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技法之语言描写

2014-02-10 21:51李毅然
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神态音量人物形象

李毅然

老舍先生曾说:“人物对话很重要,对话是人物性格的索引。”语言是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镜子,不同性格的人,有着不同的个性化语言。语言同时也是袒露人物内心世界的窗户,有时三言两语,就能凸显人物个性特征,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

我说,你听 木铃

读美文

她曾经可以做到连续数小时说个不停,而且是站着说,微笑着说,声情并茂地说。她也会让身边的人开口说话,无论你多木讷、多胆怯,她都有办法让你开口。

有人说,她的提问方式是这个世界上最温和的一种。时间久了,即使是最不爱学习语文的学生也会被她的课迷住。

有一个学生,恰好转到她的班。由于刚到新班级,这个同学上课有点走神。她正在台上讲作文,说到细节描写的话题。她说:“譬如,那位新同学的头发天生黑而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大家的目光一齐投向那个新同学,新同学的脸微微发红,心立刻回到了课堂上。

她若无其事地继续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家听后都笑了。

那个新同学先获得了发言的机会。

她鼓励道:“我刚才说了你的头发,你现在可以说说我的某个特征。看,你可以后发制人,主动权更大。”同学们又笑了。

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起来,新同学也不怕了,她果断地说:“老师,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她大声说:“好!”

那个当年的新同学就是我。后来,我有幸和她一起共事,向她学习教书的艺术。

有一年,学校考虑到她快退休了,就没有给她排课,只是让她负责年级题库的教研工作。

她很生气。那是我第一次见她生气。她说:“不上课,有什么教可以研的?”学校只好继续让她授课。就这样,她一直工作在讲坛第一线上。从教几十年,她没有缺过学生一节课,也从未对学生发过一次火。最后,她是从讲台上退休的。

可是,现在她不会讲话了,经常一个人长时间静坐。别人问她话,她也不理。医生说她是脑梗,大脑80%混沌。我不愿相信,一个能让语言散发魅力的人会失去语言。

我想,也许她是讲累了,一旦有机会休息,就想好好享受一下。等她休息好了,一切就好了。可当我面对她,叫她“老师”的时候,她坐在轮椅上,头微低,没有任何反应。我的眼泪喷涌而出。

她家的茶几上有不少中学语文课本,是医嘱进行刺激治疗的道具。我打开一本书,轻轻地对她说:“老师,以前,我听你讲了许多年。今天,我来说,你来听。”她没有一点反应,保持原姿态坐着,像雕塑一样。

“她的头发天生黑而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她的头微抬,面部表情有了些微的变化,似乎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她的嘴唇颤抖着,用微弱的声音说:“好!”

这篇美文为了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出色地运用了语言描写,并借助“融合”之法,主要描写人物的“声”、“像”等,从多角度进行刻画,鲜活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学技巧

一、融合人物的表情神态

每个人说话时的表情神态各不相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说话的表情神态也不尽相同。若能一方面写人物的语言,一方面写人物说话时的表情神态,二者相互结合,一个鲜活的形象往往就会呈现在我们面前。比如,《我说,你听》开头概括老师说话时“微笑着说”的神情、“声情并茂”的说话艺术及其对学生的深刻影响,而后在第3~8段中回顾当年课堂上老师引导“我”上课要集中注意力的情形——她若无其事地接着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家听后都笑了。

老师巧妙的提醒,“若无其事”的神情,将其作为提示语置于话语之间,生动地表现了对学生的关爱和跟学生交流的艺术。换句话说,老师为了保护“我”的自尊,不让“我”尴尬难堪,于是便有了“若无其事”的神情描写,为文章增色不少。

二、融合人物的体态动作

生活中每个人说话时的体态动作都带有鲜明的特点,我们在描写时如果既能展示人物的语言,又能展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就会使读者听其言,思其行,会其意。比如《我说,你听》第13段中,当“我”呼唤老师的时候,奉献了一辈子的老师却因患了脑梗而失语,“坐在轮椅上,头微低,没有任何反应”。看到老师如此,“我”内心的爱怜、痛惜和难过之情不能自控,于是“眼泪喷涌而出”。文章末尾写老师“头微抬”、“嘴唇颤抖”,极具个性的动作结合简洁的“好”字,使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三、融合音色、音量的变化

在描写人物语言的同时,如果能进一步描述人物说话时的语气、语调,音量的轻重、高低、急缓等,人物形象会更鲜明。这是因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语调等会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人物的个性和心理,使用得当,文自生辉。比如《我说,你听》第8和第9两段中,在“我”抓住老师的特征进行成功地刻画后,老师“大声说‘好”;末尾描写老师“嘴唇颤抖着,用微弱的声音说‘好”,这两处同样写老师说了“好”,但老师的音量、音色却有了不同的变化。前一个“好”是“大声”说的,表现了老师善于鼓励学生;后一个“好”是用“微弱的声音”说的,表现了老师热爱本职工作。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到当时的情形,耳边似乎还能听到人物的声音。

猜你喜欢
神态音量人物形象
测测你的“音量值”
神态描写有妙用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请放心地扭大音量看电影听音乐吧!Mclntosh Sonus Faber家庭影院套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