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钱龙
胡则是一个贪官。担任河北路转运使(相当于省长)的时候,一个中央纪检干部找到胡则,请求借调一些官船使用。胡则一句话没问,大笔一挥,签字同意了。纪检干部用这些官船来贩卖私盐,大赚了一笔。他很懂事,自己吃肉,没忘记给胡则喝汤。但是身为中央纪检干部,他也知道朝廷对官员财产查得紧,所以没给胡则送钱,而是买了几个酒厂,法人写成胡则的儿子。当纪检干部把装有契约的信封交给胡则时,胡则微微一笑,看也没看,收下了。
世上沒有不透风的墙,消息还是被泄露出去了。这种事在北宋官场太普遍了,别人听到了也当没听到。可是张宗诲听说后,不由大喜过望。
张宗诲出身豪门,父亲曾担任大宋宰相。老宰相虽然已经去世了,可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张家多少还是有些能量的。然而,当初张宗诲担任开封府判官的时候,那个中央纪检干部却不买账,弹劾张宗诲经常喝得烂醉、耽误正常办公。事情闹得挺大,张宗诲虽然没有被处罚,却也被弄得灰头土脸。后来,胡则在河北路转运使的任期已满,升任三司使(国家财政部长),张宗诲接任河北路转运使。没过多久,张宗诲就从下属那里打听到那位纪检干部向胡则行贿的事情。张宗诲急忙上书朝廷,揭发他们互相勾结,利用国家资源牟取私利的罪行。结果,胡则高升了没几天就被贬到陈州担任市长去了。
从财政部长到市长,这个落差实在太大,一般人根本接受不了。可是胡则很淡定。他坚信,用不了多久,自己就会东山再起,重回中央。原因很简单,他胡则可不是一般人。
多年前,胡则粉墨登场的第一次亮相,就不同凡响。
太宗末年,宋军进攻党项。领军将领要求河东转运使必须在一个月之内给大军准备好粮草,转运使把这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当时还是科级小参谋的胡则。胡则听后,当场拒绝:“就算是给100天,我们恐怕也准备不好,何况只有30天时间呢?”转运使很害怕,惹怒前线将领可不是好玩的。胡则很理解顶头上司的心情,建议他可以把具体困难告诉皇帝,请皇帝做主。于是,胡则被派往京城,禀奏此事。宋太宗正想了解西线战事,很快接见了胡则。胡则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宋太宗,宋太宗大喜,对身边的人说:“谁说州县官员中就没有人才呢?这个胡则就不错嘛!”宋太宗吩咐身边人把胡则的名字记下来,送到政事堂(国务院)交给宰相。胡则从此成为高层心目中的优秀后备干部。
后来,与党项的战争陷入胶着状态,宋军进退两难。宋军大将派人给河东转运使传信,询问还有没有军粮。当时河东的粮食差不多被抽调一空,当地实在拿不出粮食了。转运使正在为难,胡则却提议:“我军疲惫,将来必然退兵,只是现在还没有退兵的借口。您不如回答‘军粮很快就可以筹齐,这样一来,将来您就不会背‘因无粮草导致退兵的黑锅了!”转运使依计而行。不久,宋军果然退兵。躲过一劫的转运使不禁慨叹:“要是没有你胡老弟,我可就倒大霉了!”
作为筹集粮草的具体负责人,胡则的建议既帮助了顶头上司,又使自己从麻烦中脱身,可谓一举两得。可惜,他的远见有一个严重疏忽: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至于退兵对国家有多大影响,对他来说都是浮云。
很快,胡则升官了,当了个县公安局局长。在任期内,他的政绩倒不算抢眼,他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结识了一个叫丁谓的举子。丁谓很穷,来到门口送上诗文,要求局长老爷赏赐米粮。胡则本来只想给个五斤十斤,把人给打发走。看到丁谓出众的诗文之后,他改变了主意,把丁谓叫来,请他吃饭。丁谓有才,也有点儿恃才傲物。听闻局长老爷请客,丁谓一开始很高兴,可看到酒桌上的餐具不过是一些最普通的陶器,拍拍屁股就要走人。胡则连忙拦住,并让仆人搬出一箱子银制餐具,诚恳地说:“我家中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只有这些银器,准备全部送给丁先生当路费,希望不要见怪。”丁谓这才明白,人家用陶器,是因为银器都给自己打包了,不由非常感动。
