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华
(重庆理工大学工会,重庆 400054)
劳动力价格区域不均衡是我国经济转型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根据现代西方劳动经济学理论,劳动力在区域间的自由流动可以最终实现劳动力价格的一般均衡,但这种均衡在我国始终没有实现,蔡昉(2005)认为,劳动力转移会缩小地区差距的理论预期与现实不符,形成了一个“悖论”[1]。
如图1所示,2012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劳动力价格区域不均衡问题仍然突出,北京和上海的优势十分明显。劳动力价格持续区域不均衡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会产生一系列负效应:首先,劳动力价格区域不均衡会导致人才向高收入地区不断流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内地许多知识分子、技术人员受沿海地区高收入的吸引而纷纷“孔雀东南飞”[2],导致区域经济不均衡的程度进一步加剧,进而激化地区间的社会矛盾,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其次,劳动力价格区域不均衡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区域收入差距,进而导致区域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差距,不利于实现将改革的红利惠及全体人民,也不利于实现公平正义的“中国梦”。因此,在劳动力价格持续区域不均衡的背景下,深入研究影响劳动力价格的因素,对于缩小劳动力价格区域差距,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目前关于我国劳动力价格区域不均衡的相关因素分析的文献较少,边显人(2008)[3]对影响我国劳动力价格区域不均衡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但缺乏实证检验。根据前人的研究,造成劳动力价格差异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考虑到人口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劳动力供给,进而影响劳动力价格,本文引入人口因素,并选取老龄化和自然增长率作为解释变量;经济因素方面选取人均GDP、经济增长率、产业结构、通货膨胀率和实际利率作为解释变量;政策因素方面包括教育经费支出、政府公共支出和地方保护等。
中国目前处于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型期,“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由图2可知,经历了60年代的婴儿潮之后,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例是逐年递增的,老年抚养比①老年抚养比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中老年部分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用以表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名老年人。引自《西方经济学大辞典》。也随之逐年上升。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总数为1.78亿,约占我国人口总数的13.26%,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8.87%,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②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显示,我国大陆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3.26%;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8.87%。而国际上以65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7%作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新特征。
在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背景下,人口老龄化意味着劳动人口所占比重的相对下降,即劳动力的供给相对下降。在劳动力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价格将相对上升。由图3可知,劳动力价格与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大体相同,但是相对滞后,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工资具有粘性。
图4表明,劳动力价格的变化与人口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比较一致,但是人口增长率的波动幅度远大于劳动力价格。通常情况下,人口增长率的上升意味着劳动力供给的增加,劳动力价格相对下降,但图4的结果却与之相反。为探究其原因,我们进一步分析造成各地区人口增长率差异的原因,图5显示了各地区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图5表明,各地区的死亡率基本相同,真正引起人口增长率变化的是出生率。
图3 2012年各地区老年抚养比与平均工资水平分析① 图3~图12数据均来源于国泰君安数据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人口增长率较高地区的出生率相对较高,较高的出生率意味着年轻劳动力用于照顾新生婴儿的精力相对增加,因而劳动力的供给相对下降,所以劳动力价格相对上升。因此,劳动力价格的变化与人口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比较一致。
图4 2012年各地区人口增长率与平均工资水平分析
图5 2012年各地区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如图6所示,劳动力价格与人均GDP的相关程度非常高。人均GDP越高,意味着该地区的人们在各种经济活动中创造的价值越高,因而劳动力价格也会相应地提高。
图6 2012年各地区人均GDP与平均工资水平分析
如图7所示,劳动力价格变化与地区经济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比较一致,但相对滞后,这可能是工资粘性造成的。经济增长率越高,意味着该地区的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创造的价值总量越来越高,因而劳动力价格也会相应地提高。
