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本德,叶有华*,郭微,俞龙生,黄涛,孙芳芳,罗建武
1. 国家环境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广东 深圳 518001;2.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广东 广州510225;3. 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广东 广州510620;4.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
生态保护红线分区建设模式研究
——以广东大鹏半岛为例
喻本德1,叶有华1*,郭微2,俞龙生3,黄涛1,孙芳芳1,罗建武4
1. 国家环境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广东 深圳 518001;2.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广东 广州510225;3. 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广东 广州510620;4.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
生态保护红线是中国一项创新性的环境保护制度,但目前其划分和实施管理机制仍处于不断探索阶段。以大鹏半岛为研究区域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分区模式研究。通过生态调查和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综合分析大鹏半岛的功能定位、地形地貌特征、典型生态系统类型、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和自然遗迹的分布状况、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连续性特征,构建了全面反映生态特征的生态保护红线分区建设模式,提出基本生态控制线内差别化管理的思路,探讨了分区、分类、分级的生态保护管理体系,创新了流域生态管理模式。以基本生态控制线为基础划分7个重点区域进行分类分级保护模式,重点保护面积为171.59 km2,占基本生态控制线面积的77.3%。重点保护区域包括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大鹏半岛自然保护区、红花岭海岸森林公园、大鹏半岛中部生态廊道、坝光古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国家湿地公园、东涌红树林湿地公园、西涌香蒲桃Syzygium odoratum林自然保护小区。该模式的实施既能较好地保护大鹏半岛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资源,也能够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是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内分区管理制度的有益尝试,为生态保护红线的可持续性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也为中国城市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分体系和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
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分区建设;大鹏半岛
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不断加速过程中,“土地换发展”模式使得城市扩张速度也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想,而城市区域的无序增长和蔓延扩展也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McKinney,2006;Antrop,2004;Sui和Zeng,2001;Simson,2002)。为从源头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城市病”,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对区域生态空间进行有效保护,合理控制城市区域增长边界,成为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有不少城市相继划定了城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如深圳、东莞、无锡、武汉、广州等(段翔和张琳,2013;崔清远,2012),确立了城市生态用地的空间红线,对缓解城市发展矛盾、保障城市生态安全、防止建设无序蔓延等均有重要意义。
生态保护红线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指对维护自然生态系统服务,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具有关键作用,在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的生态保护空间范围(饶胜等,2012;欧阳志云等,2000)。生态保护红线的提出是一个历史渐进过程,目前其概念、划分和管理机制尚未完全统一,许多学者针对生态保护红线的理论和划分体系进行了探讨(刘晟呈,2012;许妍等,2013;符娜和李晓兵,2007)。广东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保护生态空间方面率先开展了相关实践,2005年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提出了“红线调控”和“生态分级控制”。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将占深圳城市总面积49.9%的区域划入城市生态控制线范围内,严守生态环境“铁线”,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其实质就是城市的生态保护红线。与2014年国家环保部颁布《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基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的时间相比,深圳生态红线划定和管理的时间整整早了10年(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2014)。
