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卫萍,杨国栋
(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随着各类工业园区的发展,目前分布于全球90多个国家的工业园区总量已达到5位数,我国各类开发区数量也在不断攀升。以防治环境污染及生态遭到破坏为出发点,区域环境规划作为一种环境管理手段,在工业园区规划发展中受到重视和应用。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生态工业园概念,虽然欧美地区的相关研究实践相当活跃,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完全意义上的生态工业园区成功案例,相关研究也任重而道远。
本研究以太原市民营经济开发区工业新区(简称“工业新区”)为研究实施区。该工业园区位于太原市阳曲县境内,是太原市民营经济开发区经太原市委市政府审核批准设立的异地扩展工业区。开发区规划面积40km2,园区规划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产业。
本文以解决园区发展过程中显现及潜在的环境问题为出发点,本着发挥区域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改造区域产业结构、引进高新技术、提高区域经济增长质量;保护环境改善区域生态状况建设低碳型工业园的指导思想,进行工业新区的生态规划并构建园区产业生态链。具体原则包括:(1)与自然和谐共存原则。(2)生态效率原则。(3)生命周期原则。(4)区域发展原则。(5)高科技、高效益原则。(6)软硬件并重原则。(7)“3R”原则。(8)低碳发展原则。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部分,生态工业园区内企业与外界有着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等方面的交换和联系,故本规划将园区分为核心区、拓展区和辐射区。
本规划总体框架分为两部分(如图1所示),其中物质流、能量流体系主要针对园区内的主导产业;系统支撑体系则涵盖为主导产业生产所配套和服务的各个个体,并承担园区的组织管理、研发咨询等服务功能,为主导产业提供服务和完善产业链的基础设施,为生产群落
提供必要的管理服务、物质循环和废物还原单元。
图1 太原工业新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总体框架图
园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重点为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实现相关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延伸现有产业链,加大物流业的发展,建立装备制造业物流园,构建园区“原料—机加工—产品—物流”的制造业产业链条。
园区装备制造业产生的废物主要为废旧产品、边角废料等。装备制造业废物链的构建,建立园区装备制造业废旧产品的回收系统,将产生的废弃物统一回收,根据废物的种类、性质进行分类,并按照各自的利用价值,返回到不同的生产工序和工艺环节,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构建和延伸园区食品加工业产业链,充分开发与利用工业新区周边的农业、养殖业资源,建立上游原材料种植、养殖和供应基地以及下游废弃物的再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引进先进技术,将企业生产加工后的废弃物充分利用,建立闭路循环生态产业链;发展配套产业,形成生态工业网络,提高园区食品加工业抗风险能力。综合考虑产品代谢和废物代谢,构建“农产品-食品加工—养殖—食品加工—沼气开发”产业链条,最终形成辐射全省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太原工业新区生态工业园区的食品加工业代谢链网如下图2所示。
图2 食品加工业代谢链网规划
图3 新型建材业工业代谢链网规划图
新型建材业属于园区内的静脉产业,主要消纳和利用园区和区域的炉渣、粉煤灰等固体废物,延长园区建材产业下游产业链,发展建筑、房地产等产业,构建园区“废渣—建材—建筑”产业链条。太原工业新区生态工业园区新型建材业产业代谢链网规划如图3所示。
工业新区的环保产业重点发展与园区产生的废弃物相配套的产业,完善水资源和固体废弃物资源的回收与循环利用网络,提高废水、固体废弃物等资源回收利用率。产业集群优化发展,建立并拓展产业链条。构建环保产业与新区内其他产业的生态工业链网,在区内建立与装备制造业之间的横向共生体系。减轻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本产业生态链的构建一方面围绕降低整个园区的资源回收利用率,消纳和利用园区和区域的污水和固体废物的目标,另一方面主要为生产环保装备。太原工业新区生态工业园区的环保产业工业代谢链网如图4。
工业园区短期内迅速发展、生产企业集中的特点容易引发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但相对城市发展成熟区,工业园区由于其新建程度较大或完全零基础的发展模式有利于生态建设规划的开展,而工业园区企业集中发展的特点又有利于园区内生态工业链条的设计和完善,所以走生态园区建设的道路成为工业园区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的最好选择。本文以太原工业新区为例尝试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与园区内工业生态链条的构建,为工业新区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寻求一条重要的解决途径,也为决策者提供参考意见。
图4 环保产业工业代谢链网规划图
[1]沈颖.方兴未艾的生态工业园区[J].经济与信息,1998(7).
[2]黄太山.工业园区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9(1):55-57.
[3]杨青山,徐效坡,王荣成.工业生态学理论与城市生态工业园区设计研究——以吉林省九台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2(5).
[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规划汇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5]邓南圣,吴峰.国外生态工业园研究概况[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1(4):15-18.
[6]吴一平,段宁,乔琦等.全新型生态工业园区的工业共生链网结构研究——石河子家生态工业(造纸)园区的设计分析 [J].中国人口资源与境,2004,14(2):125-130.
[7]张武,李富等.基于生态工业的佳木斯市老工业基地改造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12):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