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芳,张素华,解松刚
(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临床医学检测中心,江苏扬州225001)
抗-HCV CLIA检测S/CO值与确证试验结果的相关性探讨
王正芳,张素华,解松刚
(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临床医学检测中心,江苏扬州225001)
目的探讨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化学发光标记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S/CO值与确证试验阳性的相关性。方法采集用CLIA检测抗-HCV样本测定值/临界值(S/CO)在0.9~12之间的标本124例,S/CO值>12.0的标本25例。以重组免疫印迹法(RIBA)最终确认。结果抗-HCV S/CO值在0.9~1.0之间的共20例,RIBA法确证阳性的0例,阴性的15例(占75%),不确定的5(占15%)例;1.1~5.0之间的共92例,RIBA法确证阳性的5例(5.4%),阴性的65例(占70.7%),不确定的22 (占23.9%)例;5.1~12.0之间的共12例,RIBA法确证阳性的3例(25%),阴性的5例(占41.7%),不确定的4(占33.3%)例。S/CO值>12.0时,25例标本中RIBA法确证阳性的20例(80%),阴性的2例(占8%),不确定的3(占12%)例。CLIA法检测HCV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16.53%。结论抗HCV用CLIA法检测S/CO值时,RIBA确证的阳性率随着S/CO值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对CLIA法结果S/CO偏低的样本应慎重,综合分析,合理解释,不确定病例随访,必要时用RIBA法进一步验证,避免假阳性。
肝炎抗体,丙型;化学发光测定法;重组免疫印迹实验;诊断
丙型肝炎病毒(HCV)自1989年被发现以来,近年有报道称发病患者数有上升趋势[1]。目前,化学发光标记免疫分析法(CLIA)因其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等特点,已经开始用于HCV感染的诊断[2],但假阳性率不容忽视[3]。在2011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写的丙型肝炎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规范中,需要根据S/CO值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补充试验即确证试验(RIBA),由于RIBA试剂昂贵,我国临床实验室及采供血机构对抗-HCV检测结果不强行进行确证试验。但是,由于抗-HCV检测假阳性的问题,势必会引起相当一部分就医者沉重的经济负担及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国产CLIA试剂是否也可遵循如Ortho、Abbott试剂类似的原则?其S/ CO比值定在多少合适?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报道甚少。鉴于此,笔者以抗-HCV CLIA S/CO值与确证试验阳性的相关性进行探讨,以指导检测方法的选择。
1.1 一般资料
1.1.1 样本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江苏省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住院和门诊患者血清样本,2h内分离血清,24h内进行CLIA法的检测,收集抗HCV S/CO值在0.9~12[4]之间的标本,共124例,S/CO值>12的标本25例。根据S/CO值分布分为四组,-20℃冻存待RIBA法确证。
1.2 方法
1.2.1 仪器与试剂CHEMCLIN600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以及配套的HCV抗体诊断试剂盒(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重组免疫印迹法(RIBA)确证试剂(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批号RC20130804,其检测性能与进口试剂相同[5]。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2.2 CLIA法应用间接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原理测定其发光值(RLU),根据临界值(CO)判断样本中是否含有HCV特异性抗体,结果判断以S/CO≥1.0为阳性,S/CO<1.0为阴性。
1.2.3 RIBA法用于确证抗HCV抗体阳性的标本及HCV抗体筛查试验假阳性结果的进一步补充试验[6-8]。通过显色条带以判定标本阴、阳性,以出现两条及两条以上条带为阳性。
1.3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S/CO比值分布与RIBA结果分析抗HCV用CLIA法检测S/CO值在0.9~12之间的标本,共124例,S/CO值>12的标本25例。根据S/CO值分布分为四组,结果发现当S/CO值<12时:阴性率随着S/CO值的增加无显著降低(χ2=4.597,P=0.1),阳性率随着S/CO值的增加显著升高(χ2=8.377,P=0.015),不确定率随着S/CO值的增加无显著变化(χ2=0.502,P=0.778)。当S/CO值<12时,所有标本用RIBA确证后阴性68.5%,阳性6.5%,不确定25%。当S/CO值>12时,阳性率显著提高(χ2= 73.748,P<0.01),阴性率显著降低(χ2=31.394,P< 0.01),不确定率无显著降低(χ2=1.996,P=0.158)。见表1。
表1 S/CO比值分布与各种检测方法结果分析
表1 S/CO比值分布与各种检测方法结果分析
2.2 CLIA法检测HCV抗体的临床评价CLIA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效率分别为:100%、16.53%、21.71%、100%及32.21%。见表2。
表2 RIBA法确证CLIA结果(n)
目前,临床上判断HCV感染的技术主要以HCV核酸检测、基因型以及血清中相关抗体、抗原的检测为主。核酸检测技术操作繁杂而且成本昂贵;而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操作简易,费用也较低,临床应用广泛。临床初筛常见方法有ELISA法、放射免疫测定法、粒子凝集法、胶体金标记法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临床工作中发现CLIA法测抗HCV时S/CO值在0.9~12之间的标本占抗HCV阳性结果的相当一部分,为减少就医者不必要的心理和经济负担,结果是否为假阳性还应进行相应的确证试验后再报告结果。国外有研究表明抗HCV S/CO值与确证试验的阳性率极具相关性,是否需要做确证试验可以依据S/CO值的高低来判断[9]。当前,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新导则是仅对初筛试验S/CO值≥3.8的标本做病毒核酸检测以确诊。这项措施可大大减少进一步验证的标本数,从而可大大节省确证所需费用。笔者对抗HCV用CLIA法检测S/CO值在0.9~12之间的标本,共124例,S/CO值>12的标本25例。结果发现:当S/CO值<12时:阴性率随着S/CO值的增加无显著降低(P>0.05),阳性率随着S/CO值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不确定率随着S/CO值的增加无显著变化(P>0.05)。当S/CO值>12时,阳性率显著提高(P<0.05),阴性率显著降低(P<0.05),不确定率无显著降低(P>0.05)。此外,分布最密集的是1.1~5.0之间的标本,共92例,也是假阳性率较高的一组。从结果可以看出,S/CO值<12时,抗HCV CLIA法存在着很大的假阳性率,有文献报道[3]国产试剂因为临界值大大低于国外试剂,但国产试剂对于阴阳性样品检测的OD值差别太小,对于处于临界值附近的样品易检测为假阳性。这是因为国产的HCV试剂抗原纯度不够;假阳性还可能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妊娠干扰[10]。当S/CO值>12时,阳性率达到80%,尚未达到阳性预测值≥95%。但抗HCV用CLIA法检测S/CO值时,RIBA确证的阳性率随着S/CO值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CLIA法检测HCV抗体的敏感性达到100%,但是特异性和诊断效率与国内研究相比不高[11],分析可能与标本的选取有关,增大S/CO值>12的标本量可能会明显提高,尚待进一步研究。