目前,在生态保护红线研究与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目前,关于生态保护红线理论和实施仍处于不断探索中,生态保护红线涵盖自然环境、资源、生态等诸多领域,对生态保护红线的理解和划定方法都存在不少差异(饶胜等,2012)。2)关于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机制仍无统一的思路,对于生态保护红线保护对象和管理措施也较为笼统,多数存在“一刀切”的现象。3)生态保护红线大多以限制为导向,缺乏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统筹考虑,尤其是高度城市化的深圳的实践经验表明,空间管制与原住民利益存在明显矛盾,无法提高生态保护的效率和水平,其结果反而是最宝贵资源出现无序的破坏性开发。
作为较早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区域,深圳市近年来在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和管理过程中积累了较多经验,但仍存在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位阶较低,缺乏对各类生态资源的差异化管理机制(深圳市政府,2005,2013)。2013年深圳市提出建立基本生态控制线分区管制制度,以实现基本生态控制线的精细化管理(深圳市政府,2013)。大鹏半岛在深圳高密度城市化发展中保留了丰富景观生态资源,是深圳仅存的生态乐土。本研究以大鹏半岛为样区研究生态保护红线的分类分级管理模式,在大鹏半岛生态保护红线基础上确定具有重点生态价值的重点保护区域,提出生态保护红线内分区管理制度,以期为区域生态保护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也为生态保护红线理论和管理研究提供参考。
图1 大鹏半岛地理区位示意图Fig. 1 Location of Dapeng Peninsula
1.1 研究区域
大鹏半岛(图1)位于广东省深圳市东南部(22°26′~22°34′ N,114°28′~114°37′ E),三面环海,东靠大亚湾与惠州市部分岛屿隔海相对,西隔大鹏湾与香港新界相望,南部是中国的南海海域,海岸线长达65 km。年日照时数达2011 h,年日照率47%。年平均气温22.3 ℃,年平均降水量2000 mm,相对湿度80%。土壤属赤红壤、红壤和冲积土,土壤的酸性较大,土质粘重,有机质质量分数仅为2%,赤红壤多见于海拔300 m以下的丘陵地带。
大鹏半岛生态景观资源较为丰富,植被覆盖率约为76%,拥有七娘山、排牙山、笔架山等典型原生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坝光、东西涌、红花岭等代表性的海岸带生态系统,七娘山古火山地质遗迹,是中国东南沿海难得的山地半岛,也是国际候鸟迁徙路线的中转站。按照深圳市划定的基本生态控制线,大鹏半岛内基本生态控制线面积为222 km2,占半岛陆地面积的77.9%。
2011年底深圳市成立大鹏新区,将“保护中发展”作为大鹏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确定了生态生物岛、生命健康岛、国际旅游岛和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的“三岛一区”建设目标。
1.2 研究方法
1.2.1 生态资源调查
通过资料调研、现场勘察和遥感解译等方法,系统梳理大鹏半岛生态资源现有资料基础上,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对大鹏半岛生态系统类型、植被类型和生物多样性以及海岸带、地质遗迹、海洋生物资源等进行综合调查分析。通过野外踏勘、生态学观察、重点群落样方调查等手段,沿大鹏半岛主要道路系统对道路沿线植被、生态系统状况和地形地貌进行勘察,并对关键片区节点进行重点研究,主要是笔架山、排牙山、迭福山、红花岭、大鹏半岛中部狭带、罗屋田水库下游、坝光古银叶树群落、东涌红树林湿地、西涌香蒲桃林、西涌沙滩观景台等区域。
采用3S技术结合现场调查数据,制作大鹏半岛植被类型图和濒危珍稀动植物分布图,对大鹏半岛主要生态系统、景观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分布进行综合分析,为大鹏半岛生态保护分区模式及生态保护红线划分提供基础资料。
1.2.2 空间分析
利用GIS技术和空间分析方法分析大鹏半岛基本生态控制线与城市规划、生态保护目标协调性,研究有关规划对基本生态控制线的保护要求和发展目标。通过GIS空间技术结合实地踏勘结果,划分大鹏半岛重点保护区域的空间边界,并制定功能区划。将重点生态保护区域与生态资源现状、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重大基础设施进行叠加分析,探讨生态保护分区与大鹏半岛的生物生态资源、地质遗迹的区位关系,以及与生态功能区位、城市发展布局等协调性。
1.2.3 综合分析
根据相关数据资料,对大鹏半岛动植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生态资源状况、以及生态保护分区有关的法规政策进行分析。对国家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等保护区域现状保护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大鹏半岛生态资源保护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综合分析大鹏半岛的生物资源、功能定位、法规政策基础上,研究建立大鹏半岛生态保护分区建设模式,并提出各类生态保护区域的管理政策机制。
2.1 大鹏半岛生态景观资源特征
2.1.1 植被类型及其分布
