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晓君
(临汾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课教学部,山西 临汾 041000)
“了”作为现代汉语使用频率很高的虚词,对于其用法历来有许多说法。吕叔湘(1980)认为“了”字是助词,分为了1和了2,了1紧跟在动词的后面,用在动+了1+宾的结构中,独立成句时,一般表示动作的完成,当这个结构中出现时量、动量或部分物量词语时,表示动作从开始到完成的时间长短。不独立成句,有后续小句时,表示前一动作的完成是后续小句中描述情况的假设条件,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当动词后面出现时量、动量或部分物量词语时,表示前面的动作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后一动作或者形成某一状态。有些动词,例如“忘”、“丢”、“踩”等后面的了1往往表示动作有了结果。了2用在句末,跟在宾语的后面,表示事情出现了变化。
冯春田(1992)研究了《朱子语类》中的助词“了”之后,把了的用法归纳为五类:一、动+了,表示动作的完成。二、动结式+了。三、形+了,表示某种状态的变化。四、用在句末,表示动作的实现或变化的出现。五、词后了+句后了,即表示动作的完成,有表示状态的变化。宋金兰(1991)从六个方面对助词“了”做了详细描写,一、表示动作的完成;二、表示动作将要出现或者情况将要发生;三、表示前后两个动作,前一个可能是已经或者将要发生,也可能是假设;四、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持续的时间;五、表示动作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出现;六、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此外,吴建萍在《看这“了”字如何了得》(2009)一文中,把“了”分成了助词和语气词两类,刘春卉在《“了”的分类问题在探讨》(2004)一文中,结合确山方言,从分析歧义结构入手,把“了”字分成了三类:即表示动作已经发生的了1,用在句中或句尾;表示希望或假设动作发生的了2,用在祈使句或条件从句句尾;表示肯定语气的了3,用在部分形容词谓语句的句尾。
本人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对小说家张平的小说《姐姐》中“了”的用法进行考察,并把它们一一摘录出来,加以探析。
(一)了1紧跟在动词的后面,用在动+了1+宾的结构中,独立成句时,一般表示动作的完成。
虽然磨练了她
终于摧毁了她精神上的支柱
收到了姐姐一封信
回到了曾经居住过二十年的山村
在这组例句中,“了”用在动词之后,宾语之前,表示动作的完成,如“收到了姐姐一封信”就表示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收到”这个动作在某个时间点上结束,不再向前发展。这时了1表示“收到”这个动作的完成。
(二)在动+了1+宾的结构中,当这个结构中出现时量、动量词语时,独立成句时,表示动作从开始到完成的时间长短。此时的结构中有时宾语并不出现。
说了一遍又一遍
拉了两个月的炭
贩了一回牲口
我让会计核对了好几遍
在这组例句中,动+了1+宾的结构中出现了表示时量的“两个月”,表示动量的“一遍又一遍”、“一回”、“好几遍”,说明了“了”字前面的动词的动作从开始到完成的时间,这个时间的过程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断续相加的。
其实,如果把动作的发展放到时间轴上去表示的话,以上两个情况是相同的,都是表示动作从开始到结束,是一条线段,如“收到”这个动作,虽然他的开始点和结束点没有“拉了两个月的炭”中的“两个月”明确,但我们也知道这个动作的完成也是有个开始和结束的,所不同的只是他们经历的时间长短不同,明确程度不同。
(三)了1紧跟在动词的后面,用在动+了1+宾的结构中,不独立成句,有后续小句时,表示前一动作的完成是后续小句中描述情况的假设条件,如:
这号活人少了没法干
人多了又怕弄不成
有了钱那可就是大仇人
这种情况下,往往可以如“如果”,成为“这号活如果人少了没法干”“如果人多了又怕弄不成”这样的形式。
