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完善规模健全的标准体系不断完善采购管理制度——教学仪器设备行业质量管理工作的实践与再认识

2014-02-05 21:47温晓燕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年21期
关键词:教学仪器产品质量招标

◆温晓燕

建立完善规模健全的标准体系不断完善采购管理制度
——教学仪器设备行业质量管理工作的实践与再认识

◆温晓燕

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管理、产品检测验收、招标采购等方面的制度,是做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的前提。通过相关的制度和措施,能够把产品质量监管工作落实到生产源头,防范和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学校,以保障国家教育经费的投资使用效益。

教学仪器产品;质量管理;招标采购

10.3969/j.issn.1671-489X.2014.21.027

作者:温晓燕,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400020)。

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持续增大,使学校的教育装备得到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促进了教育事业快速良好发展。但在教仪产品质量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部分教仪产品质量问题较为突出。做好教仪产品质量管理工作,已日益成为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师生关注的重点。笔者根据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对教学仪器设备行业产品质量问题谈几点认识和思考。

1 充分认识教学仪器设备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著名教育学家蒋南翔先生曾说过:课程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仪器设备是教育的三大基石。教学仪器设备在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学仪器设备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关系到师生的健康和安全,关系到国家教育经费的投资效益。

教学仪器设备产品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目前由于招标采购制度不完善,生产企业本身片面追求商业效益,以及产品验收方式不系统、不健全等多方面原因影响,造成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使学校教学活动受到一定影响。加强教学仪器设备产品质量监管,提高装备的使用效益,已成为教育装备部门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内容和职责。

2 当前教学仪器设备产品质量主要问题

无标生产 产品标准是对产品结构、规格、质量和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按照国家规定,凡是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产品,企业应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检验、验收和仲裁的依据。企业标准是生产企业对消费者产品质量的责任和承诺。按照标准化法的规定,企业标准应到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办理审批、备案手续。但一些企业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也没有制定自己的企业标准,产品生产没有相应标准依据,对产品标准意识极其淡薄,甚至抄袭,模仿别人的产品进行生产。还有一些企业虽然制定了自己的企业标准,但标准的核心技术参数、规格型号、功能、工艺要求、检验方法等项目条款不完整、表述不规范,也没按要求相关质检部门办理备案手续。这样的企业标准,完全不能起到规范产品质量和检验依据的作用,产品质量也就无从保障。

有标不依 一些企业在组织生产的过程中不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规范生产,而是把企业利润最大化放在首位,偷工减料,降低成本,以次充好。

制作粗糙 一些企业的产品设计不合理,制作工艺差,质感粗糙,缺乏美感。如常规木制教具中的三角板、量角器,表面不光洁,手摸上去有毛刺感,有的铁钉还裸露在外面,油漆不均匀,刻度不清楚,弯曲变形。教学挂图墨色不均匀,色彩不鲜亮,画面灰暗,无光泽,层次不清晰,字迹模糊,标示不准确,甚至标示错误。

说明书、合格证不规范 产品说明书是生产者向消费者介绍产品结构、性能、规格型号、技术参数、使用方法、维护保养、注意事项、安全警示等内容准确、简明的文字材料,其结构一般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构成。产品说明书制作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规定条款不完整,无产品技术参数,无规格型号,无保养方法和无警示提示;二是落款处没有生产企业的名称、地址、电话、E-mail等联系方式。

产品合格证是生产者对其产品质量做出的明示保证,也是法律规定生产者所承担的一项产品标示义务。该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规定条款内容不全、缺少检验员号、检验日期。有的产品包装箱里根本就没有合格证书,仅在包装箱的外面印有红色字样的“合格”二字。

3 影响教学仪器设备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重视不够,管理缺失 行业主管部门对生产教学仪器设备的企业缺乏相应规范性质量管理规范。一些生产企业对教学仪器设备产品这种特殊商品的重要性、教育性缺乏认识,对教材内容、实验教学不熟悉,了解不够。随意性较大,几乎不受任何约束。影响到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产品标准不规范 现行的“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不尽规范和完善,标准缺口大,很多产品没有标准。配备标准作为指导装备、生产、供应的指导性文件,对其配备的产品应该有严格科学的规范和要求。然而,在每个产品标准的九个栏目里,其中对约束产品质量起重要作用的“规格型号功能”和“执行标准代号”这两项条款的规定和表述不尽规范,一些表述很模糊、不明确,有的产品甚至是空白,无任何要求。由于教学仪器品种繁多,全国的教材不统一,有多个版本,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不尽相同,这就造成了同一功能的产品有不同的名称、不同的规格型号、不同的材质,价格更是参差不齐。

招标采购机制不完善 目前学校配备的教学仪器设备都是通过招标形式进行采购。这种政府或部门集中采购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采购成本,提高了经费的使用效益,但也存在一些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产品标准问题。“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中有2000多个品种,但其中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不到20%,仅涵盖几百个品种,大部分产品没有产品标准,标准制定严重滞后。没有产品标准就不能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也就无法在招标采购中制定产品技术要求,客观上为不合格产品中标提供了可乘之机。

2)分包方式不科学。教学仪器设备品种多、单价低,如果按单一品种进行分包,包数会较多,但价格较低,投标者没有积极性,易造成流标。若按学科分包,同一学科中存在不同类别的产品,目前没有一个中标企业能够生产同一学科的全部产品,中标企业需要委托其他企业加工或调货,在此过程中,产品质量容易出现问题。

