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宇 张 莹 罗 娅 孟 洋
医疗设备采购非规范性问题探讨
安 宇①张 莹①罗 娅①孟 洋①
目的:通过审计进一步提高设备采购质量,降低采购费用,维护医疗卫生机构的合法权益,促进医疗卫生机构价值的增加及目标的实现。方法:通过案例研究法,汇总医疗设备采购在内部控制、采购计划、采购招标、采购合同和采购期后事项的审计常见问题。结果:通过探讨医疗设备采购常见问题,提出基于医疗卫生内部审计咨询视角的管理咨询建议,促进医疗卫生机构经济活动的合法规范。结论:审计咨询服务有利于加大医疗设备采购审计结果运用,提升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质量和风险防范能力。
医疗设备采购;审计咨询;非规范性;内部控制
安宇,女,(1966- ),本科学历,会计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审计室主任,研究方向:高校及医院会计与审计。
[First-author’s address]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Beijing 100191, China.
医疗设备是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更新快、维护费用高、所占比重大、价值高以及投资效益与经济效益难以量化和统一等特点[1]。医疗设备采购审计是指审计机构与人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标准,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医疗设备采购部门和环节的经营活动以及内部控制等所进行的独立监督和评价活动;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的要求,医疗设备采购审计范围可涵盖采购内部控制、采购计划、采购合同、采购招标、供货商选择、采购数量、采购价格、采购质量、设备保管、结算付款以及设备采购期后事项等内容[2-5]。随着医疗设备投入逐步增大,通过审计能够改善设备采购质量,降低采购费用,维护医疗卫生机构的合法权益,促进医疗卫生机构价值的增加及目标的实现。基于医疗卫生内部审计机构对医疗设备采购审计咨询视角,分析医疗设备采购常见共性问题,提出相应管理建议,有利于进一步做好医疗设备采购工作。
1.1 设备采购的内部控制
医疗设备采购内部控制主要包括“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管理监督”五大要素,涵盖“不相容岗位分离、内部授权审批、重大经济决策及业务流程控制”等关键控制点。大型医疗卫生机构均具备医疗设备采购制度,但多基于部门的管理视角设置制度,在整体调动力和关键控制点上存在遗漏:①在新形势下未能及时更新管理制度,在科学规范性和执行有效力上存在欠缺;②职责分工及人员胜任能力仍有不足,在医疗卫生机构相关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上还有待加强;③医疗设备采购的整体内控意识和业务管理水平均有待提高。
医疗设备采购内部控制应依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等相关文件的最新要求:①提升内部控制意识,分别针对组织层面和部门层面的关键控制点,及时更新改良内部控制制度环境;②通过风险估测管理,建立岗位责任制,分离“设备购置预算编制与审批、审批与执行、设备采购、验收与款项支付、设备处置的申请与审批、审批与执行以及设备取得与处置业务的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等不相容岗位,完善内部授权审批、重大经济决策和采购管理流程;③做好信息沟通和定期监督,确保内部控制执行有效。
1.2 设备采购计划
医疗设备采购计划包含价格、数量、质量、采购方式、供应商选择及可行性研究等。大型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设备购置前期,对重要设备用途、产生社会效益等已具备形式上的可行性研究,但专家论证多偏于单纯业务需求而非全面经营考量,在采购方式、供应商选择、设备价格、使用效率以及成本效益等方面缺乏较为细致综合的经济分析或审计咨询;采购计划的逐级审批或集体决策程序不够到位,以致决策支撑依据不够充分;部分计划滞后或走过场,尤其在使用科研经费购买医疗设备时,存在招标完毕和合同签订之后才提交设备论证表的情况,突击花钱和盲目购置较为严重,存在一定程度的政策合法合规性风险以及设备闲置效益低下问题。
医疗设备采购计划应充分考虑医疗卫生机构发展规划、临床应用前景、科研或医疗市场需求及医改政策新要求[6],根据《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要求,建立固定资产购建论证制度,加强立项、预算、调整、审批及执行等环节的控制,提升采购计划编制依据可靠性、采购计划审批程序合规性、采购计划所列价格合理性、采购计划设备数量合理性、采购方式选择合理性以及供货商选择合理性,确保采购计划高效执行。
1.3 设备采购招标
医疗设备采购招标可分为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及议标等不同形式。招标信息发布延迟、投标人资质造假、投标人串通围标、邀标议标少于规定人数、招标方式随意变更、评审专家资质欠缺、赠送配套设备干扰竞争以及外币折算价格不公允等是廉政风险防控关注的主要问题。采购招标问题常见于:①医疗设备采购由于业务紧急等原因未按照相应的集中采购目录标准实施政府集中采购;②未将公开招标作为符合政府采购要求的主要方式;③供应商选择缺乏考察评价和定期更换机制,过渡依赖单一品牌或固定使用供应商;④投标单位许诺另外赠送配套设备,影响公平竞争涉嫌捆绑销售;⑤医疗设备价格缺乏货比三家,偏离市场公允价值。问题的产生均可归因于采购招标程序的不规范或程序流于形式[7-11]。
医疗设备采购招标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央预算单位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等相关文件要求,根据管理灵活性和采购针对性,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管理,系统规范招标采购方式、评标专家管理及招标过程监管完善招标采购工作,保证招标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1.4 设备采购合同
医疗设备采购合同包含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格和结算方式、运输方式、履约期限及违约责任等要素,合同管理涵盖采购合同正本、合同补充协议、技术协议、采购订单、合同评审表及合同台账登记表等资料。审计发现的问题有:①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存在缺乏专门合同管理机构的问题,合同分散在不同部门,以及医疗卫生机构经济运行的复杂情况,加重了合同签订与执行的信息沟通不力,致使合同过程监管失去控制;②医疗卫生机构对外签订医疗设备采购合同信息不对称,表现为合同重要要素缺失或权利义务约定不清、售后服务条款与标的不一致、投标允诺的设备维保期限与实际签订合同期限不符以及相关或费用约定不够清晰完整等情况,致使医疗卫生机构利益无法得到确切保障。
医疗设备采购合同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经济合同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有关合同管理的规定,建立经济合同管理制度,加强合同签订归口管理,健全分级管理机制,完善医疗设备采购等合同的流转审核、签章登记、副本备案、过程监督及结果评估等工作流程,做好经济合同的事前控制和过程监管,切实维护医疗卫生机构的经济利益。