后来,胡则改任江南路提点银铜场铸钱监(相当于省冶金厅厅长)。其间,铅山县发生了重大矿难,采矿工人和守护士兵死伤不少。当地有关部门隐瞒不报,死难者家属更没有得到合理赔偿。胡则很气愤,把这件事情禀奏朝廷。朝廷派遣专案组前来调查,处置相关责任人,又向死难者家属发放抚恤金。无数矿工、士兵都夸赞胡则敢作敢当。
不久,胡则又了解到,铸造钱币的几个官员竟然利用职务之便,私藏了数万斤铜。他把那几个犯事官员叫来,询问他们想怎么办。偷盗国家资源已经是死罪,何况有数万斤之多!整个江南路正在严打,搞不好几个人就要被抄家灭门!几个官员害怕得要死,趴在地上不停地磕头。胡则哈哈一笑,和蔼地说:“我怎么会看重那些铜而轻视你们的性命呢?”他安抚那几个人,不用担心,他可以把那数万斤铜算作矿上的盈利,发给大家当“奖金”,不计入公家账上。几个官员听了,流着泪要给胡则做牛做马、报答恩情。
胡则有心机,更有眼光他用一套银餐具就收买了丁谓的感恩之心。就在那一年,丁谓考中状元;20年后,丁谓拜副相;27年后,丁谓拜正相,权倾天下。丁谓对胡则的知遇之恩一直念念不忘,他进入中央之后,胡则也结束了长期在县市一级徘徊的命运,迅速升迁,直至成为省部级高官。
胡则有手腕。新官上任三把火,只要不烧到自己就可以。他揭发矿难,既为死难者争取了赔偿,也给自己赢得了正直敢谏、公正严明的美誉;对几个犯罪官员又抓又放,更是把国家利益当作巩固地位、笼络人心的手段。整个江南路官场,人人都说胡则为人仗义,够朋友!
其实,担任地方转运使期间,胡则也为百姓做了不少事情,比如请求减免衢州、婺州(今浙江金华)的人头税。当地老百姓感激他的恩德,特地修建了一座“胡公大帝庙”来供奉他。他担任三司使的时间不长,就对国家税收提出了不少改革性意见。
可惜,这样一位本可为民谋福、为国谋利的官员,却把他的主要精力放在了编织关系网、收揽人心上。
丁谓被罢相之后,不少大臣都说胡则是丁谓的党羽,胡则因此被逐出朝廷,到广西路担任转运使。当时有一艘外国船只遭遇台风,飘到了琼州。船上断水断粮,外国人找胡则借钱借粮。胡则很爽快地拿出3000贯钱借给他们。手下认为,外国人都很狡诈,搞不好借钱不还,而且海上风波不定,万一那船返航时又遇上台风,那3000贯钱找谁要去?胡则听了,皱皱眉头,说:“人家在危难时刻找到我,我怎么可以拒绝呢?”胡则说得正义凛然,但这3000贯到底是谁埋单呢?史书记载胡则“命贷钱三百万”,明摆着就是胡则买名,国家埋单。当然,胡则比较幸运,那外国人后来按照期限把钱还上了。事情传开后,官员们纷纷感叹胡则对外国人都仗义相助,真是官场豪侠,太让人敬佩了。
前任福州市长喜欢国学,曾邀请四川学者龙昌期到福州讲《易经》,并大气地从教育经费中拨出100贯钱给龙昌期当‘出场费。后来前任福州市长获罪,与其交往的官员朋友一律被查问。龙昌期也被一根铁链锁拿到福州,路上受尽磨难,到达福州时几乎没了人形。
当时胡则刚出任福州市长,听说国学大师龙昌期到了福州,他放下手上公务,亲自到监狱去看望大师,并下令给大师打开枷锁,送到宾馆好好招待。纪检干部悄悄问胡则:龙昌期拿走的100贯乃是赃款,上头指定要讨回,可龙昌期一口咬定没钱,怎么办?胡则的办法是:交代手下不得骚扰大师,所欠款项由他拿个人工资偿还。龙昌期万分感动,整个北宋士林也对胡则刮目相看:胡则尊重士人、尊重文化,很难得哦!
事实证明,胡则的这一套生存哲学,在当时的官场非常实用。
果然,在相关人士的运作下,受到丁谓牵连不久后,胡则很快就东山再起。因纪检干部的行贿案倒台后不过数月,宋仁宗又下诏提拔胡则为工部副部长。朝中清流大怒,上书说胡则是个大奸臣,其贪污的劣迹天下闻名,如今因为犯下贪污罪被贬官,不过几个月又升官,如此一来,朝廷如何劝勉那些在任官员保持清廉呢?
因为反对的官员实在太多,宋仁宗不得不下诏将胡则外放为杭州市长。可没过几年,胡则又回到朝廷,出任兵部侍郎。胡则一生虽有起落,可因其慷国库之慨,做事“仗义”,不同党派的人对胡则都有几分欣赏,因此胡则始终处于高位,活脱脱就是一位官场“不倒翁”。
编辑 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