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思想与实践

2014-02-12 02:49李海龙
关键词:大国外交世界

李海龙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济南市 250103)

外交是内政的延伸。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首先认清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从而确定符合国家利益和发展需要的清晰外交战略。诚如邓小平同志所言:“对中国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发生错误判断的人,起码不会有一个正确的国际战略。”党的十八大对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角色作了出准确研判,并为我国外交政策指明了方向。其后一年多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地开展了一系列重大外交行动,其外交新思路、新作为、新亮点,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

一、积极倡导一个目标

十八大后,我国外交更加突出合作共赢理念,积极倡导和推动 “命运共同体”,充分展现出全球情怀。2011年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曾指出:“不同制度、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相互依存、利益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十八大更明确指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在原有的表述上,增加了“共赢”二字,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旗帜鲜明地“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十八大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多个场合下提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表述中国与世界、与东盟、与周边国家及中欧、中非、中俄等关系、参加G20峰会、上合组织首脑峰会时,多次呼吁打造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反复强调,面对日益复杂的安全、经济和社会问题,所有国家都不可能置身度外、独善其身。种种迹象表明,“命运共同体”已不仅是我国政府的口号或概念,而是外交政策的重要标签和清晰目标。可以说,“命运共同体”已成为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大力倡导的有关国际问题治理的新理念,成为世人热议的高频词,更成为我国外交的点睛之笔。

二、认真做好两手准备

正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十六大以来党对国际国内形势所作科学判断,近十年的发展历程,印证了该判断的正确与科学。十八大再次对国内外大局作了准确研判,认为国际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没有变,国内经济形势相对稳定,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日益显现。因此,十八大报告明确地说:“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201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一方面强调,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没有变”,另一方面也指出,“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国际环境方面的内涵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必须 “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努力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谋求更大的国家利益”。为此,十八大后我国外交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积极应对挑战,另方面紧紧抓住机遇。

从挑战角度看,我国正面临着巨大压力,世界经济形势仍不甚明朗,国际金融市场依不稳定,西方企图转嫁危机、贸易保护主义特征明显。而在政治上,西方发达国家实力相对下降,新兴国家地位提高,这种此消彼长,将我国推到国际舞台的中央,我们的举动已成世界关注的焦点。于是,美国战略重心开始东移,这使我国周边不安全不稳定因素急剧增多。

从机遇角度看,我国更强调“走出去”战略,因为金融危机后的国际格局大调整、体系大变革,为我们进一步拓展国际影响、提升国际地位、增强话语权提供了空前广阔的空间。我们通过购买国债、输出资金等方式,对深陷债务危机的国家和地区施以援手,推动整个世界经济发展。另外,在全球经济危机催化下,国际经济政治力量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国家转移的进程明显加快,世界多极化秩序更加明显。因此,十八大后,我国外交政策更加积极,主动提出本国和世界人民的合理诉求,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前景对接起来,从而为维护世界和平增添了重要砝码。

可以说,十八大以后,我国政府按照“重要战略机遇期”之判断,积极做两手装备,抢抓机遇,化解挑战,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营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这其中之关键,在于新一届政府非常重视机遇的“创造”与“转化”,更加善于从各种危机和挑战中“转化”出对中国有利的因素来。

三、努力平衡三对矛盾

十八大后,我国政府充分认识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与自身力量的发展,在战略布局上努力实现以下三对矛盾的平衡。

一是维护国家利益与做出国际贡献的平衡。自古以来,权利与责任便是一对不可分割的矛盾体。早在2012年7月清华大学举行的“世界和平论坛”上,习近平就强调:“一个国家要谋求自身发展,必须也让别人发展;要谋求自身安全,必须也让别人安全;要谋求自己过得好,必须也让别人过得好。”2012年12月5日,他在会见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代表时又表示:“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国家,我们要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同时也要处理好中国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既争取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发展自己,也努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十八大后,我国外交除强调传统的服务国内经济建设之外,更强调国际责任,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积极做力所能及的贡献,努力开创“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良好局面。习近平在接受外媒采访时曾表示:“我们不仅致力于中国自身发展,也强调对世界的责任和贡献;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参加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时他还呼吁:“我们要放眼长远,努力塑造各国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世界经济,坚定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

