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芳
(新疆石油报社,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时事新闻出彩贵在 策划
□周 芳
(新疆石油报社,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时事新闻是地市党报不可或缺的报道内容,如果把一份报纸比作一棵树,那么本地新闻理所当然是树干,而时事新闻则是枝叶,但它同样是整棵树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或缺。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报业竞争的加剧,地市党报的时事新闻面临的挑战和困惑越来越多。
而时事新闻在编辑的过程中,因为稿件来源主要以新华社电稿为主,内容一般不会有政治性差错,但各家报纸的信息来源相同,势必造成内容与形式上的雷同,所以想要做好时事新闻必须从单纯转载向有效整合及深加工的新闻策划转移。因此,时事新闻的策划显得尤为有必要。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要想版面上内容既丰富,又能全面做好时事新闻是一件不可能的事。面对海量的信息和有限的版面,时事新闻版面必须进行有目的的筛选,特别是头条。头条的选择要在内容上“抓大放小”。“大”就是“要害”,即世界大事和读者关注的焦点,“小”就是一般化的、关注度不高的新闻,“要害”抓得准,做得深,以一当十,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确定头条的选题后,作为编辑还应考虑整个版面的布局。通过对稿件内容的重新组合、图片的筛选利用等,做大做足重头新闻,在版面上形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首先,冲击力可以是一系列的报道。这就要求时事新闻在报道一些重大事件、热点新闻时要不惜版面,浓墨重彩,办出特色。比如,2014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新疆石油报》每天辟出一至两块版,共16个专版进行报道,有封面大图片、重点提要及导读、开设《焦点关注》和《体育新闻》版,从“索契开幕式”、“动态”、“焦点”、“英雄榜”等多角度对索契冬奥会进行了系列报道。十八届三中全会用了12个版;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推出了12个版。这些经过策划与组合的版面,突出了重大时事报道的宣传效果,吸引了更多的读者。
第二,追求“新”,主要是策划时要出新。新媒体时代,面对具有即时发布功能的网络、现场直播的电视和快捷方便的手机报,平面媒体不能只追求时效性。因此,头条新闻应该从消息、动态新闻转向深度报道,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关注事件背后的故事,做足“深度”文章和链接新闻。
比如,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政府的右倾路线,编辑除了将最新的新闻事件、媒体舆论、国际观察、专家分析等进行了集纳,还将安倍政府一年来右倾的标志性事件通过一个向右倾斜的日本国旗展示给读者,使报道独树一帜,兼顾了深度及视角效果。
时事新闻也可以与本地内容相呼应,做到贴近性。时事新闻除了报道重大事件及读者关心的事件外,也要满足读者求知的心理,这就需要时事编辑在做时事新闻策划时注重内容的贴近性与服务性。
快餐时代,读者看报纸不能长时间保持高度集中,但当读者看到感兴趣的新闻时会在短时间集中注意力。按照读者的心理,在编辑时事新闻版面之前,就要确定头条、次头条、国际头条和国内头条。每一篇稿件都要从最重要或最有趣味的新闻点下手,如何下手?可通过大标题的制作、核心提要吸引读者,让读者在精神疲劳时,能感到峰回路转。
做时事版,每天要浏览很多稿件,浏览并不是一扫而过,要做个有心人,认真研究,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一些主题相近的内容、或观点相左的稿件可以组合到一起,同样一件事,便于读者了解更多的资讯,形成集聚效应,使报道更立体,凸显新闻的核心价值。
另外,时事版不是孤立的,它是整张报纸的一部分,要注意与本地新闻版的呼应与互动,特别针对本地新闻版的报道重点作出内容上的呼应与补充。比如,近日北京市消协曝光清风等多种知名纸巾不合格的事件,且公布了不合格产品的型号及不合格项目,我市到底有没有这些品牌、型号的纸巾呢?这样一件本属国内其它地方的新闻事件,在本地找到了落脚点,读者在看到这则新闻时,必定更加感兴趣,因为与本地读者的利益密切相关。这样一来有效地配合了该则国内新闻,形成了外地与本地的呼应和互动,进一步增强了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