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历史:科举旧闻

2014-02-10 17:00赵家三郎
读书文摘 2014年2期
关键词:主考官进士科举

宋真宗赵恒有诗云道:“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赵官家告诉天下学子,读书考取功名乃人生最佳出路。宋代采用“强干弱枝、重文轻武”制度,文化异常发达。唐朝时,科举考试不被重视,宋朝时定为士人出头的必由之路。十年寒窗苦,富贵险中求,为了能够飞黄腾达,莘莘学子含辛茹苦,考场上,几人欢喜几人忧。

赵匡胤篡权夺位建立北宋后,采取“兴文教,抑武事”,即重文轻武制度。赵曾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令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意思是说,自从五代以来,地方割据军阀打来打去,人民被祸害惨了。今天采取重文轻武制度,选儒臣若干人治理天下,即便他们贪污受贿,危害也不及一个武臣作乱。重文轻武制度一直延续两宋三百一十九年。宋代教育事业十分发达,“学校之设遍天下,而海内文治彬彬”。到北宋仁宗朝,全国各个机关单位大领导全是文士,包括军队。这就导致全国“抱籍缀辞”的社会文化风气。

赵匡胤一次主持考试,出现了个难题。考生王嗣宗与陈识齐在御前争状元,争得脸红脖子粗的,各不相让。赵甚感为难,两人文章写得都不错,难分上下。看看左右大臣,意见也不统一。想了良久,赵武人本色使然,于是说:“要不你俩打一仗吧!谁赢了谁就是状元。”众人大感惊诧,没见过这么点状元的。赵匡胤话音刚落,只见反应快的王上去一巴掌把陈帽子打掉在地,急忙跪在皇帝面前道:“臣胜之。”赵龙颜大悦:“行,你就是状元了。”遂以王为状元,陈为榜眼。

宋代当官有大致四种途径:荫袭、国子监(太学)、举荐、科举考试。荫袭很好理解,老子干得好譬如为国作出重大贡献,封某某爵,儿子直接以父荫当官;国子监,国立中央学校,给官二代开设的学校,所有入国子监的监生,出来就是公务员。为大宋主要仕途途径;举荐,朝中大员觉得谁行,举荐给赵官家,皇帝觉得行,便授予官职。通过举荐当官的,有真才实学的毕竟是少数,容易结党。譬如你举荐我儿子,我举荐你女婿。所以宋代有规定大臣举荐人员不得超过五人;最后一条士人的终南快捷方式那就是科举考试,选官的另一条重要途径。

四川眉山人苏洵即是被举荐做的官。老苏年少时不知道学习,长大了也不看书,一次没考上,老苏一生气,把自己曾经作的文章、诗词歌赋付之一炬。闭关读书五六年,经史子集被他研究个遍,再出山时,文章别具风格。宋仁宗嘉祐年间,身负盛名的老苏带着二十一岁的长子苏轼、十九岁的次子苏辙进京赶考。文坛领袖欧阳修拿着老苏的文章献于朝野,士大夫争先抢着看。大家一致认为老苏乃不世出文学天才,仁宗直接下诏授官。这时又传来令所有人惊诧的消息,苏轼、苏辙皆考中进士。三苏名震京师,独步天下。唐宋八大家,从唐朝到北宋五百年间里,后人选出了八位散文大家,三苏名列其中。

国子监,在宋朝是非常重要的仕途途径,明朝时国子监的监生名存实亡,明成祖以后监生直接做官的机会越来越少,渐与科举合并。宋代国子监下设广文馆、太学馆、律学馆,后熙宁变法曾设武学馆、医学馆,中央官学实行三舍考选法。设置不同,学得东西也不一样。譬如广文馆,教授策论,专门考进士科的;太学馆,教授儒家经典,非常受重视;律学馆,主要学习司法断案,分三科,“律令科”学习国家司法,“断案科”学习处理案件,“综合科”即兼顾前两科;武学馆,就是军校,培养职业军官的地方,譬如学习阵法的学生,派给一定数量的士兵,供其排兵布阵使用,练三年,然后考核授官;医学馆,教授方脉科、针科、伤科,即国立中医药大学。

