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片摄影已复活

2014-02-10 05:26徐一恩
旅游世界 2014年2期
关键词:胶卷底片数码相机

徐一恩

胶片摄影的魅力,不仅在其可玩性和优秀的画质,更在于使用胶片相机的过程,不同于数码相机。胶片相机使用的实体感光材质是要花钱买来的胶卷,每一张都是成本消耗,所以在拍摄的时候不会轻易按下快门,随意只会造成浪费。

胶片,英文名叫Film,香港人称它菲林,其实是广东话发音的英文谐音。胶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78年伊士曼先生发明的涂有一层干明胶的胶片,在此之前都是湿片,材质诸如铁板、玻璃等等。胶片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摄影技术的发展,让更多人方便接触到这门艺术。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摄影技术演变至现在最常见的电子感光芯片即数码相机,让这项技术更加的平民化、便捷化,甚至手机都有摄影功能,而且还越来越不错。

以数码为主导的摄影技术是一种倒退

其实纵观摄影技术的发展史,从画幅和可玩性上来讲是一个倒退。从最早期的湿板摄影,以在巨大的玻璃上涂抹火棉胶来进行显影,演变到后来的大画幅胶片相机,如4×5已经可以方便携带到室外,切换底片。再到后来成为主流的中画幅胶片相机,不仅更加小巧,还可使用120胶卷,拍摄更多画幅。再到135相机的出现,机身已经可以装入口袋,让纪实抓拍成为可能,胶卷更加mini,可拍摄36张,也更方便保存。而当35mm胶片在上个世纪末渐渐退出历史主流舞台的时候,135胶片相机被更加直观、便捷、廉价的135数码相机所替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全画幅数码单反,以及更多低端产品,诸如现在几乎人手一个的数码DC,甚至现在风靡的智能手机。摄影技术发展到现在,其画幅越变越小(从大画幅到现在比35mm感光芯片还要小),可记录的细节越来越少(理论上画幅决定记录的信息量),可玩性越变越低,越来越傻瓜,总之一切都伴随快餐时代而快餐化。

可是为什么胶片会被数码赶下主流舞台?而迫使大批传统相机名厂转型的转型,破产的破产,收购的收购,重组的重组?归根结底是数码相机成本的更廉价化,成像更加直观,携带更加方便,让摄影走入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人都能使用的技术,说白了就是更适合摄影,这也一直是相机发展的趋势和目的。

从1975年柯达发明第一台数码相机开始,数码相机便以飞快的速度发展,每年都会给人以惊喜。就像现在我们每年都会看到各个品牌的新型号更新发布,更大的分辨率,更强的辅助功能等等,不断地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而随着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家可以通过电脑和网络分享作品,摄影不再是有钱人的特权,而轻易成为了一项大众艺术。在数码相机成长的这段时间,胶片相机相对进入了一个低谷。相比数码相机,胶片因其技术繁杂、成本偏高,交流性差等特性,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转而选择更新更廉价的数码技术。

胶片的真正复活与数码技术的瓶颈

但是,最近几年网络上忽然兴起了大批胶片摄影作品,以Flickr为代表的图片社交网站,出现了非常多的用胶片相机拍摄的作品,为什么人们又忽然热衷胶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其实数码技术的飞快进步为胶片展示提供了更好的途径和平台。电子技术的进步,不仅仅是数码相机的进步,是一切电子产品都在进步,包括显示器,包括底片扫描仪,包括印刷技术,而这一切正是胶片复活的温床。胶片的画质(特别是120及大画幅的底片经过高端底扫输出)其实远远高于现在主流的数码成像的画质,而且底片扫描仪其实早就成熟了只不过是一直居于高端专业市场(例如易迈康底扫要价十几万),无法推广普及应用到民用的大市场上来。

说到底还是一个经济利益的必然驱使导致胶片被数码代替的,并非本身的品质问题。而数码相机发展到今天已经遇到瓶颈,分辨率的无穷追求已经没有意义,带来的只会是更高昂的成本。数码本身的特质决定其宽容度更低,成像无更多色彩变化,全靠机身固件和电脑后期处理,可玩性低,拍摄枯燥无味,筛选照片让人烦躁麻木,每天的导入导出让人反胃,一个专业摄影师回到电脑前往往面对的是数以百张要处理的图片,这时你看到的只会是一张囧脸。

