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磊
(1.怀化学院商学系,湖南怀化 418008;2.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成都 610064)
按照美国经济学家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1960)的阐述,区域主导产业是指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获得新的生产函数,能够通过快于其他产品的“不和比例增长”的作用有效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1]。区域主导产业对产业结构的演变具有导向和推动作用,决定着区域在全国区域分工中所处的地位[2]。因此,武陵山片区需要从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和产业基础出发,正确选择主导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完善产业配套分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体系和主导产业,增强片区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为区域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奠定基础。
从理论界看,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可以分为定性分析和综合评价两大类。定性分析主要从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影响因素、产业特征等方面进行探讨,如彭建[3]、陈刚[4]等所做的研究都属于此类。综合评价研究主要从评价基准的选择和模型构建两个方面开展量化研究,据李新[5]、刘红梅[6]、秦耀辰[7]等对国外主导产业的研究综述。主要基准有筱原三代平的“筱原两基准”、赫希曼的“产业关联度基准”、罗斯托的“产业扩散效应基准”、赫克夏和俄林的“动态比较优势基准”等。这些理论虽然对主导产业考察的侧重点不一样,但无不突出主导产业“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具有持续高速的增长速度”等特点。国内一个特色就是突出实证和选择基准的研究,如对湖南省[8]、辽宁省[9-10]、安徽省[11]、唐山市[12]等地的研究均属此类,但对武陵山片区的研究却并不多见,何伟军等[13]在这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在选择基准研究方面,冯杰[14]、李飞[15]从比较优势基准、产业协调状态最佳基准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本文拟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建立评判武陵山片区主导产业的选择指标,并运用模型进行优选,为推动武陵山片区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以《武陵山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中划定的区域范围为准,行政区划包括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个县(市、区),区域总面积17.18万 km2,总人口约3 645万,见图1。
图1 武陵山片区地域范围
要对武陵山片区全部产业部门和行业进行基准分析,数据过于庞大而且也没有必要,因此本文首先对产业部门进行初选。2001—2011年片区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35∶30∶35调整为22∶37∶41,工业和服务业所占比重逐渐提高,占据区域经济的78%。以产业增加值(或收入、产量)占片区的2%以上作为初选标准,筛选出16个产业部门作为片区主导产业的备选对象。其中,第一产业有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4个产业部门,第二产业有工业、建筑业2个产业部门,第三产业有交通运输业、仓储及邮政业、批发与零售业、住宿与餐饮业、旅游业、商业服务业、金融业、教育服务业、房地产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与福利业10个产业部门,各产业部门及统计指标见表1。然后按照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
本研究将整个武陵山片区71个行政单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但从现有的统计资料来看,还未有现成的片区经济发展的统计数据,因此需要对武陵山片区各组成单位的经济发展数据进行汇总。为了保证样本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及数据的准确性、可比性和可获得性,本研究数据主要以《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12》和《中国统计年鉴2012》为基础,部分重要统计指标以《湖南省统计年鉴2012》《贵州省统计年鉴2012》《重庆市统计年鉴2012》《湖北省统计年鉴2012》为参考。
表1 武陵山片区主导产业备选对象及统计指标
罗斯托认为主导产业应同时具有3个基本特征:一是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引入新的生产函数;二是能够形成持续高速的增长率;三是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主导产业的这3个特征是有机整体,缺乏任何一个特征都不可成为主导产业[1]。因此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应以其本质特征为理论指导,采取市场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比较优势、产业关联、市场潜力3类共5个基准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其层次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武陵山片区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
由于选择的5个基准指标对主导产业选择的影响程度并不完全一致,因此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利用判断矩阵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各指标计算公式及权重见表2。
表2 武陵山片区主导产业选择指标计算公式及赋权
