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2014-02-08 09:27董明华DONGMinghua张树忠ZHANGShuzhong
价值工程 2014年26期
关键词:高职生院校素养

董明华DONG Ming-hua;张树忠ZHANG Shu-zhong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济南 250022)

(Shandong Lab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Ji'nan 250022,China)

1 职业素养的概念

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构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体系,作为主要产品的“职业人”,就要具备较高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水平,其中职业素养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方面。我们所说的“职业素养”就是指就业者在职业生涯上需要具有的内外素质,只有符合或者超越社会职业对就业者的行为准则和职业素养要求,职业人才能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

近年来,高职教育快速发展,高职生成为企业技能人才的重要力量。对高职生质量的关注也从“职业素养”上体现出来,而我们通常在衡量一个人的时候,通常也是将二者的比例以6.5:3.5 进行划分的。很多企业认为,高职院校在毕业生的技术方面的培养并不差,但在对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相对存在一些欠缺。因此,高职院校在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更多的是对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进行培养。

2 当前高职职业素养现状及分析

如果按照现在的职业标准和职业规范来评定高职生

各方面的素质,我们不难发现,当前的高职教育在高职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上的确存在很多的问题。麦可思公司曾对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等方面进行跟踪调查,调查数据显示,高职生毕业后的离职率远超过本科生。我们不难发现,高职毕业生在对自己的认识上不能够客观评价,也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等,而且在文明礼貌以及责任心等方面也有待提高,这些都是造成高职毕业生职业素养欠缺的因素。因此,我们需要从高职院校的职业素养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第一是学校内部没有形成有效合力的职业实用教育。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与教学管理相对独立,没有统一的标准,就使得人才培养与职业素养教育工作之间相互割裂。我们从根源上不难看出,很多学校对高职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第二是职业素养教育内容没有针对性。虽然高职院校很多已经认识到社会对职业素养的要求,但是没有形成一个有目的性和指向性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不能更好地满足企业对人才职业素养方面的需求。

第三是教师自身的职业素质有待提高。目前,很多教师缺乏奉献精神,职业观念相对淡薄;缺乏对知识的实践性的体验,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的能力不强。所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教育优势的发挥,因此,就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更好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

第四是校企之间没有形成真正的职业素养培育的互动机制。高职院校课程教育中对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目标、价值观、管理风格、工作模式、职业规范等方面的内容没有明确的规定,就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很难深入了解和感受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

第五是从对学生的家庭背景的角度进行分析。由于高职生受到的素质教育欠缺,这直接削弱了学生的职业素养。高职生对学习通常是得过且过的态度,并不会主动培养自我的职业素养,这就影响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

第六是职业素养能力单一评价体系。由于,高职生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测评内容和指标不够明确。在学校的教学中,同样存在日常学习中的能力检验和反馈不足等现象的发生。因此,就需要学校教师根据学生们对所学知识、技能的熟练程度进行评价,这样才避免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学习发展的潜能等方面的评价。因为,单一的评价模式不能够全方面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评价。

3 提高高职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所提出的相应对策,希望能够在实践中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帮助。

3.1 转变高职院校的人格本位育人理念,坚持教育导向意识 人格本位通过增强客户导向来实现的,而客户导向意识就是我们所说的市场导向意识。高职应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客户导向为指导进行教学服务,以客户为中心确定教学目标、内容和手段,这样才能让学生满足今后职业发展和提升的要求。

3.2 提高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开展工学结合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都是以培养第一线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所需的高等技术应用型的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毕业生大多都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要立足于市场,吸引生源,开辟广泛的就业门路,要重视实践和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双证制”建设。还可以开展工学结合教育,就是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此提高就业竞争力。我们还需要采取课堂教学和学生参与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方式,把学生和工作的结合更好地贯穿于教学过程,真正意义上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的,具有高素质、高创新能力的人才。

3.3 开展岗位职业素养分析,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 开展岗位职业素养分析,归纳对应专业群的职业素养标准。加强职业素养培养,首先要界定具体的职业有哪些特定的职业素养,对职业素养的内容进行有序梳理。以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归纳出岗位职业活动要求的作风、行为习惯等职业素养要素,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依据。

职业意识,主要就是职业人在一定的职业环境中多形成的对职业的认识、理解和情感等的态度,它是心理素质与思想素质的综合,是以基本职业知识为基础,以对职业价值的理性认识为核心,同时展开对职业目标、职业道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信念、职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高职生虽然目前正处于职业准备阶段,但树立起良好的职业意识是他们当前学业和毕业后择业、就业、从业、创业的思想基础,故应从头脑中摒弃对高职教育的陈旧观念,建立和强化高职意识。我们可将在学校营造富有职业气息的文化氛围等,把这些贯穿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

3.4 注重自身能力的整体提升 作为就业指导的主体,毕业生除了能够充分认识自身就业存在的问题外,那就是提升自己整体的能力。因为现如今用人单位更加看重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例如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可塑性以及沟通协调能力及基本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而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所欠缺的基本素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即缺乏敬业精神、基本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承受压力和克服挫折能力、相关的工作或学习经验和沟通协调的能力。其中,提高自身资质是当前社会就业状况的需求,我们只有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积累自身的知识储备量,才能更加明确自身的态度、能力和兴趣、志向等培养,才能重视自身的综合素质。只有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才能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摆好自己的位置,理性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不会盲目进行攀比,这样等到机会到来时加以很好地把握。

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近些年,大学生常常因为心理问题而造成的退学甚至自杀的案例越来越多,不同程度的对学生造成伤害。健康的身心是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就需要高职院校将对大学生心理的辅导工作提到日常工程中来。在大学生刚入校的时候就进行心理测试,考察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并对存在问题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每个学校定期开展心理教育讲座,增加学生的心理知识,使学生能够自我调节;还要强化心理宣传,让学生普遍的了解发展性的问题,学会处理发展性问题的能力。多角度、多渠道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以此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3.5 建立标准、丰富手段,构建职业素养考核评价体系 需要建立健全职业素养的考评制度,以此形成良好的考评机制。我们可以从课程入手进行考核。比如,在课程标准中突出对学生技术素养、创新能力和职业态度的界定,全面进行考试内容的改革。在深层次上看,我们可以尝试探索职业素养的量化评价体系,然后将职业素养评价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子目标,逐渐形成一个层次化的评价模型。

3.6 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有效提高高职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将企业文化更好地融入到校园文化中,让学生通过长期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意识,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素养。而学校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就需要在学校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搭建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平台。

[1]黎光明.要重视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7(8).

[2]刘莉.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

[3]陈玉杰,王玉霞.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化素质的培养[J].科教文汇,2008(9).

[4]田凌云.论加强高职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5]罗兰芬,黎业芬.高职生现代职业素养研究与探索[J].科技风,2008(1).

猜你喜欢
高职生院校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要为高职生打造更多的“学习路径”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