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华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 天津市 300380)
在我国,小学中学已施行了相对完整的传统审美教育,即通过开设音乐课、美术课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但进入大学后,除艺术类专业外,其他专业基本都缺失了审美教育。近年随着人文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这种状况有所改变,美学在大学教学中的地位得到了明显提升,不仅原来的哲学、艺术类等专业基础课地位得到了巩固,而且还逐渐成为其他各类专业的公共课。
目前高校中开设美学课程,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为艺术类专业开设,多遵循精英审美的教育模式,把艺术美学作为重点,而忽视了让学生去发现社会生活美的能力,这就使得此类美学课程的设置呈现单一性;另一是为非艺术类专业开设,学生没有专业背景支持,审视艺术有一定难度,因而把哲学美学作为了重点,课程设置呈现出一定的抽象性。
这种抽象性,首先表现为教材编写以及课程内容大多形而上,过于理论化,显得刻板机械。教学中多偏重西方美学史与美学观念的介绍,注重研究揭示审美的本质,而对中国审美的历史、传统审美文化以及中国现代美学体系重视不够,这使得美学教学有些脱离现实。
其次,该抽象性还表现为教学不能充分反映中西美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内容过于陈旧,缺乏时代性与现时性,不利于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不利于开发其创造性思维。此外,教学内容安排亦有较大随意性,各部分间比例失调,东拼西凑,缺乏严谨性、系统性,显得单调乏味。
再次,该抽象性还表现为教学方法单一,多是采用理论灌输式,未能切合实际需要开发出更多、更加切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因而影响了教学实际水平的提高,挫伤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特别是未能加入相应实践内容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导致教学活动缺乏生动性和灵动性。
要搞好美学教学,需要我们对如下几个问题能够加以正确理解。
(一)美学并不仅涉及艺术美。所谓审美教育,即通过审美活动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来完善美的德性。艺术是审美价值乃至美的文化的代表,确实可以通过它来进行审美教育,实际上审美教育也多是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的。但是,“审美的”和“艺术的”并非一致概念,艺术美仅是审美的一种最高形态。艺术美的原型,是神话传说和巫术礼仪,在文明时代转化为艺术。艺术美主要包括小说、诗歌等文学形式以及音乐、舞蹈、美术戏剧和影视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审美活动已日益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其形式更呈现多样化。譬如,人们的言谈举止、穿着打扮、居住日用以及心灵、精神和性格,都可像艺术活动那样审美化。除这种社会生活美外,还有自然美,能给人以美感的自然物,都会构成自然美。因此,仅停留于欣赏艺术美,而遗忘了广泛的社会生活美和自然美,显然是不妥的,社会生活美与自然美更贴近生活,更带有普遍性,因而更易于为学生们所接受。
(二)美需要审美主体的体验。应该明了,开设美学课,并不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刻板的审美哲学说教,审美的生存其实是一种完美的人生状态,它是使人树立一种审美追求并获得完整人性的重要途径,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重要生存方式,同时也是人类有别于其他物种、体现自身创造力与自由尺度的一种独特方式。审美活动不仅体现了审美主体对客观现实的体验,也结合着人的主体性的创造力量。
既然审美是一种把主观精神和客观世界相结合的活动,那么美学的根本,就在于培养人类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去认识现实世界,去体验生存的意义。必须明确的是,审美体验不是概念的判断和逻辑的推断,而是一种直觉体验;审美体验不是实际情感,而是审美激情。调动学生作为审美主体主动参与各种审美体验,不应仅停留于知性经验的简单反思上,而应透过把握生存的意义,来追问人生的真谛和探询人生的价值, 使学生获得比抽象说教更易于领受的深刻感悟。
(三)非艺术专业同样需要开设美学课。美学课程的开设,目的是培养学生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使人在不断追求更高的审美体验中不断提升自身审美能力。因此,美学课能够培养普遍理想的人格,能够使人摆脱局限、僵化、分裂,从而获得一种全方位自我实现的能力。美向所有人都敞开了大门,每个人都是审美主体,审美教育不应仅针对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更应涉及更多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通过审美感受能力、审美认知能力以及美的创造能力的培养,指导他们自觉追求心理和品德完善,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和享受美,进而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创造美。
