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 伟(宁夏大学 人文学院,银川 750021)
●郎 伟(宁夏大学 人文学院,银川 750021)
现在是世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年代,脱雅入俗成为普遍的生活寻求。挤出一点时间,寻找一处安静的所在,打开一本经典书籍潜心阅读,如是的生活景观常常难得一见。相反,声色犬马的追逐和对金钱的露骨攫取竟成为一时之风尚,恶俗之气和铜臭之气正在生活的各个角落之中弥漫和发酵。一些人简单地认为,所谓“精神生活”不外乎看电视、上网和打麻将,或者干脆就是以酒会友和浮光掠影式地游山玩水,独独把人类最为古老而美好的精神生活——阅读生活忘却了。缘乎此,我觉得重提阅读与人类生活的庄严性这一话题十分有必要。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人类的生存和书籍所散发的思想与智慧的芬芳隔离与疏远,如果我们把精神生活仅仅理解为吃喝玩乐和看相亲搞笑节目,那么,我们的生活必然会堕入野蛮、粗陋甚至污浊的世界。此外,我今天所谈的阅读,不是指仅仅在学校里学习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而是指为了提高修养和思想、情感品位,为了一个人的心灵建设和精神成长而做的“业余时间”的阅读。用我的老师北大陈平原先生的话说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读书”。文化学者易中天先生对此问题也有相当精彩的表述,他认为,真正的阅读是一种“谋心的阅读”。易先生这样说:“读书分为谋生和谋心的两种:谋生的读书是从小学一直读到大学,为的是找个工作,这不是真正的读书;而谋心的读书则是为了心灵的寄托和安慰,这才是真正的读书。”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我对阅读这一人类最美好的精神生活方式的粗浅之见。
人类自从进入文明社会,就开始拥有两种生活。
第一种生活是为了生存,为了延续生命保护种族不灭亡而过的生活,笼统地说是源于本能的生活,吃、喝、性爱、生育、死亡。这种生活自然界的其他动物也有,君不见微不足道的蚂蚁也过这样的生活,地上掉了个面包屑,四五只蚂蚁都在抢,最后达成共识,共同扛着面包屑回洞了。也许,扛回洞的这个面包屑还是“进贡”给蚂蚁王的,洞里正躺着一个养尊处优的肥胖的蚂蚁王呢!
出于本能的生活和生存方式是地球上所有动物共同拥有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和其他动物没有任何区别,和蚂蚁没有什么区别(如果说有区别,只是人和蚂蚁的个头有区别,人的体积是蚂蚁的多少倍?我没有拿工具测量过,不好说)因此,只有动物本能般的生活,说明你还不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大写的人”。你只是千万种生物的一种,是一棵树、一棵小草或者一只蚂蚁。
真正的人必须、而且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已经具有了第二种生活,那就是灵魂生活——精神生活。应该说,在人类的进化阶梯上,语言的产生是一个转折性和标志性事件——要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意志,满足精神和灵魂的需要,就必须把话说出来。不仅要说出来(能说话),而且要说得有趣、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这就有了文学的产生。其他动物没有语言功能,只能靠哼叽和吼叫咆哮来表达情感,我们人类就只好称它们为“野蛮的动物”。当然,也有一些故事可以说明在人的训练之下,一些动物会变得很聪明,但它们的哼叽吼叫之意,人类只能猜测。前几年从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在美国华盛顿州的里奇兰小镇,一个名叫莱安娜·比斯利的癫痫病人突然犯病,她所训练的一条名叫“忠实”的4岁狗用鼻子摁下了电话的急救快拨键,对着话筒狂叫。接线员猜测到这家人可能有麻烦,及时通知了急救中心将癫痫病发作的莱安娜·比斯利送进了医院,挽救了45岁的莱安娜·比斯利的生命。虽然我们可以大力称赞“忠实”的聪明和忠勇,但毕竟狗不能清楚表达它的意愿,我们得费力猜测。人类就不一样了,我们可以随时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人类在生产工具得到改善,物质获得变得比较容易以后,不用再那么费力地为衣食奔走和为生存搏斗了。他们忽然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无聊之中——精神的饥饿感随之产生。