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生态学建构

2014-02-05 14:11民,马
职教通讯 2014年14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辅导员因子

李 保 民,马 艳

受长期以来的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一直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很少进入职业院校,高职录取分数逐年下降(近几年山东稳定在180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完不成招生计划),这就造成职业院校生源质量较低,且部分高职学生自己对所在学校也不满意,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班级管理相对复杂,存在一系列违反班级管理纪律的现象,常规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显得力不从心。

班级是学校的一种基层教育组织,它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它的管理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决定着整个学校的办学质量。高职学生的班级管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班级管理却呈现出普遍水平不高的特点。面对这一现象,如果借用教育生态学的有关理念进行思考,或许会大有收获。教育生态学是将教育及其生态环境相联系,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机理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1]它的一些基本原理,如限制因子定律、教育生态位原理等,对于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很有指导意义。

一、生态学视角下高职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教育生态学的视野中,可以把班级视为一个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中包括学校、辅导员、学生、环境等多个生态因子,这些生态因子相互之间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生态关系。这些生态关系就是班级的主体和中心。当这些生态因子之间相互对话、融合、和谐、共生发展,班级生态就得到一种平衡,这种平衡会促进每一个生态因子的优化和发展。反之,如果哪一个生态因子出现问题,就会打破整个生态圈的平衡,所有的生态因子的发展都会受到阻碍。因此,可以从生态因子入手,寻找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长期从事学生管理工作,通过多年的调查研究与经验积累以及与辅导员的访谈,发现了高职班级管理中各因子及其之间存在的一些问题,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才导致高职班级管理水平相对不高,这些问题主要涵盖学生、辅导员和学校三个方面,具体表现如下。

(一)学生方面存在自我认知相对较差的现象

在调查中发现职业学院学生普遍存在自我认知相对不足的情况,学生们往往低估自己的潜力;教学生态不活跃,相当一部分学生有旷课经历;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同学认为自己的参与对班级管理建设水平提高关系不大;对学校的认同感不高。这是与这些学生成长环境分不开的,他们由于普遍成绩较差,在中小学属于不受重视的群体,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他们缺乏职业发展规划,难以融入班级文化。存在上述状况的学生占到一半以上,给班级管理带来较大难度。

另外,班干部的责任心意识也有待加强,调查同样显示,有近50%的学生认为,班干部应该最需提高的是责任心问题。“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不仅带来了西方重自我、重现实利益的价值追求,同时也带来了工具理性的极度膨胀、价值理性的急剧萎缩和科技理性对人伦情怀的吞噬,带来了人文关怀对物欲追索的让位。”[2]大众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商业性和功利性,会不同程度地造成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世俗化倾向。这种现象致使许多大学生更加关注自身利益,班干部竞选的目的不是服务同学,而是出于功利性,如入党、当“官”、获取某种利益等。持有此类价值观的班干部难以被学生认同,也难以胜任现代班级管理的需要。

(二)辅导员方面存在管理观念陈旧、专业性不强的问题

由于辅导员是班级管理的主导,班级领导方式受辅导员自身素质和管理理念左右。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不仅仅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团建设,其领域已经拓展到心理教育、勤工助学、奖励与处分、职业生涯规划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等方方面面。教育结构的分化使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从教学中分离出来,促进了学生工作的相对独立,从而也就促进了学生工作的专业化。[3]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程度还是比较低的,在专业精神、专业能力等方面的发展都存在明显的欠缺。

1.专业精神欠缺。专业精神是在专业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包括崇高的敬业精神、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等。我国高校辅导员管理队伍很不稳定,专业思想淡薄,许多人只是将学生工作作为今后进入行政部门、评职称的一种经历,而不是一种职业,因而缺乏责任意识和长期承担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专业能力欠缺。系统而科学的专业知识能力结构是专业化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所以,它不仅要求辅导员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同时还要具有广博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学术视野;不仅要通晓心理学、教育学理论,还要掌握管理学、行政学、社会学、法学等方面的知识。而我们的辅导员来源复杂,选拔培训缺乏规范,专业知识结构不健全,不能快速应对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变化。辅导员工作不论是工作方法、工作内容还是管理队伍建设,都没有提升到专业理论的层面,这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发展。

