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民间文化记忆

2014-02-12 05:31:59田永红
铜仁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旦角思南傩戏

田永红

思南民间文化记忆

田永红

思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着自己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名目纷多,蕴藏丰厚,像奔腾不息的乌江一样源远流长,像五老峰一样峻丽丰饶,这在整个乌江流域的民间艺苑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花灯表演讲究“手、眼、身、法、步”,在舞步丑角以矮桩为主,有丁字步、马步、碎步、弓步等;旦角以进三退二的“之”字步为主,有大开门、小开门、凤点头、丁字步、碎步、云步等。舞蹈身段方面丑角有金鸡独立,黄莺展翅,犀牛望月、童子拜观音,鹞子翻身,鲤鱼打挺,苏秦背剑、白鹤亮翅,蛤蟆晒肚等。旦角有荷花出水,怀中抱月,孔雀开屏,观音坐莲,风摆柳,犀牛望月,黄莺展翅等。手式方面丑角有云手、垛掌、十字手;旦角有半边边月,门斗转、撮箕口,耙子路等。

打金钱竿,又称打莲花闹,由两人相互配合跳舞唱歌,边舞边唱,这种每年春节至元宵举行的娱乐活动,是思南人民非常喜爱的民间艺术活动。打金钱杆者为一丑一旦。旦角为男子装扮,女人直接装扮者极少。打金钱竿的舞姿的“犀牛望月”,“观音坐莲”、“懒牛伸腰”、“盘地龙”、“两相好”等等。唱词内容有:《过门》、《十二月歌》、《风调雨顺》等。近几年来,歌词也有所改变和发展,结合农村政策,歌颂共产党,歌颂新时代。另外,还有摆手舞、龙灯舞、狮子舞、绕棺舞等。

思南民族民间戏剧、曲艺艺术诸如傩戏又叫傩堂戏、傩坛戏。思南傩戏就是由崇拜祖先,驱逐鬼疫的宗教祭祀活动演化而来。傩堂戏的传承主要靠口传面授,家传与师传相结合。拜师传法,而“绝法”不传一般弟子。老师一般都有较好的表演才能和惊人的记忆力,他们往往一字不识,但能背诵许多剧目的全部戏文,且声望高,所以往往充当坛主,导演,又兼任主角。由于师传关系,思南傩戏还有许多“教派”,其中有茅山教,玄黄教,师娘教、青年教,舍会真玄教等。

以上思南民族民间艺术,大多在各种民间传统节日和喜庆场合中表演,有的是思南各族人民所共有,有的则为个别民族所喜爱。如绕棺舞,摆手舞便是土家族聚居地常见的歌舞形式,是土家族习俗艺术的代表作,显示了土家族人民高度的艺术创造才能和智慧,其内在底蕴乃是源远流长的巴文化。

猜你喜欢
旦角思南傩戏
探究戏曲旦角身段艺术特征
戏剧之家(2022年9期)2022-11-12 17:39:29
戏曲扮相的“变”与“常”——从清代至民国的女子发式与旦角容妆
戏曲研究(2022年4期)2022-06-27 07:07:16
施光南在京剧创腔领域的探索——对现代京剧《红云岗》旦角唱腔的颠覆性设计
中国音乐学(2021年3期)2021-11-20 05:40:16
思南公馆购物节期间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水上消防(2021年4期)2021-11-05 08:51:46
非遗瑰宝·傩戏 王雪宁 绝版木刻 60cm x 90cm 2021年
软陶傩戏面具
少儿美术(2020年3期)2020-12-06 07:32:42
一间市民书房,一座全民阅读灯塔
仁者乐山
宝藏(2019年2期)2019-03-20 05:20:54
案上凝云
宝藏(2019年2期)2019-03-20 05:20:54
梁素珍广东汉剧旦角表演艺术特色简析
戏曲研究(2018年4期)2018-05-20 09:3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