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能力

2014-02-06 10:35:02苏辛
中国远程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苏辛现代化主体

□ 苏辛

治理能力

□ 苏辛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经成为教育系统的首要任务。这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都必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无疑也将决定远程教育的基本格局和发展走向。从传统“管理”到现代“治理”,对远程教育会有什么直接的和间接的、现实的和潜在的影响,远程教育怎么才能实现这样的跨越,许多课题亟待从不同层面——包括实践层面及学术层面进行探索。

教育体制改革的首要目标,本来就是“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意味着政府角色及功能作用的变化。袁贵仁部长在分析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时,特别谈到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政府缺位、越位、错位的现象时有发生,制约了学校办学的积极性、社会参与的积极性……这在政府作为主要“操盘手”的远程教育领域同样有突出表现。我国远程教育主要面向各类社会成员开展继续教育,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教育服务,考虑到继续教育在现行教育体制中总也难以摆脱的“边缘化”,而s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更要求对现行教育体制进行根本性的结构调整,相关立法又严重滞后,政府要做的事显然不只是取消和下放某些审批权限而已。

有专家解读称,治理现代化必须确立多元共治理念——管理的主体只是政府,治理的主体还包括社会组织乃至个人。作为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继续教育更应实现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治理。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在远程教育领域可能会有比较充分和集中的体现。政府、学校和行业、企业乃至社会公众,都既是治理的主体,又是被治理的对象。有必要特别关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可能对远程教育产生的影响,就其产品属性及提供与配置资源的方式而言,市场逻辑在远程教育领域可能会有更为显著的作用,市场的力量尤其不可小觑。

从传统“管理”到现代“治理”,社会组织的治理能力很有可能成为“瓶颈”。学校的治理能力建设,看来也是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课题。比如落实高校远程教育办学自主权,对高校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高校现代治理能力的形成可能还得有个过程。开放大学的治理能力建设应该有些不同于普通高校的要求,如果说开放大学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广播电视大学系统转型升级,能否形成与之“匹配”的现代治理能力恐怕是至关重要的。还有,“今后需要预见到的另一种趋势是,教师将更广泛地参与影响学校生活的所有决策,没有这种参与便难以克服许多教师对变化和创新的自然抵抗”。遗憾的是,这在远程教育领域似乎更容易被人忽视。

猜你喜欢
苏辛现代化主体
边疆治理现代化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南大法学(2021年3期)2021-08-13 09:22:32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工业设计(2016年5期)2016-05-04 04:00:35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上海金属(2014年4期)2014-12-15 10:40:43
“苏辛”二人词风不同之根源
学理论·下(2014年8期)2014-09-15 19:47:58
前进吧高三少女苏辛
谢章铤论“苏辛”词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
外语学刊(2011年3期)2011-01-22 03: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