深圳大鹏半岛自然植被保存良好,主要分布有南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南亚热带沟谷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低地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低山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次生常绿灌木林、南亚热带红树林、南亚热带半红树林等8种植被型(图2)。自然植被的8种植被类型优势种主要包括浙江润楠Machilus chekiangensis、中华润楠Machilus chinensis、榕树Ficus microcarpa、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红鳞蒲桃Syzygium hancei、鸭脚木Schefflera octophylla、黄杞Engelhardia roxburghiana、假苹婆Sterculia lanceolata、山乌桕Sapium discolor、白楸Mallotus paniculatus、黧蒴Castanopsis fissa、亮叶冬青Ilex viridis、鼠刺Itea chinensis、香花枇杷Eriobotrya fragrans、密花树Myrsine sequinii、血桐Macaranga tanarius、钝叶水丝梨Sycopsis tutcheri、岭南槭Acer tutcheri、厚皮香Ternstroemia gymnanthera、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岗松Baeckea frutescens、豺皮樟Litsea rotundifolia var. oblongifolia、大头茶Gordonia axillaris、赤楠蒲桃Syzygium buxifolium、秋茄Kandelia candel、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海漆Excoecaria agallocha、银叶树、香蒲桃等。南北半岛植被分布差异较大,北坡排牙山、笔架山地区的自然植被类型多样,包括南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南亚热带沟谷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低地常绿阔叶林及南亚热带低山常绿阔叶林。南半岛除七娘山分布有较丰富的植被类型外,红花岭及枫木浪水库周边自然植被较为简单,多为白楸+山乌桕+血桐群落、黧蒴群落等为代表的次生常绿阔叶林。这些群落类型多处于植被破坏后植被演替的初期阶段,乔木层以白楸、山乌桕占绝对优势,形成优良的自然风景林群落。因红花岭及枫木浪水库周边地形地貌没有排牙山、笔架山地区复杂,区内山峰多为300 m以下且较平缓,因而人类活动较为频繁,受人类干扰严重,目前还保存有鹅公村和半云天2个古村落,村落周边种植有大片面积的荔枝林。
2.1.2 珍稀濒危动植物及其分布
根据野外调查及资料统计,大鹏半岛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1432种,隶属212科724属。其中蕨类植物43科81属163种;裸子植物7科6属7种;被子植物162科637属1262种。本区域分布有少数古老孑遗植物,如蕨类植物桫椤Alsophila spinulos和黑桫椤Gymnosphaera podophylla,被子植物木兰科木莲Manglietia fordiana、金缕梅科红花荷Rhodoleia championii等植物类群也较为原始。根据IUCN濒危等级标准(3.1版)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农业部,1999;汪松和解焱,2004),大鹏半岛共有各类珍稀濒危保护植物67种,隶属23科50属。其中极危植物(CR)2种(包括香港马兜铃Aristolochia westlandii和血叶兰Ludisia discolor)、濒危植物(EN)11种、易危植物(VU)23种、近危植物(NT)28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9种,均为II级重点保护植物。大鹏半岛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主要分布于北半岛的排牙山-笔架山片区和南半岛的七娘山国家地质公园(图3),南半岛的红花岭地区和中部的狭长地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种类相对较少,分布种类主要以常见种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为主。极危植物香港马兜铃在大鹏半岛分布较为狭窄,目前仅在迭福山常绿阔叶林中发现该种零星分布,且数量相当稀少。其他珍稀濒危植物如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紫纹兜兰Paphiopedilum purpuratum、广东木瓜红Rehderodendron kwangtungensis等较少见,零散分布于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或边缘,因当地山民为扩大荔枝种植面积不断砍伐山腰之下的原生植被,这些珍稀濒危植物已受到严重威胁。
图2 大鹏半岛植被类型(不含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内的植被类型)Fig. 2 vegetation types of Dapeng Peninsula (Not including rare and endangered animals in the Shenzhen Dapeng Peninsula Geopark)
大鹏半岛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22种,隶属于26目72科,包括两栖纲2目6科20种,爬行纲3目1科51种,鸟纲14目38科116种,哺乳纲7目15科35种。其中各类珍稀濒危保护动物171种,国家I级和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为2种和25种;另有3种列入CITES公约附录I,23种列入CITES公约附录II;9种列入IUCN红色名录(极危动物1种、濒危动物4种、易危动物1种、近危动物3种)(汪松和解焱,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部、农业部,198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2010)。大鹏半岛国家重点保护哺乳动物包括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水獭Lutra chinensis、小灵猫Arctogalidia trivirgata、斑灵狸Prionodon pardicolor和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均为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主要在排牙山—笔架山片区常绿阔叶林中被观测到(图4)。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如松雀鹰Accipiter virgatus、小鸦鹃Centropus toulou、斑头鸺鹠Glaucidium cuculoides、黄嘴角鸮Otus spilocephalus等,大部分都集中活动于水源保护区周边及常绿阔叶林林缘,如罗屋田水库及径心水库周边等。巨蜥Varanus salvator、蟒蛇Python molurus和三线闭壳龟Cuora trifasciata为国家重点保护爬行动物,巨蜥和蟒蛇主要在七娘山南部的常绿阔叶林中有观测到。国家重点保护两栖动物有虎纹蛙Rana rugulosa。