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后,利用加权求和方法进行综合计分,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yi为主导产业综合评价值,i为评价的产业部门个数,i=1,2,…,n(n=16);j为评价的因子,j=1,2,…,m(m=5),最后以综合评价值的高低表征主导产业的综合指数。
利用EXCEL软件对上述5个指标的统计值逐一进行计算,其中 yi=0.211LQj+0.187βj+0.218Fj+0.226Ej+0.158εj,得到表 3 中的数据。
表3 武陵山片区备选主导产业计算结果
从区位熵指标来看,大于1的产业只有旅游业,但牧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产业部门区位熵大于0.8,主要以第二、三产业为主,作为武陵山片区传统产业的第一产业不具备优势。在第一产业内部,牧业的区位熵较高,从统计指标看,主要是该片区的生猪产量较高的缘故。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片区正形成以服务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三二一”产业结构,目前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旅游业;从比较劳动生产率计算结果来看,第一产业各部门指数较高,其次为工业和建筑业,这说明武陵山片区的第一产业、工业、建筑业等产业部门单位产值消耗的劳动力偏高,尤其是种植业计算结果达到1.216,说明还是停留在较低水平的耕作方式,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效率低下;从产业影响效果的指标结果看,感应系数大于1的产业主要有旅游业和商业服务业两个部门,其他依次为房地产业和建筑业,这说明这些产业可以对其他产业发展产生较大的拉动作用;从感应度系数看,指数较大的产业主要有工业、建筑业、仓储业及邮政业,表明其他产业的发展对这三大产业的需求较大,是片区经济发展不可获缺的产业部门;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指标表明,旅游业、金融业、住宿餐饮业等第三产业社会产值增长率大于国民收入的增长率,这类产业的发展潜力大,在片区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从综合评价值来看(如图3所示),排在前5位的产业部门依次为旅游业(11)、建筑业(6)、商业服务业(12)、工业(5)和房地产业(14)。从理论上看,这些产业部门可以作为武陵山片区发展的主导产业,但金融业(13)、仓储业及邮政业(8)等产业部门是片区主导产业的辅助产业,需要同步发展,见图3。
图3 武陵山片区主导产业综合评价排序
通过对主导产业基本特征的分析,从产业比较优势、产业关联、市场潜力方面选取了区位熵、比较劳动生产率、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和需求收入弹性5个评价指标,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对武陵山片区16个备选主导产业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旅游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工业和房地产业综合评价值最高,可以作为武陵山片区发展的主导产业进行培育,金融业、仓储业及邮政业等产业部门是主导产业的辅助产业,需要同步发展。本研究主要选取了2012年片区的横截面数据进行分析,只能反映产业结构的现状,对片区产业部门的发展前景、结构基础和竞争力特征的动态比较研究不足,下一步将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通过静态和动态两种分析方法,充分考虑外部约束条件,科学合理选择主导产业,使主导产业能够充分发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进而达到促进片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8.
[2]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22 -125.
[3]彭建.浅析区域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18(1):51 -54.
[4]陈刚.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含义、原则与基准[J].理论探索,2004(2):62-65.
[5]李新,王敏晰.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研究述评[J].工业技术经济,2007,26(7):9 -11.
[6]刘红梅,李玉浸.区域主导产业研究综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2):93-94.
[7]秦耀辰,张丽君.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9,28(1):132 -138.
[8]刘克利,彭水军,陈富华.主导产业的评价选择模型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2003,21(3):62-68.
[9]于淼,李悦铮.辽宁省海洋经济主导产业分析——基于灰色关联法与波士顿模型法[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7):617-619.
[10]刘宇,黄继忠.资源、环境双重约束下辽宁省工业主导产业选择[J].资源与产业,2013,15(1):141-147.
[11]王贵权,朱云鹃.基于Gray评价方法的安徽工业主导产业选择及培育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8):694-697.
[12]唐山市财源建设研究课题组.唐山市主导产业的选定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2(69):40-47.
[13]何伟军.武陵民族地区主导产业选择与产业集群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14]冯杰,荣朝和.关于地区或城市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与方法的探讨[J].经济地理,1999,19(6):23 -26.
[15]李飞.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综述[J].河南社会科学,2007,15(2):105 -107.
[16]刘勇.区域经济发展与地区主导产业[J].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责任编辑 代 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