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视阈

2014-02-12 09:23贺长余
天中学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视阈生产力哲学

贺长余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视阈

贺长余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哲学教研部,辽宁 沈阳 10004)

随着社会现实的历史变迁,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承继马克思哲学唯物史观的核心观念,转换原有的理论视阈,从强调对抗、斗争、批判、否定的两极对立的革命视阈转向突出兼容并蓄、和谐共存、互利共生、开放多样的发展视阈。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秉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视阈的理论内涵,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飞速发展的伟大历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现实;唯物史观;发展视阈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学说体系,具有实践本质和现实关切的维度,必然要随着现实场域的变化而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展现出新的理论样态。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视阈在中国的显现

(一) 社会现实的历史变迁

20世纪后半叶,国际形势和世界政治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期冷战的各国人民深感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性,渴望维护和平发展的意愿日益强烈,要和平、求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潮流,时代主题由之前的“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

以此为背景,我国无产阶级政党实现了实践主体的政治角色转换,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革命党和执政党有着根本区别。一个政党是革命党时,相对上层统治势力来说它处于弱势,它要通过强调与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对立,把受压制的大多数民众争取到自己身边,并用革命手段夺取政权,严格划清与统治阶级的界限,严厉批判和否定一切与统治阶级相关的存在,坚决反对立场不坚定的机会主义、改良主义、修正主义等。但是,执政党是代表全体人民执掌政权、管理国家事务,要担起公共责任,整合全社会力量并推动社会有序发展,再不能以夺取政权的革命手段来管理国家事务,它必须转变原有的政治模式,使得整个社会充满活力,充分实现和保证民众的个人权利,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与和谐发展。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及时转变其实践主体的政治角色,深刻认识到自身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的历史责任,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任务,认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再是阶级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指出:“在这三十年中,我国的阶级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国工人阶级地位已经大大加强,我国农民已经有二十多年历史的集体农民。工农联盟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基础上更加巩固和发展,我国广大的知识分子,包括从旧社会过来的老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正在努力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1]171−172“有劳动能力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1]172之前的所谓的剥削阶级也已经通过社会主义的改造,摘了帽子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分子,我国的阶级结构和阶级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之后,阶级矛盾不再是我国的主要矛盾。“我们的生产力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2]182。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思想,同时将建设的重点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全面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明确指出:“经济工作是当前的最大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不只是当前恐怕今后长期的工作重点都要放到经济工作上面。”[2]194虽然“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于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2]251所以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邓小平还说:“我是主张改革的,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过去我们搬用别国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思想上导致僵化,妨碍人民和基层积极性的发挥。”[3]237“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3]370−371‍

现如今,党的十八大同样提出“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推进改革开放”的基本要求,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二) 生产力发展: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因

生产力发展是马克思哲学唯物史观展开的本体论基础,是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因。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而这种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4]24“同样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它和人本身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这种联系不断采取新的形式,因而就表现为历史,他不需要有专门把人们联合起来的任何的政治的或宗教的呓语。”[4]25所以说,“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4]68,“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速发展为前提的……生产力的这种发展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4]30。

基于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第一动因的认识,马克思主义者将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基本矛盾归结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作用。这两对矛盾的辩证发展贯穿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始末,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决定和推动着历史的进步与发展。

生产力是一个人类获取物质资料能力的概念,它包括生产与再生产的全部物质要素,例如劳动者、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关系是指在物质生产的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内部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包含复杂的结构,例如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结构,各种社会利益集团在生产中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由此,正如马克思主义者所论述的,生产力成为生产关系的基础,并时刻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样式;生产关系也会对生产力的决定地位发生反作用;旧有的生产力所建构的生产关系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新的生产力发展,而新生生产力会产生适应自身发展的生产关系。正是这种适合与不适合的矛盾作用,使得社会历史不断在一种曲折中前行。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历史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政治制度及其设施的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第一位的,是根本的,是始源性的。上层建筑则是第二位的,是派生的,是从属的,但也对经济基础起着反作用。旧有的经济基础所建构的上层建筑体制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新的经济基础的产生和确立,新生的经济基础会产生适应自身发展的新的上层建筑。只有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才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种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适应与不适应中,在人们对这种关系不断调整中,人类社会发展才表现出不同的样态和不同的历史阶段。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视阈在当代的展开

