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金凤,齐玉梅,王承明
我国自推广计划生育以来诞生了大量的4-2-1家庭,这些家庭的第一代已经开始陆续步入老年队伍,但目前更多的还处于中年阶段,他们将成为未来数十年里老年人口的主力军。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1]。分别按传统保守的中死亡率方案以及低死亡率方案进行预测,到205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37~4.00)亿,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3.9%~26.9%;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达(1.14~1.50)亿,占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为33.8%~37.5%[2]。家庭及社会养老负担越来越重,同时因为独生子女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养老服务压力持续加重。本研究以湖北西部地区40~59岁即将步入老年的“准老年人”为调查对象,了解其养老意愿及老年护理需求,希望为未来培养专业老年护理人才、实现健康老龄化提供参考。
1.1 调查对象 首先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湖北西部荆门、宜昌、恩施、十堰地区,然后以城乡、性别为特征,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40周岁及以上至未满60周岁年龄段的准老年人进行问卷式调查。发放问卷800份,回收800份,有效问卷771份,有效回收率为96.4%。771人中,男421人(占54.6%),女350人(占45.4%);城市414人(占53.7%),农村357人(占46.3%);文盲39人(占5.1%),小学206人(占26.7%),中学401人(占52.0%),大学及以上125人(占16.2%)。
1.2 调查方法 在查阅大量文献和咨询相关专家后自行设计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1)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2)养老意愿:打算如何养老、希望由谁照顾及原因等;(3)护理需求:对专业护理人员素质的要求、是否需要学历教育、对老年护理专业的看法等。选择护理专业教师及学生经培训合格后于2013年1—3月实施面对面走访调查。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双输入法录入Epidata 3.1数据库,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1 准老年人的养老意愿 771人中,有617人(占80.0%)打算家庭养老;如果家庭养老,希望自己/老伴照顾的有404人(占52.5%),希望子女照顾的有250人(占32.4%);如经济条件允许,希望年老后子女照顾的有298人(占38.7%),老伴照顾的有264人(占34.2%),见表1。
如经济条件允许希望谁照顾的原因设置为开放式问题,仅有246人书面回答,经总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子女照顾者,74人原因为亲情需要且是子女应尽责任,占回答人数的30.1%;(2)49人原因为家人照顾方便、放心,占回答人数的19.9%;(3)38人原因为老伴熟悉习惯,能相互照应,占回答人数的15.4%;(4)38人原因为护理人员更专业,照顾全面,占回答人数的15.4%;(5)33人原因为子女忙,减轻子女负担,占回答人数的13.4%;(6)14人表示到时再说,占回答人数的5.8%。
2.2 准老年人对专业老年护理人员的需求 771人中,有443人(57.5%)认为专业老年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需要加强;有368人(占47.7%)认为职业道德是其最重要的素质;有540人(占70.0%)认为老年护理人员需要学历教育,其中有219人(占40.6%)认为专科学历合适,见表2。
其中是否赞成子女报考老年护理专业的原因设置为开放式问题,有624人给予了书面回答,经总结归纳主要有以下原因:赞成或不反对的主要原因有:(1)209人尊重子女意愿,占赞成及不反对人数的32.3%;(2)112人认为是老龄化社会需要,有义务照顾老年人,占17.3%;(3)91人认为专业好,好就业,有前途,占14.1%;(4)77人认为照顾老年人是美德,学这个专业会更孝顺,且能更好地照顾家人,占11.9%。反对的主要原因有:(1)75人认为老年护理工作辛苦,待遇差,地位低,占反对人数的60.5%;(2)16人认为没有前途,大材小用,占12.9%;(3)还有少数人认为年轻女孩子照顾老年人不方便、老年人固执难伺候、孩子本身自理能力差照顾不了老年人等原因。
表1 湖北西部地区771名准老年人的养老意愿
Table1 Senior-citizens-to-be′s tendencies to ways of caring for the aged
人数构成比(%)打算如何养老 家庭养老61780.0 社区养老729.4 机构养老212.7 没考虑过577.4 都行40.5家庭养老谁照顾 自己/老伴40452.5 子女25032.4 家政保姆314.0 专业护理人员314.0 到时再说557.1如经济条件允许,希望年老后谁照顾 子女29838.7 老伴26434.2 专业护理人员13117.0 家庭保姆425.4 其他(包括到时再说)364.7
表2 准老年人对专业老年护理人员的需求
注:*为多选题
3.1 湖北西部地区准老年人文化水平较低,传统养老思想根深蒂固 本次调查显示,湖北西部地区40~59岁准老年人中文盲占5.1%,小学文化程度者占26.7%,中学及中专文化程度者占52.0%,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者仅占16.2%,人群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吴翠萍[3]研究发现,文化程度低者较文化程度高者更趋于选择家庭养老方式。目前家庭养老是湖北西部地区的主要养老方式,少数老年人机构养老,真正意义的社区养老还没有试点。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准老年人中有80.0%打算以后家庭养老,绝大多数希望由子女或老伴照顾,居第一位的理由是“亲情需要且子女应尽的责任”,反映出传统“养儿防老”“几代同堂”等养老思想在湖北西部准老年人中还是根深蒂固的。