于是,像对食物的需求一样,人类需要精神和灵魂的满足。其他动物有灵魂和精神生活吗?它们会有精神饥饿感吗?好像生物学家在研究,最新的结论是,即使有,也是极为低级的,与人类不可同日而语。因此,有了灵魂生活——精神生活,有了精神饥饿感,人类才开始真正地区别于其他动物,成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精神的生活、想象性的生活是是驱除人的无聊感的最好途径,也是驱动人类前进的火车头。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总会听到有人抱怨:这日子过得没有诗意!这表明,人类从本质上说是喜欢和追求诗意的。你可以不是一个诗人,但你却不能不是一个诗意的存在者,因为人类本来的存在方式就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海德格尔)。清代大诗人兼诗评家袁枚也说:“所谓诗人者,非必能吟诗也。果能胸境超脱,相对温雅,虽一字不识,真诗人矣。如其胸境龌龊,相对尘俗,虽终日咬文嚼字,乃非诗人矣。”(《随园诗话·卷九》)
如果没有语言的产生和精神的发育,人类这个族群可能今天还是猴子,张猴子李猴子而已。当然,有人觉得当猴子也很快乐,成天睡在树上,胡乱蹦跶,由于活动量大,不得心脏病。可是你怎么才能知道猴子是快乐的呢?哪只猴子告诉你了?是个悬案。所以,还是当人好,人有灵魂世界,有语言表达能力,高兴和痛苦都可以表达。不像猴子,有苦说不出。
因为有了思想、意识,有了精神生活,所以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才说:“我思故我在。”自从有了人类的精神生活,人类社会面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了精神生活,人类的生活不再简单地等同于一般动物的生活。人类就有了梦想,有了创造的冲动。于是,文化艺术教育科学都产生了,人类一下子就脱离了丑陋的生活形态而进入到美的生活天地。文学艺术生活是人类精神生活最早的萌芽之一,而有了语言文字之后所产生的书籍,则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成为传承人类精神成果的最佳载体。因此,阅读在人类文明史上一直是核心的精神生活方式,是延续千百年而不变的汲取精神营养培育美好心灵的最佳方式。作为文学艺术品种之一的小说的起源(小说起源于原始人黑夜之中篝火旁边的讲述)也充分证明,人类在劳动和搏斗之余是多么地需要想象性的诗意的生活!福楼拜说:“阅读是为了活着。”阅读成为人类作为一种高级生命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最为美丽的标志。人类有了精神和灵魂生活,甚至改变了人对异性的评判标准,“美丽”不仅仅与容貌有关,它更与人的内心有关,与性格气质有关。不读书,性格气质就会显现粗鄙、刁蛮的底色,就不太招人喜欢。我经常对刚刚入学的大学一年级女生说:不读书,年轻的女孩子只有浅薄的动人之处。
中华民族曾经是一个异常重视知识与智慧、喜爱读书的民族。然而,近代以来,国家蒙难,文化衰落,一百多年间礼崩乐坏,世风大变,崇文一脉忽然嬗变为拜金狂潮。如此情状,已经难以措辞。我想谈谈同样喜爱阅读的犹太民族的事情。犹太民族是一个打心眼里重视知识和智慧、并且长久地拥有智慧的民族。犹太人费尽千辛万苦建立的国家以色列,虽然被《圣经》誉为“流着奶和蜜的应许之地”,实际上却是资源极其贫乏的土地。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色列硬是依靠其最大的资源——人才,依靠科技和资金的优势,在艰险的环境中,边打仗边建设,仅仅用一代人的时间就实现了经济腾飞,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发达的现代国家。以色列人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的发展成就?我以为源于两个原因:第一,犹太人在二战中经历了噩梦一般的被屠杀、被迫害的经历,犹太人有天然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以色列建国时,说着85种语言,来自115个国家的人们汇聚在一起)。第二,犹太人把读书和受教育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犹太人有言曰:“尊师如敬上帝,教师重于父亲。”这是它的民族优秀传统。全球1300万犹太人只占世界人口的千分之二,却取得了29%的诺贝尔奖,在各个领域大师辈出,群星灿烂。