进入国子监有限制,规定凡七品以上的在京官员子弟皆可入学,称为监生,制定学籍(监牒)。在国子监混几年,即可授官入仕。宋太宗太平兴国九年(984年),规定所有在京官员子弟皆可入学,进一步扩大官吏候补队伍。另,规定“不必附监听读”,可以不用去上学,挂个名就行了。宋真宗景德年间又规定,文武官员、地方官员嫡亲子弟皆可入学。在京师流浪的举人,经过地方长官出示证明也可以入学,再次扩大了招生范围。

宋代科举考试面向全社会,范围很广很开放。宋初规定每位考生须有准考证,十人联保,填写考生档案。如果档案有弄虚作假行为,十人连坐。三种人不允许科举,第一,罪犯,从考生他爷爷那辈查履历,直系家族里如有重刑者,如杀人的、造反的,取消考试资格;第二,不孝子,中国自古以来以孝治天下,百善孝为先,一个人的品德放在首位,如果考生对长辈不孝那么无法保证他能对国家忠心;第三,还俗僧道,出家人六根清净看破红尘,又来考试,说不过去。后来,又加了两条,倡优子弟、残疾人不能考试外,其余均可。科举实为广大寒士的出身途径。北宋中后期,只剩下罪犯、娼妓子弟不允许考试。《鹿鼎记》里的韦小宝如果到了宋朝,他就不能参加科举。

宋代科举是两级考试,即取解试、省试(后有了殿试,明清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宋代科举继承唐制,在唐朝科举跟玩是一样的,基本内定,然后考试走下形式而已。宋代有所改善,但并未达到顶峰。先是各州举行取解试,类似地方学校选拔考生,代表地方的教育水平,总不能谁都去考省试,与明清时期的第一级乡试相比,门槛比较低。宋第二级考试的省试有很多科,例如进士科、诸科、武举科等。进士科最难考,也最令人称道,但凡考上进士的都有真才实学。进士科主要考策论,根据材料作文。临场作文,对文学造诣、思维水平、政治见解都是一种极高的考验;诸科,明经那一套,类似填空题,没啥技术含量,不被重视,即便考中,官职也不高;武举,类似文举,国家正规军事考试,主要考骑马射箭、举重跳远、翻跟头、武功等,外带军事文章。以上三科称之为常科,相对的是制科、童子举等。

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中书舍人李昉担任主考官,进士科、诸科录取共计38名。及第者其中不乏李的同乡好友等,歪瓜裂枣的全端了上来,赵匡胤当场对问,有几人没答上来。赵遂下诏,在讲武殿重新考试,他本人主持。李原录取的38人中,有十人落第。赵说:“各级登科,多为有权有势人家所取,致使贫寒子弟失去了入仕的机会。今天我亲自主持考试,便是要尽革前弊。”打那以后,出现了第三级的殿试。北宋初年殿试落榜者不计其数,后发生了“张元叛国”事件,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三月下诏,规定所有在省试考中的举人,皆不落第。后世元、明、清沿袭了这条规定。endprint

宋代科举为防止作弊,施行弥封、誊录制度。“弥封”也就是把考生的名字糊上,但是即便名字看不到,字体还是认识的。所以,又有了“誊录”,由馆阁抄写员将考生的考卷重新抄写一遍,最后呈送到主考官(权知贡举)面前的卷子,字体相同,规避了作弊的可能。同时,在主考官身上做工作,科举时主考官一名,副考官(权同知贡举)若干名,以分散主考官的权力。主考官是一种临时差遣,被选中当考官的要“锁宿”,即完全隔离,断绝一切对外联系。黄庭坚在宋哲宗元祐年间曾当过主考官,被“锁宿”了四十四天,还有更长的。各种制度目的是为了达到“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的最佳公平状态。公平不是绝对的,科举制度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实行,经过唐朝糊弄了近三百年,到了宋代开始认真重视,虽有很多弊端,但宋政府已然做到了相对公平。

