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成
南京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自1902年创建以来,先后经历三(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时期;1950年去掉“国立”二字,迳名南京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即后来的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与金陵大学的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并将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大原址。其相对独立的办学品格和一脉相承的学术传统历来都是中国高等院校推崇的典范之一。
南京大学体育历史悠久,是我国近现代体育专业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其源头可追溯到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的体育专修科,开创我国体育专业教育之历史先河,培养出了一大批体育专门人才,为我国近代体育的传播和发展树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认真总结和研究百年南大体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基本经验,处理好继承与扬弃的关系,对传承和发展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百多年前,清政府颁布兴学诏书,喻令各省督抚学政兴办各级学堂,南京大学的前身——三江师范学堂应运而生。
三江师范学堂时期,体操被列为必修科目;两江时期,体操和英语、逻辑等科目一起作为通识课程,为接下来的“分类科”打基础。[1]辛亥革命后,近代高等教育萌发,新的学校系统建立,与北京高师、成都高师、武昌高师和广州高师一起,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简称南高师)正式成立并开始招生。1915年以后,南高师陆续成立了数个专修科,体育专修科位列其中。[1]
南高师提倡“三育并举”,且对训育、智育和体育分别明确提出了相应的标准、方法和程序。体育专修科毕业生所撰写的报告(即现在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中,共有体育史、体育原理、体育组织、体育教授法四类36篇,多篇有新意和创建。南高师在对体育的提倡中,尤其倡导以养成坚强的体魄和充实的精神为标准;[1]在方法和实施上都有明确规定,如规定在锻炼方面,有体操正课、兵操、棒术、课外运动等,并有早操一门,每日晨起进行15分钟的早操,以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每学年举行体格检查一次,有残疾者,由体育教员为其选定适宜的体操,恢复其健全体格。[1]
南高师体育专修科为全国首创(1915年招生,北高师是1917年招收第一级学生),并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体育师资和体育管理人员。这些学生后来大都成为知名学者、骨干,如著名教授吴蕴瑞、吴澄等皆为南高师毕业。五四运动以后,教育界呈现出一片活跃的新气象,“改高师为大学”之事在全国教育联合会议上数次出现,呼声渐高,国立东南大学酝酿而生,南高师并于其中。原先的体育专修科和教育专修科组成的教育科,下设心理系、教育系、体育系,南高师并入后,又增设了乡村教育系。
历经三(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体育专修科、国立东南大学体育系,这一系列的变革,堪称开辟了我国近代体育教育之先河;南高师体育专修科的创办,在我国近代体育教育专业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合并江苏境内专科以上的公立学校(包括国立东南大学在内的9所学校),组建成一所中国当时规模最大的国立大学,并于次年定名为中央大学。1929年,体育专修科改为体育科,主任为吴蕴瑞。以培养学校体育师资、体育行政及指导人才、童子军教练人才为目标,修业年限为四年,与大学本科程度相当,与艺术教育、卫生教育两科以及教育学和教育心理两系共同组成教育学院。[1]当时任教者有江良规、张信孚、程登科、于振生、高梓等各具专长的知名教授。普通体育课是全校必修课,选修军事教育、国技(武术),或选入校球队、田径队,可以代替普通体育。[1]中央大学各种田径赛和球赛成绩突出。1929年秋,南京举行第一届公开运动会,中央大学获锦标;1930年春,江南八大学体育协会在上海举行第四届田径运动会,15项运动中大夺10个第一,获团体冠军。1930年暑假后,中央大学又重金聘请德国柏林大学体育专家来校担任体育指导,一方面藉此推动各项田径运动,一方面以世界纪录为追赶目标,积极训练。[1]中央大学体育在当时蜚声海内外,在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945年,抗战结束。复课后的中央大学设7个学院、43个科系、26个研究所,是当时全国国立大学中系科设置最全最多的院校。体育系(学制五年)和体育专修科(学制三年)设在师范学院之中,体育科系的新生考试科目有国文、英语、公民理化、中外历史、地理以及术科等。新生考试合格后,还要经过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体育概论、运动裁判法等科目考试。[2]可见当时的中央大学对学生体育要求不仅极为严格,而且相当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1949年解放后,中央大学被接管,先后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后又去“国立”二字迳称“南京大学”。在对学分制改为学年制的同时,各院系所设系科亦进行了局部调整,其中体育归属师范学院。