卡尔·马克斯、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毕加索、卡夫卡、卓别林、基辛格(1970年代美国的国务卿,协助总统尼克松重启中美交往之门)皆是二十世纪世界范围内人们耳熟能详的杰出人物。西方学者有个说法,叫做“二十世纪三个犹太人颠覆了世界”,指的就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给二十世纪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与前所未有的变化。最新的一个统计表明,尽管犹太人只占美国成年人口比例的2%左右,但却占据了目前美国最高法院1/3的大法官席位;贡献了逾2/3的托尼奖最佳词曲作者得主。美国人有一句玩笑,说全世界的钱在美国人的口袋里,而美国人的口袋在犹太人的脑袋里。举世公认:犹太人聪明、智慧、善于经营。原因只有一条:这是一个打心眼里崇拜知识并把智慧当成信仰、终生重视阅读的民族。曾经有统计,犹太人平均每年每人的阅读量是45本书。犹太孩子生下来初懂人事,就要被大人抱着在涂有蜂蜜的《圣经》封面上舔一下,让孩子知道书是甜的。犹太人还有一个小故事说,有一位智者被人问道:“为何你能成为智者?”智者闻言答道:“因为直到目前为止,我在灯油方面所花的钱,比起食用油方面还要来得多。”
能不能这样说: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民族的竞争力取决于这个民族的精神力量。精神力量何来?阅读是民族精神力量的来源之一。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养成阅读习惯等于在他的心里装了一台成长的发动机。养成阅读习惯的人一辈子不寂寞,养不成阅读习惯的人一辈子不知所措。
对于学校教育来说,阅读是那么重要,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都不可能拥有真正的教育。阅读应该成为学生们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和最重要的生活内容。但我们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阅读对教育价值本身的意义。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无限地相信书籍的力量是他教育信仰的真谛。
我们身处电子化、信息化时代,色彩绚丽的物质生活和虚拟的电子生活空间已经颠覆了人类对世界的原初认识。在物质获得极度便利,精神生活被误解为与电视和网络为伴的现实情境中,许多人常常会陷入目迷五色、内里虚空的精神困境。因此,在年轻人当中大力提倡纸质书籍的阅读、经典的阅读就成为一项迫切的文化任务。
E时代的到来,大众对书本文化的远离,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让我们先来看看号称全球第一大国的美国国民的阅读状况。2009年度11月号的美国《未来学家》杂志发表了学者帕特里克·塔克的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叫《后文学时代的到来》。文章中,作者这样描述道:“想像一下诗人、作家和教师等文人围绕在一度辉煌的书本文化残骸周围,像古希腊唱诗班庄严哀悼倒下的国王。何以至此?因为从1982年到2007年,阅读者人数占美国总人口的比率下降了近20%,在18岁到24岁的年轻人中,阅读者比例下降了30%。书本文化之所以面临如此困境,最直接的答案也许就是:影视文化的冲击。对书本领地的入侵不仅是电视,还有随之而来的电脑游戏、网络视频和各种各样的影像娱乐,在它们的牵引之下,西方文化逐渐脱离了文学的滋养。”
我想,帕特里克·塔克的描述,所涉及的不仅仅是美国人的阅读现状,他的描述,几乎可以说是“放之全球而皆准”。
显而易见,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由电视、电脑、网络、移动电话、视频电话等等电子产品所组成的奇特的可视、可听的音像世界,已经深刻地进入青少年的生活。上述电视、电脑等电子新产品对青少年的影响,不仅是表层的、娱乐的,而且是心灵深处的。所有的城市人,几乎都患上了网络、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依赖症。设想一下,如果没有了电视、电脑、手机,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我想所有的在座的人都会说,我们会陷入一种可怕的生活。你们的说法,郁闷的生活!一句话,以电视、电脑为代表的电子产品,对我们所言,尤其是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已经成为生活的伴侣、精神的伴侣。没有了它们,许多人仿佛就不能生活了。于是,读书,特别是课外读书,对你们这一代人当中的许多人来说,已经成为一种相当奢侈的事情(当然,你们当中的许多人从小就读漫画书,结果上了高中以后还只能读漫画书)。