3)评标专家专业范围有限。评标专家由政府专家库中抽选,主要来自高校、科研院所、装备管理部门和学校教师。这些具有某一方面的专业特长的专家并不是“全才”,不可能精通所有学科,而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产品涉及数、理、化、生物、历史、地理、科学、音乐、美术、体育、图书、课桌椅及学生公寓家具、信息化技术等多个方面,要求评标专家在短时间内对多学科、多类别产品的标准、规格型号、技术要求、生产工艺、材质材料进行评价、比较这种方式并不科学,由此做出的结论也有待商榷。

4)评分标准问题。招标法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中标人的投标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二)能够满足招标文件中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财政部第十八号令第五十二条规定:“采用综合评标法的货物项目的价格分值占总分值的比重(即权值)为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六十。”也就是说在综合评分法总分为100分的情况下,价格分最低占30分,最高则可占60分,由此可见,在现行招标采购机制中,产品的价格占据了主导地位。选择较低的价格是招标中的重要因素,也是投标企业中标取胜的关键指标,这对于以小、杂、散、多为特征的往往单、总价又比较低的教仪产品实际情况而言,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品的质量。

企业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教学仪器设备行业生产企业大部分属于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多是由当初的校办工厂转制为私有化民营企业的。其本身受规模、资金、人才的限制,长期以来存在着投入少、设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技术力量薄弱,人员流动性大等方面的问题。有些企业还保持着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基础管理差,从管理者到员工大都未接受过专业的职业培训,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对产品标准,质量管理认识不够,意识淡薄,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着产品质量的提升。

产品检测验收机制不完善 产品的验收是重点,也是一个难点。1)目前的招标采购流程中,采购人与最终的用户不一致。对于招标文件的具体内容和对产品质量的技术要求,用户并不是很清楚,验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2)市和区县基本没有专门的检测机构,不能组织集中验收产品。3)标书中基本都要求中标企业直接送货到用户,但用户并不具备对产品进行检查验收的条件和能力。对于一些简单且可以目测的产品,在验收时只是清点数量,查看有无破损。而对于专业设备产品,用户没有专业的检测人员和检测设备,又没有经费预算委托专业的检测机构检测,验收工作也就无法深入地进行。另外,用户在验收中发现产品的质量问题,由于反馈机制的不畅通,问题难以得到及时解决,往往是不了了之。

4 解决产品质量问题的几点建议

加强行业管理 教学仪器设备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提高产品质量应从源头抓起。行业、企业均应高度重视产品质量,企业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才能进入这一行业。对于进入教育市场的产品,尤其是新产品,要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约束机制。还应在全行业开展不定期的产品质量抽样检查,并在全国范围内公布检查结果,对于生产不合格产品的企业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不能参加全国展示会、不能参加招标采购等。

加强产品标准化建设,完善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目录产品标准 “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中有2000多个品种,其中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不到20%,仅涵盖几百个品种。绝大部分产品都没有产品标准。产品标准是评价产品质量的依据,也是招标采购、产品检查验收的依据。没有产品标准,产品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相关部门应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尽快制定完善产品标准。

规范招标采购机制 首先,应规范评标专家。参加教学仪器设备招标采购的专家不能只看职称和级别,也需要懂教学,熟悉教材、教学、了解行业状况和教学仪器设备基本配备要求,要适当吸收符合要求的一线教师参加评标并高度重视他们的意见。其次,要规范评分标准,加大产品技术指标在综合评标中的比重,杜绝低价劣质产品中标。最后,对招标采购中的“分包”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规避因此而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

加强行业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针对教学仪器设备行业生产企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应加强行业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行业主管部门应设立常规培训机构,定期举办基础管理、标准化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以及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业务学习和理论学习等方面的培训班,为企业的建设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企业也应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制订可行有效的培训计划,对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业务培训,包括教学、教材方面的培训,以提高企业自我提升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建立健全产品质量检查验收制度 招标采购后产品的验收工作至关重要。在制定、完善标准的同时,加强标准实施的专业化质量管理。各省、市行业主管部门专业性、综合性较强,应将产品质量管理列为重要专项管理内容,形成标准,规范常态化管理、监督、检查机制。同时还要加强对区、县、学校一级检测人员及学校教师、实验人员的专业培训,使他们熟悉产品标准,明确产品质量验收要求,掌握产品质量验收方法,建立一套完善的产品验收制度,并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形成国家、省、市、区县、学校不同梯队的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和人员,各负其责。

教学仪器设备行业质量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行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产品质量的现状,应引起行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教学仪器设备产品质量监管工作落实到企业生产源头,招标采购,产品标准化建设,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及产品验收、从业人员培训等全过程。切实防范和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学校,切实保障国家教育经费的投资使用效益,以优质的教育技术装备保障国家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G48

B

1671-489X(2014)21-0027-03

猜你喜欢
教学仪器产品质量招标
公立医院招标采购集中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望闻问切”在产品质量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加强教学仪器装备合理配置,提高运用水平
产品质量好 认证不能少
统计分析在工程招标中的应用
工程招标采购中的投诉预防与处理
用教学仪器测试电磁炉外泄电磁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