作为南京大学的另一主脉,不能不谈金陵大学。
始建于1888年后的金陵大学原是美国基督教会创办的一所私立教会大学。新中国成立后,由政府接办,改建为公立金陵大学,至1952年与南京大学合并,已有64年的办学历史。
金陵大学文体传统悠久,不仅开体育运动之先河,更最早开出体育课。1913年,体育专家麦克乐在金大华言科学习汉语,被金大聘为师范专科体育教授。金大体育活动在群众性锻炼和运动竞赛上皆具生机,尤以足球为盛。1927年,金陵大学与泸江、东吴、圣约翰等大学成立体育联谊会,组织竞赛活动,促进体育运动的蓬勃开展,堪称典范。华西坝五大学运动会、华西坝四大学及协和高中等七校联合运动会、金陵大学院际划船大赛等,更是将金陵大学体育的氛围和声誉推向极致。
金陵大学校园生活多彩,文体活动丰富。校刊上一首金大球队比赛时的歌谣,十分生动地再现了金大同学在体育竞赛场上的热闹场景和团队精神:“脖儿翘,手儿招招,海上起了球潮。声儿近,人儿滔滔,望你赢的人,想你输的人,凑热闹的人,都一起来看了。待我狠狠地叫好,趁此大家注目时,创造些光辉的史料。[3]”由此可见,金陵大学的体育活动,不仅给同学们带来了欢娱和激奋,而且使得每个同学的集体荣誉和团体责任感得到锤炼与升华。
1932年,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军校和金陵中学四所院校在南京举办的一次运动会轰动国内体育界。不仅利用下午课余时间比赛,而且经费仅为每校交10个“袁大头”,整个运动会开销仅40个“袁大头”,这在当时的南京是个创举,就在国内运动会史上也十分罕见。[4]
1952年,我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教育部参照苏联高校模式,对全国高校系科进行大规模、有计划的合并调整。由南京大学师范学院、金陵大学和华东体专等学校的体育系科合并迁往上海,成立华东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上海体育学院),吴蕴瑞担任首任院长;体育系科所在的师范学院各系迁出与金陵大学教育系及高级师范专修班合并,成立南京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的文、理、法三院各系与金陵大学的文、理两院合并,成立正规综合大学,仍称南京大学;由于大部分体育教职工调往上海,体育系科已经分离,南京大学体育系停办,部分留下的教职工组成体育室,负责全校范围学生的体育课程和体质锻炼工作,1954年更名为体育教研室,原中央大学毕业生钟季卿任主任。
院系调整后,体育系科人员大部分迁入华东体育学院和南京师范学院。由于缺少体育人才培养的支撑,且受到工作职能限定,这一时期南京大学体育主要任务是正课教学,并为培养校级运动队后备队员和各系基层体育骨干为宗旨,体育整体工作处于慢速过度、波澜不惊的运行阶段。
“文革”十年,全国体育师资队伍青黄不接。借恢复高考的契机,国家教委批准可开办学制是本科四年的体育师资班。尽管质疑不断,但时任南大校长匡亚明先生态度坚决,做出肯定批示,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南京大学决定在这一特殊时期开设这一特殊班级。1978年,26名学生通过文化课和体育考试的激烈竞争,来到南京大学开始体师班学习。该班在课程开设上也颇费心思:涵盖文史哲大课、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大学英语、体育英语以及人体生理学、生物化学、运动医学、运动力学、运动场地学等一系列专业课程,并聘请教授上课。校领导亦十分重视,匡亚明老校长曾多次到田径场、游泳池等地看望,并亲切询问体师班学生文化学习和体育训练情况。[5]毕业后,体师班学生均有很好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南京大学体育工作步入良性运行轨道,各项工作逐步有序开展。1984年和计算机系合作成功研制出汉字学生体育档案管理及体质研究分析自动化系统,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1985年“金陵杯”全国大学生篮球邀请赛,盛况空前,田径队“五朵金花”连续蝉联五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团体冠军,影响巨大。这一时期,逐渐形成了基础课、专项课、任选课三大类别的体育课程体系,并在全国较早提出开设体育基础理论课程,“终身体育”意识和行动在课程教学中已有体现。