3.学校管理方面存在制度设置不合理,不人性化等问题。高校为实现有效管理,针对学籍管理、考勤考纪、奖励处分、宿舍等制定了一系列内部规章制度。这些制度的合理性、合法性一直受到质疑:个别规定与法律相抵触;或缺乏公开、公正性;或学校的自由裁量权过大;或学生不能有效行使救济权利等。实践中发生的案例如:重庆某高校因因学生恋爱怀孕而被勒令退学;武雅诉暨南大学拒绝颁发学位案件等,都是高校管理制度非法治化、人性化的表现。[4]辅导员受制于学校的制度,在管理过程中有很大的局限性,导致师生矛盾,成为班级建设的阻碍。

二、生态学视角下班级管理建构

目前,我国的高校学生班级管理仍然坚持“灌输”和“说教”的方法,其群体本位价值取向是高扬社会价值,贬低个体价值,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个体意识的缺失,这种“服从”式工作方式忽视了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教育环境、教育对象的生态变化,导致了学生事务管理在解释现实问题、解决矛盾冲突等方面趋于苍白,不能有效发挥其教育、管理及服务的职能。班级生态管理观念遵从生态规律,以竞争、共生、自生的生态控制论为指导,强调学生资源的高效利用;强调班级管理的整体性、互助性与和谐性。每位学生调整自身以适应班级环境的变化,实现自我更新。因此,树立班级生态管理观念是班级管理良性发展的前提。辅导员、学生、规章制度等诸多因子构成的教育生态环境是与学生发展最为密切的“小系统”,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

(一)让学生参与管理,实现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

生态系统内部各个生态因子要想取得生态发展的有利位置和较好的发展趋势,必须各就其位,在各自的空间位置和时间位置各尽其能,充分发展。根据此理论,教育系统的各个生态因子一旦出现错位、缺位等现象,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生态系统内部和谐的秩序与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整个系统功能的有效性就会降低。[5]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态位,并且每个人的生态位都有其一定的优势。因此,要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准确认知每个学生的生态位。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管理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管理的服务功能。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并参与到管理过程中是班级管理的关键。(1)提高学生对管理活动的认识。管理不是老师来约束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约束。减少学生对管理的抵触以至对抗的情绪,提高管理的实效;(2)强化决策过程中的学生民主参与。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制订班规班纪等,既使学生的意志与愿望通过合理渠道得到了满足,又密切了师生关系,同时,由于学生有为自己的目标负责的倾向,所以它容易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产生自我约束,真可谓“一举数得”。以学生干部带动普通同学,通过自我管理提高学生对自己所在班级的参与度、愿意为班级做贡献。

(二)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与管理模式的建构

生态学中当某种生物所需营养物质降低到该种生物最小需要量以下时,这种营养物质就会限制该种生物的成长,因而这种营养物质就成为该种生物的限制因子。限制因子多种多样,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如果能分析各种限制因子的作用,在众多限制因子中找出主导限制因子,并设法排除主导限制因子的束缚,就能使班级管理收到很好的效果。在学生事务管理生态系统的诸多因子中,辅导员是学生事务管理生态系统中的主导因子,是其核心性资源。所以,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辅导员管理队伍,要制定辅导员管理人员的从业标准、准入机制、培训机制、晋升机制和考核机制,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道德、专业精神和专业地位,从而造就一支专业化的辅导员管理队伍。以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制定了专门的学生辅导员工作条例和考核办法。辅导员在全院范围内遴选,学院实行统一考核,评优单列,职称加分,专项津贴。调动了一批学历层次高、责任心强的青年教师担任辅导员,并采用定期培训、辅导员论坛、先进班集体评选等方式,提高辅导员的专业技能,形成了稳定的辅导员队伍,全院的学生管理、班级建设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三)管理制度的合法化与人性化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一直沿用着“替代父母制”的经典模式,造成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关系的紧张,影响班级管理的效果。当下高职院校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高校决策层尤其是学生管理主管领导,应该变换管理理念,由说教式向服务式转变。坚持依法管理,注意制度设计的人性化。

以法治要求改革完善现有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法治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上学交费变成了一种投资,使学生由原来被动的教育客体,变为一种主动关系,由原来只有义务和服从的个体变为有自己的合法权益的个体。高校应以学生权利为本位设计学生管理制度,全面把握学生管理制度制定的依据,严格学生管理制度制定的程序。涉及学生重大权益事项的规定,高校应采取学生代表大会等形式征求学生意见。

[1]吴鼎福,诸文威.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161.

[2]李兰芬,王国银.论德性的文化视域[J].哲学动态,2007(11):62-66.

[3]白春燕.试论教育生态学视野下教师专业意识的觉醒[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8):31-33.

[4]林丽萍.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J].中国高教究,2006(8):63.

[5]李宝斌.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新探[J].武陵学刊,2005(3):138.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辅导员因子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影响因子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