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是招惹他

2014-02-10 22:15王海霞
广东教育·综合 2014年1期
关键词:面对现实小东小伟

王海霞

心理学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很多令班主任头疼的孩子,其父母大都采用了溺爱型、权威型或放纵型的教育方式。这些孩子的教育,往往是很难实现家长和学校双方共同民主管理的。于是,如何管理他们成为了摆在许多班主任面前的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难题。在班主任“个性化”的教育过程中,单纯的德育教育对于心理有缺陷的学生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说很多学生通过德育教育已经认识了错误却总是会去犯,总是给班主任带来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时候班主任如果再重复地进行德育教育,甚至是法律教育,效果可能都不明显。问题在哪里?

某日下午,小东的家长跑到办公室投诉班中的小伟,说他总是动小东的东西,招惹小东,有时拿笔画小东的桌子,有时抢小东的笔,有时撕小东的书。撕也不是全撕,只撕无伤大雅的书页的某个边角,却总是去撕。这还不算什么,最令人忍无可忍的是一看到小东生气,他就得意得不行。接到这样的投诉,我马上展开调查,发现情况属实。更糟的是,他在班里没有多少个“哥们儿”,常常独来独往,人际关系不太好。找他来谈话,他一口承认一切都是他做的,也明白这样做是不对的。我奇怪了:“你知道这样不对怎么还犯?”他沉默不语,眼中一片空白,好像他自己也不明白。我见他承认错误正准备原谅他:“这次你知道错了,下次可不许再犯!”他沉默了一会儿又说:“我和以前的班主任都保证过了,没用。我就是不自觉……我控制不住……”怎么会控制不住?是有行为障碍还是有某方面的心理倾向?正面问不出,我只能对他进行了侧面调查。

为什么其他人他都不去招惹,偏偏就要对付小东呢?抓住关键点,我从小东身上调查。可小东也说不出来自己哪里“得罪”了小伟。我和小东展开了详谈。他说二年级的时候小伟有一次不小心弄坏了他的笔,他告诉了父亲,父亲就来到学校把小伟批评了一顿。之后三年级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不过每次只要他搬出父亲来,小伟就不会再招惹他了。看来,小东有个特别维护他的父亲。父亲?学心理学的我马上察觉出事情的蛛丝马迹。如果我没有记错,小伟的父母已离异,母亲因为感情受挫有些精神不振,他是由外婆一手拉扯大的。这样的孩子,最缺乏的,就是父爱啊!

于是,我和小伟进行了一次长谈。从谈话中我捕捉到他的心理问题:他太羡慕小东有个那么维护他的父亲了,忍不住就嫉妒,忍不住就想去欺负小东。这种畸形的嫉妒心理,通过各种微妙的行为表现了出来,甚至周围人都察觉不了。所以当我只是说起“父母”这个词的时候,他哭得像是一只淋着大雨孤独无依的离群的雁,我也忍不住掉下了眼泪。除了把瘦小的他紧紧抱在怀里,我不知道我该如何安慰他。大哭一场之后,他擦了擦眼泪,坚定地对我说:“老师,我知道错了。以后我再也不会了!”我明确了他的错误,却没有过多批评,只是鼓励他要努力学习,要做一个小小男子汉,要勇于面对现实。他似懂非懂地对我点头,临走时还不忘对我说“谢谢老师”,多么有礼貌的孩子啊。

随后,我还几次找他“心理访谈”,解决他因为父母离异而产生的内疚心理;教会他面对问题时,如何正确归因;树立他面对现实的自我认同与面对未来的信心。现在,虽然因为长期基础不扎实,小伟成绩进步不是很明显,却在为人处事方面进步很多了,也愈来愈听老师的话了。每次看到他,我都提醒自己,微笑地回应他的目光,多用鼓励、信任的眼神看他,偶尔还可以摸摸他的头,用身体语言鼓励这个缺乏关爱的孩子。希望他即使在不完美的家庭中长大,却能够成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孩子。

之后,我和小东的父亲联系,告知他小伟这样做的原因,也代小伟向他道歉,结果得到了小东父亲的充分理解。小东的母亲还特地打电话给我,让我改天带小伟到他们家去玩,让他也多多感受家庭的温暖,社会的温暖。多么善解人意且有爱心啊!

当班主任之后,越来越多的案例和事实告诉我,一个拥有“专业”能力的教师对于教育来说是必要而且是必须的,而这个“专业”一词中,除了代表一般意义上的教师能力以外,势必包含了一项专业、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本栏责任编辑 魏文琦

猜你喜欢
面对现实小东小伟
一个劳动委员的心声
洗澡
妈妈的爱
为啥总挨骂
香蕉皮的家
80后小夫妻
80后小夫妻
80后小夫妻
屋顶上长大的孩子
美丽糖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