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兆凤 刘 洁 刘宝书
(天津市天津医院,天津 300211)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是在使用传统的负压引流方法的基础上,应用生物透明膜封闭创面,形成一个密闭的引流系统[1],预防外界细菌侵入引起感染,并改善创面的血液循环,促进创面迅速愈合,创造植皮条件。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我科应用VSD对20例手外伤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均为急症患者,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18~57岁,平均(21.25±2.7)岁。机器碾压伤4例,机器绞伤8例,机器挤压伤6例,车祸致伤2例,均合并有神经肌腱血管损伤。
1.2 手术方法 患者急症入院完善化验检查拍片后进入手术室,臂丛麻醉满意后常规消毒、铺巾,上臂气压止血带下彻底清创,根据损伤情况于透视镜下骨折复位内固定,探查神经肌腱血管,缝合肌肉组织及裂伤皮肤,应用VSD“包饺子法”[2]覆盖皮肤组织缺如区。
2.1 心理护理 本组患者为意外致伤,从致伤到入院一直处于极度焦虑恐惧状态,大多数患者及其家属入院就开始痛哭,医护工作者将家属与患者分离,分别劝解安慰,讲解手术部位损伤情况及手术过程并介绍成功病例,为患者建立治愈信心,解除其焦虑恐惧心理,使其情绪迅速稳定下来,积极配合治疗。
2.2 VSD护理
2.2.1 保持VSD引流通畅 由于引出物为血液、坏死组织、分泌物等极易堵塞引流管,造成引流不畅。本组病例均发生过堵管现象,采取逆行缓慢注入无菌生理盐水浸泡10~15 min,待堵塞的引流物变软后,重新接通负压源,使引流管再通。同时告知患者及家属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折叠。
2.2.2 保证有效负压源 负压源的负压力要保持在-125~-450mmHg之间(1mmHg=0.133kPa)[3]。吸引机损坏、中心负压表头损坏、引流通道接头处漏气、停电、电源短路、中心负压停止、引流管被患者体重压迫、折叠等均可造成压力不足,此时需要根据具体原因具体处理。
2.2.3 引流液的观察
2.2.3.1 引流液量的观察 每天记录引流液的量,24小时内引流量应少于100~150mL。当大于150mL时要及时通知医生,打开敷料,查看是否有活动性出血。术后72h后引流量逐渐减少。本组中2例患者术后24h引流量超过150mL,其中1例术后8h引流量160mL,另1例术后24h引流量230mL。通知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
2.2.3.2 引流液颜色的观察 术后48~72h内引流液颜色一般呈红色,以后颜色逐渐呈暗红色或黄色。若72h后颜色仍然为鲜红色要注意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
2.2.3.3 引流液气味的观察 引流液一般有血性气味,出现恶臭味时说明伤口有细菌感染,通知医生并做细菌培养对症治疗。本组1例患者引流液出现恶臭味,通知医生及时予以对症治疗,结果满意。
2.3 生活护理 每天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病室环境清洁、整齐、安静、安全、舒适,床单位无皱褶、无臭味。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病房内禁烟禁酒,减少探视人员,使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愉快的心情。
2.4 专科护理
2.4.1 烤灯护理 血管损伤患者术后使用烤灯照射,避免手部血管受凉而引起痉挛收缩。将60W灯泡置于距手水平面30~45cm处,24小时持续照射,连续5~7天。
2.4.2 使用肝素治疗护理 对血管损伤患者使用肝素治疗,将一万单位肝素钙溶于1 000mL生理盐水中,24小时以18~20滴/分持续静脉滴注。在使用肝素期间,密切观察患者手部渗血情况,每天监测血尿常规及出凝血时间,以防止因使用肝素造成出血。
2.4.3 使用罂粟碱治疗护理 根据患者手部损伤情况,决定注射时间和剂量。小血管损伤或血管条件差者q 4h30mg肌肉注射;大血管损伤或血管条件好者q 6h30mg、q 8h30mg肌肉注射。一般注射7~10天。此治疗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要做到有计划进行部位注射。选择双臂三角肌和臀部肌肉注射,先从一侧上肢三角肌处开始注射,当患者主诉注射部位疼痛或发现注射部位红肿时更换另一侧肢体,同时给予注射部位热敷或硫酸镁湿敷,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再进行臀部肌肉注射,如此循环下去,达到治疗目的同时也减轻患者的痛苦。
通过对20例手外伤患者的精心护理,我们体会到手外伤治疗要想取得满意的效果,在专科护理的基础上,重视VSD的护理,保持VSD引流通畅,保证有效负压源,加强引流液的观察,这样才能减轻患者不适感,提高手术成功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20例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因创伤面积过大感染严重,造成两次反复VSD治疗,其余19例患者7~10天后开启创面行植皮术,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1〕 江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下肢软组织缺损的护理[J].天津护理,2011,19(6):329.
〔2〕 裘华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3.
〔3〕 孙雪梅.一次性负压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天津护理,2011,19(4):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