2.1 采购期后的常见问题
医疗设备采购期后常见问题有:①采购期后的医疗设备验收、盘点和报废程序不严谨,缺乏实质性过程监督和完整性程序记录;②采购档案管理意识淡薄,未形成档案管理制度和科学管理机制,资料未及时收集整理,存放、借阅和保管随意,甚至造成重要资料丢失[12];③设备管理口径与账务会计口径不一致,数据存在差异且未及时分析处理;④未按照国家规定的会计制度及会计基础规范进行正确账务处理,如由医院设备采购人员以大额现金形式领走到期的医疗设备质保金,忽视后续报废、出售和投资等残值收益等;⑤部分医疗设备效益低下及闲置。
2.2 采购期后的规范管理对策
医疗设备采购期后工作应遵循《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医院财务制度》等相关规定,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相关部门对医疗设备验收、盘点、报废、调拨、出售及投资等后期监管工作,建立健全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制度,加强设备和财务部门的设备信息平台对接,规范会计账务处理及财务信息编报工作,综合分析医疗设备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医疗设备采购提供科学评价结果和决策管理依据。
医疗设备采购审计工作,应根据最新修订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注重确认与咨询服务结合,凸显审计作为和建议价值[13];履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协同提升审计结果运用,可根据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以及美国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完善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监督工作,加强医疗设备采购的前期、过程及后续环节管理,为进一步做好医疗设备采购工作保驾护航[14-15]。
[1]欧洪珍,杨健.卫生医疗单位固定资产内部审计的探讨[J].中国内部审计,2012(11):74-75.
[2]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2号—物资采购审计[S].2005-01-01.
[3]苏根元.医院医疗设备采购管理环节的信息化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3,10(9):71-73.
[4]陈芳洲,赵兴群.浅谈医疗设备采购流程[J].管理观察,2013,36:154-155.
[5]黄鑫,胡艳波.医疗设备采购流程的科学化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13,10(9):82-84.
[6]余廉.医院内部审计参与医疗设备管理需关注六个环节[J].财经界(学术版),2013(7):217-225.
[7]张丽芳.浅谈医疗设备采购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政府采购,2014,(1):53-54.
[8]王秀珊.浅谈医院设备采购审计[J].现代商业,2010 (9):216-217.
[9]刘振美.加强医院固定资产审计的有效措施[J].现代商业,2013(20):218.
[10]孙宏伟.浅谈设备采购招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3):36.
[11]王军,刘心田,王丹阳.医疗设备招标采购的探索与实践[J].经营管理者,2013(11):148.
[12]李奥婕,匡海斌.加强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之我见[J].经济师,2013(7):244-245.
[13]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中国内部审计准则[S].2013-08-20.
[14]教育部财务司.教育内部审计规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15]陆明,方梅华.医疗设备采购成本有效控制的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3,10(8):91-92,103.
Discussion on some non normative problems of medical equipment procurement/
AN Yu, ZHANG Ying, LUO Ya, et al// China Medical Equipment,2014,11(12):102-104.
Objective:Through the audit to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quipment procurement, reduce procurement costs, protec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promote the value addition and objective realization of medical and health institutions.Methods:Through case study ,analyzing the common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in medical equipment procurement in internal control, procurement plan, procurement, procurement contracts and procurement period after affairs.Results:Through the discussion on some non normative problems of medical equipment procurement, putting forward the relevant sugges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udit advisory, and regulating economic activity of medical and health institutions.Conclusion:The audit advisory services could enhance the results of the use of medical equipment procurement audit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quality and risk prevention capacity of medical and health institutions.
Medical equipment procurement; Audit advisory; Non normative; Internal control
1672-8270(2014)12-0102-03
R197.39
A
10.3969/J.ISSN.1672-8270.2014.12.038
2014-05-16
①北京大学医学部审计室 北京 10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