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升级国家战略在路上

2014-02-08 06:01:25支点蒋李
支点 2014年6期
关键词:新桥汉江经济带

《支点》记者 蒋李

汉江:升级国家战略在路上

《支点》记者 蒋李

对企业家而言,除土地优惠、税收让利等“固定动作”外,“汉江生态经济带”还应有更多的政策创新。

朴槿惠宣誓就职韩国总统时,提出要创造“第二次汉江奇迹”。朝鲜半岛上这条500多公里的河流在“汉江奇迹”过去半个世纪后,再次成为韩国经济复苏的代名词。

一年后,将三千里汉江打造成新的区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以生态为特色的中国版“汉江奇迹”,正在成为中国区域经济板块备受关注的话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生态文明之后,“生态”已成为国内众多区域规划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词。就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的同时,汉江生态经济带也加快了升级国家战略的脚步。

“一带”升级“两带”

位于荆门市沙洋县的湖北明弘玻璃有限公司,近两年来生意越做越红火。不过,董事长王明洪一直因为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而苦恼,“以前靠物流、汽车。如果走江运,每吨能节约50元,全年可节约运输成本约1800万元。”

毗邻汉江,却无法享受便捷的水运,这种闹心的日子即将成为历史。今年年初,湖北省政府宣称要将汉江中下游通航能力由500吨级提高至千吨级以上,从而与长江实现升级联动,形成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

这只是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中的一项内容,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向记者表示,汉江连结华中、中原、西北、西南四大经济区,战略地位显著,将其打造成新的区域经济带,能有效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地区崛起。

作为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占湖北省33.89%的国土面积,流域内包括十堰市、神农架林区、襄阳市、荆门市、随州市、孝感市、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武汉市等10市(林区)的39个县(市、区)。

这片区域出产湖北省一半以上的粮食,集中一半以上的经济开发区和高新区。但多年来,湖北区域发展战略定位为“两圈一带”,即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长江经济带,一直未将汉江流域单列其中。

随着汉江流域战略意义逐渐凸显,2013年12月,湖北省委四次全会上将“两圈一带”拓展为“两圈两带”,首次将汉江生态经济带纳入省级战略。

湖北省发展战略规划办公室成立于2011年,是融合湖北省发改委“两圈一带”规划、协调职能的厅级机构。规划办副主任徐新桥表示,自今年起,湖北省政府就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规划(简称汉江生态规划)公开征集意见。

“我们公开了省发改委及沿线地区发改委的电话及邮箱,目前共收到100多封电子邮件和电话,‘大部头’调研报告就有十余篇。”徐新桥向记者表示,通过这一方式,省政府决策层不仅了解到民众诉求,也吸收了很多中肯的建议。

3月8日,湖北省发改委在中国采购与招标网上发布了《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招标公告,吸引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社科院、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多家研究机构参与,湖北省社科院最终中标。

徐新桥表示,如一切顺利,汉江生态经济带规划将在今年7月编制完成。

未来的“国家战略”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湖北省政府在2012年曾发布过《湖北省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下称流域开发规划)。

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传清告诉记者,当时为推动汉江流域发展,湖北省发改委委托武汉大学中部发展研究院做了这份规划,流域开发规划定位于“引领汉江流域未来一个时期综合开发的纲领性文件,也是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在吴传清看来,这次制定的汉江生态经济带规划,与十八大的召开不无关联:“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此前的流域开发规划几乎与十八大报告同步发布,没来得及顺应形势变化,这便为再制规划埋下了伏笔。”

那么,流域开发规划与正在编制的汉江生态经济带规划是否会有所重叠?

“流域开发规划不会废弃,它更加全面和系统,汉江生态经济带规划则更为专一。”徐新桥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原有规划是一条公路,汉江生态经济带规划就是这条公路上一个具有经济价值的“绿化带”。

除专注生态外,汉江生态经济带规划跟原来相比还有几个不同之处。

首先,规划范围有所变化。原来规划强调流域,而这次强调的是生态本体区域(干流、支流)以及一些重点生态影响区,因此覆盖范围更大。

百万年来,汉江一直是长江最大支脉,但现在,汉江已流淌长江之水——为改善汉江下游的生态环境,引江济汉工程从长江引水至汉江,而位于运河口的荆州市荆州区自然被纳入了重点生态影响区。

同时,由于广水市、大悟县等鄂北地区常年干旱,湖北省实施鄂北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引汉江水资源灌溉两地,因此这里也被确定为重点生态影响区。

“下一步‘引江济汉’还可能从上游神农架巴东那里打通第二通道,直接给丹江水库上游补水。如果实施,巴东也将成为重点生态影响区。”徐新桥说。

而在拓展延伸上,汉江生态经济带规划更具战略眼光,既有望纳入国家战略,而且有机会成为跨省战略。

“长江经济带建设已成为继沿海大开发、西部大开放、中部崛起战略之后,又一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从地理范围看,汉江生态经济带是长江经济带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在国家层面的长江经济带初步规划中也有涉及。”徐新桥说。

徐新桥表示,国家发改委已初步同意未来以适当形式认可汉江生态经济带规划。“理想状态是国家发改委对规划进行批复,更重要的是将规划主要内容纳入国家支持范围,如重大项目、重要政策、事项诉求等。”

两圈两带示意图

另外,汉江流域及丹江口库区涉及湖北省、陕西省、河南省三个省份。未来湖北还将与另外两省进行衔接,共同谋划国家层面的跨省区域发展规划。

实施方案更加重要

与以往“包罗万象”的区域规划不同,汉江生态经济带规划“一总四专”:即总体规划以及生态环保、生态水利、生态农业和生态文化旅游四个专项规划。

其中,湖北省发改委负责组织编制总体规划,省环保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和省旅游局分别牵头四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一位长期研究湖北地区的区域经济专家表达了他的困惑——为何规划中没有对于工业、交通、城镇化等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专项规划?

