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外商投资依然是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2012年长三角16城市到位注册外资达到562亿美元,同比增长11.2%,增速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16城市中有10个城市利用外资超过20亿美元,半数城市增长达到两位数,推动了区域的经济国际化和城市化进程。
第23届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3月1-5日在上海举办。本届华交会总成交28.14亿美元,比上届下降9.87%。但今年华交会国内贸易异军突起,国内买家约占全部采购商的1.86%,内贸总成交7798万美元,比上届增长近10倍。欧美和新兴市场客商明显增加:欧洲到会客商2101人,以美国为主的北美洲到会客商962人,大幅增长60.60%。部分新兴市场成交增幅较大。
《浙江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根据《条例》规定,浙江省经营性用海的海域使用权今后都要通过招拍挂的方式取得;凭海域使用权证书可以办理建设、施工和房屋产权登记等手续。这将有利于全面推进浙江省海域资源的市场配置,促进海域使用权出让公开、公正、公平。
3月8日,2012年度浙江省百强高新技术企业榜出炉,金海重工、恒逸聚合物、淘宝(中国)软件等100家企业榜上有名。这些企业2011年度累计实现总收入3205.71亿元,占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当年总收入的33.40%。
榜单中的百家企业,2011年度实现专利授权3686件,其中发明专利703件。72%的企业属于浙江省战略型新兴产业范围,其中新材料产业最多,占到32家,其次节能环保产业共10家,新能源产业也有7家。这些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支出和研发人员数量是规上工业企业平均的4倍和5倍。
近期,浙江首家股份合作农场——位于台州仙居县横溪镇郑桥村的新合股份合作农场正式挂牌成立,并于近日获得工商部门颁发的法人营业执照。这家农场以土地作为资本,以现代企业制度统一经营、管理,形成农业产业化。目前,新合农场共有土地1500亩,入股农户132户。
据国家工信部快报数据,2012年江苏省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4.6%,跃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比重达17.2%。软件产业服务化趋势日益突出,特别是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收入迅猛发展,全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4.2%,占软件产业业务总量的35.9%。通信软件、电力自动化、智能交通等三大优势软件产品集群同比增幅均超过30%。
江苏省不断加大科技对沿海开发的支持力度,去年沿海地区研发投入总量超过16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6000亿元,专利申请量突破7万件。
围绕沿海地区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江苏省已累计组织实施前瞻性研究项目98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2项,获国拨经费超过5亿元。
国内首个大宗商品领域的保税现货价格——“洋山价格”3月20日在上海正式发布。“洋山价格”旨在利用保税区的净价环境,连接国内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帮助中国企业增强定价话语权。同时,为打造亚太大宗商品集散平台奠定基础。
2012年上海市重点监测的近80家购物中心共实现营业收入890.1亿元,同比增长7.4%。从发展速度来看,上海市购物中心正从快速大幅增长向稳步上升转变。此外,统计显示,上海在建的购物中心项目建筑面积达93万平方米,全球城市第八位。
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城市合作中心合作网络日前在沪成立,上海、杭州、苏州三地的场所健康促进联动格局初步建立,未来将就健康城市推进开展城际合作与交流。
第十届上海国际信息化博览会于3月19-21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和世博展览馆同步举行。本次展览,共吸引3300家参展商参展,15万左右专业观众参观,成为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IT专业展会。
张家港保税港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2月22日通过国家验收,成为江苏省以及长江内河唯一的汽车整车进口口岸,为长江流域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出口开通最便捷通道。
2012年苏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28亿吨,位列全球主要港口第七;同比增长12.6%,增速位列全球主要港口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