是的,有人说,上网不也可以获得信息和知识吗?我想说的是,我们从网络上获得的往往只是信息,而不是智慧和精神修养。网络固然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便利,但是网络也带来了一系列精神性问题。
首先,由网络和电子邮件、电视等所组成的视听世界使年轻人远离了真正的社会生活,变得异常封闭。一位英国55岁的母亲抱怨说:“今天的孩子乐此不疲地从网上下载音乐、上传照片、发送电子邮件。他们觉得坐下来读书甚至看电视节奏都太慢太过无聊。我真的无法想象现在的孩子能够拥有一项自己独特的爱好,例如观察鸟类等过去孩子喜欢的东西。”
第二,以网络为代表的数字新产品使年轻人时常处于“信息中毒”状态。由于获得信息异常便利和接受新信息刺激变成许多人的心理性需求(获得信息焦虑症,其特点是寻求信息刺激,如果不能获得更多信息,就会产生无法忍受的焦虑感和空虚感),我们实际上已经进入了“信息中毒”状态。“信息中毒”的最具体症状是:在电脑跟前工作的人平均每天检查十多次电子邮箱,许多人费一、两个小时整理电子邮箱。不少人都有强迫自己阅读电子邮件、生怕错过重要的信息经历。结果,一天下来,精疲力竭、头脑纷乱。
第三,以网络为代表的数字产品造成许多年轻人的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严重下降、思维破碎化。美国学者尼古拉期·卡尔认为:充斥我们生活中的数码产品成了神经生物学的试验品。网络世界导致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事件、点击率和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上。大量的资料、图片耗费了年轻才俊的精力。我们的记忆力因为有依赖而变得下降。比如出租汽车的司机驾车目前更多的是依靠GPS系统,而非他的记忆力。一位英国广告前辈甚至认为,数字技术正在改变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由于在成长过程所接受的数字信息,年轻人的大脑结构已与前人不同,“他们的大脑对信息进行重组、过滤,记忆的内容比过去少。”
与数码产品不同的是,历史古老的纸质的书本却往往能够将我们带入到一个思想与反省的境地。在这个特殊的世界当中,我们与那些伟大的灵魂相遇,与他们交谈、争辩,感受着他们与我们共同的悲苦与欢喜。
我们不要说古代人是如何刻苦读书的,那时读书是一项高尚而高贵的事业。就说我这一代人,小学和中学时代是在文化禁锢时代度过的。那时,为了找到一本施耐庵的《水浒传》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怎样的费尽心机呀。时间才过去了20多年,当我的孩子长到16岁时(正在上高一),他居然告诉我:他读不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而《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是我初一时就读得如醉如痴的作品。显然,时代确实是变化了。电子时代、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在给人类带来生活便捷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思想的懒惰化和智力的退化。我们不能说这个时代没有出现伟大的提供了原创性科技成果的科学家,但是,就对人生和人类社会的认识而言,这个时代很少提供比较新鲜的思想和智慧。也就是说,像鲁迅那样的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正在远离我们。虽然,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的成长需要的个人和社会条件是多方面的。但是,时代气氛和风向的浅薄毕竟是最致命的因素。天才的大树不可能诞生在文化沙漠和废墟之上。
我的结论是,电子时代的生活便捷和音像文化的大规模普及,会对阅读这项人类古老而美好的精神活动形成伤害。这种伤害的恶果是,忽视阅读实际上造成了不知书达礼、不珍视经典文化、没有涵养、傲慢粗鲁的一代人。因此,要想构建未来的和谐社会,要想使彬彬有礼的传统中国人重现,就必须在青少年当中大力提倡读书活动,读书不仅是为了考学,更是为了一个民族的明天和未来。