2.1.3 生态系统类型特征
大鹏半岛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在同地带地区具有典型性和一定代表性,有典型的原生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库湿地生态系统、滩涂浅滩海岸带生态系统以及典型红树林湿地、古火山遗迹及海蚀海岸地貌构成的独特生态景观。
图3 大鹏半岛珍稀濒危植物分布示意图(不含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内的珍稀濒危植物)Fig. 3 Distribution of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 (Not including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 in the Shenzhen Dapeng Peninsula Geopark)
排牙山、笔架山及周边海拔较高的区域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原生性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是地区性代表植被类型,具备明显热带成分,局部地区零星分布有演替顶级的常绿季雨林,是大鹏半岛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区域,是大鹏半岛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主要栖息地,在深圳市高度城市化背景下具有极其重要的保护价值(张永夏和邢福武,2006;王伯荪等,2007),担负生物多样性保护、碳氧平衡等较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排牙山及周边内水库数量较多,不仅是大鹏半岛重要的饮用水源涵养地,在水库周边还形成大片的沼泽湿地景观,是大鹏半岛较具特色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七娘山及周边海岸地貌景观和海岸带的海洋生物是具有特色的海岸带生态系统,古火山地质遗迹及海岸地貌景观(张崧等,2013)是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将保护对象之一,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乃至华南沿海地区以火山岩地质和滨海地貌自然景观为主的,在区域具有典型地质意义和景观意义的国家级地质公园。
大鹏半岛还具有发育良好的滩涂湿地生态系统,现有红树林湿地主要为东涌红树林和坝光古银叶树群落。其中,坝光盐灶村古老银叶树群落面积约4 hm2,林相完整,是目前中国发现的典型的半红树林代表类群之一。东涌红树林生态系统内具有面积约17 hm2的红树林群落和景观,其中彩叶海漆景观是该区域的典型湿地景观(叶有华等,2013)。
图4 大鹏半岛珍稀濒危动物分布示意图(不含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内的珍稀濒危动物)Fig.4 Distribution of rare and endangered animals in Dapeng Peninsula (Not including rare and endangered animals in the Shenzhen Dapeng Peninsula Geopark)
2.2 生态保护分区建设模式研究
2.2.1 现状保护模式及问题
大鹏半岛陆域面积302 km2,全部位于大鹏新区内。按照深圳市划定的基本生态控制线,大鹏半岛内基本生态控制线面积为222 km2,约占半岛陆地面积的73.5%。按照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生态功能区,大鹏半岛均有不同程度的面积位于重点保护区内。深圳市将大鹏半岛大部分区域列为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大鹏新区成立以来,大鹏半岛有关保护规章和机制不断完善,半岛生态资源得到了较好的保护。目前大鹏半岛的生态安全格局中的陆域部分基本位于保护范围内,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保护,主要的保护模式包括生态保护红线、饮用水源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坝光古银叶树自然保护小区等(表1)。
大鹏半岛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当前的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规定位阶较低,在保护与管理过程较为模糊,管理过程也存在一刀切现象,使管理成效受到影响,急需新的管理模式的引入。而生态保护分区建设模式则是保护红树林湿地、重点保护动植物集中分布区和典型生态系统较为科学手段。
2.2.2 构建原则
大鹏半岛生态保护分区管理模式遵循的原则有,1)有效保护原则。最大限度将大鹏半岛典型南亚热带自然植被、珍稀濒危动植物及其栖息地、海岸生态系统、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生态廊道和地质遗迹进行有效的保护。2)生态系统完整性原则。充分考虑大鹏半岛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在类型划分和进行功能区划时,必须使相邻的保护片区有生态廊道进行交流和缓冲。3)持续发展原则。在确保典型生态系统、地质遗迹和珍稀濒危动植物有效保护基础上,遵循有利于大鹏半岛生物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高水平保护和高水平开发。4)分区管理原则。在生态保护红线基础上,不同的保护模式和保护类型的划分实质上是进行了分区保护和分区管理,不同的类型其保护和管理方式各不相同。