二是维持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平衡。十八大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更加自信,稳妥推动“硬实力”与“软实力”的齐头并进,亲力亲为地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展示我国的亲和力,充分利用出访和出席重要国际活动的机会,与外国各界广泛接触,同外国公众面对面交流,外事活动中使用的语言贴心贴民,恰如其分地展现了良好的国家形象。如出访非洲时,习近平用“真、实、亲、诚”四字概括了新形势下的中非关系,在非洲听众心中造成共鸣,充分展示了中国式软实力魅力之所在。而在哈萨克斯坦,他则提出了“五通”理念,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清晰表达出愿意同邻国加强沟通的意愿。十八大后,我国更加重视通过提供奖学金、赞助等形式,来推动中外青年、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的友好交流,推进社会和人文合作,加深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在“硬实力”领域尤其是军事力量方面,新一届政府着力提升军队维护本国安全、稳定与发展的能力。十八大报告明确表示:“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决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从现实中我国所面临的海洋、太空和网络空间安全等新问题来看,我们一方面需要通过外交途径争取安全与发展,另方面也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来维护安全与发展。因此,新一届政府在阐明防御性国防政策之同时,还鲜明强调军事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并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加强同各国加强军事合作,增进军事互信及参与地区和国际安全事务的外交职能,以为外交工作和军事工作的统筹协调开辟广阔空间。2013年4月16发表的题为《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的国防白皮书强调:“中国武装力量的根本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随时应对和坚决制止一切危害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的挑衅行为,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习近平在出访时明确表示:“中国始终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搞军备竞赛,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但是,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我们必须保持合理适度的国防开支,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推动国际和地区安全合作,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新一届领导人针对复杂的国际形势,积极而清晰地阐明中方立场和主张,合理地展现我国的力量和决心。如针对日本政府非法“购买”钓鱼岛事件,采取了一系列坚定措施,坚决维护我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充分展示了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坚强决心和意志。此外,还坚决打击和惩治“台独”、“藏独”、“东突”等分裂势力的破坏活动,多次挫败境外各种敌对势力对中国的侵扰。

三是坚持韬光养晦与积极有所作为的平衡。几十年来,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一直是我国外交所秉承的重要理念。新形势下,我国新一届领导人继续坚持这一传统策略,坚决抵制妄自尊大的思想,反复强调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习近平在博鳌论坛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要使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美好生活,还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这表明,我国外交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仍需 “坚持韬光养晦”的策略方针。但与此同时,我国外交策略更具主动性和进取性。十八大首次提出“负责任大国”的说法:“中国将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新一届领导人在实践中不断强化“负责任大国”的身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如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曾表示:“中国发展壮大,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而二十国集团第八次峰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各国要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别国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兼顾别国发展。让每个国家发展都能同其他国家增长形成联动效应。利益融合,是世界经济平衡增长的需要。各国要建设利益共享的全球价值链,培育普惠各方的全球大市场,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为此,我国在实现自身繁荣发展的过程中,更加积极地承担起世界领导者的应尽责任,以历史眼光传承和平发展理念,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需要,不断寻求扩大与世界各国利益交汇点,根据自身能力和条件,提供更多的全球性公共产品,更多地参与世界事务治理,自觉向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方向大步迈进。

四、妥善处理四层关系

十八大后一年多来,新一届领导人贯彻“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重点、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外交是舞台”的外交战略,灵活多变地开展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充分展现出新一届政府对外关系的新思路。