太祖朝,主考官宋白未考试之前拟定了一份名单,内定成员,想拿皇帝的圣旨做靠山,让皇帝批准签字。赵匡胤登时怒了:“你以为还像唐朝似的,科举走过场吗?派你去主持考试,录取谁应该由你来决定。再者说我都没看到卷子,凭什么录取这些人?如果发榜,招人非议,那就砍了你,以平息众怒。”宋吓得浑身冒冷汗,连忙重新改一遍录取名单,符合大众意愿。至太宗朝,宋又当了主考官,省试录取二十八人。发榜当日,舆论哗然,众怒难平,又录取了九十九人。有个叫叶齐的考生不服,带领一众考生击鼓鸣冤。宋大人压不住阵脚,再举行一次考试录取三十一人,这是朝廷的底线,若再考不中,有不怕死的尽管敲鼓去。没想到,叶考中,还考了第一名。

宋代科举原来是两年一次,或者皇帝高兴了一年考一次,甚至有十年考一次的。宋英宗时期确定科举制度的地位,规定三年一次。录取名额逐年递增,太祖朝进士科最少时录取31人,太宗朝放宽到500人。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进士科录取409人,诸科1129人,总数1538人。全国有多少人参加科举呢?太宗淳化三年(992年)进京赶考的举子达17000余人,录取比例很小。这就导致了很多社会现象,比如落第的考生没钱回家,流浪在京,准备下一次考试。下次又没考中,继续流浪,名副其实的北漂生活,最长的达三十多年。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举子一旦考中进士,标志着即刻飞黄腾达。有一考生考中进士,小伙子长得挺帅,士大夫争相抢他做女婿。进士在旅馆待着,忽然来了十多名仆人伺候他,邀请他去某大人府邸进餐。进士欣然前往,当时观者如堵,挨肩接踵,可见进士在宋人老百姓心目中的崇高地位。须臾,出来紫衣高官,说:“小伙子,我有一姑娘长得还行,许你为妻,行不行?”众人齐刷刷看着进士,只听新科进士答道:“行是行,但我得回家问问我媳妇。”

宋代科举进士科分为五等,明清分为三等,一二三甲,差不多,大同小异。第一等,学识深厚,文章有独特见解;第二等,才思敏捷,文采斐然;第三等,文理通畅就行;第四等,文理一般;第五等,文理粗浅。第一二等赐进士及第,第三等赐进士出身,第四五等赐同进士出身。状元、榜眼、探花授国子监监丞(国家最高学府官员)、大理寺评事(司法部门官员),这是在京城,去地方的话则授通判诸州,去哪个州叫通判某州(知州、知府的副手,权力很大),官阶都不高,七品左右。二三等的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国家图书馆校对)、去地方则授知县事(县长);其他等级进士授主簿(秘书)、县尉(县级负责治安的官吏)等。

公平永远是相对的,在近乎变态的宋代防止舞弊制度面前,主考官还是能钻空子,譬如整考生。仁宗朝,国子监监生郑獬,自负才高八斗,省试考了第五名。郑非常郁闷,写诗言志:“李广事业,自谓无双。杜牧文章,止得第五。骐骥已老,甘驽马以先之。巨鳌不灵,因顽石之在上。”郑自比李广、杜牧,把主考官骂成老马顽石,考官气得七窍生烟。殿试时,正好又是那名主考官监考。虽然有弥封、誊录制度,但对于郑的文章路数主考官研究得很透彻,果然发现极为相似郑的文,于是没取。发榜当日,宋仁宗皇佑四年(1052年)进士一甲第一名,状元郑獬。没两下子敢自比杜牧吗?

大学士苏东坡也曾担任主考官,苏对自己的学生李鹿非常赏识,对他文章路数了如指掌。殿试时,苏是主考官,相中了一篇文章,风格与李的极为相似。苏对副考官黄庭坚说:“此人必是李鹿。”苏徇私舞弊,照顾了下李,录取。发榜后,苏傻眼了,他看好的那份卷子是章持的,李反而落第。李母亲闻听此消息,痛哭失声:“苏学士当主考官,我儿子啥时候能考上?”苏乃大文豪,对文章审核水平非常高,李临场发挥不佳,导致了悲剧,更悲剧的是李母自缢身亡,而后李鹿终生不第。

