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索尼公司在中国的日子并不好过,2013财年,索尼净亏损1284亿日元(约12.5亿美元),而根据索尼公司最新的预告,2014财年还将出现500亿日元(约4.8亿美元)的亏损。
中国是索尼全球三大市场之一,公司业绩亏损,与中国内地市场的经营也不无关系。不过,索尼并不是唯一一个在中国面临窘境的外资企业。
面对日新月异的中国市场变化,许多国际“大咖”都选择黯然离开。从2010年起至2014年,最少有8个国际知名品牌退出中国内地市场,平均每年就有2到3个品牌离开。
数据来源:本刊整理
大牌外企退出中国内地市场,给民营企业带来了不少的市场机会,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彻底出走的由中资企业取而代之,而保留中国部分业务的则交给合作伙伴“托管”。无论哪种方式,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大牌的离开带来的是自身发展的好机会。
10月15日,中盐上海市盐业公司与美国盐业巨头莫顿盐业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力发展双方在华的合资企业,并通过后者批量引进美方各类盐产品,扩建包装生产线,应对全面扩大的产品市场投放。
自2001年以来,中国就开始推行食盐体制改革,但最终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形成最后的草案。此次合作,将推进国内盐业体制改革。同时,也将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产品选择。
日本相关机构近期成功实施了全球首例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移植手术,这是多功能干细胞技术首次应用于临床治疗,表明日本再生医疗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日本政府近年来不断为再生医疗技术研究和临床应用进行政策“松绑”,并将再生医疗等尖端医疗技术作为“新经济成长战略”的重要支柱,希望在全世界率先实现尖端医疗技术的实际应用,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
10月14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月度原油市场报告,调降今年全球原油日需求增长量为20万桶,较之前的70万桶出现大幅下滑。这也意味着2014年全球原油增长预期已跌至近5年新低。
此轮原油价格大跌并不仅仅是OPEC成员国产量的大幅增加所致,美国的页岩革命造成的页岩油产量剧增以及美国国内石油需求的锐减也是此轮石油价格暴跌的原因之一。“能源熊市”或已来临。
根据第四届ECF亚洲页岩气峰会(上海)论坛上传出的消息,中国页岩气开采已进入自主技术阶段,初步形成了一系列自主技术和规范。
这为页岩气的商用开采拉开广阔的蓝图——中国将成为继美国和加拿大后,第三个能够使用自主技术装备进行页岩气商用开采的国家,开发成本将大大降低。同时,这也将为我国调整能源结构提供了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