首先是继续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关系,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习近平用三句话对新型大国关系内涵进行了精辟概括:一是不冲突、不对抗;二是相互尊重;三是合作共赢。正是在这一理念引领下,新一届政府妥善处理分歧,继续改善和发展与大国的关系,更加注重加强战略对话,扩大利益汇合点,拓宽合作领域,共同走出一条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之路。这一点,在中美、中俄关系上表现得非常明显。习近平上任伊始,首次出访即选择俄罗斯,他在同普京会谈时强调:“中俄互为最主要、最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两国外交全局和对外关系中都占据优先的战略地位。”中俄发表的《联合声明》呼吁:“各大国超越零和博弈、集团政治等思维方式,遵循顺应21世纪时代潮流的国际关系原则,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经济上全面互利、合作共赢,安全上互信包容、共担责任,文化上交流借鉴、相互促进,意识形态上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推动世界各国在和平、发展、合作的形势下,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习近平访美期间,习奥双方同意携手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这为两国关系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其次是继续贯彻睦邻友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新一届政府努力使我国的发展辐射周边,惠及邻国。2013年6月习近平在周边工作会议上强调:“无论从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还是相互关系看,周边对我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他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时明确表示:“‘亲望亲好,邻望邻好。’中国将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新一届领导人强调与中亚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东盟国家共建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将为中亚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再次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长期以来,我国始终不忘发展中国家所给予我国的宝贵支持,始终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视为外交工作的重点。十八大后,新一届领导人创新思维,协同新兴市场国家,共同提高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尤其善于利用金砖国家、上合组织及东盟—中国、中非、中阿论坛等合作机制,明晰发展中国家利益诉求,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处理与欠发达国家的关系时,更从大局出发,通过技术、资金、人才等渠道,加大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如在美洲访问时,习近平推动落实了一大批重大合作项目,宣布中国将面向加勒比友好国家设立优惠贷款和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贷款,这充分体现出我国援助中美洲有关国家发展的诚意。

最后是自觉自律地强化“负责任大国”的身份。放眼四海,国际社会中依然存在很多矛盾和冲突,地区间、国家间发展不平衡,全球性问题凸显,这就需要各国尤其是大国承担责任,共同推动问题的解决。从现实看,我国已加入绝大多数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及各种形式的国际制度、国际机制,并以制度形式承担国际责任,积极投身多边事务和全球性问题治理,以事实证明自身将成为一个令世人信服的负责任大国。习近平在接受外媒采访时曾表示:“我们不仅致力于中国自身发展,也强调对世界的责任和贡献;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实践中,我国确是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参与全球问题的处理,加大在国际组织的投入,更加注重支持国际机制的改革,推动诸如联合国和二十国集团等多边机制在全球问题处理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我国还以创新性思维应对国际摩擦和纠纷,摆脱陈规旧俗束缚,着眼于共同问题,努力为各种国际和地区问题的解决贡献自身力量。如在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时,习近平呼吁各国“积极参与,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世界和平稳定提供制度保障。”此外,我国还累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各类人员两万多人次,位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一位,它证明了中国将绝不会在国际体系中坐享其成,而是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坚定不移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

五、结语

从十八大后我国外交的实际表现可以看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更具进取心和开放性,他们根据国际形势和外部环境的新变化,及时调整政策和策略,正确处理各种外交新情况和新问题,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可以说,其外交开局和布局充满战略性、全局性和创新性,正如杨洁篪所言:“外交开局气势恢宏,外交布局全面均衡,使新形势下的中国外交呈现出理念丰富、重点突出、立场坚定、策略灵活、风格鲜明等特点。”相信在未来的时日里,中国外交将能更好地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妥善处理各种复杂关系,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出更好的外部条件。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N].人民日报,2011-09-07.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2-12-17.

[5]吴乐珺.习近平出席“世界和平论坛”开幕式并致辞[N].人民日报,2012-07-07.

[6]吴绮敏.习近平同外国专家代表座谈时强调:中国是合作共赢倡导者践行者[N].人民日报,2012-12-06.

[7]习近平接受拉美三国媒体联合书面采访[N].人民日报,2013-06-01.

[8]习近平.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言[N].人民日报,2013-09-06.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防白皮书: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4/16/c_115403491.htm,2013-04-16.

[10]杜尚泽等.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重要演讲时强调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N].人民日报,2013-03-24.

[11]习近平.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N].人民日报,2013-01-30.

[12]习近平.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3-04-08.

[13]习近平概括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6/10/c_116107914.htm,2013-06-10.

[14]杜尚泽等.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会谈:中俄元首同意紧密加强中俄全方位战略合作[N].人民日报,2013-03-23.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N].人民日报,2013-03-23.

[16]钱彤.习近平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周边环境 推动我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N].人民日报,2013-10-26.

[17]习近平.携手合作 共同发展——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时的主旨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28.

[18]杨洁篪.新形势下中国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J]求是,2013(16).

猜你喜欢
大国外交世界
吐槽大国
多想记住你的脸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大国气象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