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新民
(开封日报报业集团,河南 开封 475000)
地方媒体如何在重大新闻报道方面有所作为?河南《开封日报》近年来开辟报道新渠道,大胆探索重大新闻报道新模式,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实践。
中欧达成光伏价格承诺堪称全球瞩目的重大新闻,开封本地有在全国颇具影响的光伏企业——河南新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地方主流媒体,做好该事件的解读责无旁贷,但如何才能做出地方特色、做出影响,是报道的关键。我们在看到这一消息后,结合该企业实际,及时策划,推出了《加快资源整合撬动新兴市场——从新大新材发展现状看中欧光伏贸易争端达成共识对国内光伏产业发展影响》一文,从开封的角度看新闻,不仅使新闻有效落地,而且增进了读者对新闻的理解,很好地发出了地方媒体的声音。在报道过程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以下三点:
扬长避短,深挖资源。在大事件报道上,地方媒体和国家级媒体相比最大的劣势在于前者在信息来源方面存在局限性的短板。但其优势也是后者无法比拟的,那就是地方媒体容易捕捉到来自基层鲜活的事例,而这恰恰是使重大新闻落地的有利之处,发挥这一优势,文章往往最有“说服力”和“话语权”,最能吸引受众的眼球。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策划时制定了“扬长避短,深挖资源”的原则,紧紧围绕本地企业挖“金矿”,通过强化“本土元素”,使读者对新闻有了更深、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处理好“大气候”与“小气候”的关系。自2011年11月初美国光伏“双反”以来,22个月中,我国光伏产业经历了美国与欧盟的两次“双反”以及国内本土市场的快速扩容,“双反”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开始逐渐显现。然而,作为纳斯达克的上市企业和在国内乃至全球有着举足轻重产业地位的企业,地处开封的河南新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并没有因此而“倒下”,面对“双反”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该企业的发展历尽波折,一度陷入低谷。在困难期,企业谢绝媒体采访,潜心磨练,全力争取市场竞争的主动权,经营形势出现好转。这一现实对于普遍低迷的光伏市场无疑是一剂“强心剂”。于是,我们以中欧光伏贸易争端为主线,解剖地方企业这一“麻雀”,纵论阴霾下的光伏产业的突围之道,不仅使报道更接地气,而且提升了报道的指导价值。
传好“声”更要回好“音”。做好重大新闻的报道,地方媒体所做的不仅仅是新闻的呈现,还要有自己的声音。中欧光伏价格承诺的前提是,中方光伏企业必须接受“限量限价”的条件,该条件考量着中方光伏企业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如何转型,而这恰恰是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在策划中针对性地设计了“对于价格承诺和‘双限’,市场有着怎样的反应?”、“‘双限’下的光伏企业又将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等话题。在报道中,记者倾听来自企业的各种心声,集思广益,很好地发出自己的声音,使地方媒体在重大新闻面前不再是“传声筒”,而是“回音壁”。
中原经济区的报道是我们做好大事件报道的创新实践。2011年11月,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家战略。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角河南省而言,在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肩负了新的历史使命。开封作为郑州的“邻居”,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所承担的责任是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乘政策东风全面融入。而做到这一点必须点多面广,不仅需要自我审视,准确定位,同时在发展上还要有全省乃至全国、全球的视野。为此,我们创新思路,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及时推出了“圆梦大中原”中原经济区十八城市发展行大型采访活动,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三化”协调发展的方针,结合开封打好“五大攻坚战”的实际,带着开封发展的期盼,走出去取他人之长。采访中,我们在河南、山西、山东和安徽四省中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和开封发展实际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的城市,这些城市对开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找准坐标、对比标杆,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在报道形式上,每个城市的报道均为整版,内容翔实,并配发记者手记,使报道既有深度又有高度。在此基础上,我们还编辑出版专题内参,拓宽媒体审视发展、助力发展的途径。该报道历时近三个月,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好评和影响,受访城市的媒体给予较高评价,称赞这是党报新闻实践的创新,体现党报的责任和担当。
面对重大新闻,地方媒体要发声有力,还需要有延展性思维,围绕地理、心理、利益及厉害关系等环节深入剖析,对号入座。这样才能使新闻有地方标签,才能增强权威性,提高关注度,增强影响力。我们在这方面的案例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报道。
郑州航空港区建设,不仅是郑州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也是河南乃至中原地区经济发展史上的大事。而开封上下对此充满期待的是,开封的尉氏县部分区域就在规划范围内,这意味着作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和郑汴一体化的重要一极,与郑州一衣带水的开封毫无疑问地将会在郑州航空港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航空港建设将使开封市受益,开封要做的不是观望,而是迅速拿出抓住航空港建设机遇的措施和行动。这种形势下,媒体更应先行一步,以新闻之力,助推发展。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以航空港建设对开封有何利好、政府及其企业如何把握机遇等问题为切入点,展开策划和报道。
《郑州航空港区规划》的内容既有利于尉氏县有针对性地承接产业转移,强力拉动尉氏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有利于开封其他县、区抢抓郑汴一体化和中原经济区发展机遇,积极培育发展与郑州航空港区联系紧密的产业,从而以产业发展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港区为河南描绘了怎样的蓝图?尉氏在整个港区扮演什么角色?我们认为这些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回答好这些问题是报道的重点和关键。于是,围绕这些问题我们及时推出了《国家战略:大手笔谋划航空港区》、《河南思路:精细化发展航空港经济》、《郑州行动:高标准打造中原龙头》、《开封对策:准定位快推动求发展》4个整版的专题报道,对航空港区的“开封效应”和“开封行动”进行全面聚焦,为了报道的权威性,记者走访专家、学者,走企业、进园区,整组报道点面结合,既有事实又有分析,观点和内容切中开封发展的所需所盼,推出后不仅在读者中产生了释疑解惑的效果,而且受到业界的赞同和认可,为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提供了决策依据。
上述案例很好地运用了新闻接近性原则,让重大新闻“无中生有”地和读者产生了联系,从而让重大新闻变得“平易近人”。
由此可见,地方媒体在重大新闻报道方面所谓的“短板”,其实完全可以通过好的策划来弥补,用“地方眼”读大事件,用心策划、实施到位,地方媒体完全可以做出报道和解读大事件的大文章、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