20世纪90年代,在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南京大学体育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获得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估优秀学校、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课程、教育部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高等学校。1994年体育教研室更名为体育部,工作职能重新定位和调整,在教学、科研、训练、群体四个方面开始整合发展,积极推行学生自主选课制度,多项改革措施被写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在积极贯彻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南大体育始终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准绳,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国普通高校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及中央七号文件等精神,在“全面发展”的理念下,“大体育观”的指导思想逐步形成,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不断提高,体育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通过不懈努力,南京大学体育工作逐渐形成了一套有着自身特点的体育工作体系。体育课程日臻完善,课外群体丰富多彩,高水平运动队成绩斐然,场馆建设日渐完善,学科发展步入正轨。立足于公共体育课教学,在南京大学整体学科发展的背景下向高校体育工作的综合目标不断攀升迈进。
现代体育教育的价值理念不仅是高等学校开展体育工作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亦是体育工作者从业反思的重要问题。体育的目的何在?体育的本质何在?体育的价值何在?体育与教育的关系如何定位等等问题,长久以来就没有得到明确的解决,而这些没有解决的矛盾更严重制约了高等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纵观南京大学百年体育的跌宕发展,早在中央大学时期,就已经提出了体育对身心问题的教育理念。
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成立之初,学校就明确提出“体育为德、智二育之基本。欲求德智高尚,苟使身体孱弱不能,任重道远,难负担,且不足以表示优秀国民之完全体格。”[6]时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教务主任陶行知先生曾经担任过体育系科的教学工作。他提出“体育为德、智二育之基本”“应养成坚强之体魄、充实之精神为标准”“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于在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我们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1)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2)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3)强健活泼之体格;(4)优美和乐之感情”等众多意蕴深邃的体育理念。
1932年,时任中央大学校长、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罗家伦,在当时教育界已经达成共识的德、智、体三育共进的基础上,特别提出青年教育中的“二格”,即“体格”和“人格”问题。他认为当时的青年教育,在知识结构方面会随着教育的逐步深入而得到提高,但有缺陷需要努力改进的则是“人格”和“体格”两方面。
罗家伦在《教育的理想与实际》一文中指出:“体魄是完人第一个重要的条件。没有健全的体格做基础,学问和事业是无论如何做不好的。”要增强体格,除教育部门重视、学生减负、改善营养等以外,大学教育还应注重体育和军事训练,以达到增强体质、培养公开竞争、团结合作的精神等目的。因此,在战时的校园内,尽管条件艰苦而简陋,但是学校因地制宜,利用各种自然地形和环境积极开展相关体育活动,如拔河、跳远、接力等。院系、校际间的各类篮球赛、排球赛搞得如火如荼。为了改掉学生散漫拖沓的生活习气,培养果敢、守纪的军人风尚,中央大学从1935年起实行军事训练,对全体男生一律实行军事训练和军事管理,对女生则进行战地护理训练,以增强体质、适应战时需要。
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同志对体育工作非常重视。坚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也是匡亚明办学中所一直贯穿的思想。1963年,匡亚明曾在《认真解决减轻学生的负担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培养又红又专又健康”的人才,使学生“思想先进、知识丰富、体魄健康,三者具备”;提出高等学校要有“高度的政治空气、高度的学术空气、高度的社会主义文明空气、高度的体育文娱空气”,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7]
吴蕴瑞先生被认为是南京中央大学体育系的灵魂人物。吴蕴瑞体育思想及其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体育教育化思想的发展。他使我们对学校体育的认识和理解更为深刻,促进了我国学校体育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进程,奠定了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基础。
