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通过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系统的学习,我受益匪浅,也让我不得不反思自己平时的教学活动,并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领悟出了最适合学生的教学理念、思路和具体的方法。
一、平时备课时,只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
【问题】我以前备课时,认真读一遍教材,列出本单元的新单词、重要短语和句型。在正式上课之前,我总是让学生有一个提前记忆基础知识的过程。但是,经过听写单词、短语和重要句子后,觉得效果并不是很好。
【反思】《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通过对课标的解读,我觉得我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变化,忽视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忽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只是把学生当成了一个输入和输出知识的“机器”,使原本就枯燥的英语单词教学变得更加枯燥,使得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骤减。不是学生不愿意学英语,而是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在识记单词的最原始方法面前望而却步。
【主张】提前识词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但也要从学生的认知结构、认知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出发,我应该把握住掌握不同单词的“度”,并结合识记单词的方法让学生爱上识记单词。
二、教师对课堂知识一清二楚,学生是雾里看花
【问题】备完课后,我一般是根据所制订的教学目标,费尽心思设计各种题型,来考查学生对这节课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就是我们所讲的“课堂达标训练”,学生认为只要做对题就行了。
【反思】《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策略和方法上,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强调“以能用英语做事情”为主线,坚持语言运用的理念。
新的教材理念要求学生的英语科学素养是不可能单纯地依靠知识的传承、讲授、灌输来形成的,必须改变教学策略和改进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中要不忘探究,在教学策略上要确保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改变过去重结果轻过程的做法,重视探究过程,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从而达到预期目的。
我觉得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目标后,不要只是老师做到心中有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这节课老师讲什么。我应该掌握哪些内容。而我只是以一个个练习题的形式呈现,忽略了对教学目标的整体整合,一定要让学生整体上把握这节课的重难点,这样,我们的教学目标才能真正的在学生的学中成功地体现出来。
【主张】在设计课件时,课件的首张应该是本节课的各种目标,而做完所有的习题后,最后一张也应该是对本节课课堂目标知识的整合,让学生清清楚楚地知道他們该干什么。
三、学生个体差异太大,避免不了“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
【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都是“一刀切”,顶多是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回答相应的问题。基本上是以中等生为中心设计教学目标,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
【反思】《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提到“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由于学生在年龄、性格、认知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只有最大限度的满足个体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
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课程特别强调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有基础、学习潜能、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客观现实,既不能机械地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每个学生,也不能强迫学生学习单一的学习材料,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主张】如何让不同的学生学有收获,我认为在教学中要进行课内外的“分层布置”,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分配难易不同的作业,提供不同标准的能力训练,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有所进步。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个体的特长,使人尽其学,学尽其能。对于“学困生”,要激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让他们做些有益于班集体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班级工作,使他们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称赞,这样,他们会为再次得到老师的鼓励和称赞而主动做出进一步的努力。比如,请爱画画的学生在黑板上画符合教材内容的简笔画或教材插图,增强教学直观性和新颖感,或是请爱唱歌的学生领唱英文歌,活跃课堂气氛。要想方设法激励学生的表现欲,激发他们学好英语的欲望。
在研读《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希望、未来这些有教育意义的字眼牢牢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学生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让学生愿意学英语、愿意说英语、愿意用英语来解决事情,使其离我们的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越来越近、触手可及。
?誗编辑 郑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