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论基石——学习邓小平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思想

2014-02-05 05:50龙新民
中共党史研究 2014年8期
关键词:文选思想建设

龙新民

(本文作者 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研究员北京 10008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就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战略部署,号召全党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承担起的庄严历史责任。在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进程中,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思想,对于深刻把握新时期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的一系列富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大力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

一、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本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文化也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极大凝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是在这个根本问题上,邓小平首先以其政治家的战略眼光,旗帜鲜明地为全党全国人民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在这历史的转折关头,邓小平于1979年10月30日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08页。这是我们党进一步明确提出抓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即“两个文明建设”的思想。由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摆上了党和政府新时期工作的重要日程。

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领域全面展开;对外开放也由兴办经济特区到开放14个沿海城市而不断扩大。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在国门打开的情况下,在吸收资本主义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如何有力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形成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观念、舆论环境、文化氛围和社会条件,成为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这一时期,邓小平高瞻远瞩,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他强调,搞现代化建设一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只有一手是不行的,要有两手;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甚至社会也会变质。邓小平还对推进思想道德建设、繁荣文化艺术、发展科技教育事业等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坚决克服社会上的消极腐败现象,搞好我们的社会风气;强调社会主义文艺要努力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激发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提出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强调要把教育认真抓起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等等。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国际发生政治风波,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在这个重大关头,邓小平希望全党冷静地总结过去、思考未来。他鲜明地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没有错,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没有错,今天回头来看,出现了明显的不足,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一硬一软不相称,配合得不好。他要求全党认真解决这个问题。1992年春天,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再一次强调,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个文明建设都要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关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两个文明建设都要搞好”的思想,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从根本上突出了文化建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思想认识基础。邓小平这一思想也为我们党把文化建设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大政方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只有站在这样一个历史的全局的高度,我们才能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增强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魂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建立起来的政党,党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不久,邓小平针对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三个多月来的形势,于1979年3月30日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他指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这四项是: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4—165页。在谈到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时,邓小平强调:“我们坚持的和要当作行动指南的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或者说是由这些基本原理构成的科学体系。”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71页。邓小平还特别要求思想理论战线、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必须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思想理论界、文化界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相当严重的混乱,特别是存在精神污染现象,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也有所出现。针对这一情况,邓小平认为,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他指出:“作为灵魂工程师,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用自己的文章、作品、教学、讲演、表演,教育和引导人民正确地对待历史,认识现实,坚信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鼓舞人民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真正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为伟大壮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英勇奋斗。”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0页。邓小平对那种在理论研究中出现的离开马克思主义方向的情况和用西方资产阶级没落文化腐蚀青年的状况提出了严肃批评。他指出:“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44页。,要“使马克思主义的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宣传,特别是在一切重大理论性、原则性问题上的正确观点,在思想界真正发挥主导作用”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46页。。

从邓小平在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无论什么情况下,他始终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引思想文化战线工作的前进方向。今天,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时代特征、人民愿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文化建设新的实践。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灵魂,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伟大的成果。回顾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才注入了先进的思想内涵,中国人民才获得了科学的思想武器,凝聚起共同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指针和强大力量。在新的形势下,我们一定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领文化建设,绝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确保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三、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路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制定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纲领。特别是在陕甘宁边区,毛泽东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正确方向,开创了革命文艺的正确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党在进一步倡导文艺为人民服务这一政治方向的同时,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正确方针,引导文艺、科学等社会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后来由于十年“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左”的错误,“双百”方针没能得到贯彻执行,文化工作遭受重大挫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通过拨乱反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出现新的转机,文化建设重新走上正确轨道。在1979年10月底召开的第四次文代会的祝词中,邓小平代表党中央宣布:“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10页。在祝词中邓小平还指出:“同心同德地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国人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是决定祖国命运的千秋大业。”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08—209页。“围绕着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共同目标,文艺的路子要越走越宽,在正确的创作思想的指导下,文艺题材和表现手法要日益丰富多彩,敢于创新。”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11页。正是根据邓小平的这一思想,1980年7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论。从此,我国新时期文艺事业发展的方向正式表述为“二为”方向,即“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在改革开放头十年间,邓小平在各种会议、各个场合的多次讲话中,反复强调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明确指出:“思想理论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一定要坚决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一定要坚决执行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的方针,一定要坚决执行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针。这些都是三中全会决定了的,现在重申一遍,不允许有丝毫动摇。”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83页。又说:“毫无疑问,我们仍然坚持‘双百’方针,坚持宪法和法律所保障的各项自由,坚持对思想上的不正确倾向以说服教育为主的方针,不搞任何运动和‘大批判’。”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5页。针对当时社会上一些人对党要求安定团结、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等举措产生的疑虑,邓小平反复强调:我们要永远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是不会改变的。同时,邓小平还批驳了那种把贯彻“双百”方针同维护安定团结对立起来、同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立起来的思想倾向,指出:“我们坚持安定团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双百’方针,是完全一致的。”⑥《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56页。“双百”方针要为在安定团结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全国人民的最大利益服务;“坚持‘双百’方针也离不开批评和自我批评”⑦《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92页。。邓小平的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期党在思想文化领域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我们党长期领导文化建设取得的实践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对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适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集中体现。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决定了这条道路的正确方向。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着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均等化,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文化建设要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热情讴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生动展示全国各族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传播正能量,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通向这条道路的正确途径。文化繁荣发展需要更多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人民群众渴望更加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只有大力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充分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营造健康向上、宽松和谐的浓厚氛围,提倡不同观点、不同学派充分讨论,鼓励各种体裁、题材、风格、形式、手段自由发展,坚持对思想认识问题、学术问题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尊重作家、艺术家和文化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社会主义文化园地才能百花齐放、万紫千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四、坚持培育“四有”新人,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基

