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极而韵
——陈扬龙釉下五彩瓷的艺术成就
王 焕
醴陵釉下彩早期称“釉下五彩”,清朝雍正年间醴陵开始烧制粗瓷,泥釉粗糙,色泽灰暗,装饰简单,时人称为“土瓷”。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醴陵制瓷(白瓷)从粗瓷向细瓷发展中,湖南官立瓷业学堂设立,开创出前所未有的釉下多彩装饰工艺, 当时只有緑、禇、黑、玛瑙红和青花五个颜色,醴陵釉下五彩也因此而得名。1915年,醴陵釉下五彩瓷作品 《扁豆双禽图》瓷瓶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牌奖章,得以名扬天下。经历了20世纪初短短的一二十年发展期后,受多次战争影响,釉下五彩生产开始下滑,醴陵百余家瓷厂停产,醴陵瓷业日渐没落,釉下五彩工艺濒临灭绝。1955年,政府决心重振醴陵瓷业,在毛主席的亲自过问下,醴陵成立了湖南省陶瓷研究所。
出身陶瓷世家的陈扬龙,自幼熏陶渐染,耳闻目染,对陶瓷有着深厚的感情,醴陵一带民间艺人的陶艺更是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根据陈扬龙的自述,他一生经历了学习、研究、创作、传承几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才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是他的学艺期。他从15岁进入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学习,受业于当时陶瓷研究所从民间请来的几位釉下五彩老艺人——吴寿祺、宋成仁、林家湖、肖邦建等,他们在釉下五彩的发展史上功不可没,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宋成仁擅长青花工艺, 吴寿祺擅长白描装饰,铁线描风格独特,两位老师对学徒向来亲切、耐心,传授技艺更是毫无保留,他们的专业态度和朴实的生活作风深深地影响到了陈扬龙的人生态度,尤其在他人生成长的关键点上给予了关键性的指点,对他以后的艺术道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陈扬龙谦虚好学,善于琢磨,勤于思考,态度诚恳,几位老师对他都青睐有加,不仅在技艺方面用心指点,还经常教他做人的道理,树立远大的理想,把他对做陶瓷的热情转化为艺术创作的精神动力。
一个人的艺术成长,除了家庭的影响,恩师的引导,自身的努力,还离不开一个良好的从艺环境。湖南省陶瓷研究所成为陈扬龙瓷艺成长的摇篮,研究所的特殊环境为陈扬龙的学习、研究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陶瓷研究所没有生产任务,在这里,他可以专心学习、搞研究,为他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陶瓷研究所,他不仅学会了陶瓷制作的基本知识,还专门学习了绘画。从临摹到写生,他一生都没有停止创作,他用自己的陶瓷语言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并通过自己的陶瓷语言来体现他对生活的认知。相对于当代那些把国画、油画直接搬到瓷器上的陶瓷工作者来说,陈扬龙的这种艺术创作精神更为值得提倡。
陶瓷制品涉及的方面很多,如器型设计、图案装饰、手工拉坯、注浆成型、烧制工艺、颜料配方等等,陈扬龙都做过认真研究,懂得每一项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技巧。1958年,年仅17岁的陈扬龙被派到群力瓷厂,得到了大生产锻炼的机会,把所学知识应用到了实践中。20世纪60年代,“抓革命,促生产”的口号,使得生产的任务压到了一切,批量生产成为当时的主要特色。为了完成生产任务,提高生产效率,陈扬龙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以印代画”和“以喷代画”的工艺革新,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同时,“龙印底心”的工艺革新给他带来了“革新能手”的称号。但陈扬龙并未满足于此,他深知创新才是艺术的生命力。1960年,他跟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杨应修先生学习国画,为他日后的工笔花卉创作打下了基础。1963年回到研究所后,陈扬龙开始认真从事艺术创作设计工作,为人民大会堂设计高档日用瓷及艺术瓷。他设计的“5#”缠枝荷纹餐具,被选为人民大会堂的“便宴餐具”。从画面设计到瓷器制作的整个过程,磨练了陈扬龙陶瓷制作的整体把控力。
20世纪70年代,是陈扬龙进行大量科研工作的阶段。1970至1972年,陈扬龙作为技术人员到工厂做技术指导。这期间,他对泥釉的选择、烧成制度的调整、颜料的配兑等等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试验工作,得到了宝贵的实践经验。这种与实践直接结合的研究方式大大提高了研究效率,多次下次的实践经验,使他深刻认识到釉下高温色料的呈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掌握各种颜料呈色的内在规律非常必要。
