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能生慧 思能生智

2014-02-09 03:56梁容霞
新课程·中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宁静文本思维

梁容霞

听了很多语文公开课,“热闹”几乎是个共性,学生发言踊跃、气氛热烈,总觉得这样的课热闹有余而沉稳不足,倒不是说这样的现象不好,而是觉得我们的课堂似乎少了一个环节——让学生自主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环节。思维是课堂的灵魂,课堂因思考而精彩,学习因思考而深刻,学生因思考而成长。

一、让思维回归课堂,让课堂安静下来

1.感知文本时需要宁静

课堂教学中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教师让学生匆匆读完课文,就开始让学生说说对课文的理解,看完一段文字马上就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学完一个片段就让学生即兴来仿写。试想,没有经过深入的感悟、思考,学生对文本能做出正确的理解吗?这样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吗?因为学生毕竟只是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的差异,不可能在初读完文本,就能不假思索地做出正确的反应。所以,课堂需要宁静,对于文本,只有静静地阅读,静静地思考,才能走进文本,感知文本。

因此,要让他们在宁静中学会思考,学会自己与自己“交流”,学会审视自己,完善自己,不断形成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感悟,只有这样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案例]前不久的名师评比课上,萧山六中的郑玉涛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请学生朗读《扬州慢》时,一个学生把“波心荡冷月无声”停顿成“波心荡冷/月无声”。郑玉涛老师并不是急于纠正,告诉学生该怎么读,而是让学生都试着默读,体会一下怎么停顿比较好,让学生思考这么停好在哪里。差不多有一分钟的“冷场”,教室里一片寂静,随后,那位女生还是坚持“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停法,郑老师借机引导学生,诗歌意蕴丰富,不同的停顿有不同的意境美。正是这片刻的宁静,给了学生一次很好的思考机会,让学生懂得诗歌丰富的内涵。

2.回答问题前的独立思考需要宁静

课堂教学中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之后,马上就让学生起来回答,而学生的发言中没有几句是经过他们自己深思熟虑后发表的观点,回答往往不得要领。因此,课堂中的宁静,恰如绘画艺术中的留白,有时是一帖思维清醒剂,在静静的思索中加深学生对问题的领悟能力。

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后,首先要给学生一个宁静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供学生进行深入独立的思考,学生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和酝酿,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才能有话可说,有观点可讲,才会有心灵的交汇、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才会有新知识、新观点的不断涌现和迸发。

[案例]教学《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时,我问学生一般咏秋景诗词的基调是什么?学生想到“悲秋”“伤秋”,并很快找出“风急天高猿啸哀”等诗句来印证。我又启发学生:“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段景物描写,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学生答:“生机勃勃”“生机盎然”“美不胜收”。为什么《沁园春·长沙》的意境与我们经验中的秋景不同呢?这个问题一抛出,学生陷入了沉思,这个时候,课堂显得有点“冷场”,但我知道,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这时候表面上的“静”其实是学生思维很活跃的时候。果然,不多时,学生经过思考后发现“万类霜天竞自由”等不同寻常之处,正是这些异乎寻常的意境,抒发了毛泽东当时的志存高远,意在天下的志向,显现出了当年的豪放气概和战斗精神。

3.倾听他人发言时需要宁静

“激发学生主动发言、热烈讨论不难,难的是让学生学会倾听,倾听是一种美德。”我们绝不能忽视听的能力的训练,我们可以通过课堂静听的训练,提高思维注意力集中的素养,从而使学生更专注地学习。

[案例]在一次校内公开课上,胡老师上的《我与地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分析完古园的景象后,胡老师让学生思考一个关于生与死的问题,史铁生在文中说,生与死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那么该怎么理解这句话呢?胡老师就这个问题让学生踊跃回答,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也许是因为话题的沉重,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都显得很深沉,倾听他人发言的学生也特别安静。分析完母亲这一形象后,胡老师又抛出一个题目,让学生思考自己的母亲是怎么样爱自己的子女的。学生都在思索着,接着,一个又一个真诚又感人的故事在学生之間分享,有一个女生在说自己母亲的故事时甚至哽咽了起来,而其他同学一直都静静地倾听着。胡老师的问题设计真正地使学生把内心的感受吐露出来,这堂课上得非常成功。

4.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需要宁静

小组合作学习固然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但是,我们的合作交流必须以学生个人独立探究为基础,不能侵占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试想学生没有经过宁静的思考、体会和感悟,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见解和观点,他们又能讨论出什么结论呢?所以合作探究出现要么冷场,要么东拉西扯,形同虚设,空热闹、假活跃的现象,使课堂讨论收效甚微。

[案例]曾经听过一堂《逍遥游》的公开课,主题的归纳是这堂课的难点,于是老师安排了一个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环节。

师:很多学生说大鹏鸟很逍遥,也有学生说大鹏鸟看似很逍遥,却不逍遥,究竟大鹏鸟逍遥不逍遥?请学生围绕这个问题来讨论一下,大鹏鸟究竟逍遥不逍遥?学生分组讨论约3分钟。

生:我觉得大鹏鸟不逍遥,如果它真的逍遥,北海那个地方够他畅游了,可它最终却想化身为鸟,迁徙到南海,说明它想翱翔在天空,扩大自己的志向,追求真正的逍遥。

师:原本是不逍遥的,他想化身为鸟,追求真正的逍遥,但它真正地化身为鸟了,它逍遥吗?

