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数据维稳镜鉴
大数据是信息技术的新热点,其发展与应用有助于优化公共服务模式、提升社会安全保障能力与应急能力。美国作为全球大数据领域的先行者,在运用大数据手段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已先行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效。以之为标杆,分析其典型做法,有助于我国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进一步做好维稳工作。
六个领域的典型应用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既要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也要着力化解矛盾纠纷和打击犯罪,还要通过加强舆论引导为保障与改善民生、预防犯罪等工作营造稳定的氛围。美国及其地方政府在其中诸多方面都已结合大数据实施了典型应用。
其一,以大数据提高反恐能力。“911”事件之后,美国政府在反思中发现,多个安全部门之间协调不到位、不能及时分享情报资源,是其虽然掌握了诸多线索却没能预防恐怖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建立“棱镜”等大数据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和分析手段,美国的国家安全部门能够以更高效率完成对多种来源数据的分析,并揭示出不同行为间的互动关系,进而能够运用分析算法预测危险分子的行动趋势。这为安全部门预防恐怖主义等威胁国家利益的行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棱镜”计划曝光后,美国政府部门再三强调其存在的合理性,虽然相当程度上是在为自己的不当行为进行掩饰,但其所说的发现和预防多起恐怖事件的成果,也绝非空穴来风。
其二,以大数据维护社会安全。除了政府部门的反恐工作外,让公共服务机构和企业提高安全警戒与防范能力,也是保障国家和社会安全的紧要工作。美国国家安全局和交通安全局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开发了计算机辅助乘客筛选系统,为美国本土各个机场提供应用接口。该系统将乘客购买机票时提供的姓名、联系地址、电话号码、出生日期等信息输入到商用数据库中,商用数据库则据此将隐含特殊危险等级的数字分值传送给交通安全局:绿色分值的乘客将接受正常筛选,黄色分值的乘客将接受额外筛选,红色分值的乘客将被禁止登机,且有可能受到法律强制性的关照。
其三,以大数据预防犯罪案件发生。防止犯罪事件特别是大规模暴力犯罪事件发生,是维稳工作的重要内容。以大数据为手段,能够提高从各种情报中“大海捞针”的水平,通过提取人们行为的时空规律性和关联性,进行犯罪预测。例如,加利福尼亚州桑塔克鲁兹市使用犯罪预测系统,对可能出现犯罪的重点区域、重要时段进行预测,并安排巡警巡逻。在所预测的犯罪事件中,有三分之二真的发生。系统投入使用一年后,该市入室行窃减少了11%,偷车减少了8%,抓捕率上升了56%。
其四,以大数据提高灾害预防能力。排查各类隐患、加强灾害防控是综合维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遏制火灾事故的发生可谓其中重点。以纽约市为例,该市约有100万栋建筑物,每年有差不多3000栋会因火灾损毁。由于城市状况复杂,消防人员往往难以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预防火灾成了减少损失的重中之重。为此,纽约市消防部门依据数据收集划分出了60个可能会产生火险的因素,包括区域居民平均收入、建筑物年龄、是否存在电气性能问题等。通过这些因素数据和相关算法,纽约市消防部门给建筑物都标注了风险指数,并据此确定消防检查的优先级和重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安全排查。
其五,以大数据推进犯罪案件侦破。在这方面,波士顿连环爆炸案的成功侦破可谓其中著名案例。2013年4月15日,美国波士顿在举办马拉松比赛的过程中发生连续炸弹爆炸案,导致3人死亡、183人受伤。案件发生后警方不仅走访了事发地点附近12个街区的居民,收集可能存在的各种私人录像和照片,还大量收集网上信息,包括信息社交网站上出现的相关照片、录像等,并在这些网站上向公众提出收集相关信息的请求。通过对各方面数据的比对、查找,警方从录像中截取出了嫌疑人照片并发出通缉令,从而为最终追捕罪犯提供了确凿的证据和可靠的参考。
其六,以大数据加强对政府人员的监管。针对警车违规行驶的问题,弗吉尼亚州政府通过《信息自由法》申请,获得上百万条警车通过收费站的记录,并结合两个收费站之间的距离、行驶时间、地点、驾驶员的住址等进行详尽的数据分析,在13个月中,发现了5100宗警车超速行为。据此,弗吉尼亚州警务部门进行了大整顿,端正了警务人员的行为和警车使用规范,有效消除了社会质疑。
(李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