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舸
(上海铁路局 审计处,上海 200071)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因作出错误审计结论和表达错误审计意见,从而导致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承担法律责任和相应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具有客观存在、不可避免;自始至终存在于审计活动中;审计风险发生后,具有潜在性;采取措施可以进行控制和预防等基本特征[1]。目前,铁路建设项目内部审计以跟踪审计为主,对建设项目坚持“全覆盖、无遗漏”的审计原则。铁路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以及系统性、阶段性、复杂性、变化性等特征决定了建设项目审计内容多、范围广、专业性强,由此带来的内部审计风险也较大。而如何有效地识别、控制和防范相关审计风险,是完成好铁路建设项目审计的关键。
铁路每年都会根据实际情况下达当年项目建设计划,审计部门经分析后在此范围内选定审计项目,编制年度审计计划并实施审计。现实中,虽然当年销号项目当年完工,但是由于验工计价和最终概算分劈等客观情况,款项结算往往不能在当年结束,项目剩余的建设资金大部分在次年使用。一般情况下,次年不安排上年已经完工销号项目的建设计划和审计计划,但是收尾资金却还在使用,而收尾资金一旦使用不当,并且未纳入审计监管范围,极有可能形成审计风险。
与政府审计、社会审计相比,内部审计对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了解更多,但是这并不能代表可以忽略充分的审前准备工作。现实工作中,存在对被审计单位阶段性涉及的内控管理、人员结构,以及建设项目的财务、计价、投资控制、主要完成工程内容等现状进行调查了解不足的情况下,根据建设项目不同阶段简单确定不同的审计重点、仓促编制审计方案的现象。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抽查范围和抽样样本量方面存在不足,形成审计方案内容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和明晰性,审计重点不突出,审计效率低下,整体审计风险加大。
在审计实施过程中,有 2 个方面应引起重视,即沟通和复核。沟通分为组内沟通和组外沟通。审计人员应各自按分工实施审计内容,对计价、资金、合同、建设程序等进行审核,审计组对内及时沟通,互通审计信息,对外与被审计单位交流咨询,全面了解分析审计事项,不仅可以快速、客观查清审计事项,提高审计效率,而且可以减少审计风险的发生。复核分为审计组内和审计部门 2 级复核,可以保证审计方案得到切实执行,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准确可靠,避免发生事实不清、评价不当引起的审计风险。
目前虽然铁路内部审计已经摆脱了手工查账的传统审计方法,但是信息化审计运用仅停留在简单查账阶段,对审计项目管理、审计事项分析、审计风险预警等方面还有待全面开发应用。面对建设项目众多审计查证范围,信息化审计除了可以提高审计效率外,还可以弥补经验判断错误、对重要指标重视不足等引发的审计风险。另外,目前铁路内部审计对先进的审计技术与方法掌握还不全面,如尚未结合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倡导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对铁路建设项目风险控制点进行有效研究,缺乏对风险点的认识和把握,容易形成审计盲点和风险。
一个优秀的建设项目审计人员在业务上应精通会计核算,了解建设工艺与流程、法律法规、概算计价、建设管理等基本知识;同时在职业素养上应具备认真、谨慎、客观、正直等品质,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较强的岗位胜任能力。目前对相关审计人员的管理还缺乏规划。首先,铁路建设项目审计力量不足,专职建设项目审计人员较少,抽调的非专职审计人员业务知识还有待加强;其次,审计培训较少,审计人员进行学习、交流的机会不多,业务水平、职业素养有待进一步完善。这些给保质保量地完成建设项目审计任务带来一定困难。
近年来,政府审计、社会审计等机构对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审计日趋频繁,由于审计角度、范围、方法不同,往往能够发现内部审计未能提出的问题。如政府审计关注整个项目的投资效益、工期变化带来的造价增加;社会审计通过专业人员详查对工程造价的合理性进行审查。内部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往往都是对同一领导机构负责,这在审计目的、被审计单位范围选择、审计发现问题处理等方面都与政府审计、社会审计有很大不同。由于审计角度不同,目前铁路内部审计人员很难从更深层次上对以上问题进行审查,对建设项目管理风险的揭示缺乏全面性。
应正确认识审前调查对于风险控制、审计效率的重要意义。审前调查应了解各参建单位的基本情况、建设项目的进展状况,对银行账户、资金到位、资金支付、概算梳理、招投标、合同、Ⅰ类变更等情况事先设计好调查表格,根据调查结果,分析重点审计范围与内容,并充分考虑审计力量、审计计划时间等因素,编制针对性强、重点突出的审计方案。
另外,应选取一定比例的上年计划销号项目,纳入次年审计计划项目,结合项目概算分劈情况,重点对收尾资金使用进行审查监督,进一步完善审计项目计划立项管理,避免审计盲区。