随着现实状况的历史变迁,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秉承马克思哲学唯物史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视阈在当代的展开。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是革命的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危机所酿造的革命运动在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尤其是俄国、中国这些国家无产阶级争取解放和民族独立的革命斗争,更是如火如荼。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这个时候确立,并为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提供锐利的思想武器,成为许多国家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和革命领袖发动革命、指导革命的行动指南,改变了许多国家的命运和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20世纪后半叶,全球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代主题不再是战争与革命,也不再是冷战,而是和平与发展。各个国家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在忙碌着寻求新的发展契机,从而逐渐打破两极分立的斗争模式,实现了基本的共赢共存。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由于冷战结束,东欧剧变,世界多极化趋势深入发展,全球化趋势进一步蔓延开来,全球范围内的和平与发展的呼声愈加强烈,全世界人民要求和平,要求发展,虽世界局部冲突时有发生,但总体日趋和平。在这样的局势下,各国开始大胆谋求共同利益,冲破政治关隘,加强彼此间的合作与发展,使得全球联系愈加紧密。加之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诸多全球性问题,例如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源枯竭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这些问题虽然也需要其他途径来解决,但最为根本的解决方式就是全世界联合起来,共同解决问题。由此看来,和平与发展才是当代世界的主旋律。

可是,近现代以来,社会主义国家在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引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革命、政治革命并最终取得成功。但革命的成功,却僵化了革命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反右”扩大化、“文革”等历史运动的深刻教训证明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只适用于特定历史时期,不可教条化,否则将会使马克思主义哲学陷于悖谬、偏离实际,并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无产阶级政党取得革命胜利后,应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的发展创新突显出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大力发展生产力,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响亮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视阈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和发展的理论基石。以此为根据,为了更好地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我们摒弃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两极对立,创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开创了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新阶段。之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进一步提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执政理念,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视阈的拓展在当代中国日益彰显。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视阈的核心内涵

(一) 三种发展视阈

发展一词源于生物学,最初主要是指生命体的生长发育过程。相应的人类将此概念扩展到个体、社会、自然等对象上,用以揭示整个人类社会、自然世界运动变化的原因、目的和一般模式,便形成了理解发展的不同视阈。总体上有三种发展视阈。

第一种发展视阈是一种自然朴素的发展视阈。在古代社会,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就是要从自然界获取生命必需的生活资料。人类被动地适应自然、依赖自然。这种生活样式使得古代人用一种自然朴素的态度来理解、审视自然及人类社会的进化与发展。用自然朴素的眼界看待发展,便形成了自然朴素的发展视阈,这种发展视阈既有目的论的构型,也有机械论的雏形,但是缺乏逻辑的深刻论证和辨析,缺乏人的自由能力的提升和凸显。

第二种发展视阈是线性、机械式的发展视阈。到了近代,人类经历了人文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自我主体意识开始觉醒,人类开始通过科学手段大规模揭示宇宙的自然奥秘。科学手段强调对线性、纵深问题的探究和专业分工,强调对机械因果的理论阐释、反复验证和现实应用。此时,人们普遍认为依赖科学知识,“我们就可以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5]36。这种发展观念虽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片面地强调线性、机械式的发展,却使得自然生态危机、人类社会意识危机和心理危机等频现,这正如布莱克所说:“现代化是一个创造与毁灭的过程。”[6]38

