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新课程改革在教学中的实施要求

2014-02-05 21:47郑海斌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年21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观念新课程

◆郑海斌

作者:郑海斌,学士学位,中学二级教师,淄博市北博山学校(255207)。

传统基础教育内容与学生自身生活实际相脱离,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一刀切,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能力。新课程改革注重发展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同时有意识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并且要求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控制作业量及作业时间来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有更多时间参与各种实践活动。笔者经过多年在教学中进行新课程改革尝试,得到一些体会,现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 理解新课改的首要问题

新课程改革首先面对的问题——教师教育观念转变,这种转变不但在于教材变化,更重要的是我们教师要运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去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传统教育模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向传输的过程,随着时代变革,这种教育模式受到了挑战。教学的目标不再仅仅是知识的单向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知识、技能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教师要创造性选择和应用教学材料,而不能跟在资源后面跑,受其所困。新教材内容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学生理解、学会和掌握新的知识并不是像填鸭般地被填塞,而是在实践去掌握,在他已有知识、经验和观点上去实践,化为自己知识。教学上变化,必然引起教学评价体系的变化,要求对学生正确全面评价,体现教育的客观性、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制定合理量化标准,达到评价真正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是我们进行新课程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 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思想、知识水平、教学能力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目前,从某些学校教师队伍的构成上来看,呈现年龄偏高、学历偏低的特点,老教师受固有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严重,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思想守旧、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有畏难情绪的现象。在以下几方面严重制约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思想观念落后 部分老教师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实施新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认为实施新课程是年轻人的事,与己无关、高高挂起。教学中依旧我行我素,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进程。

教师课改积极性、网络研修效果低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教师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对教师终身学习提出更高要求,形式也更加多样化。教师必须提高自学能力,不断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把加强终身学习作为职业发展的需要来对待。前几年,有些地方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由于受当地经济条件限制,可供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极为有限,教师研修学习没有资料可学,没有资料可查,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方法受到硬件条件影响。另外,由于部分教师继续教育观念不强,虽然近几年政府在网络研修投入较多,但部分教师观念滞后,培训效果不明显。教师自学自研、网络研修效果低严重影响了教师专业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引领知识方向 部分教师由于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对新课程标准理解不透,实施起来感到困惑,有畏难情绪,所以,必须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引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学校普遍感到新课程实施的专业人才太少,力量不足。虽然部分教师参加了一定级别的培训,但是由于受自身素质和群体环境的影响,新课程的转化率不高,不能较好地将培训所得转化为教学实践,很难成为学校实施新课程的骨干和带头人。因此,学校课改工作首先要在领导层面形成合力,团结一致,明确方向,积极而不要消极。要组织学校骨干,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切实改进教学方法,对本学科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起到导向作用。确保学校新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3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具体要求

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前提。因为如果没有认识的飞跃,是不可能产生教改行动的。而要在认识上产生飞跃,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关键是教师要搞清楚新课程改革在哪些方面有哪些具体要求:

1)新的教育观念要求以人为本,强调学生各方面和谐地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合作探究意识。

2)新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无论是学优生、学困生,目的是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教师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能力。通过教育,让学生具备良好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心理身体、劳动技能等素质;而传统教育只管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不考的就不教不学,学生掌握的知识非常狭窄,每一所学校教学方法千篇一律,唯分数论,束缚学生思维,无法培养出全面的人才。

4)新课程改革重视教学过程,要求教学方法要能够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传统教育则是偏向强制性地学习,命令性地教学,体现不出以人为本。

5)新课程改革强调师生合作、愉快教育;而传统教育则是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束缚了很多学生思维,是被动地学习。

6)新课程改革主张当堂理解、当堂消化,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教师首要所想,也是评判教师教学水平重要途径。

只有弄清楚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具体要求,我们才能彻底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为社会主义建设增砖添瓦。我们培养学生首先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合作探究意识,并且要具备自己动手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发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新课程改革最终要培养的就是这种创造型人才、具有探究意识创新能力。因为探究意识、创新能力是人的素质结构中最宝贵的部分,只有培养这样新时代人才,才符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需要,为实现“中国梦”打好坚实教育基础。

新课改的路上难免有许多疑虑和困惑,教学效果也不会那么快地体现出来,学生成绩难免会出现反复。这就对教师教学能力、课改决心提出更高要求,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改进自己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我们要用发展眼光看待每一名学生,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讲究教学艺术,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为此在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确保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教学步骤有章可循,课堂教学要有利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观念新课程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维生素的新观念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健康观念治疗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