审美活动虽然是社会活动,但不属于社会物质层面,而属于精神层面,也就是说,美学属于人文科学。因此,美学教学中不仅应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应注重对其进行趣味与性情的熏陶,增益其对美学社会性意义的认知,由此塑造审美意义上的完整人格和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审美是充分个性化的独特生存体验,存在意义并不是一个规范性概念,不存在统一解答。审美给每个人的个性创造都留下了空间, 每个人对同一个审美对象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发现和创造,人们之间的审美体验可以进行充分地交流,从而达到充分的理解。
所以,美学教学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努力通过丰富教学手段和改进教学措施,来强化学生自主参与个性化的体验,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地学习,努力激发其产生更大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
由于美学划归于哲学领域,因此在其讲授上,应力求概念准确、规范,表述深入浅出,概念构架及表述节奏有严谨的逻辑性,特别应注意辅助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图片或视频演示、讨论争鸣、课下赏析等多种互动形式,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
至于该课程的考核,也应实行开卷与平时课堂参与相结合的方式,按内容进行阶段式互动。实践证明,灵活互动、教学相长的模式调整,能使美学课不再刻板枯燥,而变得轻松富有意味,并能有效地触动学生的心灵。
美学之父鲍姆加登建立美学这门学科的目的,就是欲探究人的先天审美禀赋对人审美的重要性,探究如何通过后天的审美训练来发展人的审美能力。美向所有人敞开大门,能充分容纳审美个性的创造。因此,实施全面互动的教学体验,已成为美学教学的一项重要课题。
如前所述,现实生活中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美、自然美与大众生活联系更为紧密, 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艺术美就来源于生活美,现实生活美有着生动性及丰富性。从这一特点出发,在美学实践方式上,应注意指导学生在审视艺术美之同时,时时留意身边的社会生活美与自然美。
所谓社会生活审美,即人类以现实生活为对象的审美,它主要是指人们从自身现实生活获得的一种满足感和享受感和所产生即时性精神愉悦,这其实是以审美形式对自己现实人生的价值肯定。人类审美价值的最大实现,莫过于社会生活的审美化。审美向社会生活渗透,使人由现实生存向自由生存超越具有了更大空间。所以,应注意引导大学生注意在生活中进行审美,以审美的模式来肯定自身的现实生活。
所谓自然审美,即人对自然界各种对象与现象的欣赏。大自然蕴藏着取之不尽的人生真谛,欣赏自然之美,无疑是获得人生智慧的重要途径。观赏自然之美,能够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恢复人与自然的和谐,消除文化对人的压抑与束缚,使人进入逍遥游的境界,恢复自由的天性。
根据此种认识,我在引导进行美学实践上,注重了以下方式的采取:一是结合美学课的各知识点,布置学生观看、阅读相关小说、诗歌、戏剧以及影视作品;二是让学生有意识地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参观各种艺术展览;三是指导学生审视生活之美, 欲求人心净化先求人生美化,从怡情养性做起,感受、体味、领悟、发掘生命的真情,体味生命的意蕴;四是饱览天津及周边人文景观。这些方式的采取,有效增加了学生们对美学知识理解与应用能力。
我院的高职教育,从1999年开始,已历时十余年,开设专业涉及播音主持、艺术设计等艺术类专业和电视节目制作、旅游饭店管理以及物流、计算机等非艺术类专业。目前,美学理论课程仅涉及旅游和播音主持专业,应用美学课程的仅涉及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美学赏析课的仅是播音主持专业,总的来说,本院审美教学方面开辟得相对较窄。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有如下两点建议:一是结合相关专业开设应用美学课,如电视节目制作专业可以开设新闻美学,物流及计算机专业可以开设大学生美学和时尚美学,艺术设计专业可以开设广告美学和建筑美学等;二是指导学生跨专业选修美学赏析课,如设诗词赏析、音乐赏析、文学赏析、影视作品赏析、摄影艺术等。
总之 ,美学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其教学以及实践辅助过程,应注重充分调动学生作为审美主体主动参与各种审美活动,系统引导学生透过丰富的审美体验,在享受审美愉悦的同时,获得比抽象说教更深刻的领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自身审视美的境界。
[1]杨春时.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曹俊峰.高校美育漫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
[3]史鸿文,李琳.当前我国美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J]. 中国高等教育,2001(21).
[4]何平.论审美教育的实践效应[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1(3).
[5]叶碧.大学审美文化教育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6]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社会学的重建[J]. 文艺研究,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