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十二五”发展建设展望

2014-02-05 09:16:51李晓红吴宇平
中国教育网络 2014年6期
关键词:哈尔滨工程大学十二五校园网

文/李晓红 吴宇平

哈尔滨工程大学:“十二五”发展建设展望

文/李晓红 吴宇平

哈尔滨工程大学网络信息化的建设实践,一直遵循合理规划、分步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稳步推进。根据学校“十二五”信息化建设规划,2011年规划年,2012-2013基础建设年,2014年基础建设提升年,2015年基础建设完善年,力争到“十二五”末期,初步建成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完整统一、技术先进、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信息化校园。

网络优化及扁平化改造

通过扁平化校园网改造,实现校园网有线和无线认证、计费、管理一体化;简化运维管理,降低维护难度,提高运维管理效率。

硬平台的虚拟与优化

本着大数据集中、多点数据保障、多处协同办公模式,将现有硬件设备按需求增长进行扩充,实现主要及重要应用虚拟化和实时双活,避免硬件问题出现服务中断。同时,建立冗余链路、数据备份和容灾管理系统,提供快速恢复和容灾机制。

建设校级应用系统

按照学校数据标准,重建科研信息系统、人事信息系统、电子校务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等。通过应用系统建设牵动基础数据平台建设,规范各应用系统数据资源的创建和使用;汇集各业务系统数据,实现系统之间数据交换;建立面向全局、跨部门综合数据应用。

大数据共用的探索

通过对学校现有数据的整合、抽取和加工,实现对数据的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和统一分析,完成数据对各级领导和各级部门的决策支持,形成数据从孤立到一体化融合的大数据体系架构。

哈尔滨工程大学网络信息化建设稳步、有序、可持续推进,伴随着制度、标准、规范的不断制订与完善,已初步实现“基础网络建设”进入到“网络应用、数据信息集成”阶段。“十二五”末期,一个以“四个三”为标志的信息化体系将初步建成:三任——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任何方式——全体师生(校友)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采用任何方式都能够便捷地成为校园信息网络在线节点;三互——互联、互通、互享——全校范围内实现各类硬件平台、网络终端以及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和互享;三全——全员、全程、全域——全体师生(校友)在学习、工作、生活的全过程、全范围既能享受到完善的信息化服务又全员成为信息化的建设者;三为——为学生、为教师、为部门(院系)——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一切工作必须以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和为部门(院系)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起全新的数字化环境,朝着信息智慧校园迈进。

(作者单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化处网络信息中心 )

校园网络、应用与资源建设

高校网络与信息化建设将推动整个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学校网络与信息化建设水平已经成为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衡量高等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在高校推进信息化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现代化大学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1.网络建设

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园综合计算机信息网于1995年9月筹建,并实现了与CERNET、INTERNET的互联及校内网络办公自动化,2001年我校与中国网通联建校园宽带数字网。 2005年在原来ATM155为骨干的校园网基础上进行全面改造,采用三层组网结构,同年10月,校园万兆网全面竣工开通,实现了万兆作骨干、千兆到接入交换机、百兆到桌面的整体高速覆盖校园万兆网。另外,在没有光缆覆盖的校园边缘区域,通过电话线使用ADSL进行了全面覆盖。2011年以来,多次对校园网络核心和出口设备进行全面升级和优化,实现了IPv4/IPv6双栈全覆盖。目前,校园网共5个互联网出口,4个IPv4出口,1个IPv6出口,互联网出口总带宽达到7Gbps。同时,在我校逸夫馆、21B教学楼、启航活动中心自建了WLAN无线网络,并协助电信运营商开展无线进校园工作,目前已完成学生公寓和部分教学楼共计32个楼宇无线网络的覆盖。

2.网络应用与资源建设

校园网提供了WWW、E-mail、FTP、BBS、域名解析等网络基础服务。建立了学校网站、新闻网站、专题网站和各部门二级网站。办公系统、教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实验室和资产管理系统等应用系统相继构建,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网络教学应用与资源方面,引进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精品课程制作系统、情景教学实时录制系统、ScienceWord科技文档处理系统、网络交互多媒体课程制作系统、VOD点播系统等。通过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网络教学与中外远程交互教学。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建设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为师生提供了2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100多门我校各级精品课程,引进网络课程、学校优秀课件、自主研发教学视频与教学网站、100G容量英语教学资源等。

3.应用、集成和数据整合

根据全国高校信息化发展进程,“十一五”期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园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已从“基础网络建设”阶段,进入到“网络应用、数据信息集成”阶段。

依托“校园一卡通”,2011年建起学校公共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与校园综合服务信息门户平台,实现了学校公共数据的共享,全校范围的统一用户管理、统一身份认证,依托认证平台,实现通过一个账号访问多个应用系统的单点登录,即应用系统集成以及综合信息服务。2012至2013年,依托学校公共数据共享平台,重点加强基础数据平台和应用系统建设,实现数据的整合与共享。以共享数据平台为依托,新建数字迎新系统,在2013年迎新工作中,全面启动数字迎新,集中新生数据,实时数据共享,新生报到、缴费、住宿等各环节实时网络管理,新生报到要完成工序99.9%提前在家完成,现场实现一分钟报到;新建毕业离校系统,2013年毕业离校,通过电子“离校单”一改毕业生“转战”各部门的状态,实现了离校手续的在线办理;新建教育收费系统,学费催缴工作模式转变,实现了各部门数据实时互联互通,准确确定未交费学生数据,在校园卡消费、学籍注册、选课、开题等各个环节对学生交费情况进行有效的制约和控制,提高了学费收缴率、极大减低了各部门的工作量;数据挖掘开展数据统计分析,如全校本科生成绩挂科的统计分析、本科生留级预警分析、退学预警分析、2013学生异动情况。

猜你喜欢
哈尔滨工程大学十二五校园网
Research on Real Meaning of American Dream in Great Gatsby
速读·中旬(2021年2期)2021-07-23 22:33:04
数字化校园网建设及运行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5:54
Research on Uranium Mining
试论最大匹配算法在校园网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9年10期)2019-06-17 11:45:26
NAT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An Analysis of Mood System of Narrative Rock Song Lyrics and Its Interpersonal Functions
VPN在校园网中的集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