对此,徐新桥观点十分明确:“以前规划往往重布局、重项目,我们这次重点则是打好生态牌、突出操作性,这恰好是以往容易被忽略的内容。”

他把产业比喻成“黑箱”——工业、农业、生活都要用水,用水部分以生态水利规划限制,排污部分则以生态环保规划制约。“不管箱子里面怎么鼓捣,只要进口、出口有保障,生态就能维持。”

湖北省发改委未制定工业规划的另一个考量是,工业多为竞争性产业,无论合作还是竞争,都应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不应由政府直接去做规划。而农业、旅游、生态、水利四个规划恰恰都是更适合政府主导和引导的内容。

“有些规划不在其中并不意味着没有规划,交通规划有部门在做,省城镇化规划也在编制中。这些规划专业性都很强,没有必要在汉江生态经济带规划中重复编制。”徐新桥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以往汉江流域县市之间存在各自为战、重复建设的现象。那么,汉江生态经济带建立后,如何在多个行政区之间建立共建共享的协调机制?

目前湖北省发改委初步设想,能否参照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模式,建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由湖北省省长兼任组长,常务副省长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协调统一省内步调,并完成与中央及其他省份的对接事宜。

徐新桥表示,如果省委省政府最终决定采取鄂西圈领导模式,那么,除最高层级的领导小组外,日常总体协调机构可能还将设在省发改委,而四个专项规划的日常工作则由牵头专项规划的四个厅局来执行。

除此之外,“一总四专”规划推出后,虽然具备政府行政法规性质,但毕竟还是指导性的上位规划,还需各地政府去具体操作。

地方政府有三种贯彻执行方式:第一,按照省级规划,结合实际推进;第二,编制“一总四专”市域规划;第三,编制“一总四专”实施方案。

“我们建议第三种方案,规划毕竟是指导性文件,如果各地都去编制规划,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还容易流于形式。”徐新桥说。

不过,即便编制实施方案,各地也要与省政府密切对接,确保方案结合当地实际和总体规划方向。而省政府也将建立考核体系,确保各级政府有效执行。

期待更多政策创新

不管如何强调生态,对一个占全省人口将近42%的流域而言,经济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吴传清表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要调走27%汉江水源供应北方,而中央及北京、河北受益城市给予的生态补偿资金,将构成直接的经济增量。

不过,单纯的财政转移并不是长效、可循环的模式。与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对接、市场融合、人才合作,是当前湖北省更加关注的内容。

“比如北京市中关村能否与十堰在当地共建产业园区,发展高端信息产业?或者依托南水北调水源地良好生态,在丹江口库区建立养老休闲产业基地,吸引北京人来这里养老休闲,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徐新桥说。

一方面,政府层面正在争取生态补偿与跨区域合作,另一方面,汉江流域各个城市也在自力更生,结合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契机发展生态产业。

襄阳市南漳县巡检镇是和氏璧的故乡。2012年,湖北文东集团正式落户当地汉三村,致力于将当地建成“中国有机谷”,打造现代农业的“和氏璧”。

文东集团董事长郭文东告诉记者,现代人粮食消费结构是米饭比例降低、菜品比例提高。但过去的有机食品商提供的往往是单一化产品,而且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如将大米产品和其他非有机食品一起搭配出售。

因此,文东集团推出32种的有机食品套餐,包括米、木耳、香菇、玉米、黄酒等。“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到访台湾时,连战赠送的礼物是有机麦片,而后来我随省委书记李鸿忠赴台时赠送的礼物有两类,有机大米和有机茶。”郭文东自豪地说。

截至目前,文东集团共投资1.93亿元打造“中国有机谷”。“汉江生态经济带是一种发展思路,而我们则是理念的践行者。”郭文东表示,中国有机谷总体规划已经完成,襄阳市正在争取将其上升为省级战略。

按照目前“一总四专”的格局来看,文化旅游则是另一个重点受益产业。对此,武当山太极湖投资集团董事长杨青山深有感触。

“中国尚处于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顶层设计还是十分必要的。”杨青山告诉记者,太极湖集团第一阶段的发展,就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带来的政策机遇密切相关。

眼下,太极湖正面临第二轮发展环节,引进开发商,带动农户、运营企业以及投融资都是重点问题,这让他对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十分期待。

“我期待的不是土地优惠、税收让利等‘固定动作’,是政策创新。如建立‘傻瓜操作’的政务机制,让企业不用找政府都能把事办好。”杨青山说。

实际上,截至2013年 10月,湖北省行政审批事项已减少至286项,保持了“全国最少”纪录。但杨青山表示,很多政策在基层的执行力还有待提高,他希望在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过程中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的制作历程

猜你喜欢
新桥汉江经济带
长江口新桥水道潮汐不对称性研究
海洋通报(2022年5期)2022-11-30 12:03:32
汽车车身无损修复技术应用分析
汉江春晓
南风(2021年32期)2021-12-31 05:57:16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法人(2021年2期)2021-03-02 07:12:46
汉江,为你梳妆
守望汉江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当代陕西(2018年9期)2018-11-18 07:26:13
汉江之歌
新桥水库溢流坝设计探讨
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如何协调融合
学习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