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双,刘春威,王振杰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小儿保留灌肠是将药物从肛门灌入结肠,使之在结肠或直肠内被吸收,以达到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方法,患儿在做各种辅助检查如心电、脑电、彩超、核磁等之前,都要做1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使患儿入睡,配合检查,在门诊儿科普遍应用,因为没有特制的导管,传统的方法是注射器连接肛管或头皮针,吸入药液后肛注,这种方法存在很多弊端。笔者自2013年以来,采用新型一次硅导管连接注射器,进行保留灌肠,收到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3年小儿保留灌肠900例,男480例,女420例,年龄(1个月~3周岁)随机分为实验组300例,对照组600例,实验组用新型的硅导管连接注射器灌肠,对照组中,300例用传统的头皮针连接注射器灌肠,300例用肛管灌肠,灌肠药物、温度相同。
14号新型一次性的硅导管减去末端保留圆头部分,长度为25cm,一次性注射器、药物、弯盘、一次性手套、纱布、液体石蜡、卫生纸、棉签。
图1 一次性硅导管连接注射器
洗手,戴口罩、手套,核对患儿姓名,年龄、药名、药量、体重、检查时间、并向其家长做好解释,消除家长的紧张情绪,轻轻安抚患儿,尽量取得家长和患儿的配合,嘱家长怀抱患儿, 患儿取左侧卧位,或俯卧位或抬高臀部胸膝卧位,双膝屈曲,露出臀部,并抬高约10cm,遵医嘱用注射器准确吸入10%水合氯醛后,注射器乳头连接一次性硅导管 此时注射器应竖立起来垂直水平面 ,导管朝下,如图1所示,然后吸入空气1.5mL后,推出硅导管内的空气,导管前端涂抹液体石蜡油,用纱布包裹硅导管,分开臀部,沿肛门缓缓插入15~20cm,缓慢推注药物后顶住注射器活塞,缓慢拔出。嘱家长捏紧患儿臀部,患儿横卧在怀中,哄其入睡。整理用物,观察效果。
2.3.1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药物在体内停留20min以上,患儿入睡,呈深睡眠状态。 有效:药物在体内停留5~20min,患儿入睡,呈浅睡眠状态。 无效:药物在体内停留5min以内,患儿不能入睡。
2.3.2 操作成功判定标准
插管深度15~20cm,药液达到乙状结肠,患儿无排便,药液无外漏。导管进入乙状结肠一次成功,无反复,操作时间短,患儿无痛苦。
实验组300例患儿中,显效295例,显效率98.3%。有效5例,有效率1.6%。无效率为0。对照组中用头皮针灌肠的300例患者,显效170例,显效率56.6%,有效78例,有效率26%。无效52例,无效率17.3%。肛管灌肠的300例患者中,显效225例,显效率75%,有效24例,有效率8%,无效51例,无效率17%。经统计学处理χ2=3.69,P<0.01二者有显著差异,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显效率高。见表1。操作是否一次成功,决定患儿的舒适和家长的满意程度,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操作成功率99.33%,对照组中用头皮针操作成功率50.7%,用肛管操作成功率77%。 经统计学处理,χ2=3.21,P<0.05二者差异明显,实验组操作成功率高。
表1 三种不同材质导管对小儿保留灌肠疗效的影响
表2 三种不同材质导管对小儿保留灌肠操作成功的影响
保留灌肠作为临床护理技术和给药途径,因其起效快,操作简单 患儿痛苦小容易接受等特点深受医护人员的重视和家长的认可,应用很普遍,而最困扰我们的是灌入药物后,患儿排便,把药物又排除体外,患儿不能入睡,达不到临床效果,如果反复用药,药量计算不准,又给患儿增加痛苦。传统方法存在以下弊端。
现在各厂家生产的头皮针质地非常软,用头皮针插入肛门2~3cm时头皮针打卷,容易反折,致使插入十分困难。根据小儿直肠肛门的解剖特点,婴儿直肠长度平均10cm,只有插入15~20cm时,才能达到乙状结肠中段。从组织胚胎学看,肛肠容积小且无吸收功能容易外溢[1],药物主要在乙状结肠吸收,所以用头皮针灌肠达不到理想的深度,药物不能有效的被吸收,从表1中可以看出用头皮针灌肠显效率低。当直肠内集聚150~200mL液体时,直肠内压力>7.3kPa时,直肠壁感受器即产生强烈兴奋,通过神经反射立刻产生便意[2],如常规插入7~9cm用头皮针灌注的药液停留在直肠局部,刺激感受器而立刻排便将灌入的药物一同排除,致使灌肠失败。反复的刺激使患儿痛苦不堪,哭闹不已,大大降低操作成功率。
传统肛管质地太硬,管径粗,刺激性强,插管阻力很大,稍进一点患儿就容易产生排便,致使灌肠失败,强烈的刺激患儿和家长难以接受,从表2中可以看出操作成功率降低,同时管腔粗导致管腔内残留的药物多,剂量难以精确,显效率低,肛管的反复使用,容易导致感染的发生。
新型一次性硅导管质地软硬适中,前端涂抹石蜡油,外面光滑,进入乙状结肠十分顺利,一次性进入成功率达100%,因为达到了理想的深度,药物最大限度被吸收而达到疗效,硅导管前端钝圆,对直肠刺激性小,不容易引起患儿排便,大大提高了操作成功率。笔者采用14号一次性硅导管,内径2.2mm,外径3mm经反复试验,截取前端25cm时,管腔内空气为1.5mL。操作时注射器始终保持与水平面垂直位置见图一,由于药物与空气比重的不同,1.5mL的空气始终在药物上方,硅导管可自然弯曲,适合于患儿的各种体位,推注药物后将1.5mL的空气推入硅导管,使硅导管内无残留药物,以达到药物药量准确发挥最大疗效。因为进入结肠很顺利,减少操作时间,对患儿刺激性小,患儿无痛苦,深受家长的认可。操作简单快捷经济适用,给护理工作带了很大便利。
4.4.1 选择好合适的体位,避免强行按压患儿,防止造成意外伤害。
4.4.2 操作前做好患儿心理护理,避免紧张情绪,争取患儿配合。
4.4.3 根据药量选择合适的注射器,一般镇静催眠用10%水合氯醛,选择10mL注射器。
4.4.4 药液温度39~40℃[3],避免刺激肠道,有利于药物的保留和吸收。
4.4.5 操作前尽量让患儿解完大小便。
4.4.6 尽量选择患儿安静时操作,避免哭闹用力,引起药物外溢。
综上所述,一次性新型硅导管连接注射器做小儿保留灌肠,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弊端,不但达到理想的深度,让药物充分被吸收,而且不会引起排便反射,操作成功率高,显效率高,方便、简单、快捷、患儿痛苦极小,很受患儿及家长和医务人员的认可。
[1]申艳梅.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不同插管深度的效果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02,37(7):498
[2]李鸿勋.生理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73
[3]黎春梅.三黄石榴汤保留灌肠治疗2例结肠炎的观察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