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学参考提纲的设计

2014-02-09 10:13程帆
新课程·中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自学原则题目

程帆

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教学改革的关键,现代教学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给学生留足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在教學中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学课本知识,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经过一段时期的研究实践,我认为要把学生的自学真正落到实处,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扎实、有效,首要的任务是编撰好自学参考提纲。自学参考提纲是供学生自主学习用的,自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地体现在自学参考提纲的编撰上。

编写自学提纲一是要把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就是依据学习目标在全面挖掘教材的基础上,将学习重难点内容设置成可适合学生理解接受的问题,做到问题间思维具有逻辑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问题的探究要渗透学法指导,仅有问题不足以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学法不当则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在自主学习导学设计上,还要融学法于问题探究之中,基础教育阶段尤其重要。要突出重点。问题的设计要围绕学习单元的学习重点展开,做到学有效果,学有方法,这样才能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

一、自学参考提纲的内容

自学参考提纲是把学生在教学单元中必须解决的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属于认识性的问题合理地分解,转化为形式多样的题目。它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自学一个单元教学内容。如文科的字、词、句、段、语法等,理科的概念、定理、法则、公式、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等。

2.自学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3.自学一个教学单元内容所必备的工具和参考资料,以及与本单元教学内容有直接联系的旧知识的提示、自学参考题。

以上列举的是一份完整的自学参考提纲所包含的内容。对不同程度的教学班级、不同的教学内容,自学参考提纲的内容可以灵活掌握。

二、设计自学参考提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学生获取知识经历认同、内化、应用三个过程。学生对新事物的认识不仅受到已有知识结构、智力因素的制约,还要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根据学生的心理因素和认知规律,教师在编制自学参考提纲时,应遵循下面几个基本原则。

1.学情根据原则。编制自学参考提纲,建立在充分明了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自学参考提纲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全班绝大多数学生经过积极思考、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借助多种学习手段能够解决的问题。同时要注意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编制出必做题、选做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学参考提纲的引导下,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2.抓标务本原则。在编制自学参考提纲时,教师应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落实“三基”教学目标。综合考虑学情、课标、教材,明确单元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提纲应多角度、多层面、多层次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落实教材中的通性、通法。同时注意学科思想的提炼和渗透。

3.循序渐进原则。编制自学参考提纲要注意为新旧知识搭桥铺路,为学生接受新知识排除思维障碍。结合学生的年龄结构、知识状况、心理特点,提纲内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4.整体性原则。教师应树立整体观念,从知识的整体出发,把握单元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查相同点、找不同点,在点面结合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动态的知识结构。

5.启发性原则。自学参考提纲是教师对学生自学知识进行启发的工具。教师在明了学情的基础上,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必要的认知条件。因此,在编写自学参考提纲时要避免提出学生只机械地抄课文就能回答的问题。

6.科学性原则。编制的自学参考提纲题目要叙述严谨,题目的叙述应当语言精练、文字流畅、术语规范,涉及的概念和关系明确,不能产生歧义。给出的条件要恰当,即题目的条件要充分、互容、不多余,符合生活实际等。提出的结论具有可行性,题目的结论根据条件可以合理推出。自学参考提纲中题目的编排顺序要符合学科的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以上是编制自学参考提纲的六条基本原则。当然在编制自学参考提纲时,我们还要注意自学参考提纲的教育性、实践性等特点,精心设计,使它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激发兴趣、指明方向、指示方法的作用。

三、自学参考提纲的表达形式

自学参考提纲的表达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问答题、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或其他形式。

为了调节学生的学习,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系统性,自学参考提纲不仅要设计编排好,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自学参考提纲的出示计划。自学参考提纲可以划分不同的层次,分批适时下达,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誗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自学原则题目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一道不等式题目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