表1 大鹏半岛分区保护目标及实施依据Table 1 Partition protection target and implementation basis for Dapeng Peninsula
2.2.3 生态保护分区建设模式
在充分调查分析大鹏半岛的生物资源、功能定位、基本生态控制线与有关规划的关系、生态保护分区的法规政策、现状生态保护模式基础上,提出大鹏半岛生态保护分区建设模式(图5),即以生态保护红线为基础,分7个重点区域分类分级进行保护,包括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大鹏半岛自然保护区、大鹏半岛中部生态廊道、红花岭海岸森林公园、坝光古银叶树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东涌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西涌香蒲桃林自然保护小区。7个重点保护区域总面积达171.59 km2,占大鹏半岛基本生态控制线面积的77.3%。
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内,建议按照中国地质自然保护区的有关法律规章和深圳市生态保护红线有关规定进行严格管理。大鹏半岛自然保护区要严格按照自然保护区的有关法规政策和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有关规定进行严格管理。尽快编制完善大鹏半岛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根据其总体规划进行分区管理(刘冰冰等,2010)。在自然保护区内的实验区开展生态旅游,必须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适当开展,禁止借生态旅游搞与自然生态保护无关的建设活动。建立大鹏半岛中部生态廊道,强化生态廊道恢复管理,保护廊道所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完整性,确保大鹏半岛南北部生态系统连通(喻本德等,2013)。建立坝光古银叶树国家湿地公园,从维护坝光古银叶树群落及红树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出发,通过适度人工干预,保护、修复和扩建坝光古银叶树湿地景观,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建立东涌红树林湿地公园,保护东涌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和典型海漆景观,保护候鸟栖息地,提高区域生物多样性,开展科普宣传教育。通过建立西涌香蒲桃林自然保护小区,保护西涌香蒲桃林小种群资源及其生境,同时也为西涌片区生态旅游提供良好的景观资源。
2.3 生态保护分区模式协调性
大鹏半岛生态保护分区建设模式,基本涵盖半岛的生物生态资源、地质遗迹、海岸带资源等重点分布区域,与主体功能定位和生态功能定位一致,并且与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能源交通重大基础设施无冲突(蔺蔚青,2004;仓恒瑾和周静,2009),能够实现国家、省市对大鹏半岛生态保护的目标要求,而且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能够有效推动大鹏新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图5 大鹏半岛生态保护分区模式示意图Fig. 5 Diagram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its construction mode for Dapeng Peninsula
大鹏半岛生态保护分区建设模式中划定的重点保护区域范围与植被图叠加分析表明,大鹏半岛主要的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均已全部纳入保护范围。将所划定的生态保护范围与重点保护动植物图叠加分析表明,大鹏半岛的珍稀濒危动植物全部纳入保护范围。其中,自然保护区(笔架山-迭福山-排牙山森林生态系统含饮用水源保护区)重点保护了笔架山、迭福山、排牙山片区的原生植被和绝大多数珍稀濒危动植物。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及其所在区域的生态系统类型、重点保护动植物均能受到较好的保护。红花岭海岸森林公园的建立也能保护该区域零星分布的保护动植物资源、地质遗迹、海岸生态系统、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等。坝光古银叶树国家湿地公园和东涌红树林湿地公园的建设和扩大,既有利于有效保护这两片面积较小的红树林群落,又可在该区域开展生态观测,在其周边区域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会得到进一步加强。西涌香蒲桃林自然保护小区的建立,对该区域的香蒲桃保护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该片香蒲桃林群落原为当地的风水林,基本没有受到破坏,自然保护小区的建立将会加强该区域香蒲桃林的保护。大鹏南北半岛中间狭长地带是重要生态廊道,通过对其实施进一步的保护和管理,保障生态系统的连通,对大鹏和深圳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宋艳暾等,2010)。
3.1 讨论
国内在生态红线划定理论和实施方面还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大多关注生态红线理念探讨和边界划分。本文研究构建大鹏半岛生态保护分区建设模式,结合大鹏半岛生态资源现状特点,划定不同类型的重点生态保护区域,是对城市生态红线划定和管理理论的探索。本研究划定了大鹏半岛不同类型的重点生态保护区域,该模式的实施能较好地保护大鹏半岛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资源,同时将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提出符合典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生态保护现状的保护模式。