在抗-HCV测定的化学发光免疫学方法中,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EIA)研究较多[12]。国内黄霞[13]等对19例献血者的抗-HCV EIA的反应强度(美国Abbott公司的Murex HCV 4.0 EIA)与RIBA试验结果(荷兰Organon公司的LiaTek III)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在5份RIBA阳性标本中,有3份EIA S/CO比值并不高,因此认为EIA S/CO比值与确证试验的阳性率无明显相关性。任芙蓉等[14-15]曾对2003年11月-2004年5月采集的献血者初筛和/或复检抗-HCV阳性标本156份,用当前国内初筛常用的Ortho HCV 3.0 EIA及6种国产HCV EIA试剂重新双孔复检,确证试验则用Chiron Procleix HCV Discriminatory Assay检测HCV RNA或用Chiron RIBA 3.0 SIA检测抗-HCV,结果显示,7种试剂均能很好地预测确证试验阳性结果,但各试剂的S/CO阈值差别很大,其S/CO阈值及其确证试验阳性结果预测率分别为:Ortho S/CO≥3.8时确证阳性预测率为96.1%,华美S/CO≥6.0为97.3%,华大吉比爱S/CO≥7.0为96.1%,英科新创S/CO≥8.6为96.1%,金伟凯S/CO≥10.0为96.1%,科华S/CO≥1 0.0为96.0%,万泰S/CO≥14.0为96.0%。这些研究结果给本实验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价值。
鉴于此实验结果,临床工作中应结合抗-HCV和病毒核酸检测,并参考其他检测指标如谷草转氨酶等[16],为丙肝的早期诊断、疗效判断、预后评估提供依据。建议CLIA法对S/CO偏低的样本应慎重,必要时用RIBA法进一步验证,以避免假阳性。在本实验的研究基础上,以后有必要增大样本量,增加不同的实验方法或者不同的抗HCV试剂,或对HCV不同感染率的人群进行分析研究。
[1]福军亮,王福生.HIV和丙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11(2):153-155.
[2]王晗,李伯安,李永利,等.丙型肝炎抗体的检测与HCV RNA定量及ALT的关系探讨[J].传染病信息2007,20(5):293-295.
[3]古金莲,祈自柏,王尊文,等.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试剂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6):580-583.
[4]李金明.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检验中应重视对弱反应性标本的确认[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7):577-579.
[5]陈俊梅,严艳,孔宁,等.二种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确证试剂盒检测性能的比较[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1,34(3):206-209.
[6]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623-624.
[7]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Recommenda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epatitis C virus(HCV)infection and HCV-related chronic disease[J].MMWR Recomm Rep,1998,47 (RR-19):1-39.
[8]Alter MJ,Kuhnert WL,Finelli L.Guidelines for laboratory testing and result reporting of antibody to hepatitis C virus.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J].MMWR Recomm Rep,2003,52 (RR-3):1-13,15;quiz CE1-4.
[9]Acar A,Kemahli S,Altunay H,et a1.The significance of repeat testing in Turkish blood donors screened with HBV,HCV and HIV immunoassays and the importance of S/CO ratio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HCV/HIV screening test results and as a determinant for further confirmatory testing[J].Transfus Med,2010,20(3):152-159.
[10]刘松坚,徐云峰.类风湿因子及其浓度对甲肝、丙肝IgM抗体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9):842-843.
[11]汤巧,吴文静,夏永祥.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比较分析.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8):834-835.
[12]章震花,张晓凤,赵丽敏.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丙型肝炎抗体的临床评价[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4):422-423.
[13]黄霞,王珍贤,付敏,等.献血者初复检抗HCV阳性标本确认及试剂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3;16(1):21-22.
[14]任芙蓉,龚晓燕,李京京,等.献血员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酶免疫法检测试剂的S/CO值与其真阳性的相关性[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5,13(4):255-258.
[15]任芙蓉,庄辉.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酶联免疫试验S/CO比值与补充试验阳性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 (10):1096-1099.
[16]彭泽军.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CV抗体、HCV-RNA、ALT联合检测及临床意义[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6):635-636.
R446.62,R512.6+3
A
1674-1129(2014)04-0429-03
10.3969/j.issn.1674-1129.2014.04.022
2014-05-04;
2014-05-21)
解松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