生:大鹏鸟化身为鸟时是不逍遥的,因为它要在海运之时徙于南溟,它是被迫的。我认为大鹏鸟是不逍遥的,海运则将徙于南溟,他想追求理想到达南溟,但是他必须在海运的时候,风很大的时候,借助在海运时候的风迁徙到南溟。

这个小组讨论的亮点不是讨论的内容有多深刻,而是学生在听其他同学发言时静静倾听的状态,学生听得认真专注,那全神贯注的样子必定能提高学习效率。宁静的思考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学习品质。

二、“静”的艺术

1.精心设计问题

问题是教学的核心,没有问题就没有教学,没有提问就没有课堂。一个好的问题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能引领学生更好地与文本对话,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让学生进入“思”的境界,学生一旦进入“思”的境界,课堂便会安静下来,便能让学生进行“自我的收获”。一个好问题真的可以“四两拨千斤”。

[案例]记得一次公开课上,某老师在教学老舍的《想北平》时,设置了品味老舍富有特色的京味语言这个环节,师生对话活动如下:

师:我们一起来品味“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这句话。这句话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北平的想念与热爱。想念、挚爱得怎样?哪几个词特别关键呢?

生:“落泪”“真”“呀”。“落泪”表明这种想念是含泪动情的想念;“真”表明这种想念程度之深;“呀”这一表感叹的词,增强了抒情意味,使想念之情,显得亲切动人。

师:那我们又该如何将这一句话朗读出来呢?

学生示范朗读,读得很到位,节奏快中有慢,“真想念北平呀”读得慢些,“落泪”与“真”重读。

师:我们就用这些知识来品味本文语言特有的情味。自己挑一处最喜爱的语句进行品味。全班同学开始静静地独自阅读寻找。

这个环节的设置可以说是提纲挈领,同时又水到渠成。

2.故意制造“冷场”

学生思考问题应该有一个过程。一般来说,思考的时间越长,回答将会更周全,更科学。要有意识地要求学生将问题思考周全,语言表达周密。这样的强调会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会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会让学生变得更优秀。

有意识地制造“冷场”,给那些思维速度稍慢的学生以较充分的空间。这样做也体现了公平,体现了“语文教育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这一新课程理念。程度好的学生想出答案并不是无事可做,可让他们组织一下自己的语言,或再考虑一下有没有另外角度的说法,程度差的学生也有了思考的时间,也就有了“追赶”的可能。所以,适当地“等待”,让更多的同学深入学习,是很值得的事。

3.动笔写话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让学生在课堂上动笔”不失为一种“让语文课堂静下来”的好办法。“动笔”不是让学生写作业、写笔记,而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安静下来思考,把思考的过程与结果以书面形式呈现,这样便使学生思考的参与面扩大了,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随声附和的学生没有了条件,濫竽充数的学生没有了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发言,使学生的思维更深刻、更全面,使学生的发言更周密、更精彩。

[案例]在教学《我与地坛》时,学生对母亲这个形象十分感动,于是我设计了写读后感的环节,课堂上当堂完成,学生似乎也很有话说,有些同学洋洋洒洒满满一大张,作文一气呵成。

除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内容可以动笔写之外,一些经典的片段也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仿写。

[案例]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朱自清那美丽细腻的文字堪称经典,学生读着赞不绝口,于是我趁势让学生仿写,有一个学生写湘湖的美景,还真有模有样的。

适当安排一些“写”的环节,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思维高度集中,让学生把所想的内容写下来,通过理顺思路,使问题的答案更加条理清晰准确;也可以是进行语言训练的过程,让学生实实在在地练笔,表达他们最真切的感受,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锻炼他们组织语言的能力,而且还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把课堂归还学生,让学生勤思善学

“静”是一种境界,让语文教学逐渐走向理性、走向真实;“静”是一种能力,让语文教学逐渐走向脱俗,走向卓越。“宁静方能致远”,让我们创造语文教学“静”的境界,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更纯洁、更美好!

“静能生慧”,在“安静”中方能追求“个性化”的思考。把学生从传统课堂的“认知体”提升到“生命体”的高度,引导他们在自己适合的学习方式中放飞智慧,激活思维,彰显特长,构建个体成功成长模块。“安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催化剂”。“静”是一种境界,让语文教学逐渐走向理性、走向真实;“静”是一种能力,让语文教学逐渐走向脱俗,走向卓越。

参考文献:

[1]陈红.语文课堂的静态之美.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09).

[2]李杏珠.让语文课堂“安静”下来.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3(03).

[3]赵振翔.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湖南教育,2013(11).

?誗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宁静文本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宁静之宅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巷口的宁静》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