吴蕴瑞从科学和哲学的高度审视体育的意义,界定休育的内涵,提出“以身心一元论为基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体育思想观。他在系统地分析比较一元论和二元论两种学说后,提出“由生物学言之,生命为一,心身自不能不为一;由心理学言之,有行为之机体为一,心身自不能不为一”的身心一元论思想;他同时认为:“体育之意义只限于身体方面的教育,或界定为身体之教育,即传统的身心二元论之遗毒,亦即以人之身体视为解剖台上尸体之见解也”。
由此看来,如今种种困扰我国体育教育领域的众多问题,如身心关系问题、体格与心智问题、体育的价值、功用、地位问题,实则在上世纪中叶,已有南大人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毛泽东在他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开篇就提到 “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这是毛泽东发表的据说是有据可查的第一篇文章,不是讨论兵家战术,也非研究军队管理。“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呐喊振聋发聩。
追忆古今,厌倦而思,这些闪烁着人性光辉的体育言论及思想仍然值得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体育工作者认真反思、研究。
体育,从字面来看,是身体之教育,隶属于教育,是“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一育。然而,体育一词,是“舶来品”,是难以给出明确定义和概念的特殊之物,体育与竞技与运动相互交织,各有影响。长久以来,人们往往将体育局限于是对身体的锻炼或局限在各种体力活动之中,认为体育就是足篮排,体育教育无研究,对体育的认识趋于狭窄。
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打开了“民主”与“科学”之门,也为学校体育的发展吹进了清新之风。南京大学在长期的体育教育实践中,积极倡导体育学术化,重视和强调体育的整体性学科构架和学术研究价值,尤其是国立中央大学时期任教的一批著名学者、教授,将国外先进的体育思想融入本土体育土壤,开辟了近现代中国体育发展的理论先河。
麦克乐*美国人查尔斯·哈罗德·麦克乐(1886——1959),1913年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博士学位,受美国基督教青年会的委派,曾于1913-1926年间两度来华传播近代西方体育。历任基督教青年会干事、江苏省体育传习所教授、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科主任、东南大学体育系主任等职,对我国近代体育的学科创建与实践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先生为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不仅创设了中华全国体育研究会*1922年成立,是中国最早的体育研究机构。袁敦礼任第一任会长,麦克乐、马约翰、吴蕴瑞、董守义、章辑五任干事。,而且以东南大学体育系为基地(1922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体育专业刊物——《体育季刊》。该刊不仅介绍欧美各国体育发展的最新成就,而且研究内容涉及体育理论、游戏、竞赛、体育教材教法、场地器材设备、运动生理生化等各个方面;不仅对体育教育研究学术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普及提升了体育研究风气,为后来的体育学科发展、体育学术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不仅如此,麦克乐还主张从多学科的角度来研究体育,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文章,如《体育在教育上与生物学之关系》、《体育为人格教育的实验》、《游戏与教育之关系》、《体育与普通精神病理学的关系》等。与此同时,他还率领东南京大学的师生进行了一系列诸如人体测定及身体检查、球类标准测验、少数运动项目的最佳运动方式等研究,从而促进了体育生理、心理、解剖等理论学科的发展,推动了体育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结合,孕育了体育学科综合化发展的基调。*陶行知在《民国十三年中国教育状况》一文中,曾对麦克乐的种种体育研究作出如下评价:“由于麦克乐教授指导的大量研究,或许是今年进行的最重要研究。当一切完成时,中国的体育及身体检查水准至少要比当时进步10年”。由此可见,陶行知对麦氏所从事研究工作的认可。[8]
从自然科学转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相结合,是当代科学发展的潮流,体育也不例外。继麦克乐之后,国立中央大学时期,以吴蕴瑞为代表的南京大学体育人又提出了要纠正“运动纯属一种技术,无应用科学之余地”的观点,提出要“科学家与体育家联手,以解决体育上一切疑难问题”。为此,时任中央大学体育科主任的吴蕴瑞,在体育科的必修科目中增列了物理学,通过物理学相关的体质测量、人体评价、运动力学、场地设备测量等科目,来提升和丰富体育科目的研究。而这一举措,在当时全国的体育系科中,尚未有先河,其中尤以《运动学》*《运动学》一书由商务印书馆于1930年出版发行,本书的发行是著者吴蕴瑞“体育学术化”思想正式形成的鲜明写照,并开创了我国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之先河。一书的出版为重。