于是,人们记起了胶片相机。当年生产的胶片相机不仅外观精美,做工扎实,而且可玩性都非常高,保存至今大部分都可以正常使用,甚至有的完美如新,拿在手里品质感十足。机械快门的清脆声,过卷上弦的发条声,光圈调节的齿轮声,此时都是如此的悦耳动听,相比千篇一律功能和造型的数码相机,胶片相机简直就是一个精美的工艺品!还好柯达富士等厂商还没有放弃胶片的生产,于是爱好者可以通过网络商店、传统胶卷店购买回各种胶卷,像装子弹一样装卷入膛,开动发条,按动快门,一种久违又新鲜的愉悦感遍布全身,此一发不可收拾,通通中毒!原来这才是摄影师的菜啊!这才是相机啊!

胶片摄影的魅力,在其可玩性和优秀的画质

胶片摄影的魅力,不仅在其可玩性和优秀的画质,更在于使用胶片相机的过程,不同于数码相机。胶片相机使用的实体感光材质是要花钱买来的胶卷,每一张都是成本消耗,所以在拍摄的时候不会轻易按下快门,随意只会造成浪费。所以,这让拍摄者有了更多的思考时间,用更严谨的态度去对待摄影,去对待自己要拍摄的内容。

再就是胶片的领域有众多中大画幅相机可以选择,我们都知道画幅不仅决定了画质,也决定了像场效果,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买数码相机的时候会追求全画幅的缘故,而胶片不仅可以选择135全画幅,还可以选择120中画幅,4×5大画幅,甚至617、5×7、810等等更大的画幅。就拿135和4×5比较一下,点对点记录现实世界中的信息,4×5因为底片大,自然记录的就更多一些,细节也就更细腻,尤其在拍摄远处的森林这种风景题材,色彩和细节的优势就毋庸置疑了;再就是同样150mm的镜头,在135画幅上是人像头,小长焦,在4×5上却是标头,同样的位置视角和景深都是不同的,尤其在人像的表现上,4×5的标头景深效果已经让你如痴如醉,根本不会去考虑什么蔡司、施耐德之类的牛头,一个皮腔抵万金。所以胶片依然未消亡有它的不可替代性,至少在现代数码工艺上还无法做到与光学化学变化相媲美。

先说这么多,我想大家对胶片相机及胶片已经有一个初浅的理解,如果你对胶片摄影感兴趣,请期待下期吧。

胶片摄影补给站

1.传统摄影中,通常使用的胶片可以分为三类:黑白胶片、彩色负片、彩色反转片,另外一次成像我们可以把它归为胶片与相纸的结合体,其原理也是一样的(更细分还有很多种显影材料,例如湿版玻璃、锡版、干板等等)。按不同尺寸分为大画幅、中画幅(120/220底片)、全画幅(135底片)三种。大画幅一般有4x5英寸、5x7英寸、8x10英寸甚至更大,胶片一般为散页;中画幅(120/220底片)一般有4.5×6cm;6×6cm、6×7cm、6×9cm等尺寸,取决于相机的型号,感光范围有所不同,但使用的都是120胶卷。全画幅(135底片)一般为24×36mm。其实,还有ASP-C尺寸的胶片是全画幅的一半,但不是主流,因为35mm的口袋胶片机已经做得够小了。

2.胶片相机:就是使用胶片作为成像感光材料的相机。胶片相机也分为大画幅、中画幅、全画幅等类型。大画幅相机品牌有仙娜(SINAR)、林哈夫(LINHOF)、骑士(Horseman)、星座(TOYO VI EW)、威斯塔、雅佳、金宝、申豪、EBONY、沙慕尼、迪尔多夫、立原等。中幅胶片相机的品牌就太多了,介绍几个著名的,如:哈苏、宾得、富士、玛米亚、康泰时、爱克山太、禄莱、布朗尼卡、福伦达、海鸥等。135胶片相机品牌如徕卡、康泰时、佳能、尼康、宾得、福伦达等,国内已停产的有海鸥、凤凰、梅花、珠江、虎丘、华夏等。

猜你喜欢
胶卷底片数码相机
旧底片
这个“数码相机”不一般,全球最大
一座城的70年时光底片
商业摄影师的胶片情怀
保护光明的“底片”
Foma与Rollei黑白胶卷试拍
社会底片
数码相机 手机 笔记本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