第三种发展视阈是现代综合发展视阈。当下人们面对现实社会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对之前两种发展视阈进行反思,提出了多维发展的目标指向,形成了现代综合发展视阈。这种发展视阈认为,发展不单是经济水平、科技能力的提高,还要包括自由权利的维护,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联以及人的综合幸福指数的提升,正如佩鲁所说“发展是各部门之间的辩证法”,现代发展是“综合的”“整体的”“内生的”[7]2。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视阈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视阈是一种现代综合发展视阈,但又不同于其他一般现代综合发展视阈。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视阈是一种以强调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现代综合发展视阈的典型代表。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强调唯物史观,明确指出经济因素、物质生产能力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性、决定性作用。科恩认为“历史从根本上讲是人类生产能力的增长,社会形态依它们能够实现还是阻碍这一增长而兴起和衰落”[8]3。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未忽视过人类社会其他因素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发展的理解并不是唯经济论,正如恩格斯所说:“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但是,他们又都相互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并非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这是在归根到底总是得到实现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互相作用。”[9]732由此可见,在整个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是关键环节,是基础,是社会运转的大心脏。具体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视阈主要包括三方面内涵。

1. 唯物史观基础上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视阈既不同于之前自然朴素的发展视阈,又不同于线性机械式的发展视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视阈是一种以强调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现代综合发展视阈。它要求回归于发展本真的样态,即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首先,马克思哲学的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要受到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的制约,“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0]32。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就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其次,马克思哲学关注人的存在,强调人发展的中心地位,并指出人的发展和解放要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基础”,“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0]118−119。可是,人的解放和发展程度的高低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只有社会生产力提升了,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又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基础”[11]925。最后,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指向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论述了人的发展三形态理论,即人的发展要经历“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人类社会”[10]152。马克思在论证人的发展三形态理论时,指出三种形态的关联是一种辩证发展的关系,“物的依赖”阶段在经历“人的依赖”阶段并扬弃此阶段才能实现自身,最终要扬弃自身,才能达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新时期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继承了马克思哲学发展视阈这一内涵。邓小平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主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张改革开放、兼容并蓄的发展道路,提出了“走出去”“引进来”“三步走”“温饱”“小康”“现代化”等一系列社会发展的措施、目标。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主张发展生产力,注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注重文化的建设。在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又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最终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的“中国梦”。

2. 可持续协调发展

针对旧有的不可持续、不可协调的发展模式,现代人提出与之相对的可持续协调发展观念。旧有的发展模式给人类造成了许多不和谐的问题,例如一系列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基于对旧有发展模式困境和危机的反思,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和谐“本位”,坚持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

以和谐为“本位”,坚持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既不是古代社会自然朴素发展视阈的简单重复,更不是一种“同自然开战”的机械发展视阈的再次翻版,而是对机械发展视阈的一种扬弃,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互利共生、和谐发展。

马克思本人曾提出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包括人在内的生产与再生产都要以自然界为前提条件。一方面,人是能动的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人作为同动物、植物一样的自然物要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制约和限定。“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12]80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的相互关联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进而决定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状况。当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一种不和谐的状态时,必将危及人类自身生存状况,进而还会危及人类的社会状况,产生许多自然困境和社会危机。可持续协调发展战略,既要求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互利共生、和谐发展的关系,改正任意破坏自然生态、浪费资源、不惜一切发展经济的行为,充分考虑后代人的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又要求统筹城乡发展,逐步缩小收入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同时要求协调国内需求与国外需求的关系。这些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综合发展视阈的重要指向。

3. 事实与价值的内在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视阈更为实质的内涵是展现了发展“本身”,即事实与价值的内在统一。

马克思认为,真正的人是生活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的人,人不仅具有“第一属性”即自然属性,同时还具有“第二属性”即社会属性。从这种双重属性出发,马克思认为自然的物质生产条件是人类生活的首要前提,同时人类生活又是“类生活”,内含着人类内在的理想性、目的性。现实的物质生产条件展现的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事实方面,理想性、目的性展现的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价值方面。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正是这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相互推进的过程。马克思把这种发展过程解释为,通过现实的实践活动不断地确立对人的目的和价值追求的过程。人从来不是僵死的存在,人在与自然界“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地生成自身。对人来说,现成本性和自然本能是重要的,在实践基础上生成的人的价值属性也同样重要。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理解的发展,其内涵不乏事实性,也不乏价值性,是事实与价值的内在统一。

