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雯杰
审美情趣作为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深入展现语文教材价值,而且对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认识到影响审美教育价值得以发挥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策略,进而在高效语文课堂得以顺利实现的同时,也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影响审美教育有效开展的因素
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感受文本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而且对语文学科价值的最大化实现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因素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审美教育质量的提高。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思想上的不重视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语文课堂在授课的时候一直关注的都是基本知识的掌握,所以,不论是从行动上还是思想上都不重视审美教育,也严重不利于审美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学方法单一
在“满堂灌”的语文课堂中,教师习惯了固定的教学模式,习惯了让学生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识记基本的知识技能,也习惯了一切围绕考试进行,但是,这种习惯恰恰将蕴藏在文本中的“美”的因素所忽略,严重不利于语文学科魅力的展现。
3.学生缺少主动性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鉴赏能力,但是,他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仅是像学习的机器一样等待着教师的知识传授,该因素的存在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审美教育质量的提高。
从以上三个因素可以看出,影响审美教育质量得以提高的因素很多,既有教师方面的也有学生方面的,所以,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阅读文本、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寄予在文字、语言中的美,进而帮助学生学会以“美”的眼光去生活。
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
1.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
大自然有它无穷的奥秘,有它自身的美,但是,能够真正懂得欣赏的人并不多,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感受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自然美,进而帮助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感悟作者在文本中描述的怡人的景色,进而使学生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
如,在教学《小石潭记》时,虽然这是一篇文言文,但是,这篇文章也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所以,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然后,试着进行翻译,并说一说文本中都包含了哪些景色,又是如何描写石潭的。这样的自主阅读、自主体验的过程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幅石潭图,而且也有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之后,我再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去品味文章所构造的优美意境,进而在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古文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引导学生欣赏人物美
人物美、形象美是记叙文、小说中常常出现的,而且一个人的美并不是单纯指外表美,更多的是内心美、灵魂美。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帮助学生认识真正的人物美,进而为学生正确、健康观念的形成做好指引工作。
如,在教学《背影》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主人公身上的美,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本字里行间所包含的那份人间至情,在授课的时候,我选择了问题探究的模式,首先,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两张图片,一张是西装革履,坐办公室的男士圖片;另外一张是身着邋遢在工地打工的男士图片。问:你认为这两个男士哪个形象更美一些?更帅一些?答案没有不同,都选择的是西装革履。接着,我又向学生展示了两幅图,一个是年迈的老人在捡垃圾,另一张是孩子在病床上。并告诉学生,这位年迈的老人是西装革履男士的父亲;那位生病的孩子是工地打工仔的孩子,他在为了儿子的康复努力。接着问:现在你认为哪位男士更美一些?在学生给出答案之后,我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去感受父亲的形象,去认真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爱。同时,还能让学生明白判断一个人不能只看外表。
又如,在教学《为人民服务》时,我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并对文章中“张思德”同志的形象进行鉴赏,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感悟,在阅读中体会为人民服务的真正含义。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除了上述的自然美和人物美之外,我们还可以借助语文教学引导学生感受文本中的语言美和文字美,比如《春》的教学;还可以借助语文教学引导学生感受文本中的建筑美,比如《苏州园林》的教学。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的价值,要借助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中的美,进而在提高学生审美意识的同时,也为学生良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陆琨.浅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12(05).
?誗编辑 董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