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培训医生医患沟通学教学的现实问题及思考

2014-02-05 15:01:25钱德慧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规培医学教育医患

钱德慧,黄 岚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重庆400037)

●专题—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

规范化培训医生医患沟通学教学的现实问题及思考

钱德慧,黄 岚*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重庆400037)

医患沟通是医学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培期间加强医患沟通学教学十分必要。目前规陪生医患沟通教学存在学生兴趣不高,教师经验有限,教学机构考评不完善等问题,文章拟对目前我院规培医生医患沟通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解决的方法进行思考。

规范化培训;医患沟通;教学

医患沟通(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是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与患者包括其家属、朋友等组成的群体之间在信息、情感、行为等方面的交流,从而使医患双方形成共识并建立信任合作关系。医患沟通是临床医护人员重要的工作能力之一。1999年,由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IME)制定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标准”(GMER)对全球各国的医学教育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七项最低标准中的第四项为交流技能。交流技能即医患沟通,作为医学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被提出,可见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的重要地位[1]。美国更是把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列为21世纪医学生教育课程重点加强的9项内容之一,并提出让沟通能力成为执业医师的必备条件之一。美、德等国在高等医学院校中早已开设医患沟通学课程。然而,国内开展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教育较晚,在校期间只注重专业知识的灌输、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医患沟通能力的教学与培养[2]。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培具有医学终生教育承前启后的作用。规培医生参加临床一线工作,需要良好的医患沟通技能,但由于在校期间没有足够的医患沟通学培训,因此规培期间加强医患沟通学教学有明确的必要性。同时,规培仍然是医学专业人员教育阶段,在此阶段加强医患沟通学教育也具有较好的可行性。笔者结合我院规培医生带教的实践,对目前规培医生医患沟通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思考,期望为该项教学的进步提供有益的思路。

一、规培医生医患沟通学教学的现实问题

1.规培医生对医患沟通学不够重视。

受苏联模式影响,“重技能,轻人文”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2]。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是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和价值追求的理论升华。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体现为临床医疗工作中的沟通能力、职业道德、医德医风、技术能力等多个方面。高等院校中,医学生多注重专业课程的学习,对人文课程的学习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兴趣,因此对医患沟通学的学习常抱以完成任务的态度来完成。这种思维定势在毕业后被继承下来,因此在规培期间,同样多对临床病例的诊疗感兴趣,而对和患者沟通这一技能的学习重视不够。

部分规培医生缺乏与患者沟通的心理准备,对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估计不足,在医患沟通方面缺乏应对措施。在与患者沟通中表现出自信心不足,比如胆怯拘谨、紧张焦虑等。这种负面情绪甚至促使部分规培医生对医患沟通产生逃避和排斥的心理,进一步降低了其对医患沟通学的学习实践的热情。

2.带教老师对医患沟通学教学缺乏足够认识和经验。

规培医生的临床带教工作在我院一般由高年制主治医师或低年制副主任医师完成。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带教老师们多积累了丰富的医患沟通经验和技巧,但受教育背景和体制影响,一般多缺乏系统的医患沟通教学理念和方法。对规培医生的临床教学也多侧重于临床思维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容易忽视医患沟通等人文素质的教学,在医患沟通学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上还有需要提升的空间。

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的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前者可复制性强,一般都有标准、指南等参考,教学过程中可以按既定模式讲授、结合临床实践巩固。但医患沟通等人文素质的教学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性,讲授的内容又以原则性、概念性内容居多,比如语言艺术、谈话技巧等,一般没有明确的量化指标,学生理解起来没有统一标准,带教过程中也会有无所适从的感觉[3]。同时,大部分医患沟通学教学是通过带教老师言传身教开展的,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规培医生不足以掌握全面的医患沟通知识。

3.教学机构对医患沟通教学的考评不够完善。

考评是评估某一学科是否完善的标准系统过程,其中考核办法是考评的实施标准,考核结果是反映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受多年来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多数医院对规培生结业考试仍以理论考试为主。在专业基础和技能上,理论考试能一定程度反映学习情况。但医患沟通学更强调实践和运用。目前,绝大多数医学院校对医患沟通学的考评体系均不完善评价。文献报道[4],只有35%的评价方法是完整的,27%存在缺陷,而38%没有评价方法。这一现状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客观反映,同时也阻碍了相关教学改进和学生沟通能力的提高。