同样是中央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的江良规*1934年中央大学体育系毕业后,江良规任上海东亚体育专科学校教务主任。1936年任第十一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助练员。1937年毕业于德国柏林体育研究院,获德国体育教师合格证书。同年就学于莱比锡大学,193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于1943年任中央大学教授兼总务长、体育系主任,1947年当选为中央大学教授会主席,在体育学术领域和实务方面,都有相当高的地位和贡献。著有《女子游泳训练法》、《田径训练图解》、《体育场》、《德意志体育概况》、《足球裁判法》、《新体育原理》、《篮球》、《篮球指引》和《体育行政》,译有《劳工康乐活动》《运动生理学》《体育学原理新论》等书。尤其是由商务印书馆初版于1945年11月,32开,204页的《体育原理》*《运动学》一书共分十章:1.绪论。2.体育之史的考察。3至5.体育之生理学基础(上、中、下)。6.体育之心理学基础。7.体育之社会学基础。8.体育之哲学。9.德美两国体育概况。10.理想之中国体育行政系统。一书,不仅全面体现了他的体育思想,而且全书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的角度出发,系统考察体育的历史与发展,堪称体育学科化的经典之作。他强调“体育乃以身体活动为方式的教育”,所提“体育即教育”的概念成为其后相当长时间里体育学界的共识。
学校体育活动体系范围广泛,包括体育正课教学、课外群体锻炼、业余运动训练与竞赛、早操等。各项活动不可或缺,但其中最主要者,莫过于体育正课教学。1990年由当时国家教委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将体育正课教学作为学校实现体育教育最基本的组织形式而列入整个学校教育的教学计划之中,是符合学校体育发展规律的明智之举。
国立中央大学时期,除体育系科的专业教学(如运动解剖、体育原理、生理学等)之外,学校所开设的普通体育课程则是为非体育科和运动班而设。每周体育课必修二至三个小时,每学期修一个学分,依学生体能分为三个层次班级上课,教学内容包括田径、体操、球类等。[9]这种普通体育课程对学生的要求极为严格,每学期只准修一个学分,凡有不及格者,下学期必须补修,毕业前必须修满八个学分。另外,对课程的出勤、学生的衣着亦有明确而严格的规定。
1965年前,南京大学在体育教学方面进行多次研讨,结合当年部颁大纲要求和南大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南京大学体育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方案。当时有一般身体训练课,按体能分为甲、乙组进行教学,以达到《劳卫制》一二级标准为奋斗目标。另外,开设专项课、专项提高课,要求学生达到《三级运动员标准》,同时又以培养校级运动代表队后备队员和各系学生的基层体育骨干为宗旨。当时的指导思想是要大力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当时,校内各院系皆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来开展体育活动,而体育教学计划也是为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来制定。现在看来,这样的做法忽视了体育的多功能性特点以及体育教育的全面性。
1972年学校复课之后,当时的军体课浪潮汹涌,但南京大学校领导首先在校历上安排了全校田径运动会的日程,并指示要尽快地恢复学校体育课,要将体育的本质贯彻在学校体育教育的范畴之中。体育教研室立即组织教师重新学习体育有关业务,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编写教材、教师备课等活动,使之教学能适合当年工农兵学员的实际水平。课程仍以一般身体训练课为主。
1977年高校恢复招生考试后的两届学生,由于历史原因,学生的年龄、体质状况、体育基础差异较大,学生对单一的一般身体训练课不太感兴趣,大多数偏爱球类活动,经过调查分析研究后,学校对二年级学生开设了专项体育课。体育教研室根据师资、场地设备条件分别开设项目,学生自愿选课,一般均根据学生第一志愿,打乱系、班界限编班上课。教材以专项为主,一般身体训练内容占40%。在此期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高,专项技术教学为基层培养了开展群体活动的骨干和积极分子,大大推动了学校群众体育运动的开展。在当时学校举办的小型多样的竞赛活动参加的队员大多是上过专项课的学生。从实践中使我们认识到,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是促进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动力,教育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方法是开展群众体育运动的保障。
