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实验教学的探索与改革

2014-02-05 08:37:11杨燕云英锡相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实验报告实验课实验教学

王 静 杨燕云 何 凡 英锡相

(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教研室,大连116600)

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一门主要专业课程[1],以典型药物的质量控制以及常用的药物分析方法为主要内容,要求学生正确树立起药物质量的观念,熟练掌握药物质量控制的相关技术和内容[2-4],因此,在药物分析实验课的学习过程中如何建立系统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实验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使药物分析实验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值得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和改革。

1 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药物分析实验内容的类型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所涉及的分析方法包括容量分析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在确定药物分析实验内容项目时,发现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存在实验内容陈旧、验证性实验多,研究性实验少;导致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下降,重视程度降低,主动性差,在实验过程中应付实验,甚至有的学生都不愿去做,只是抄抄实验报告完事。因而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大量相关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的能力差、综合应用各种实验方法和技术的能力差,使得企、事业单位对本科生的动手能力产生很大质疑,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我们课题组认为实验课程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需要从药物分析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验考核等诸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研究,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新体系。

2 改革内容

2.1 以学生为本 细化实验分组 以往药物分析实验经常是2~3人一组,这样的分组方法会导致实验过程中一个学生包揽实验的所有操作,而另一个学生缺乏积极性,只是敷衍实验,在实验结束时操写他人的实验数据和结果,这种现象在涉及到采用分析仪器进行含量检测时,更为明显,导致许多学生围绕在分析仪器 (比如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旁边,无事可做。所以我们课题组针对这种现象,提出要根据实验内容进行实验人数的调整,例如,容量分析实验每人一组;综合性仪器分析实验每二人一组;验证性仪器分析实验增加实验仪器数量,保证每人一组。

2.2 优化实验内容 药物分析实验内容主要是围绕药物质量的控制和评价来开展的,药物质量评价的法定依据是 《中国药典》,《中国药典》每五年修订一次,部分药物的质量内容会有所改变,如果药物分析实验的相关内容不能相应改变,就会影响到学生对该药物质量控制方法的理解,进而会影响到毕业后的相关检验工作。因此,相应的实验教学内容也应做适当调整,与药典法同步,如醋酸地塞米松有关物质的检查,《中国药典》2010年版比2005年版增加了杂质峰面积和,实验教学中对这部分进行了相应调整。

2.3 选择综合性、设计性较强的实验 通过综合实验课的开设,如,“复方乙酰水杨酸片的含量测定”要求测定复方中三种成分乙酰水杨酸、扑热息痛、咖啡因的含量,包括样品的计算、称量、提取、回收、再到最后的含量测定,此类实验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综合性和系统性。使得学生在药物分析应用方面得到充分的锻炼,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拓宽知识面。

通过设计性实验课的开设,如 “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优化及系统适应性实验”和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药物的质量标准制定研究”,增强学生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筛选高效液相色谱条件,能促进学生对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熟练应用;通过让学生自己查阅文献,确定实验方案,能增强学生对药物质量控制方法的了解,进而增强对药物分析理论知识深层次的理解。

2.4 改革教学模式 首先,药物分析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该种教学模式具有直观、形象、信息量大等特点,药物分析实验课一般是教师先进行实验内容的讲解,然后学生做实验,最后教师分析、总结实验结果,但是我们课题组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有些实验内容,由于原材料具有一定的毒性,很难长期开展下去,例如药物中的砷盐检查时,标准砷盐溶液需要用三氧化二砷,而三氧化二砷具有一定毒性,很难购买,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也要经常提醒学生要注意安全,如果这样的实验我们制作成视频课件,进行教学,即能够顺利开展此项实验内容,又能够使得实验课授课方式形象、生动。其次,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阶段,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使学生成为实验课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实验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5 改革考核模式 以往药物分析实验的考核主要是根据实验报告的成绩进行打分,这样很难综合评价学生的实验技能,为了能真实考核学生的实验技能,我们课题组在多年实验课实践的基础上,采用实验过程中考试的考核方式,对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报告进行综合评价,每学年的药物分析实验课我们选择两个实验作为考试内容。例如,我们选择了 “四苯硼钠双相滴定法测定苯扎溴铵的含量”为考核内容,教师试前精密测定其含量,没有实验的讲解,要求学生独立操作,计算含量,现场写出实验报告。教师根据对学生实验操作的观察情况、实验结果、实验原始记录、数据处理、实验报告格式及实验小结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实验技能。

3 结语

药物分析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过程。我们课题组在多年药物分析实验课实践的基础上,对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模式和实验考核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改革研究,以便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要真正达到该课程的目标,为中医药事业培养综合性、创新性人才,仍需要广大教育者孜孜不倦的努力。

[1]郭嘉伟,张梦军,张惠静.药物分析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292.

[2]黄艳,毛彩霓,姜月霞,等.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技资讯,2012,(3):198.

[3]姚雪莲,廖夫生,彭红,等.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广州化工,2011,39(23):153.

[4]周晋,李顺祥,刘平安,等.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探讨[J].药学教育,2010,26(6):43.

猜你喜欢
实验报告实验课实验教学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6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物理之友(2020年12期)2020-07-16 05:39:20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实验报告
数据挖掘算法对于提高实验报告质量的作用探讨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自由”的实验课
上实验课
实验报告无纸化管理平台研究初探*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