二、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分析

进入21世纪之后,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在财富创造和积累的过程中,知识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工业经济也逐步向知识经济转变。在这种形势下,担负了创造和传播知识重任的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众所周知,高等教育在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以及提升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

1.努力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

2006年,国务院作出了“高等教育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稳定招生规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大决策。这就意味着高等教育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而提高质量成为发展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同时,对高校招生规模进行适当的控制。这项决策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对于广大学生和家长来说,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就必须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优化结构,进行合理布局,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要将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形成优良的校风和学风。还要逐步开放高等教育市场,拓宽投资渠道,推进所有制改革,实现多元化办学,充分调动各界人士参与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合理开发和利用高等教育资源,同时,还要优化高等教育结构,让高校拥有真正的办学自主权。这样才能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提高办学效益,同时,也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通过对学生进行高质量的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及创业能力,使学生成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2.让高校成为张扬技术理想、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阵地。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外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地方浮躁之风盛行,校风、学风颓废,这对高等教育的快速和健康发展提出了挑战。“大学应成为社会的思想库和知识工厂,成为科技进步的不竭动力和社会进步的推动器,让大学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更为积极和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学已日益市场化,对学生的专业和课程选择、就业选择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学院精神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经济理性主义甚嚣尘上。在我国,大学往往具有很强的行政管理氛围,而市场经济环境下又趋向于市场优先的战略选择。一方面,行政管理者像管理企业一样去管理大学,不断地挖掘其商业价值;另一方面,大学和大学人承担着探索人类自身文化、认识其他民族文化以及各种文化相处之道的重要使命。从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看,功利价值是伴随始终的。但是,应该认识到:高等教育在张扬技术理想的同时还应弘扬人文精神。这才符合教育的理想,也是中国教育的希望所在。

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国家对高校格局进行了合并调整,促进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使一部分高校的学科更加综合化。同时,还按照类别对高等学校进行了指导和改造,进一步提高了大学的办学效益,也调整了高校的布局结构。

3.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

20世纪中叶以来,高等学校尤其是高水平的大学对城市及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比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周边的“硅谷”、北卡三角研究园,还有英国的剑桥科学城、法国的索菲亚科技园、苏联的西伯利亚科学城以及日本的筑波科技城等。这些高科技园区都是以大学为技术和人才支撑的,在带动经济发展、促使知识经济快速到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大学要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就必须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实现教、科、研一体化。

4.建设服务型政府。

尽快制定和完善大学董事会法规或大学法,加强高教管理的配套法规建设。扩大大学的办学自主权,使大学成为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

5.建立独立于教育部的有法人实体的第三方评估机构。

首先,要确保评估机制的一致性和机构的专业化,以此为前提负责评估公立、私立高校的教学、行政、科学和财务管理活动的效率,然后,按照具体的评估结果划分相应的支持等级。

6.建立和完善拨款机制制度。

根据高校在目标或执行任务上的表现,也可以依据相应的研究成果及预算配合的能力分配预算额度。一般情况下,拨款可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经常性预算拨款;第二类,研究补助,依据过去几年内的研究成果评量,确定分配额度;第三类,特别补助,主要用于补助高校的新业务或特别业务计划,还包括基础建设等一次性支出。

7.构建高校董事会,完善高校治理结构,实现高校内部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分离。

构建董事会是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进一步提高大学管理水平的实际需要。高等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需要和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要遵循独立性和学术自由;另一方面,高等学校必须积极反映社会的需求,接受社会的监督和关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和不断探索、不断改革是分不开的。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是一种跨越式的改革,改革过程中要更新观念,逐步实现教育管理体制和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经历了很多阶段,取得了很多成果,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必须建立一种高效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积极探索有效的改革路径,使大学真正成为治学、研究的良好场所,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猜你喜欢
管理体制办学大学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论各地高新园区管理体制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反思与构建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