基于生态系统特征的生态保护红线具有明显的尺度特征(饶胜等,2012),目前国家和省域生态保护红线划分开展较多,如海南探索划分综合环境功能区(符国基,2001),制订各功能区的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管理对策,提出各功能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和要求;江苏省发布生态保护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科学划定了省域生态红线区域。而城市尺度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分和管理体系研究较为鲜见,在城市生态空间规划管理层面,对资源环境的空间布局仍缺乏有效综合协调管理措施。本研究从城市尺度探讨生态保护红线分区、分类、分级的生态保护管理设计,提出了生态控制线内差别化管理的思路,将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地质遗迹等不同类型生态资源统筹考虑,按照不同类型分别提出生态保护管理机制,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态保护红线的管理机制。
生态保护红线是具有法律强制性的刚性约束,生态保护红线一旦确定,需要制定和实施配套的管理措施来实现生态保护红线的管理目标(饶胜等,2012)。目前各地在实施生态红线划分后,往往对相关管理政策措施考虑不足,一些地区也开展一些有益尝试,如武汉将基本生态控制线进一步划分为“生态底线区”和“生态发展区”两个层次进行管理;江苏省提出15种生态红线区域类型,明确了分级分类管控措施。本研究提出了生态红线内各类重点保护区域的分区管理措施,目前来说仍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有关法律法规为管理依据。虽然深圳市在全国首创了基本生态控制线的立法管理,但目前其对各类生态保护区域的管理机制政策仍不成熟,生态保护分区模式采用后,其法律地位、管理机制政策还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空间。作为深圳的生态红线,大鹏半岛可充分利用特区具有立法权的优势,与市有关部门积极协调,共同推动不同类型的法规政策创新和保护制度建设,确保保护模式差异化,但保护效果不打折扣,保护水平、保护效率和保护质量得到提升。
3.2 结论
当前中国流域生态保护的模式相对比较单一,高度城市化地区若按单一的保护模式开展工作,则保护力度和保护效率较低,急需探索更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本研究以典型区域广东大鹏半岛为例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分区、分类、分级保护模式研究,研究成果创新了流域生态管理理念,成功构建了基于典型半岛的差异化生态管理分区模式。该模式的实施既能较好地保护大鹏半岛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资源,也能够较好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为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可持续性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也为中国城市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分体系和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参考。
ANTROP M. 2004. Landscape change and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Europe[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67: 9-26.
MCKINNEY M L. 2006. Urbanization as a major cause of biotic homogenization[J].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127(3): 247-260.
SIMSON A J. 2002. The post-romantic landscape of Telford New Town[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52: 189-197.
SUI D Z, ZENG H. 2001. Modeling the dynamics of landscape structure in Asia’s emerging desakota regions: a case study in Shenzhen[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53: 37-52.
仓恒瑾,周静. 2009. 深圳大鹏半岛景观生态格局特征变化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37(18):8765-8767.
崔清远. 2012. 城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划定范围研究[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2(3): 23-26.
段翔, 张琳. 2013. 试析基本生态控制线的规划及监管[J]. 城乡建设, 1: 36-37.
符国基. 2001. 海南岛综合环境功能区划研究[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1): 37-40.
符娜,李晓兵. 2007. 土地利用规划的生态红线区划分方法研究初探[C]//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北京:中国地理学会: 118-126.
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 2014. 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红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R]. 北京: 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 7-8.
蔺蔚青. 2004. 深圳大鹏半岛经济发展的生态代价分析及相关对策设计[J]. 生态经济,192(7):33-37.
刘冰冰, 洪涛, 潘丽雯. 2010. 城市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研究思路探讨——以深圳市大鹏半岛自然保护区为例[J]. 城市规划学刊,192(7):54-59.
刘晟呈. 2012. 城市生态红线规划方法研究[J]. 上海城市规划,(6): 24-29.
