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体育院校图书馆职能实现的创新设想*
——以沈阳体育学院图书馆为例

2014-02-11 19:48高天野
图书馆学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体育类全运会数据库

高天野

(沈阳体育学院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102)

高等体育院校图书馆职能实现的创新设想*
——以沈阳体育学院图书馆为例

高天野

(沈阳体育学院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102)

分析了当前体育类高校图书馆的职能及其实现路径,系统阐述了体育类高校图书馆建立体育人物数据库、体育科研成果数据库体育赛事数据库的必要性和数据要素,并以沈阳体育学院图书馆全运会信息服务为例,对全运会信息服务的措施进行了简要介绍,为体育类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区域社会、行业发展和文化建设模式提供参考。

新时期 高校 图书馆 区域社会

1 引言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和流通文献信息资料,供读者学习、参考、研究的文化机构。高校图书馆是图书馆界的一大重要分支,具有非常明显的专业资源优势。作为区域社会信息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应利用自身的优势,改进原有的服务方式,建立健全图书馆信息服务体系,以促进行业快速发展为途径来实现为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的职能。笔者旨在从理论层面对新时期体育类院校图书馆的职能及其实现路径进行分析,以期为其他体育院校图书馆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2 体育类高校图书馆的职能

现代图书馆的职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区域和国家经济建设起重要推动作用,二是对区域和国家文化发展作出指导。具体职能包括:①保存人类文化遗产;②开发信息资源;③参与社会教育;④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体育类高校图书馆除具有上述职能外还具有:①体育文化传承职能:收集整理体育文化遗产;②服务行业发展职能:研究行业发展特征,以咨询和信息供给服务行业发展。

3 体育类高校图书馆职能的实现路径

3.1 融入区域文化

高校图书馆藏有丰富的文献资源,拥有众多专家、学者、教授,其信息资源开发具有权威性。高校图书馆要发挥优势,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资源,做好校内信息服务,同时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建立文献信息情报服务系统,采取以信息采集、加工、处理、传递、咨询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信息服务体系,直接为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因此,图书馆在做好自身传统业务的同时,应走出高校,走出图书馆,介入区域信息共享活动之中,成为民众信息共享和知识交流的平台,并在服务于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同时解决自身的经费短缺问题,改善办馆条件,为自身发展创造良好的机遇。

3.2 关注行业发展

行业特色高校简称行业高校,是以行业为依托,围绕行业需求,针对行业特点,为特定行业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大学或学院[2]。体育类高校图书馆以体育类专业馆藏为特色,在长期体育行业的发展历程中,体育专业图书馆为体育行业的发展提供着坚实的信息支持;同时,体育行业的发展与体育文化建设成果也推动着体育类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二者形成了相互促进、互为依托的关系。可以说,体育行业是体育类专业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体育行业也是体育类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因此,体育类图书馆只有以服务体育行业发展和体育文化建设为主战场,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3.3 创新服务形式

图书馆的服务形式和内容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大学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才能更好地培养人才。当传统的办学模式难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学就该独辟蹊径,拆掉办学时的各种“围墙”。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除了面向本校师生,还应发挥区域社会“学习中心”的功能,根据区域社会公众终身学习的需求,组织各类学习和交流活动,丰富高校图书馆活动的内容,吸引更多社会人士的关注和参与。

3.4 活用网络手段

数据库建设是高校图书馆为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一大重要特色资源。高校图书馆拥有区域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需要的文献信息资源,因此应结合地方需求,根据自身优势,开发建设具有本地特色的文献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开放,为区域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提供广泛而直接的地方文献信息服务。同时还要建立高校图书馆信息联盟和与本地区公共图书馆之间的信息联盟,发挥各高校馆自身馆藏资源优势,并根据自身条件分头进行各种特色数据库的开发。

4 沈阳体育学院图书馆创新设想与实践

体育类图书馆在履行图书馆基本职能的同时,更要履行好服务体育行业发展和体育文化建设的职能。结合当今体育行业发展的现状,笔者认为体育类图书馆当务之急要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4.1 建立体育人物数据库

体育人物是体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人力资源,一定历史时期的体育思想、体育改革、体育事业发展成果都是体育人在该时期的思想结晶,不同历史时期在不同的体育领域涌现出诸多体育人物,这些人物的思想、行为影响着体育事业的发展,这些人物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代表该时期的体育发展方向和体育文化建设成果。从近代龚自珍、魏源和林则徐等人的“国民改造”论指导下的近代体育思想,到梁启超、严复等人提出国民身体被认为是对个人和国家都具有基础性意义最重要的因素,为现代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从共产党人体育思想的3个来源——近代体育科学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新民主主义体育实践到新中国成立至今的乒乓外交、快乐体育、终身体育、全民健身、体教结合等核心体育思想,无不凝结着广大体育先驱对不同时期体育本质的思考。建立体育人物数据库,就是对中国体育发展历史的阶段性总结,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体育人物数据库的建立要以重大体育历史事件为载体,以人物的体育思想和成果为主线,以体育行业不同领域分类为子系统进行。

