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切除治疗32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2014-02-05 15:01:25胡曙辉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期组光凝玻璃体

胡曙辉,谢 忱,汪 阳

(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03;2宁波市鄞州区第三医院,浙江宁波315191)

●临床研究

玻璃体切除治疗32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胡曙辉1,2,谢 忱1,汪 阳1

(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03;2宁波市鄞州区第三医院,浙江宁波315191)

目的:探讨与分析玻璃体切除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2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改善率、显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Ⅳ期与Ⅴ、Ⅵ期患者术后视力改善率分别为94.14%、68.0%(P<0.05);两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6.47%、44.0%(P<0.05);Ⅳ期的并发症发生率(17.65%)明显少于Ⅴ、Ⅵ期(56.0%)(P<0.05)。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良好,并且越早进行手术其临床疗效越为显著、且并发症越少。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临床疗效

糖尿病(DM)是以血糖水平异常、糖代谢紊乱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全身性疾病。DM引起的并发症较多,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最为严重的微血管疾病之一[1-2]。对于PDR,单纯的药物治疗和视网膜光凝都难以奏效,必须进行手术切除治疗。玻璃体切除手术通过清除玻璃体内积血,复位脱离的视网膜,能够达到维持和保护残存视力的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2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男18例(23眼),女14例(19眼),年龄38-72岁。其中Ⅰ型糖尿病2例,Ⅱ型糖尿病30例。按照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3]:Ⅳ期17眼,Ⅴ期11眼,Ⅵ期14眼。合并虹膜新生血管4眼,有21眼出现不同程度的白内障。

2.手术方法。采用某公司生产的ACCURS型玻璃体切割器进行手术切除。患者在手术之前要将血压及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之内,并在术前采用直接与间接检眼镜对所有患者进行眼底检查以及进行眼部的彩超检查。术前3d滴抗生素滴眼液以预防感染,全部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根据患者的眼底视网膜情况及晶状体的浑浊程度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对于玻璃体积血的眼睛采用标准闭合式三切口玻璃体切除,并在新生血管处适当地补充光凝;对于视网膜出现增生性裂孔、固定褶皱或者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眼睛采用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视网膜手术,例如松解、剥膜、气液交换、硅油填充、光凝等。在手术之后给予全部患者常规的抗生素静脉滴注3d,以防止伤口的感染,并使用美多丽散瞳、典必殊滴眼液滴眼、眼膏涂眼,进行常规消毒换药。术后随防2-6个月。

3.疗效标准。术前视力≥0.1的患者,如果术后视力提高2行及2行以上则为视力改善,如果术后未达到上述水平则为视力无改善。对于术前视力<0.1的患者,将其分为光感—手动、指数<0.02、0.02-0.05、0.05-0.1这4个视力级别,如果术后视力提高1个及1个以上视力级别的则为视力改善,未达到上述水平则为视力无改善。术后视力≥0.1即为手术显效,<0.1则为手术效果不显著[4]。

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PDR不同分期患者手术视力改善的比较。42只眼的视力总改善率为78.57%。Ⅳ期组的视力改善明显优于Ⅴ、Ⅵ期组(χ2=4.0997,P<0.05)(见表1)。

2.PDR不同分期手术显效率的比较。42只眼的手术总显效率为57.14%,Ⅳ期组的手术显效率明显高于Ⅴ、Ⅵ期组(χ2=4.3565,P<0.05)(见表2)。

3.并发症情况。PDRⅣ期有2只眼出现玻璃体腔再次出血,1只眼出现角膜上皮愈合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为17.65%;PDRⅤ、Ⅵ期有5只眼出现术中剥膜形成医源性裂孔,3只眼出现术后高压眼,2只眼视网膜脱离,2只眼玻璃体腔再次出血,2只眼角膜上皮愈合不良,并发证发生率为56.0%(χ2=6.1780,P<0.05)。

三、讨论

玻璃体切除术主要是指通过手术切除增生细胞附着的纤维支架,以防止增生纤维细胞牵拉视网膜,尽可能减少视网膜脱离的情况,同时手术还可以清除玻璃体内陈旧的积血,切除玻璃体后皮质和纤维血管膜,有利于视网膜的复位。玻璃体切除术一般适用于DR的Ⅳ-Ⅵ期患者,这一时期患者采用视网膜光凝治疗的效果并不是太理想。对于PDR患者,由于视网膜病变时间较长,增生纤维对视网膜的牵拉逐渐增大,视网膜脱离的时间越长、脱离的范围越大,患者视网膜功能损害就越严重[2]。因此,对于PDR患者应该及早进行手术封闭视网膜裂和复位视网膜,以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的视觉功能。本研究回顾了32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李临床资料,结果显示:Ⅳ期与Ⅴ、Ⅵ期患者术后视力改善率分别为94.14%、68.0%;两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6.47%、44.0%;Ⅳ期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Ⅴ、Ⅵ期,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玻璃体切除手术后易出现玻璃体再次出血、后高压眼、视网膜脱离、角膜上皮愈合不良、晶状体浑浊、继发性青光眼等一系列的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要做到及时进行术后检查,认真查找各并发症的原因,配合药物治疗或者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刘来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5):452.

[2]郑 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防治:进展挑战与展望[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2,28:209-214.

[3]惠延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的玻璃体手术治疗和手术并发症的控制[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7,23:231-233.

[4]范传峰,王 玉.不同分期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手术的疗效观察[J].眼科新进展,2010,30(1):47-49.

R774

A

1002-1701(2014)06-0125-02

2013-06

胡曙辉,男,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眼科相关疾病的治疗

10.3969/j.issn.1002-1701.2014.06.068

猜你喜欢
期组光凝玻璃体
重症流行性出血热患者PBMC 中Fas/FasL 表达及免疫机制研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采用雷珠单抗和光凝治疗的效果分析
低水平HBsAg患者纤维化分期特征及其与血小板的相关性分析
肝脏(2021年9期)2021-10-19 07:14:44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与慢性肾脏病患者矿物质代谢紊乱的相关性研究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复明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后临床观察
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体会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卵巢癌中核因子-κB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IL-2的表达
球后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弥漫性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安徽医药(2014年4期)2014-03-20 13: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