内部审计机构应建立审计风险管理机制、审计复核机制、审计沟通机制等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通过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强化审计风险控制。
逐步研究和应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可能存在的漏洞,确定重点审计内容,同时对风险采取回避、转移、承受与控制等应对措施,最终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之内。
审计复核应包含审计组内复核、审计机构复核 2 个层次,对审计工作记录、审计底稿、审计报告、审计结论等审计实施全过程进行深层次复核,复核结果应明确,个别待跟踪追查事项应指定专人落实。
审计沟通应涵盖审计组组内沟通,审计组与各参建单位沟通,审计部门与同级财务、计划、建设等部门沟通,可以采取时时沟通或专门沟通的方式,对沟通事项、人员、时间、方式等予以统一,一般情况下对沟通结果予以记录,规范审计程序,控制审计风险。
职业素养包含职业道德和职业胜任力 2 个方面的内容。职业道德强调的是发表审计意见应独立、客观、公正,不带有个人感情色彩,对问题事项的查证应认真、谨慎,对查实问题的处理讲原则,在审计过程中遵守审计准则、审计纪律等。职业胜任力是指审计工作的业务水平应与岗位相匹配。建设项目审计是一项综合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要求审计人员既应掌握财务知识,又应了解工程技术、法律法规等知识,同时审计过程中还应学会相互配合,提高审计效率。内部审计机构在培训审计人员时应将职业道德和职业胜任力相关内容一起抓,有针对性地开展案例教学工作,对法规选用进行归纳与讲解,采取多种学习方式。同时,还应加强与政府审计、社会审计的交流,了解其审计思路,学习审计理论与实务操作方法,不断增强审计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提高整体审计水平。
有计划地培养建设项目审计人才,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审计力量。审计机构内部应加强与稳定专职建设项目审计人员队伍,同时通过审计轮岗机制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培养部分非专职建设项目审计人员,使其胜任建设项目审计工作。在审计时,还可以委托中介机构加入到内部审计项目中,并对审计质量进行监督。
推行审计轮岗机制,专职与非专职建设项目审计人员可以适当进行岗位交流,减少专职建设项目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人员因长时间接触而可能引发的审计风险。建设项目审计人员也可以在验工计价、成本核算、资金管理、建设程序等不同审查岗位进行轮换,增长各方面知识,增强查证水平。
先进审计技术和方法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仅凭借审计经验和职业敏感发现问题,有可能造成审计评价不全面、耗时耗力等情况。一些较为传统的审计技术和方法不能完全满足审计要求,因而需要审计人员不断对审计技术和方法进行研究、讨论,寻求更好更快的解决途径。应大力推进信息化审计技术的应用,对计价资料进行审核时,通过编制具有逻辑勾稽关系的固定表格自动计算出计价金额,可以省时省力;对假发票、设备价格的认定,可以通过网上查询方式为审计提供辅助支持。逐步研究和应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以实现和促进铁路企业目标的实现;将建设质量安全、风险指标预警及应对等作为审计目的,对建设项目风险管理进行常态管理,既可以防范审计风险,又可以提高内部审计的权威性,成为内部审计实现增值服务职能的必经途径。
内部审计是相对独立的,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为此提倡企业内部应建立审计委员会机构,首席审计执行官属于领导层级,直接向董事会负责。如果组织内部未建立审计委员会机构,就应努力提高内部审计的权威和地位。首先,内部审计应紧紧围绕企业经营目标,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经营重点开展相关管理效益审计、专项审计调查,不断拓展增值服务,实现审计目的与企业阶段目标趋同;其次,进一步提升审计项目的质量与效率,通过审计联席会、内部审计结果通告等方式将发现的重要问题的整改传递到被审计单位及相关管理部门,使之得到切实纠正与规范;第三,保证审计经费的独立,避免与被审计单位产生关联,以免影响审计活动的公正客观。通过以上措施,不断营造良好的内部审计外界环境,使审计评价保持最大程度的独立性。
建设项目审计风险时时存在,表现形式较为多样。铁路内部审计机构只有不断增强自身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同时内部审计人员时刻保持风险防范意识,认真实施审计方案,勇于进行技术创新,才能有效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为铁路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
[1] 审计署、人事部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 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M]. 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