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海峰 张懿 谢荣义
作者:魏海峰、张懿、谢荣义,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212003)。
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导师制度仍基本处于沿袭国外多年以前的导师制度为主,其模式以单一导师制、一辅一或一辅多的定向辅导见多。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也在经历众多变化,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逐渐演变成当今的导师培养制度。也就是说,很多年以来,中国的研究生导师制度没有什么大的改变,这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束缚[1]。
导师指导模式的转变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通过比较中外现有导师指导模式的差异,汲取国内外关于导师团队指导模式的优点之处,对我国导师团队指导模式的不足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基于协同创新中心[2]的研究生导师团队的组建方式与奖惩机制方案,以此来补充完善我国的研究生导师团队指导模式的不足与缺陷。
2011年4 月,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出发,明确指出高校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中心,鼓励高校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中心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 计划”)提出,建立一批“2011 协同创新中心”,加快高校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基于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生导师团队通过成员间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在形成巨大合力的同时,也促进学科领域科学技术的更新与发展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实现高校研究生导师团队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大职能。
研究生导师制相对于本科生导师制已经有一个很大的进步,本科生基本是以班级为单位,由一位班主任全权负责,而研究生人数相对于本科生来说非常少,使得基本可以实现导师与学生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定向辅导。这种导师指导模式已经施行很多年,其有利之处不言自明,但是对于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知识经济飞跃条件下的教学,其弊端仍有很多。
1)很多教师自己的事情比较多,但是其名下又需要或必须带一个到几个研究生,就对其学生施行一种“放养”的教学方式。虽然研究生阶段强调自学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刚刚从本科步入研究生学习阶段而缺乏自主探究精神的学生来说,这种做法的后果的严重性可想而知。
2)对于年龄较长的指导教师,很多年以来一直延续着自己自成一套的教学系统模式。其教学经验、知识储备不用多说,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科技知识的换代更新,只是一贯的老套教学模式很容易与现代教学脱节,造成学生不能完全跟上应有的教学步骤。
3)研究生导师之间课题分配不均匀。对于研究生来说,参与课题对其学习研究的开展至关重要。但是,有些导师课题量少,或者没有让研究生参与课题的研究,研究生无法得到切实的科学研究锻炼,造成较大的弊端。
4)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呈现出一种“老板”与“员工”的关系[3]。但是,在这种“老板”与“员工”的关系下,研究生基本上对教师分配的任务“惟命是从”,有一种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科研的弊端。
5)很重要的一点,现有的导师指导模式基本采取学校内部办学,很少与外界比如企业、公司、政府等取得关联[4],使得闭门造车成为一种传统,缺少协同创新中心的思路与实施方案。
鉴于现今的研究生导师指导模式存在的诸多不足,笔者建议通过组建导师团队,更新指导模式,补充完善现有的研究生指导制度,并从本校作为工科院校的实际出发,提出基于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生导师团队的组建方案。
导师的遴选现有的研究生导师遴选方式较为繁琐、死板,且必须遵循相关的导师遴选规章制度。针对较为繁琐的导师遴选制度,笔者认为可以施行“开放性”导师遴选方案,即在其具备导师最基本的条件下,不需规定其必须拥有技术职称等方面的诸多要求。当然,研究生导师不是终身制,所以这就需要必要的奖惩评定方案。
企业导师制根据协同创新中心的基本要求,从本校作为工科院校的基础出发,研究生教学要与企业、公司、科研机构等挂钩联系。企业里面的诸多工程师、科研机构里的研究者,就可以作为这些公司、企业、科研机构与研究生进一步教学挂钩的典型代表。学校根据需要,可以聘请企业与科研机构里面的人才担任校内研究生的导师,参与导师指导团队的组建,进一步落实协同创新中心大背景下高校研究生培养的要求,培养研究生更好的发展。
基于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生导师团队的组建方式对于一个完善的研究生导师指导团队,笔者认为,其组成应具备完整性、连贯性,统筹兼顾。为了在大方向上少走弯路,导师团队需要有经验导师一名;为了与外界取得及时联系,给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研究生导师团队需要企业或科研机构内部导师一名;为了给研究生导师团队注入新鲜血液,及时补充新知识,导师团队需要青年导师2 ~3 名。
对于导师团队的组建,笔者出于本校为工科院校的考虑提出以上几点。但是,各个学校、各个院系的条件不同,面对问题不同,需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导师团队,对学生因材施教,争取发挥导师团队的最大作用。
通过对现有的研究生导师制的研究总结,在吸取现有导师指导模式优越性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协同创新中心大背景下的研究生导师团队的组建方式。在比较各个高校的现有奖惩措施与实施结果之后,提出基于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生导师及研究生导师团队的奖惩措施。另外,在协同创新中心的基础上,还需要研究生导师积极配合、响应潮流、严于律己、自勉自励、互相督促,需要研究生严谨治学、脚踏实地、认真大胆跟随导师团队积极进取。如此,才能使协同创新中心背景下的导师团队指导模式与奖惩制度真正发挥作用。
[1]常军胜.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困境与出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0):15-19.
[2]蹇洁,席海峰.构建协同创新中心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J].科技导刊,2012(28):164-165.
[3]李姝蓉.我国高校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1.
[4]郑江英,陈芳清,刘敏,等.共建研究生创新基地,校企合作共同发展[J].中国电力教育,2011(1):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