图7 2012年各地区经济增长率与平均工资水平分析
如图8所示,劳动力价格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的变化趋势呈现高度一致。说明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劳动力的价格也会相应提升。
如图9所示,劳动力价格与通货膨胀率呈现负相关关系。通货膨胀率上升,意味着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设备的价格相对上涨,生产成本的相对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职工的工资,因而劳动力价格相对下降。
图8 2012年各地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与平均工资水平分析
图9 2012年各地区通货膨胀率与平均工资水平分析
如图10所示,劳动力价格与实际利率的变化趋势大体呈现负相关关系。实际利率升高,意味着企业资本投入的成本相对升高,社会总投资相对下降,对劳动力的总需求也相对下降,进而导致劳动力供大于求,因而劳动力价格相对下降。
图10 2012年各地区实际利率与平均工资水平分析
由图11可知,劳动力价格与教育经费支出的变化趋势呈现正相关关系。教育水平是劳动经济学工资函数中最基本的变量[4]。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意味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直接引起劳动力价格的不断攀升。
图11 2011年各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与平均工资水平分析
由图12可知,劳动力价格与政府公共支出所占GDP比重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政府公共支出所占GDP比重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大。政府公共支出占GDP比重的上升,意味着政府投资的相对增加,在民间投资不变的情况下,社会总投资增加,进而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最终引起劳动力价格上升。
图12 2012年各地政府公共支出所占比重与平均工资水平分析
地方保护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各种资源在区域之间的交流,进而导致生产要素的区域不均衡。因此,各地区的劳动供给曲线是存在差异的,很容易形成劳动力价格的区域不均衡。长期以来,地方保护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空间相互依赖和扩散作用。改革开放初期,阻止本地资源外流是地方保护的主要目标。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保护的重心逐步转移到保护当地市场。同时,地方保护除了保护产品市场以外,还高度保护要素市场。例如一些地区的地方政府通过利用户籍限制、劳动力管理等措施阻碍外地及农村劳动力进入本地市场就业。
前文分析的所有因素对劳动力价格的影响是否与现实情况完全相符,我们接下来的任务是进行实证检验。需要注意的是,地方保护并没有数据来源。
我国政府在意识到地方保护主义是建立健全市场经济进程中必须扫除的一大障碍后,于2004年施行的行政许可法明确禁止个别地区以政府规章或决定的形式,限制其他地区的商品在本地销售,提倡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虽然地方保护主义仍然以多样的形式不同程度地存在,但地方保护主义的严重程度呈现逐步减轻的趋势。为检验地方保护主义对劳动力价格的影响,本文引入虚拟变量RP(regional protectionism),2004年之前令RP=1,从2004年起RP=0。
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本文设定的劳动力价格模型①工资水平、人均GDP和教育经费支出数值较大,所以进行平滑处理。为:
其中,OD表示老年抚养比,N表示人口增长率,lnGDP表示人均GDP,GR表示经济增长率,S表示产业结构,INF表示通货膨胀率,RI表示实际利率,表示教育经费支出,PGS表示政府公共支出,RP表示地方保护,ε代表随机扰动项。
本文选取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89—2012年的平衡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所有变量的数据来源于《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1990-2012)、国泰君安数据库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具体各变量的含义、计算依据和统计性描述见表1。
本文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回归,为了检验模型的稳定性,我们把解释变量逐个加入,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表2中的模型十就是对本文所构建模型劳动力价格模型的估计结果。
表1 各变量的含义、计算依据和统计性描述
表2 实证检验结果
续表
模型十(劳动力价格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所有解释变量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除经济增长率在5%的水平上显著以外,其他解释变量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而且所有变量的符号都与前文的分析相一致。R2高达0.942 3,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非常高。F统计量高达782.31,说明模型总体的显著性非常高。从模型一到模型十的变化过程表明,模型的稳健性较高。
[1]蔡昉.中国收入差距和贫困研究:我们知道什么,我们应该知道什么[R].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系列四十二,2005(a1).
[2]许召元,李善同.区域间劳动力迁移对地区差距的影响[J].经济学,2008(1):53-76.
[3]边显人.我国劳动力价格地区差异及相关因素影响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8(1):48 -53.
[4]徐成波.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演进研究——基于就业研究文献述评的视角[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0-46.
(责任编辑 彭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