同时,了1紧跟在动词的后面,用在动+了1+宾的结构中,不独立成句,有后续小句时,表示前一动作的完成后再发生后一情况。如:“娶了媳妇忘了娘。”
(四)有些动词,例如“忘”、“丢”、“踩”等后面的了1往往表示动作的结果。
烂了心肠,丢了亲人
一家人散了摊子
还没忘了爸爸爱吃醉枣
了1紧跟在动词的后面,用在动+了1+宾的结构中,不独立成句,有后续小句时,当动词后面出现时量、动量词语时,表示前面的动作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后一动作或者形成某一状态。这个在本篇中并没有出现,在这不再描述。
(一)“了”用在动词的后面,可以表示某种状态,而不是动作的完成、结果或假设。先来看几个例句:
布满了细密的皱纹
中间隔了一道墙
她受到了人的待遇
竟陡地睁大了眼
这会儿都睁圆了眼
几个儿子围了一圈
摆在了桌上
在例句“布满了细密的皱纹”中,“布满”不是表示“布满”这个动作完成了,而是指“细密的皱纹”在脸上密密麻麻分布存在的状态,“竟陡地睁大了眼”、“她受到了人的待遇”、“几个儿子围了一圈”都是表示“眼睁大着”、“人的待遇持续着”、“儿子围着”这种状态。
为了证明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我又在现代汉语的语料中进行了考察,发现这不是偶然,这种“了”表示状态的情况虽然不如其他情况出现的频率高,但是确实存在。如:
墙上贴满了花花绿绿的美女(北大语料库)
坟头更矮了些,那么些土上还长着点野花(老舍《大悲寺外》)
风大了些,也凉了些(老舍《微神》)
将一座大场围了个风雨不透,水泄不通。大场墙头上,坐满了一家家老小,场边大树的层层枝桠上,果实累累一般挂满了人。(刘绍棠《狼烟》)
手上沾满了灰尘,但机器上却亮了一块。(张平《抉择》)
以上例句中的“了”字,并不单单表示动作在某一点上结束,而是结束后从这一点上继续以某种状态持续存在。所以此时,他不再像表示完成的“了”一样,在时间轴上是一个线段,而是由两个部分构成,即线段与射线的组合。所以这个“了”不单单表示动作的完成,还表示动作的持续状态,与表示完成的“了”不能看成是相同的“了”,而应看成是表示状态的“了”。
(二)当了的后接成分是趋向动词时,“了”表示前面的动作有了某种结果。这时,后面的趋向动词移到“了”的前面,句子仍然符合语法,语意不变。如:
户口便跟着带了出来→户口便跟着带出来了
几个外孙便扑了上来→几个外孙便扑上来了
高兴得连眼泪也涌了出来→高兴得连眼泪也涌出来了
在这样的结构里,趋向动词成为“了”前面动词的方向性结果,并不单单指这个动作完成。
同样,我们在其他的现代文学作品中也可以找到相同的例证。
于是赵雅芝便离开我们往朋友那儿一路小跑了过去→于是赵雅芝便离开我们往朋友那儿一路小跑过去了(北大语料库)
可话到嘴边,我又给咽了回去→可话到嘴边,我又给咽回去了(北大语料库)
阎铁山的两只暴眼凸了出来→阎铁山的两只暴眼凸出来了(刘绍棠《狼烟》)
(三)“了”用在“v了v”结构中,形成动词的间隔重叠,表示动作的反复进行。如:
我暗地里数了数
前几天,我到大队跑了跑
我算了算,就算投资大点
在其他的语料中,这样的例子不胜其数:“就去看了看我这个舅舅。”(北大语料库)“谢云拉了拉我的衣角。”(北大语料库)
在这里,我们比较一下“他看了看我”和“他看了我一眼”,很明显,在前一个句子中,有上下打量,反复看的意思,表示看这个动作的持续,而后一个句子,只是表示“看”这个动作的完成。
因此,我认为“了”除了可以表示完成、假设等语法意义外,还可以表示某种状态的存在,与趋向动词在一起,表示动作的结果,在“v了v”结构中,形成动词的间隔重叠,表示动作的反复进行。当然,本文只是对着三种情况做了简单地描述,并没有详细分析其表现或影响因素,希望在后续的研究中完成。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冯春田.《朱子语类》“得”“了”“着”的主要用法分析[A].宋元明汉语研究[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3]宋金兰.汉语助词“了”、“着”与阿尔泰语言的关系[J].民族文学,1992,(6).
[4]刘春卉.“了”的分类问题再探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
[5]吴建萍.看这“了”字如何了得[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