国家的强盛,民族的振兴,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人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略眼光和政治智慧,始终关注人才培养,关注民族素质的提高。

1982年7月4日,邓小平在军委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408页。1983年4月29日,他在谈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时又一次提出:“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8页。1986年11月9日,邓小平将此正式表述为“四有”,他说:“现在中国提出‘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90页。几个月后,他再次指出:“我们提出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05页。邓小平提出的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和要求,是他立足于国家长治久安所作的战略思考。正如他后来在南方谈话中所深刻总结的:“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0页。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不仅是邓小平对人民群众和青年一代的要求和希望,他也要求老同志、广大党员干部、思想文化战线的工作人员首先做到“四有”,并肩负起教育引导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责任。他提出,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每个党员在端正党风和社会风气方面都要以身作则。他强调,思想文化战线的同志要成为人类灵魂工程师。他提出:“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的品德,要从小开始培养”,“学校要大力加强革命秩序和革命纪律,造就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一代新人”⑥《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05页。。邓小平的这些重要思想,着眼于培养“四有”新人、提高社会全体成员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基础,也是新时期党确立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文化具有以文化人的功能,也应当承担起以文化人的责任。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培养一代又一代“四有”新人,既是应有之义,又是根本保障。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人自己创造的,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离开了人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离开了人的活动,就不可能有社会发展的历史。当今世界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的竞争愈加激烈。而这一切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代表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因此,我们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首先像邓小平所指出的那样,靠理想和纪律把人民团结起来,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最大限度地把广大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人民把爱国热情化作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际行动。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社会全体成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培养和展现中华儿女锐意进取、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必须贯穿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文化的创造者。一切进步的文化创作生产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毫无疑问,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一代一代“四有”新人在中华大地上茁壮成长,将会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进程。

五、坚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植根群众火热生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源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和人民奋进的号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五千年文明,植根于当代伟大实践,也吸收着世界优秀文明的成果,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象征,并为世界所瞩目。

改革开放初期,针对“文化大革命”十年文化工作遭受严重挫折、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严重摧残的状况,邓小平从战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经历和不同教育程度的人们,有多样的生活习俗、文化传统和艺术爱好。”“我国古代的和外国的文艺作品、表演艺术中一切进步的和优秀的东西,都应当借鉴和学习。”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10页。他要求:“所有文艺工作者,都应当认真钻研、吸收、融化和发展古今中外艺术技巧中一切好的东西,创造出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的完美的艺术形式。”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12页。邓小平还特别讲道,振兴中华民族,一定“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8页。。邓小平把学习中国历史文化,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到了促进中国发展、振兴中华民族的高度。

当我们的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之后,邓小平围绕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个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对文化建设进行新的战略思考。他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我们的人民勤劳勇敢,坚韧不拔,有智慧,有理想,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顾大局,守纪律。”“文艺创作必须充分表现我们人民的优秀品质,赞美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在同各种敌人和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所取得的伟大胜利。”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09页。他还强调说:“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要通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本质,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并且努力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给他们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⑤《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10页。“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忘记、忽略或是割断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⑥《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11—212页。邓小平还严厉批评了一些人对人民群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英雄业绩和火热生活缺少热情,却热心于写阴暗面的、灰色的,以至胡编乱造、歪曲革命的历史和现实的东西;严厉批评了“一切向钱看”、把精神产品商品化的错误倾向。邓小平关于文化工作必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植根当代群众火热生活的一系列论述,指明了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源头活水,是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必须认真把握的。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割断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古老民族。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在中国人民抵御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建设美好家园的征途上,不断培育和弘扬了爱国统一、热爱和平、勤劳勇敢、团结友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也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优良传统。同时,中华民族精神正是通过文化的载体,薪火相传,绵延不断。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和财富。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继承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用已经为历史所证明是正确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规矩规范,作为我们今天开展民族精神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借鉴。

毫无疑问,文化的发展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前进而与时俱进的。当今时代,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党的领导下,意气风发地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亿万人民火热的生活、奋进的精神,为文化工作提供了丰沛的力量源泉。文化工作者应当像邓小平所要求的那样,把人民当作自己的母亲,把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当作自己的艺术生命,满腔热情地深入群众生活,始终不渝地面向广大群众。古往今来,一切优秀的文化创造,一切传世的精品力作,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是人民生活的艺术再现。文化工作者只有坚持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努力走进生活深处,走进人民心中,把艺术才华的增长和艺术表现能力的提高深深植根于生活、植根于社会、植根于人民,才能获取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不断创作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邓小平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内容极为丰富,内涵极为深刻,涵盖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指导思想、发展道路、根本任务、方针政策、人才保障等方方面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文艺理论,是新时期指引我国文化发展繁荣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新形势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理论基石和行动指南。文化建设始终是我们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重点。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在不同历史阶段,都对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和论断,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理论体系。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继续深化改革,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中,不断谱写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文选思想建设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画与理
思想与“剑”
画与理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画与理
画与理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