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哲学事实与价值相统一的发展内涵,并不断丰富、实践这一思想。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提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3]208党的十八大又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视阈的理论表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视阈的实质内涵展现了其兼容并蓄、互利共生、和谐共存、开放多样的理论取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视阈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着眼于生产力的发展,主张改革开放,兼容并蓄,突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互利共生、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强调多种要素的相互作用,强调人的全面、自由、多样发展,强调事实与价值的内在统一而非两极对立。这种理论取向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视阈有四个方面的理论表征。

(一) 强调实践观,反对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僵化对立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唯心主义虽然具有不可忽视的能动性诠释,但是仍然只是抽象地认识、理解世界。他们认为,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这种理论的判断付诸实际当中,成为无产阶级的理论纲领时,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巨大差异,就成为区别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及其他阶级的标志。毛泽东在抗日军政大学演讲时提出:“唯心论和唯物论学说都是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而存在,在阶级没有被消灭以前,唯心论和唯物论的对抗是不会消灭的。唯心论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代表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起着反动的作用。唯物论则是革命阶级的宇宙观,它在阶级社会内,从对反动哲学的唯心论之不断的斗争中生长与发展起来。”[14]1471此时,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不仅有了理论的严格区分同时又具备了政治属性。它们之间的矛盾、斗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视阈下被绝对化,成为划分阶级界限的标准。

进入新时期,随着现实状况的历史变迁,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视阈得以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视阈开始强调实践观,而反对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僵化对立。

马克思曾在《费尔巴哈提纲》中提出他的实践观:“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12]54马克思的实践观,强调主客统一,强调从人的感性活动出发。它描述的是充满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的生活。这种以主客统一为本质的实践观,反对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僵化对立。“这里我们看到,彻底的自然主义或人道主义,既不同于唯心主义,也不同于唯物主义,同时又是把二者结合的真理。”[15]124‍

在新的社会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视阈更加强调主客统一的实践观,反对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僵化对立。改革开放初,我国学界就开始了有关实践观念的回归和讨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野将实践概念提升为理论研究的核心。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党和国家坚决从“两个凡是”转向了实事求是,转向了具体的现实实践。此时,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深刻认识到,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脱离实践的理论和行为都是荒谬的,都是不堪一击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发展才能自强”。基于此,新时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从实际出发,开创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局面。

(二) 突出和谐辩证法,弱化否定性辩证法

在革命与战争年代,否定性辩证法一直是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指导方法和原则。不可否认,这种理解在当时具有一定合理性。但随着新时代来临,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此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视阈已经显现,时代主题要求突出和谐辩证法,如再强调否定性辩证法,就会导致理论和实际脱节。

和谐辩证法是对对立面之间关系的重新认识,它与否定性辩证法不同,它更强调对立面的同一性。这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肯定对立面的同一因素。(二) 敢于扶植和支持对立面。(三) 促进和实现对立面的结合。扶植对立面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对立面的结合,发挥比对立面斗争更大的积极作用。(四) 争取对立面的双赢。现在既然已经肯定了对立面结合的优势和长处,那么它们结合的结果当然不可能是一方被消灭,而只能双方共同发展,实现对立面的双赢。”[16]

新时期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运用和谐辩证法指导实践,推进了历史的进步与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深刻反思“文革”历史经验教训,要求停止“姓社”和“姓资”的争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经济上,招商引资,大力扶植和帮助民营企业等私有制经济,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发展的经济策略;在政治上,对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荣辱与共、肝胆相照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经济与社会实现了健康、稳步、和谐、跨越式的发展,这是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所倡导和运用的和谐辩证法的直接效用和历史展现。