4.2 建立体育科研成果数据库

科技介入体育,助推体育发展是现代体育最为显著的特征。近20年来,由于先进科学技术引入到体育领域,从先进体育器材的开发显著提高竞技体育成绩到现代化场馆、智能化设备提高体育水平;从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经验化训练,民众的随意化健身到依靠医学、生物学介入体育行业而出现的科学化训练和科学化健身;从新中国成立体育事业的粗放型发展到现今的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等都是科技与体育融合的结果,也是体育科研工作产生的积极效应。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国家越来越重视科技对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鼓励广大体育科研工作者以科研立项的形式研究体育行业不同领域出现的各种问题,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这些都是我国体育行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举措。因此,体育类高校图书馆建立体育科研成果数据库是对不同阶段体育科技事业发展的重大贡献。体育科研成果数据库的建立要以体育专业院校为主要载体,按科研成果的级别(国家级、省部级、市院级)、成果类型(哲学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进行分类汇总。

4.3 建立体育赛事数据库

体育赛事是连接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的纽带,是体育产业发展和体育文化建设的主战场,体育赛事可以有效展示竞技体育水平,带动学校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促进体育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体育赛事已经形成了国际级、国家级、省部级和地市级等多级别,全国运动会、城市运动会、农民运动员、少数民族运动会等多类型,田径运动会、篮球联赛、足球联赛等多项目,成人赛、青年赛、少年苗子赛等多层次的竞赛体制。建立重要体育赛事数据库可以为体育赛事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持。数据库的建立要在关注国家级赛事的基础上,以重点关注所在地区重要体育赛事信息汇总和信息服务为主,兼顾其他地区的同类赛事。数据库信息应主要包括地区运动成绩、各项目运动员信息、各项目教练员信息等核心要素,注重历史比较,为信息供给、决策咨询以及体育科研服务。

4.4 为十二运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在辽宁省备战第十二届全运会期间,沈阳体育学院图书馆充分发挥体育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以多种形式,采取多种措施为地方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体现出高校图书馆服务区域社会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4.4.1 编辑全运会参考资讯

利用专题数据库、馆藏报刊、互联网等信息源获取全运会筹备情况及各地区备战动态等方面的信息,对其进行收集、整理,设置“筹备进行时”“开发信息整合”“馆存资料链接”“他山之石”和“花落谁家”等栏目,编辑成《第十二届全运会参考资讯》,每月不定期编辑发行3~4期,发放给省市体育局及学院领导和各系部、教研室,电子版发布在图书馆主页上,并提供网上浏览、标题检索、全文检索等功能,使读者能更方便、快捷地查询和利用信息,为相关部门科学决策和运动员备战提供信息参考。

4.4.2 编辑《全运会学术期刊论文篇名目录》,开展运动项目成绩分析与预测工作

针对十二运,本馆加强了对运动训练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以及科学恢复、运动营养等方面信息的收集与研究,将相关的科研论文整理成篇名目录,随时在信息资讯中发布,为参与全运会的科研和训练人员提供信息支持。通过对历届全运会成绩资料的收集、整理,本馆还从中重点选取出辽宁省优势项目,对近三届全运会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并对这些项目领域内的专家学者进行访谈,掌握了我省各主要竞争对手的技术优势和劣势,为我省备战十二运制定战略决策提供参考。

4.4.3 开展全运会宣传报道工作

全民参与全运是辽宁省承办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的重要理念。为了让沈阳体育学院的师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全运,参与全运,本馆邀请专家学者举办了两次全运会专题讲座,即《全运会综合效益及改革的研究》和《第十二届全运会辽宁代表团制胜策略研究》,并陆续开展历届全运会的历史图片宣传活动,调动了广大师生关心全运、参与全运的热情。

[1]崔璐.论公共图书馆的外部性[J].新世纪图书馆,2008(4).

[2]王朝晖.高校图书馆对吉林区域经济发展的潜能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0):14-15.

[3]闫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问题研究[J].图书情报论坛,2009(2):46-50.

[4]燕姣云.高校图书馆信息社会化服务探讨[J].兰台世界,2007(10):68-69.

[5]李继晓.论青海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社会化[J].图书馆学刊,2010(6):65-67.

[6]唐野琛.高校图书馆为泛北部湾经济圈开拓社会化服务的思考——以广西财经学院图书馆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12):178-180.

[7]殷黎.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思考[J].图书馆学刊,2005(2):14-15.

[8]王瑞亨,刘亭,祁业凤.和谐社会建设中高校信息社会化服务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0(5):37-39.

[9]张祺.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思考[J].河北科技图苑,2009(4):78-79.

高天野女,1974年生。硕士,馆员。

G259.6

2014-02-10;责编:杨新宽。)

*本文系2013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省大学生数字资源阅读倾向调查与能力培养研究”(编号:L13DTQ020)成果。

猜你喜欢
体育类全运会数据库
浅析体育类短视频的传播策略——以抖音为例
2020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体育类高校学生党支部优化建设研究
2018年部分院校体育类专业在晋招录信息
第12、13届全运会田径项目成绩对比及建议
全运会近千名医护人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完美闭幕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