随着教育不断地深入开展,1978年学校实行学分制、学生选课制等教育改革,当时对体育学分是否与专业课学分等同的问题有些争论,南京大学校领导列举了若干理由说明,凡是按教学计划完成的学业,均应给予学分,体育也不例外。由此,在高年级学生中开设体育任选课得到了确认,体育课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也潜在地得到了提高。为此,体育教研室加倍努力开好高年级的任选课,学生中也掀起了选修体育热。学校曾向三年级学生对任选上体育课的意向进行了一次调查,有2/3的人要求选体育课。这无疑是对广大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的肯定,也使人们感到欣慰和鼓舞,同时也反映了南大体育教学课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理论界提出“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奠定‘终身体育’的思想和技能基础问题。”实践表明,要在学校中奠定“终身体育”基础必须加强体育基础理论教育,扩大学生对体育基础知识的了解,对体育科学的认识和接受,从而确立自己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由认识到实践逐步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行为,从而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鉴于此,南京大学在1985年就提出了体育教学改革的两方面问题:一是加强体育基础理论教育,扩大理论课教学时数,由原来占体育教学总时数的8%增加到12%,并组织教师研讨理论课教学的有关问题,编写理论教材,加强备课环节,努力提高理论课教学质量。这一措施与1991年国家教委颁发的《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相吻合;二是改革一年级体育课。我们认为大学仍上与中学体育教学内容雷同的体育课会严重挫伤大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因此,南京大学提出打破一年级体育课“拼盘式”教学内容的格局,经过试验,从1987年开始,一年级体育课改为以篮、排球为主教材,以健身跑、武术、体操项目为辅教材的基础体育课。这样的体育课的内容结构的优点在于安排了学生普遍喜爱的球类项目,他们在课内外均能积极参加。事实上,凡是学生乐于参与锻炼的运动项目并又积极参加的,都能获得一定的健身效果。这样又改变了大学与中学体育课过多地重复内容问题,同时也为二年级学生选专项作了准备。该课型实行几年来得到了师生的认可,并经过不断探索、试验,亦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绩,多次受到学校领导授予优秀教学先进集体的奖励和表彰。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南京大学在体育课程设置上,根据教学需要从实际出发,将学年周期改为学期周期,在国内率先开展体育专项课和基础体育课的整合工作,形成了“1(一年级第一学期的“体育基础理论与实践课”)—3(一二年级学生在第二至第四学期开设专项课)—1(三四年级的各类选修课)—1(每年一次的暑期短学期特殊体育课程)”型的课程教学模式。2009年开始,围绕“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又实施了新一轮体育教学改革,积极构建“自主开放式”(其课程体系由“通修课程”、“学科课程”、“开放课程”和“评价课程”四大模块组成)体育课程模式。相对丰富、完善又充满个性化的课程内容不仅贴合了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而且符合高校育身心和谐之人的基本价值取向,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
以体育正课教学为核心,辅之各项课余锻炼、运动训练,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符合高等学校公共体育发展的目标与走向。实践证明,这种学校体育活动体系亦符合当代体育教育的发展潮流,是学校体育以学生为中心、以体质健康为基础的有力表现。
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和体育课外活动是学校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追溯南京大学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和体育课外活动的发展历史,南京大学运动会文化呈现出自己的特色。早在金陵大学时期校园文体活动异常丰富,《金大周刊》曾载文“学生生活之研究”,提及金陵大学提倡“德智体美四种生活”,即“学业要研究,身体要锻炼,感情要丰富,兴趣要浓厚。不单重课本,还要重才干,非但生活于室内,又要生活于室外。总而言之,理智生活要与情意生活并行,学术生活要与实际生活并行,工作生活要与游戏生活并行,个人生活要与群众生活并行。”[3]由此可见,金陵大学校园注重在学问之外,提倡体格、群体生活的重要性。
为调动和激发师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当时学校每年春季4月17日举行一次全校范围的运动大会。运动会举办时,学校就像过节一般,绿茵场上,群英角逐,而场外由各系同学组成的啦啦队,更是热闹非凡,高潮迭起。与球类比赛一样,金大田径比赛不仅在校内举行,还时常出征迎战其他高校对手。金陵大学的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热情高涨,不仅在平时,战时也不曾稍减。抗战时期,学校西迁,五所大学在华西坝聚在一起,莘莘学子汇聚抗战大后方,很快使这里充满勃勃生机。1938年春天,华西坝五大学就联合举办了“华西坝五大学运动会”,一年一度成为惯例。1942年5月,华西坝四大学及协和高中等七所学校举办联合运动会,金陵大学同学积极参加,以下是校刊上记述的当时盛况:“金陵大学队伍一字长蛇阵,浩浩荡荡直奔运动场而来,机械化部队前导,杏黄色校旗高举,乐队之后,紧随着男女健儿,田径名将。歌声雄壮,步伐整齐,啦啦队各部门全体出动,大队人马声威极盛。”而战报传出,更是显赫,“金陵健儿,名列前茅,各项冠军,非我莫属,锦标包办,早在意中。”[10]
