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大鹏,石 云
(1.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北 邢台 054000;2.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河北 邢台 054000)
寻常性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多见于青春期男女,好发于面部,容易遗留瘢痕且影响美观,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颇大。本文旨在分析痤疮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 从体质角度探讨痤疮的发病机制,为临床辨治提供参考。
1.1.1 痤疮组 356例病例均来源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纳入标准:符合临床皮肤病学痤疮诊断标准;神志清楚、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正常;对调查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不符合诊断标准;患有严重的系统疾病;患有精神疾病或行为障碍者。
1.1.2 对照组 356例病例均来源于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师及学生。纳入标准:未患有痤疮;除外患有严重的系统疾病者、精神病者;神志清楚,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正常;对调查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有意回避提问或拒绝合作者。
填写中医体质分类量表, 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进行评定, 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体质赋值: 否=0, 基本是=1, 是=2。痤疮赋值: 对照组=0, 病例组=1。根据中医体质量表各亚量表的得分,对每个个体的体质类型进行判定。
采用SPSS 17.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痤疮为因变量, 体质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显示,应用逐步logistic 回归分析,最终进入回归方程的相关体质因素有3个,即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根据回归系数比较, 湿热质在痤疮的发病中相对重要(OR=2.418,P=0.00)。
表1 痤疮患者中医体质因素的多元逐步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表2、3显示, 以性别分层,对痤疮患者中医体质因素进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和女性痤疮患者的主要体质影响因素不同。男性主要为湿热质和阴虚质,女性主要为痰湿质、阴虚质和湿热质,其中湿热质对女性痤疮的影响较明显。
体质与疾病具有相关性,许多相关疾病发生的共同土壤在于其体质基础。中医体质学认为,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体质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中起重要作用,制约和影响着证候的形成和演变,在病证体三者关系中,体质因素是主要矛盾[1]。因此,探讨痤疮的相关体质因素可以为痤疮的辨体防治提供依据。
表2 男性痤疮患者中医体质因素的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
表3 女性痤疮患者中医体质因素的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研究结果提示,痰湿质、阴虚质和湿热质是痤疮的主要体质影响因素,男性和女性痤疮的中医体质影响因素不同。痰湿质是由于津液运化失司而痰湿凝聚、以黏滞重浊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通常由于过食肥甘厚味,或嗜冷饮伤及脾阳,或饮酒过度,或忧思劳倦,或久居阴寒之地, 以致脾虚健运失职、运化机能受阻而使某些代谢产物在体内积聚[2]而形成。有关寻常痤疮,当代中医医家大多认为与痰湿体质有很大的相关性,患者多由于气血郁滞、经脉失畅;或肺胃积热、久蕴不解、化湿生痰、痰瘀互结,致使粟疹日渐扩大[3],从而面部出现粉刺、结节或者囊肿的表现。
阴虚质是指由于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持续影响,在生长和衰老过程中致精、津、液亏少形成以阴虚内热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理体质状态。其形成原因主要为先天肾阴不足, 也与后天不良的生活方式、饮食失调致积劳伤阴有关[4]。近年来有学者发现,痤疮的发病原因除肺胃血热外,其根本原因在于素体(先天)肾阴不足,肾之阴阳平衡失调,天癸相火过旺。肾阴不足,肺胃之阴得不到补充和滋养,以致肺胃阴虚血热、上薰头面,发为痤疮[5]。
湿热质是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类型。湿热质属亚健康状态,是湿热证发生的基础。饮食失节特别是膏粱厚味酿积及嗜酒无度,容易引致机体脾胃受伤、湿热内生,从而形成湿热体质[6]。《外科启玄》载:“致生粉刺,盖受湿热也。”清·《洞天奥旨·粉花疮》中记载:“粉花疮生于人面,此疮妇女居多,盖纹面感冒寒风,以致血热不活,遂生粉刺,湿热两停也。”
痰湿质、阴虚质和湿热质是最容易发生痤疮的体质类型。在痤疮的防治中,临床医生应注意对患者体质特点的分析,通过化痰祛湿、滋阴降火等方法改善和纠正患者的偏颇体质,从而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减少患者的病情复发;同时重视体质因素能够更好地指导未病人群采用合理的调养措施,优化自己的生活方式,预防痤疮的发生发展。
[1] 靳琦. 王琦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与体质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1.
[2] 朱燕波,王琦 ,邓棋卫,等.中医体质类型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1):40-44.
[3] 陆德铭.中医外科学[M].6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53.
[4] 王琦. 9 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28(4): 1-5.
[5] 陈达灿,禤国维.皮肤性病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90.
[6] 赵庆利,张景龙,董静,等.瘢痕疙瘩中医体质类型与临床特征间关系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09,18(11):1670-1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