二、加强规培医生医患沟通学教学的思考

1.从临床需求出发,激发规培医生医患沟通学学习兴趣。

近年来,我国医疗纠纷发生率呈逐年上升态势,具统计大多数医患纠纷并不是由于医疗技术差与医疗质量低而引起的,而是由于医患双方角色认知的偏差、对医疗过程的不合理期望和对医患纠纷的归因偏差等导致的,这些因素都和医患沟通不足有关[5]。带教老师和教育部门要首先讲授提高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这是激发规培医生主动学习医患沟通技能的重要前提。健康教育的“知—信—行”理论模式认为:认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行为改变是目标。因此,要培养规培生沟通能力,提其对医患沟通能力重要性的认识是前提。临床工作中,可利用早交班、业务学习时间,通过讲座、案例讨论等方式加强规培生对医患沟通能力重要性的感性认识。如临床工作中让规培生收集涉及医疗纠纷的个案,分析医患沟通中解决和防止医疗纠纷或不良事件中的作用,从而鼓励规培生主动了解医患沟通在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

2.加强师资培训,增加临床教师医患沟通学教学技能。

培养高素质的临床教师是加强医患沟通学教学的必备条件。教学医院应对临床教师的人文医学和医患沟通进行专业的系统培训,使其重视医患沟通能力知识的传授,将培养规培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渗透到每科的临床带教中,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和烙印效应。优秀教师所具备的救死扶伤理念、与患者沟通的素养会自然地传输给学生,这种示范是提高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形式之一。

除言传身教外,还要培养教师医患沟通学专业教学能力。即在教师尊重患者意愿,不加重患者病情的前提下,以培训规培生医患沟通能力为目的,进行专门的医患沟通教学及实践。内容包括:如何引导规培生进行临床思维训练,如何培养规培生面对不同病情患者,分层次、多形式的沟通技巧[6]。此外,教学医院还应通过加强教学学术交流、选送带教教师外出进修等方式,对临床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再教育。通过将规培生人文素质教育列入带教质量监控,建立教师资格审核制度等方式,对临床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考核,通过对医患沟通学模范带教教师予以奖励等方式,对临床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进行激励。

3.完善考评体系,将医患沟通能力纳入规培考核内容。

课程设置标准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因素,评估体系是促进教学改革和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规培医生沟通能力的考评重点包括谦虚积极的态度和四种能力,即信息辨别能力、分析决策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所以,规培医生医患沟通学的考评要打破传统的试卷考核形式。一方面,突出过程评价。可以用临床工作中的真实任务评价规培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用标准化患者对规培生的医患沟通综合能力进行系统化测评。标准化患者是指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病人。标准化患者可根据需要使用,提高了测验的有效性。通过标准化患者测验,可协助评价者对受试对象做出更加合理的评判,这是以往任何测验手段所不能做到的。通过过程评价和标准化患者测验,将医患沟通能力考核结果纳入规培考核内容中,是提高规培生医患沟通教学的重要保障。

[1]Makoul G.Contemporary issues in medicine: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M].Washington DC: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1999.2.

[2]缪春玉,张绍蓉,曾 琴.国内外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方法的比较[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4A):43-46.

[3]杜 舟,黄 萍.关于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3):58-59.

[4]Simon C,Tim J,Jacqueline R,et al.Communication skills training in healthcare: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Nurs Edu Today,2002,22(3):189-202.

[5]李战辉,曾 健,余海浪,等.年轻医生面临的医患纠纷成因及沟通技巧[J].医学与哲学,2012,33(3B):71-73.

[6]鄢 琼,蔡 磊,王洪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理念与实践的探讨[J].医学教育,2012,50(8):117-118.

G642.0

A

1002-1701(2014)06-0007-02

2013-05

钱德慧,男,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内科学教学及冠心病基础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

10.3969/j.issn.1002-1701.2014.06.004

猜你喜欢
规培医学教育医患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为规培提供政策保障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0:46
规培:在突破中走过2014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4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4
该重视规培的“均等性”了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52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48
“规培”的上海模式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46
解开医患千千结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42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11-12 13:10:14
医患矛盾再会诊
中国卫生(2014年8期)2014-11-12 13: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