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1-000-01
摘 要 师生互动的效应决定着体育教学的效果,教学过程的诸因素都是通过师生互动关系的有机组合来实现的。本文把体育教学引入多学科研究,以动态的、立体的观点分析体育教学的诸因素,把握师生互动效益特征来评判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师生互动 特征 质量
以往对体育教学质量的研究和评定局限在静态的、平面的教学因素分析上,诸如对教案、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与方法等的评判,因而评价的准确性、实效性较差,影响着体育教学活动的主导性和主体性的发挥。本研究在基于大学体育教学实践观察的认识上,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展开深入分析.
一、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信息效应特征与评价
信息交互活动是体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师生间必须依靠信息的互动来实施体育教学活动的控制过程,传达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现体育教学任务。没有信息流动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教与学的效果体现在信息交互活动的效应上[1]。体育教学的信息互动形式主要表现在:语言信息交互活动、动作信息交互活动、暗示信息交互活动、实物信息交互活动等。
语言信息互动的效果,在于口头传递要有启发性,要简明扼要、易懂、及时,有效的标志是引起师生立即响应;动作信息互动的效果,在于动作表达要准确、到位、及时,有效的标志是引起师生立即行动;暗示信息互动的效果,在于暗示传达,使师生心领神会,有效的标志是引起师生立即注意;实物信息互动的效果,在于教具媒体运用要直观、清晰、易懂,有效的标志是能引起学生立即想象。体育教学中信息互动效应就体现在这些特征上,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方面,可用来评价和督导体育教学工作。
二、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心理效应特征与评价
师生心理互动是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师生的心理交换来获得教学效果。我们在长期体育教学实践中观察到,心理互动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中师生的认知交换、个性倾向的影响以及师生感情、教学的心态共鸣等。我们研究体育教师与学生心理互动的有效特征,有利于评价体育教学质量。
三、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行为效应特征与评价
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显著特点,教学中师生的行为活动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根本条件,没有行为活动的教学是不存在的。可见,抓住师生的教学行为互动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师生的行为互动效应表现在:教师对上课的队形、队列的变换能立即引起学生响应,组织学生练习及布局变换能够做到放得开而立刻收得拢;教师课上行动路线组织指挥行为能够引起学生反应。
四、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过程特征与评价
体育教学是在一定时间序列中完成教学空间因素的有机组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展现的是师生互动的时间和空间关系,反映出体育教学的完整性,既可以从一学年或一学期或一阶段或一课时的教学过程来评价体育教学质量,可见师生互动的过程因素是评价的重要方面。师生教学互动的过程从时间系列可分为教学准备过程、课堂教学过程、课后辅导过程。从空间因素来分析,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观察到,教学准备过程体现在师生课前的身心准备工作,包括教师钻研教材教法、了解学生、教案编写、课前器材和身心准备,学生预先学习和身心准备等。其效应反映在教学目标明确,方案设计合理,场地器材和身心准备到位。主要教学过程是课堂施教过程,包括教学活动的各种要素的实施过程,其效应表现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恰到好处,符合学生实际要求,课堂效果好。课后辅导过程包括教师的辅导和解答疑难、指导学生健身活动等,其效应表现在课后师生经常接触,老师及时地帮助指导学生的体育健身活动,得到学生的好评。
五、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效果特征与评价
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效果是经过体育教学师生相互活动所取得的教学成果,它是教学的目標和归宿[2]。师生互动的结果体现在教学任务完成的效果、学生获得的身心效果,是评价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师生互动的效果表现在:学生在体育和卫生知识方面的掌握程度、体育健身方法方面的运用程度、健身水平方面的提高状态、心理素质的培养状态、体育意识与健身习惯培养等。其效应特征:反映在学生能否理解和熟练运用体育健身知识与方法、身体练习对学生健康的良好影响、运动素质提高的程度快、体育心理适应状态好、参与体育健身的意识状态积极以及体育健身的行为习惯良好等。因此,在评价体育教学质量时,应抓住师生互动的效果特征、为把握学生在体育与卫生知识、方法掌握、身体练习的健身影响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等要素,使之科学合理有效,反映出实际的体育教学水平。
六、结论
总之,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效应表现在信息互动、心理互动、行为互动、过程互动、互动效果等方面的特征上,为我们把握师生互动效应特征、评价体育教学效果,提供了动态和科学地评价体育课程的理论依据,对转变体育教学质量评价观念,推动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姜天甲.高校师生互动的问题与模式创新研究[J].科教文汇.2012(12):34-36.
[2] 张虹.高校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67-69.
[3] 熊匡汉.论师生互动与教学价值实现[J].中国大学教学.2009(04):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