宋代科举对有官职的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有详细规定,按理说都有工作的人再去考试有与广大考生抢饭碗之嫌。万一考中了,占一个名额,就得有一名考生落榜。反过来看,有官职的当然不满足于现状,希望通过进士科考试获得更佳官职。有官职应举者,与其他考生区分,另设考场,称之为“锁厅试”,防止他们作弊。从锁厅试出来的,不能录取为状元,成绩再好顶多是个第二名。到了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进一步规定:凡是锁厅试没考上的,一律处罚。不罚款,罚铜十斤。金属在中国一直是稀缺物质,宋时的铜明显是奢侈品。这还不算完,还有一条致命的规定,落第的终身不得参加进士科考试。这回有官职在身的,再要考试那就得掂量掂量了。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年)废除了只许考一次的条款。

宋代科举有一潜规则,以先交卷的为第一名。假如说两人都考中,文采不相上下,先交卷的则占优势。殿试那么多举子考试,皇帝经过长时间等待,第一个交卷的自然受青睐。举子们积累和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专门练就所谓的“才思敏捷”。宋太宗赵光义亲临殿试,有上言者说:“举子轻薄,并不认真作文,一味地攀比追求速度。”赵清楚这个潜规则,科举沉屙弊端。当时名士李庶几、孙何皆在殿试。又有人对皇帝说了:“考生李庶几曾在煎饼店与人玩文字游戏,看谁能在一个饼烙好的时间里作诗词歌赋。”赵听到后,怒火中烧,堂堂宋帝国的科举考试在某些士人眼里如同儿戏般。这次殿试,恰好是李第一个先交卷的,于是,李撞枪口了。赵痛骂李一顿,状元改为作文迟缓的孙何,锐意扫荡举子轻薄之风气。

靖康之变后,南宋朝廷几经辗转,终于在江南立足。战乱过后,朝廷对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巨大,是以开科考试。特殊环境下,科举松懈程度可想而知。南宋人民关于科举舞弊,总结出了五条可行性方法。第一,通过某种途径传送答案,多用明经诸科考试;第二,调换考生考卷,即是在誊录环境做手脚。看哪位考生文章好直接改头换面,重新弥封,等同于今天的冒名顶替;第三,涂改试卷编号,排名次环境做手脚;第四,代笔。从考场把试卷传出去,请高手写篇文章;第五,虚报名额。南宋理宗时期考场制度松弛,出现了这种虚报的情况。科举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明朝时期有时间限制,白天答不完到晚上给考生三根蜡烛,蜡烛燃尽,不管答完没答完,直接收卷。宋朝时时间非常宽松,这就又出现了一个漏洞。思维敏捷者可多答几分卷子,例如第一份自己的张老三、第二份写张老四、第三份张老五。如果他本人落第,第二份卷子录取,则找同族兄弟冒认或者高价卖给富人。

南宋初建,各种典籍散失,科举也变得非常简单,两科,进士科、明经科,直到南宋灭亡未曾改变。战争对文化有着毁灭性打击。金军南下,中华大地一片涂炭,学校自然不能顺利上课,科举的条件和录取标准有所下降。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南宋首次科举考试,仅考一科。战争年代,士人有死于战火的、有逃避战争隐居的,总之文化水平下降了一大截儿。南宋第一次科举那就是白给的官,你会作诗就作诗,能写赋就写赋,能弄出一篇国家政治形势的策论来那更好了。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规定为两科。

士人落第,有能耐的再考,屡考不中的狠人就揭竿而起造反了。历史上有很多例子,诸如唐朝王仙芝起义、宋朝张元叛国、清朝洪秀全等等,皆因科举没考上,煽惑造反,以示泄愤。宋朝政府为笼络天下士人,设有“特奏名”,把那些七老八十的,在社会有名望因发挥失常考不中的,放低要求再考一次,或者直接授官。太宗朝有个叫赵昌国的老儒,要求一天之内写二十首诗,结果写成不到十首,水平还不咋地。太宗特赐及第,以此激励其他考生。宋神宗元丰年间,还有个老儒在卷子上写道:“臣老矣,不能写文章了。伏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竟然考上了,特赐食禄终身的优待。

(选自《微历史@宋朝人》/赵家三郎 著/同心出版社/2012年9月版)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考官进士科举
河下:文风厚重的“进士之乡”
四进士(上)
《进士or近视》
小小花钱看科举
唐代科举的投卷与荐举之风
宋代科举冒贯管窥
清代石城县黎正进士考论
科举文献《唐摭言》词语考释
秀才与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