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萍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能够生动、形象、直观地解决化学问题。下面是笔者执教人教版《二氧化碳制取探究》这一研究课的做法和点滴体会。
一、复习引入,自然过渡
首先以已有的氧气实验室制法为基础,加上巧妙的提问,很自然地引入新课。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分析、比较等多种能力,充分体验探究的过程,感受探究的乐趣。
1.复习旧知,完成表格
完成氧气实验室制法复习表格主要从反应原理、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气体的密度、气体的溶解性以及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为主要内容,并提供要选择的有关装置图(为了增加新课的教学时间,该教学环节可以安排课前预习)。
2.归纳总结,转入新授
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复习,你获得了哪些认识?
(1)①如果反应物的状态是 ,反应条件 ,选用发生装置(填序号,同上) ;具体仪器: 。
②如果反应物的状态是 ,反应条件 ,选用发生装置(填序号,同上) ;具体仪器: 。
所以,选择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 。
(2)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主要是气体的物理性质等,包括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
①排水法:适用于收集 ;②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收集 ;③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收集 。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学生很自然地就得出设计气体制取装置的一般思路,即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来选择发生装置,根据生成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来选择收集装置。
二、实验探究,收效显著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的探究
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实验中,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是大理石和稀盐酸,而是给出①Na2CO3粉末和稀HCl;②石灰石和稀盐酸;③石灰石和稀硫酸几组药品,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完成有关实验报告(要求填写实验现象),并且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和新的信息中多方向、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能否产生二氧化碳和反应的快慢两方面作比较,找出理想的原料。学生通过积极的讨论,归纳,从而得出结论:制备二氧化碳的药品宜用大理石和稀盐酸。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参与探究,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看到的现象也更加清晰,有利于学生加深印象,增强记忆,提高识记的效果。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探究
二氧化碳制取装置设计教学时,可以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实验、教师演示、媒体辅助等多种教学手段有机整合。具体流程如下:
(1)自主设计装置: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某些仪器,根据二氧化碳制取的反应原理以及二氧化碳的性质,小组合作设计一套合理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并进行组装。比一比哪一组学生设计的装置既多又快又好,这样的设计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实验的能力。
(2)小组作品展示:学生代表到前面介绍装置的设计意图及使用方法,展示过程中尽可能将不一样的装置全部展示到前面。这样的设计创设了真实的问题情境,有利于鼓励小组合作探究,激励学生进行不断创新的热情。通过表达交流,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比较归纳能力。当许多装置展示在学生眼前时,让成功的学生体验到创新发现的乐趣,使思维较慢的学生大开眼界,并激起思维的火花,提高思维的发散性。
(3)比较归纳总结:在交流展示的同时把学生设计的装置进行比较,找出不同装置在设计上的异同之处,反思自己设计装置的优点和不足,并从中找出一套最佳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教师采取设计装置,再展示交流、评价改进、补充完善的探究模式,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并感受到只要根据气体的反应原理、制备气体的多少以及气体的性质,如,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来选择合适的反应容器、添加液体的仪器,就能设计出多种多样的气体制取装置,從中感受到实验装置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
(4)媒体辅助教学:由于提供实物具有局限性,老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动画来辅助本节课的教学,使教学过程进入最高点。学生能通过电脑进行装置连接,操作简单,能直接让学生实践自己的实验思路,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实验能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科学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创设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例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与实践”教学时,首先通过自主探究寻找二氧化碳制取的理想原料和反应原理,然后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由学生自主设计并动手装配一套最满意的装置,组装完毕后召开“设计装置展示会”,再由各组骨干学生介绍其装置的优点,最后由全班学生作出评价。实施这种教学方式,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积极性。
?誗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