我们曾经有过多少令人神往的优美的阅读时代呵!燃一炷心香,品一杯清茶,于灯下安静地读一本书,对许多人而言是多么美好的精神享受。在电视没有出现和普及的年代,温暖的灯光底下的阅读不知拯救了多少个粗鄙的灵魂,照亮了多少人生存的暗影!也许,对于更多的读者而言,做学问还只是一种梦想,读书在更多时候是一种寻求心灵安宁、提升生活情趣和质量的有效途径。十六世纪英国伟大的哲学家培根说:“读书能给人快乐、文雅和能力。……学问能美化人性……天生的植物需要人工修剪,人类的本性也需要学问的诱导……读书并且可以铲除一切心理上的障碍,正如适当的运动能够矫治身体上的疾病一样。”英国伟大的哲学家罗素说过:“阅读将使我们与伟大的人物为伍,生活于对崇高的思想的渴望当中,并且在每一次困惑中都会被高贵和真理的火光所照亮。”美国著名出版社家兰登书屋的创建人贝内特·塞尔夫说:“阅读的快乐不在人家告诉了你什么,而在于借此你的心灵得以舒展开来。你自己的想像力可以和作者的想像力一道飞翔,甚至超越他的。”新加坡作家钱歌川说:“枕边有一本书,可以免得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苦,厕上有一本书,也可以辟除恶臭。”是的,当过多的污浊之气开始包围我们所生存的世界的时候,应该说,我们的生活因阅读而充满芬芳。
客观而言,当前我国国民的人文素质普遍不高。原因之一,我们内心缺乏力量和芬香。这力量和芳香从何而来,当然是从人文精神深处而来。
“人文”这两个字在中国古代主要是指诗书礼乐。儒家认为:一个人要想进行正常而有效的社会交往,必须知书达理,有比较好的人文素质与修养。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说,读不好《诗经》,话都会说不好。宋代大诗人黄庭坚在《与子飞子均子予书》中也说:“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按:指古今书籍)浇灌之,则俗尘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也。”
根据中外古今一些伟大思想家的论述和人类美好生活所提出的要求,我认为所谓“人文素质”指的就是一个人通过有益的品德、思想、智慧、情感等方面的学习和培养,而形成的良好的道德面貌和内在修养。良好的人文素质应该包括:超出社会平均水平的道德情操面貌、健全的人格状态、丰厚的文化底蕴、尚雅的文化品位以及优美细腻的感情世界等精神侧面。
一个具有优秀的人文素质的人:对人和自然的态度是比较温和的,对人类的命运是关注的,对自身以外的世界有强烈的了解和认识的兴趣,对美好的事物是天然喜爱的。当然,他对人间的不平等、非正义现象也是充满愤怒之情并且具有改造愿望的。
以这样的不算高不可攀的标准来衡量一下国人的人文精神的面貌,很多时候,我们是应该脸红的。
我们的道德面貌是可疑的,灰色的。我们普遍怕吃亏,总想着占点小便宜。我们教育孩子经常说的两句话是:“别那么傻,机灵点!”“少管闲事!管闲事,落闲事!”鼓励孩子自私。台湾作家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一文中说:“我们台湾的孩子,到学校去念书,戴上近视眼镜,为了应付功课的压力,六亲不认。他母亲昏倒在地,他去扶她,母亲悲怆地喊:“我死了算了,管我干什么?你用功罢!你用功罢!”
结果,孩子长成大人了,道德上有两个缺陷:第一个是诚信面貌不好;第二是因为从小爱占小便宜,长大以后有了权力,极容易变成贪污人员。
我们的人格呢?人格是一个人的思想、性格、心理所组成的精神特质。美丽的人格包括明朗的自尊和自信,善意和爱心,深沉的责任感,抗挫折的能力。就我在高校的长期观察来看,大学生中人格健康优美者,确实不能算非常多。具体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者多,心理明朗而具有善意者少,具有责任感者少,而抗挫折的能力则普遍低下。
至于说到丰厚的文化底蕴,尚雅的文化品位以及优美细腻的感情世界,我们则普遍缺乏。我们的文化底蕴,从国家的角度来说,现在正在重建,所以这几年兴起了“国学热”。就个人的文化底蕴而言,脱雅尚俗的现代社会和功利化的现代教育已经摧毁了我们应该拥有的文化内涵。台湾作家吴浊流说:“我们的青年,相反地视固有文化等如垃圾,不值一文,放弃而不读,其结果产生无根的思想,像浮萍一样,风一来就摇动,可左可右可前可后,这种现象从哪一角度来看,都是同样的,因为他们没有根,就不能根生大地,也不能根深蒂固发育起来。”吴氏的说法,可以说精确概括了缺乏教养的一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
我们的感情世界呢?我的感觉是:普遍粗糙。现在即使是在高校,你要寻找一个感情细腻、举止优雅温柔之人,也十分难得。你通常见到的是:急速奔走、疯疯张张、大声嚷嚷的人们。在这样一个开口闭口皆言物质利益的年代,人们都坐不住,都不讲究内心的细腻,好像也不考虑别人的内心感受。所以,安静的阅读(它培养坐得住的人们)之于当下,该是何等重要!