(三) 主张构建和谐社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视阈基于和谐辩证法的方法、原则,主张构建和谐社会。历史经验告诫我们,发展需要稳定和谐的社会条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适时提出建构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并强调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冷战结束之后,东欧剧变,世界多极化趋势呈现,全球化趋势进一步蔓延开来,全球范围内的和平与发展的呼声越加热烈,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新的时代主题。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证明,当无产阶级通过革命的手段取得政权之后,阶级斗争不再是解决社会矛盾的绝对手段,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本路径。而这需要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坚持促进社会和谐,不仅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梦”的重要内涵之一。因此,不难看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已将建构和谐社会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目标,并把此目标定为今后长期发展的核心。这恰恰是秉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视阈的实质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视阈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表征。

(四) 确立开放式的思维原则

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曾明确提出,我们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能僵化思想,要确立一种开放式的思维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视阈又一重要理论表征。

改革之前,我们一直强调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对立,强调姓公姓私的差别,强调敌我阵营的鲜明界限,强调革命与反革命的终极分野。在这种思维中,经济体制、制度模式、管理方式、生活方式、政治体制、社会阶级等等都是僵化的、封闭的。改革之后,我们转变了原有的思维模式,确立了开放式的思维原则,摒弃了传统思想下所坚持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两极对立,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举措,提出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多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和原则,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的新局面。

在国际方面,我们也提出新的对外开放政策,主张“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大力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步伐,在世界范围内采用合理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提升全球资源的利用率,以此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我们通过引进、吸收国际资金、先进科技和丰富有效的管理经验以及其他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的社会要素,从而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整合生产要素,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通过引进良性资金,弥补了发展资金不足;通过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推进国内强力发展;通过引进先进科技、设备及丰富有效的管理经验,促进了企业的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国际化水平的提高;通过积极的对外交往与开放,引进了反映新时代潮流和发展规律的世界优秀的精神产品和文化理念,从而共同分享了世界人类文明成果,极大地提升了人力资源的素质和水平。开放式的思维原则使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使我国成功地融入了全球一体化的进程。我们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同时,积极协调多种全球要素,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证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开放式的思维原则。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借鉴和吸收全世界、全人类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一切先进的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模式、资源配置方式以及推进发展的一切有利的要素。从最先提出对外开放,到提出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再到提出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实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开放战略,我国开放层次不断拓展,开放领域不断深入,开放步伐不断加大,从而不断地推进了“中国梦”的实现。

[1]邓小平文选: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文集: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邓小平文集: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法]笛卡尔.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M].管震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6][美]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历史的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7][法]法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M].张宁,丰子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8][英]G.A.科恩.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M].段中桥,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邓小平文选: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4]毛泽东选集: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6]张奎良.和谐社会与和谐辩证法[J].学术论坛,2006(4).

The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of Marxist Philosophy

HE Chang-yu

(Party School of Liaoning Committee of CPC, Shenyang Liaoning 110004, China)

Marxist Philosophy is a historical materialism based on the basis of Marx Philosophy. With social reality changing, Marxist Philosophy must changes its original perspective——from emphasizing on confrontation, struggle, critical, negative view of poles to the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of highlight the inclusiv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development of mutually beneficial symbiosis, open and diverse field. The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of Marxist Philosophy opened a new period of reform and open and contributed to the cre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miracle and the rise of China.

Marxist Philosophy; social reality; historical materialism;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2014-04-25

2014年中共辽宁省委党校校级项目: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研究;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2BZX009);辽宁省社科基金重点课题(L13AKS003)

贺长余(1984―),男,满族,辽宁盖州人,讲师,博士。

B27

A

1006−5261(2014)06−0045−07

〔责任编辑 叶厚隽〕

猜你喜欢
视阈生产力哲学
使用与满足视阈下解谜推理类综艺节目的创新路径
菱的哲学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文化认同视阈下的海外统战工作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
接受美学视阈下的《螺丝在拧紧》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