3.2 多数准老年人对老龄化形势有充分认识,但对老年护理人员缺乏信任 本次调查中多数准老年人能认识到目前国内的老龄化形势并表示人人都会老,照顾老年人是社会需要也是美德,不会反对子女报考老年护理专业。但仅少数(占17.0%)准老年人希望年老后由专业护理人员照顾自己,理由是家人照顾自己放心(占19.9%),虽然护理人员更专业(占15.4%)。同时57.5%的人认为目前老年护理人员应加强职业道德水平;47.7%的人认为职业道德是老年护理人员最重要的素质,居第一位,反映出人们对目前的老年护理人员职业素养缺乏信任。
3.3 多数准老年人认为老年护理人员需要正规学历教育,但部分对老年护理工作缺乏正确认知 本次调查显示,70.0%的准老年人认为老年护理人员有必要进行学历教育,目前的老年护理队伍首先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其次是专业技术能力、沟通能力等。同时有16.1%的准老年人反对子女报考老年护理专业,主要原因是辛苦、待遇低,也有部分人由于对老年护理缺乏正确认知而反对子女从事老年护理工作,如没有前途、大材小用等。在回答老年护理人员是否需要学历教育时,20.4%的人认为不需要,9.6%的人表示不清楚。目前,从事社区老年护理、养老院护理的护士大都学历较低,没有或很少接受过老年护理相关知识培训和系统教育,这使得很多人包括一些护士对老年护理工作缺乏正确认知,认为老年护理就是提供一般的生活照料,因此认为不需要高学历教育。
4.1 发展健全并推广社区-居家养老制度与模式,加大宣传力度 全国老龄办2014年公布的《十城市万名老年人居家养老状况调查》显示,空巢老人所占比例为51.1%,其中38.1%的为夫妇户,13.0%的为独居户;80岁以上独居户比例为29.1%,接近三分之一[4]。据统计,截止到2011年,湖北荆门地区老年人口已达4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数的13%,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5]。4-2-1的家庭结构决定了现在的准老年人中有很大一部分将会成为空巢老人。结合我国国情及居民养老意愿,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理应成为未来主要养老形式。本次调查中经调查员讲解后,有9.4%的人选择社区养老,但因缺乏深入的感性认识,多数还是抱怀疑或否定态度,不予选择。因此在建立健全并推广社区-居家养老制度与模式的同时,应利用媒体、社区宣传栏等途径加大养老模式、养老政策等宣传力度,引导居民形成正确养老观,以便根据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模式。特别是即将进入老年的准老年人,是未来养老机制健全后的直接受益者,更应增加了解。
4.2 更新大众传统老年护理观念,促进“健康老龄化” 早在1990 年WHO就提出了“健康老龄化”战略,健康老龄化不仅体现为寿命跨度的延长,更重要的是生活质量的提高。1991 年第46届联合国大会也提出老年人的“独立、照顾、自我实现、尊严”四大原则。这些观念的引入促使老年护理的内涵发生了重大转变,也促使老年护理人员的角色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护理内容从一般生活照顾扩展到全体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预防保健等诸多方面。因此,要想实现“健康老龄化”,同时提高老年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作为老年护理从业人员,必须清楚地知道老年护理的内涵、岗位职责和具体内容,进而付诸于护理实践;同时作为老年人,也有必要知道怎样才是高质量的老年生活,进而为达到这一目标而努力。
4.3 提高老年护理人员待遇,培养高素质专业老年护理人员 随着老龄化进程,不断增多的老年人成为我国社区护理服务的主要对象,而护理人力资源短缺一直是公认的事实,医院和社区中护理人员配备不足,每千人口护士比例(1.4)和医护比例(1∶0.8)都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6]。据调查,截止到2010年湖北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护比为1∶0.6,护士中经过岗位培训获得合格证书的社区护士占53.6%,护士职称则以初级职称(56.8%)为主[7]。同时由于老年护理工作累、待遇较差、社会地位较低等原因导致老年护理基层人员队伍的发展动力不足,人员相对缺乏[8]。要达到健康老龄化目标,首先应解决护理人力资源配置问题,培养并向社会输送社区护理及专业老年护理人才。因此一方面各高校应积极探索实践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内容及模式,提高老年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提高老年护理人员待遇,维护老年护理人员权益,稳定并壮大老年护理队伍。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EB/OL].(2011-04-28).http://www.stats.gov.cn/ztjc/zdtjgz/zgrkpc/dlcrkpc/dcrkpcyw/201104/t20110428_69407.htm.
2 王德文.我国老年人口健康照护的困境与出路[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87(4):90-98.
3 吴翠萍.影响城市居民未来养老意愿的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2):2296-2297.
4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十城市万名老年人居家养老状况调查”新闻发布稿[EB/OL].(2014-02-27).http://www.cncaprc.gov.cn/jianghua/43280.jhtml.
5 荆门民政局.充分调动各界力量大力发展养老产业[EB/OL].(2011-07-29).http://jmmzj.jingmen.gov.cn/llyj/2012-06-28/1295.html.
6 刘宇,郭桂芳.我国老年护理需求状况及对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4):5-9.
7 姚云,侯万里,卢祖洵.湖北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现况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0,23(5):31-36.
8 吴敏,李士雪,Ning Jackie Zhang,等.济南市机构养老服务的定性研究:老年护理人员现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6(11):729-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