欧阳志云,王效科,苗鸿. 2000. 中国生态环境敏感性及其区域差异规律研究[J]. 生态学报,20(1):9-12.
饶胜,张强,牟雪洁. 2012. 划定生态红线创新生态系统管理[J]. 环境经济,(6):57-60.
深圳市政府. 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EB/OL].[2005-11-01].http://www.szpl.gov.cn/main/csgh/zxgh/stkzx/index. htm.
深圳市政府.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的实施意见[EB/OL]. [2013-06-26]. http://www.sz.gov.cn/cn/hdjl/yjzj/201208/ P020120830557317902657.doc
宋艳暾,史志华,余世孝,等. 2010. 城市化对绿地植物组成特征的影响——以深圳为例[J]. 生态环境学报,19(3): 615-620.
汪松, 解焱. 2004.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1卷:红色名录[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468.
王伯荪, 彭少麟, 郭泺,等. 2007. 海南岛热带森林景观类型多样性[J].生态学报, 27(5): 1690-1695.
许妍,梁斌,鲍晨光,等. 2013. 渤海生态红线划定的指标体系与技术方法研究[J]. 海洋通报, 2(4):361-367.
叶有华, 喻本德, 郭微, 等. 2013. 深圳东冲红树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22(2): 199-206.
喻本德, 叶有华, 吴国昭, 等. 2013. 绿道网规划建设与管理进展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2(8): 1444-1450.
张崧, 孙现领, 王为, 等. 2013. 广东深圳大鹏半岛海岸地貌特征[J]. 热带地理,11: 647-658.
张永夏, 邢福武. 2006. 深圳大鹏半岛种子植物区系研究[J]. 武汉植物学研究,24(2):119-129.
Research on the partition construction mode for ecological essential line: A case study in Dapeng Peninsula, Guangdong province
YU Bende1, YE Youhua1*, GUO Wei2, YU Longsheng3, HUANG Tao1, SUN Fangfang1, LUO Jianwu4
1.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Laboratory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Shenzhen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henzhen 518001, China; 2.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Guangzhou 510225, China; 3. Guangzhou Research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uangzhou 510620, China; 4.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Beijing 100012, China
The ecological essential line is an innovativ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but its division and implement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is still at the exploratory stage. In this study,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its construction for Dapeng Peninsula whose ecological essential line area accounts for 73.5% of the region, were carried out combined with the ecological survey and GIS spatial analysis method. Seven key classified protection areas as the construction mode were put forward based 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Dapeng Peninsula function orientation, topography and landform character, typical ecosystem types, rare and endangered wildlife resources and natural relic distribution, ecosystem integrity and continuity characteristics. The total seven key classified protection areas, mainly including Dapeng Peninsula Nature Reserve, Dapeng Peninsula National Geological Park, Safflower Ridge Coastal Forest Park, Dapeng Peninsula Central Ecological Corridor, Baguang National Wetland Park of Heritiera littoralis, Dongchong Mangrove Wetland Park and Xichong Nature Protection Area of Syzygium odoratum, are 171.59 square kilometers which accounts for 77.3% of the whole ecological essential line areas in Dapeng Peninsula. This study is a useful attempt of regionalized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ecological essential line in Shenzhen city, which not only provides a typical example for the partition,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management in Shenzhen city, but also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atio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ecological essential line in our country and Guangdong province.
ecological red line; ecological protection; partition construction; Dapeng Peninsula
S727.2
A
1674-5906(2014)06-0962-10
喻本德,叶有华,郭微,俞龙生,黄涛,孙芳芳,罗建武. 生态保护红线分区建设模式研究——以广东大鹏半岛为例[J]. 生态环境学报, 2014, 23(6): 962-971.
YU Bende, YE Youhua, GUO Wei, YU Longsheng, HUANG Tao, SUN Fangfang, LUO Jianwu. Research on the partition construction mode for ecological essential line: A case study in Dapeng Peninsula, Guangdong province [J].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4, 23(6): 962-971.
深圳市环境科技计划项目(SZCG2013040569);大鹏新区环境科研项目(DPCG2014000418)
喻本德(1955年生),男,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大气环境、道路环评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通信作者,E-mail: yeyouhua1113@126.com
2014-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