1974至1978年,陈扬龙承担了1973年轻工部下达的“釉下色标”的课题研究,对釉下彩色料进行了一次系统的研究。作为实验小组中唯一的一位技术人员,对颜料的研究迥别于其他专门搞颜料研究的同志,对颜料的甄别度比其他人更加敏感。陈扬龙凭着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入钻研,搜集当时全省正在使用的颜料试验在两种泥(白度高低不同)、六种釉(分别含钙、镁、长石比例不同)、三种窑(圆窑、方窑、隧道窑)中,观察其在各种浓度不同的还原焰中的显色变化,为釉下高温色料的丰富及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由于釉下彩的制作工艺复杂、漫长,研究领域也就涉及到了物理、化学、陶瓷工艺学以及文学、美学、审美心理学等方方面面。陈扬龙不仅在颜料制作方面有突出贡献,在其他方面,他也下了不少功夫。
在材料的选择上,为了使瓷器胎体白润,他和其他技术人员一起对全醴陵的泥土资源进行认真分析,发现铁高铝低,杂质较多,白度不够,然后就在全国找矿,选择较好的加以使用。陈扬龙又到工厂配合研究,提出对本土资源进行改进,利用科学的方法减少含铁量,使泥料纯度提高,瓷质也就变白了。
在陶瓷制作技艺上,陈扬龙更是孜孜不倦地探索新的技艺。现有的成型工艺中,有手工拉坯、滚压成型、注浆成型等几种常用的成型方法。 为使作品体现材质之美,达到上下均匀又很轻薄,有很好的手感与观感,陈扬龙对注浆工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决心将它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运用在醴陵釉下五彩瓷的高端艺术品中。为此,陈扬龙做了大量的研究实验。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不断克服困难,来达到体现釉下五彩“类玉”的艺术追求。
作品《小菖兰》高38cm,直径28cm,坯体厚度0.7mm,仅重700克。陈扬龙运用“薄施多层渲染”等方法装饰,丰富和增强了画面的主体感和层次感。作品色彩明丽、画面生动,兰叶的线条健美俊秀,富于变化,似乎这兰花在微风中轻轻的摇摆,给人以遐想。花瓶胎薄、色白,经历1400摄氏度高温烧制而成,彰显了薄如纸、白如玉、声如磬、明如镜的效果。花纹透过釉层溢于瓷表,玲珑剔透,晶莹润泽。整个作品给人以宁静且有韵致,如同在品尝一杯清香的绿茶,沁人心脾,此件作品堪称为注浆成型工艺的成功典范。
陈扬龙强调在技艺的传承中,不能仅局限于传统的东西,也应体现时代风貌和个人特点,这也是陈扬龙为之不懈努力的一个艺术创作原则。在陈扬龙的艺术积累中,既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领悟与学习,也包括对现代优秀艺术的借鉴。比如作品《冰清玉洁》是陈扬龙与杨永善教授继《小菖兰》之后的再次合作。此件作品整体设计为一钵水仙,瓷瓶外形与一钵盛开的水仙浑然相合,可谓构思奇巧。作品质清、色清、气清、韵清,完美地体现出了水中仙子冰清玉洁的神态。瓷瓶胎薄如纸,莹润剔透,水仙气质高洁,内外兼美,正合“冰清玉洁”之题。器型取简洁明快的现代造型,装饰风格具有现代艺术气息,可谓是将材质、器型与工艺完美结合的佳作。这件作品,无论是器型设计还是装饰画面,都既有传统工艺的因素,又体现出了现代设计的理念,对于醴陵瓷的创新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陈扬龙在学习了几年传统技法后,就进入了创作阶段。创作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发挥,由于长期的花卉写生,他不满足于传统的表现方式,便开始尝试如何能让花卉的层次更丰富些。自60年代初期开始摸索,到90年代逐渐形成一种层次丰富、水润通透的分水技法,也融入了中国式沉静含蓄的禅学审美理念,后来将此技法命名为“薄施淡染”。此技法丰富了传统的“单线平填”分水技艺,在传承中创新,此后他以此技法创作出了许多作品,其中《牡丹瓶》、《芙蓉瓶》、《凉瓜瓶》、《茶花瓶》、《春色满园》、《国色天香》先后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渐渐地,大家都开始喜爱这种工艺绘制的作品。为了推广、传承技艺,陈扬龙开始系统地带徒传艺,直接培养的学生有三百余名,很多学生都成了各厂的骨干力量,而徒弟又带徒弟,在醴陵得到了推广,目前醴陵瓷业中绘制人员近80%都是他的学生,也几乎所有的瓷厂都在运用此技法在生产、创作,形成了醴陵当代釉下彩绘的主流表现形式,为醴陵瓷业创造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陈扬龙说:看到瓷器上的一种颜色,我就知道它是怎么烧出来的。这句话毫不夸张,因为他已经在实践中反复验证过,对釉下五彩的整个技艺流程做过全面、深入细致地研究。从接触陶瓷开始,陈扬龙就视其为生命的一部分,从最初的学习到逐步深入研究探索、设计制作,倾尽了他对釉下五彩的热情,他的每一项科研成果,每一项作品无不印证了他对釉下五彩做出的贡献。