此外,成为惯例的盛大体育活动,还有每年5月5日在南京玄武湖举办的院际划船大赛。此赛也由学生会发起并组织,自1931年5月5日三院首次举行大赛于玄武湖后,以后每年举办一次。届时校内三院同学云集湖畔,不是当运动员就是当啦啦队,热情高涨,于是“每届盛会,玄武湖中,粉红黛绿,兴会若狂”。[10]
我们知道,学校课外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看作是体育课的延续。因为现如今每周两节体育课对促进学生身体的发展,增强其体质是不够的。必须在课外有计划地组织学生经常锻炼身体,才能不断巩固、提高体育课所学的知识、技能,培养他们对体育活动的爱好,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另外通过富有趣味的课外体育活动,既可以满足学生课外业余文化生活的需要,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现在,在体育部的组织下,校学生处、各院系和工会的大力协助下,南京大学开展校园文化生活和体育课外活动已建立了一套“校全运会”运行模式,成立了30多个大学生俱乐部。每年体育部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指导各院系和俱乐部开展工作。通过组织小型多样的体育竞赛和其他体育活动,让参与活动的学生达到全校学生的85%以上。隔年一次的学校“全运会”,共设14个比赛项目,参加人数达到一万多人次。通过组织多样化的群众性竞赛活动,做到校园里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比赛,天天有活动。课堂教学、课外锻炼、课内外一体化收效良好,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氛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年一届的秋季田径运动会已经成为学校年度重量级的文化活动之一。开幕式文体表演全部由校普通学生组成,通过课外时间的训练与彩排,完成开幕式演出工作;团体操表演、太极拳表演、跆拳道表演、广播操比赛等内容成为大学生施展体育素养的重要舞台。它不仅展现了校群体工作的质量与水平,而且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增添了校园文化特色,成为南京大学运动会和群体竞赛活动中独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春季六球联赛赛期延续一个学期,给球类爱好者组织、参与、竞赛、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冬季的长跑、登山比赛让学生锻炼了身体、培养提高了毅力。
回顾历史,由南高师开设成立的体育专修科,成为中国第一个开办高等体育专业教育的学校至今,一批任教专家积极宣扬先进体育思想,一些重要理论著作为后人留下宝贵财富,为新中国培养大批知名体育学者,堪称近现代体育人才的摇篮和沃土。展望未来,在南京大学朝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目标迈进之时,体育工作理应以昂扬饱满的姿态和勤奋务实的作风,以学科构建为龙头,以学术研究为突破,以课程教学为中心,以运动竞赛为亮点,在继承和发扬百年南大体育传统的基础上,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富有南大特色的体育发展模式,为我国的高等体育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1] 王德滋.南京大学百年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刘鹏.从南高师到南师大:体育专业教育的历史演变[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3] 张宪文.金陵大学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 张智峰.四十个“袁大头”办一场运动会[N].金陵晚报.2010-11-20.
[5] 朱晓华.心中秉持南大精神与体育精神[N].南京大学报,2008-05-20.
[6] 冯世昌.南京师范大学志[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 王德滋.南京大学百年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 马进.麦克乐——中国近代体育的传播者[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9.
[9] 刘鹏,顾渊彦.国立中央大学体育教育之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8(3):89.
[10] 金大校刊[Z].193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