我以为:一个人所具有的优美、细腻的感情世界应该包括对人类的善心和爱意,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事物、尤其是文学艺术美的独特的感受能力等等。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年轻人最主要的是记住,不要用粗野的情感,如喊叫、暴躁、凶狠来填补思想上的空虚。在人的心灵深处,在潜意识里隐藏着一种本能——动物的恐惧心理、凶恶和残忍。一个人越是缺少文化修养,缺少智力与美感,这些本能就会表现得越频繁,令人感到粗暴无视。……要爱惜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神经系统和情感,要记住,对人类来说,如同需要空气一样,需要细腻的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想培养细腻的情感,必须做到两个方面:
首先,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你生活在人们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同你一起劳动的人都有自己的忧虑、牵挂、思想和感受。要学会尊重每个同你一起生活和劳动的人,这是人的最大技能。细腻的情感,只有在集体中,只有在同你周围的人们不断的精神交流中才能培养起来。
其次,思想的细腻、智力的丰富,是优雅情感的源泉。情感可以使思想高尚,但是,真正的人的情感不能离开思想而存在。情感来自思想,思想滋润情感,情感寓于思想之中。丰富的思想使人成为人的精神世界中的独立力量,它会使人的行为高尚。
我也想特别谈谈青年人的审美感受力的问题。我们说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情感的陶冶。而情感的陶冶,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应该是对自然的山水和人类所创造的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应该说,审美感受力是人类经过上百万年的漫长进化而形成的精神境界,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根本的意识形态特质。审美感受超常,可以使人生艺术化、生活高质量。
我们的祖先是一个对自然有着独特的审美感受的民族。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辛弃疾《贺新郎》词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民国时期的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认为,要陶冶情感,莫善于美的教育,而“美的教育”首先当推文学作品的美的感化力。罗家伦说:“文学不仅是说理的,而且是抒情的;不仅是知识的凝合,而且是愿望的表现;不仅是个性的暴露,而且是悲欢的同感;不仅是通情达意的语言,而且是珠圆玉润的美术。文学不仅可作发扬情绪的烈焰,而且可作洗涤心灵的净水。”“学社会科学的人应当以文学培养心灵,学自然和应用科学的人尤其应当如此。天天弄计算,弄构造,而无优美文学作精神上的调剂,必致情感干枯,脑筋迟钝,性情暴躁而不自觉。文学的甘泉,是能为你的心灵,培养新的萌芽的。”(罗家伦:《写给青年——文化的修养》)
由于今天的中国教育已经不提倡“无用”的审美教育,中小学校园的教育原则是“考什么就教什么”,所以如何动员有识之士的力量,通过有效的手段,使课外阅读成为培养细腻优美心灵的最佳园地,就不仅仅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民族如何以优雅得体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大问题。
人生读书可分三个境界:儿时读书、成年读书、成熟读书。我以为儿时的阅读是一种愉快的兴趣性阅读,成年的阅读是一种探索和发现的阅读,而成熟的阅读则是一种修炼。愉快性阅读是一种本能性阅读(基于人的求知本能),是对世界上尽可能多的事物的一种兴趣盎然地了解、知晓;探索和发现的阅读是心有困惑之时为寻智慧解答而来,是为了发现人间之奥秘;作为修炼的阅读则直接指向了你的身心,它成为你生活的组成部分,甚至与你的生活质量与状态密切相关。书读懂的时候正是内心安静的时候,而读不懂的时候正值心念纷驰。
读书的三个境界,头两个境界好进入,最后一个境界则需要世事洞明,心胸超脱,非一般人所能达到。我们还是来说说通常的读书路径。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读经典”。读那些经过时间考验和淘洗的、依然给予我们新的思想启发和情感陶冶的人文经典。我的老师陈平原先生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读书”》这篇讲演录里认为,作为一般读者的阅读,除去阅读被今人反复推荐过的那些古代文化经典外,作为生活于当今的读者,还应该多读读现当代的文学作品。他的具体说法是:“第一,读读没有实际功用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第二,关注跟今人的生活血肉相联的现当代文学;第三,所有的阅读,都是必须有自家的生活体验做底色,这样,才不至于读死书,读书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