陈扬龙在创作对象的选择上体现出一种明显的喜爱,爱画牡丹,几乎到了痴狂的地步,世人称他为“牡丹陈”。 1975年,陈扬龙随省里组织各陶瓷厂矿的美工到菏泽集体写生,被牡丹的美深深的震撼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并乐此不疲,一直到晚年。三上菏泽画牡丹的经历给他留下了大量写生画稿,根据画稿他设计了不同的器型,如《富贵吉祥》、《黛玉》、《翰墨遗香》、《人间国色》、《翠玉》等等,虽然是不同时期的同一题材,但并不雷同,随着陈扬龙阅历的增加,他的这些牡丹写生作品里也流露出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他把自己对艺术的追求体现在绘画与瓷艺的完美结合上。它们的问世,使醴陵釉下五彩作品有了新的内容,增添了有现代特征的装饰图案,富有独特的工艺效果和新颖的艺术特点,这也正是陈扬龙对醴陵釉下五彩工艺的贡献和装饰变化的努力。
陈扬龙设计创作的《盛世牡丹》瓶,阔口,短颈,丰肩,通体彩绘牡丹。为达到器型与图案创作完美结合的绝佳境界,陈扬龙专门设计了这款器形。以有“国花”美誉之称的牡丹花为题材,寓意海峡两岸同为炎黄子孙,同属一个中国。著名陶瓷专家、故宫文物研究员叶佩兰女士品评此件作品:“瓶型庄重优雅,衬托釉下五彩瓷器特有的高雅品味,观音菩萨的出尘离俗、追求至道、吉祥慈悲、纳福含瑞的意味呼之欲出。”她盛赞此件作品创意别具匠心,不仅是传承了中国五千年陶瓷文明的集大成者,更是发扬、创新的神来之笔。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凭其对湘楚文化的深刻浸润,以98岁高龄,为该作品饱书“瓷道”二字。
作品《春满人间》为其设计中的经典之一,造型简练,构图严谨。画面中花枝叶的俯仰穿插、疏密对比、起承开合、留白大小等都经过反复推敲,较好地展现了“万花一品”欣欣向荣的高贵气质。釉下五彩是极其复杂的手工技艺,高温中发色不稳定,以及烧制气氛中各种不确定性所带来的种种困难,都需要逐个克服。他常说,一个人做不好,但一个人做得坏,此作品也正体现了釉下五彩所蕴含的群体智慧之美。他摒弃了大红大紫妖冶媚俗的旧套路,独创一种淡而不薄,厚而不滞,艳而不俗的新画风。他以自我心灵对牡丹的独特观察和感受,准确地把握了牡丹生机勃勃、神态各异、情趣盎然的高贵和清雅气质,故其笔下的牡丹瓷画令人赏心悦目, 彰显出庄重而饱满的画面,洋溢着温馨喜庆的色彩,饱含着别致而耐人寻味的意蕴和音乐般的韵律感。而其笔下的《白牡丹》,楚楚动人,宛如月光下的素衣仙女,有一种朦胧美,显现了作者深厚的传统功力和现代美学修养。陈扬龙将毕生所绘牡丹用瓷艺表现出来,达到器型与装饰融为一体,他对牡丹的热爱转换成了一件件优秀的牡丹釉下五彩陶瓷作品。
陈扬龙笔下的花草蔬果,都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然而他却能赋予它们生命和情趣,使之鲜活起来。 在陈扬龙眼中,一枝闲花亦朋友,几株野草皆文章。他将它们“人格化”,看成是自己的孩子或朋友,关爱备至,观察入微。即使是街角的小花、墙边的小草、树上的野果、大棚里的蔬菜,都逃不过他的慧眼,一并成了他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他全身心地投入了艺术创作,因而能真正做到远离名利、甘于清贫、耐得寂寞,与时俱进,经过50多年的实践和探索,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晶莹润泽、清新淡雅、天真秀逸、宁静高洁。陈扬龙热爱生活,对平常见到的景物都记在心里,认真描绘,赋予它们以生命,然后再在陶瓷上把它们表现出来,从而创作出一件件极富特色的作品。
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扬龙把大多数的时间放在栽培、提拔后人上面,全心全意帮助下一代。目前,汤春华、肖明军等部分学生已获得省级陶瓷大师,黄小玲获得国家级大师荣誉称号,都成为各厂的骨干力量。在醴陵几乎所有的瓷厂都有他的学生,而以学生带学生承传“薄施淡染”技法的至少已三代了,技法广为流传。
陈扬龙从艺50多年,是当代醴陵釉下彩瓷艺术发展的建造者、见证人。他热爱生活,以花为友,多年来不停地在花的海洋中耕作,在人与自然中寻找自我,体现价值,作品在源于生活,髙于生活中不断求索进取。他的作品,清新雅逸、淳朴秀美,真实地体现出其率真、善良、朴实、细致的内心世界。他采用灰调淡雅的色彩肌理,再以“薄施淡染”的分水细画,表现出沉静的美感。其阴柔含蓄美的“静观内省”风格,把醴陵釉下彩瓷艺术提升到又一个新的境界。他凭着对陶瓷艺术的执著和深刻理解,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创造了大批精美的釉下五彩优秀作品,绽放出璀璨的光芒,为世人喜爱称赞,为醴陵釉下五彩艺术的创新与发展贡献了其毕生精力,实现了他最初进入陶瓷行业时许下的为陶瓷服务一辈子的誓言,他的艺术成就终将铭刻在陶瓷艺术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