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走转改”提升科技期刊的质量
——以《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为例

2014-02-04 23:49李恩昌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年10期
关键词:伦理学科技期刊伦理

■李恩昌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编辑部,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西路76号 710061,E-mail:wenhai188@163.com

当前,在新闻界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下称“走转改”)活动,已对提高我国新闻事业的质量、促进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好评[1]。那么,“走转改”这样一种对新闻界行之有效的好办法是否适合于科技期刊界?目前此类研究资料极少,少见系统论述的文章。

科技期刊的“走转改”与新闻界的“走转改”本质相同,但又有区别。科技期刊的“走转改”就是通过编辑深入科研第一线,走近作者,走近专家学者,了解科研实际和学科中的问题及发展动向,掌握稿件取舍的第一手资料,转变过去只坐在编辑部,仅靠网上审稿和纸上约稿的习惯和作风,并引导作者改变一些文章言之无物、言过其实、虚浮冗长的文风,写出富有创新观点和言简意赅的优质论文,从而使科技期刊质量得到切实提高。

我刊从2011年后半年,向新闻界学习开展“走转改”活动,在方法上,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作出安排,有些针对特有问题专项进行“走转改”活动,有些结合相关会议、活动,在会议、活动结束后顺道到科研单位、科研一线进行“走转改”,有些在省内附近单位,有些在全国各地,实行远近结合,专兼结合。

1 发现学科疑点,引领学科发展

通常,直接指导科技创新活动是学术期刊的主要功能之一[2],而这个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编辑策划、栏目设计来实现的。所以,对栏目设计的关注就是对期刊引领学科发展的关注。一个好的期刊编辑,必须以较多的精力关注和做好栏目设计。而通过“走转改”,编辑可以实地考察学科发展的现状,发现学科发展中的热点、弱点和难点等疑点,及时设计相关针对性的栏目。特别是在“走转改”中,通过与知名学者、学界同仁的面对面交流,听取他们对刊物栏目设计及办好刊物的建议,更可为做好栏目设计提供极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栏目设计作为理论形态所刊登的内容,总是不能完全满足不断实践学科发展的全面需要。这二者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距离,而来自编辑深入实地,了解情况基础之上的独具慧眼的、及时准确的栏目设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

如在我国生命伦理学、医学伦理学发展了30多年的时候,学术界对我国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的现状、成就及今后发展产生了分歧,甚至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我刊编辑通过走访多个科研单位和多位学者,在2012年设立了“医学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发展研究”的栏目,组织学界多位学者撰稿,笔者也发表了6篇中国生命伦理学发展研究的系列文章。[3]这些文章系统的回答了我国生命伦理学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受到学界的赞赏。

又如,在“走转改”中,笔者到云南的一些医院了解到,由于我国器官捐献率极低,致使我国器官来源少,供体满足率只有百分之一左右,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器官移植工作。而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主要是支持我国器官捐献的道德体系尚未建立。我刊于2012年及时设立了“器官移植与捐献伦理”的栏目,并组织发表了一批有质量、有影响的文章,有力地配合了我国器官捐献制度的建立。

再者,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对研究生导师师德问题议论较多,我们在北京西苑医院走访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时,了解到他曾在有关大学做过有关研究生导师师德的报告,随即向他约稿,在“院士论坛”上发表了陈院士《谈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导师》一文,该文以切身的体会、渊博的知识阐述了做好研究生导师的要点及戒律。文章发表后不少研究生导师称陈院士的文章对他们的教育启发甚大。

2 熟悉学科实际,把握取舍标准

科技期刊是对科研实践活动的反映,而实践在具有理性一面的同时,也具有局限性的一面,存在着难以区分的现象与本质,也时常优劣并存,精粗难辨,这些都经常反映在作者来稿中,需要编辑对学科实际情况特别是存在问题有所了解,从而在心中形成对稿件取舍、修改的标准。

医学伦理学是一门对医学领域现象及问题进行价值评价的学科,其中经常会讲到一项医学技术、一项改革措施、一个治疗方案的伦理价值及存在的问题、根源及解决的办法。理论上讲,这些现象、问题到底是一个什么状况及程度,编辑在编稿过程中应该有所了解。但过去编辑只能根据作者在稿件中讲到的情况或其他资料予以把握。而“走转改”使编辑在深入实际的过程中对这些问题有了第一手资料,从而心中有数,有利于较准确的做到对稿件的取舍或编辑。比如,近年来,我国各大医疗单位根据国家统一安排,普遍对涉及人体试验的科研活动进行伦理审查工作。这是一项为保护受试者权益而开展的一项工作,涉及到伦理审查的人员组成、人才培养、受试者知情同意、程序设置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伦理审查的机构建设、秘书人员的配置、伦理审查档案的保管等问题。编辑人员过去仅从作者的稿件中了解,对其中许多问题的真实情况、利弊得失并不清楚,心中无数。为此,笔者深入到上海、长沙等一些伦理审查工作开展好的医院采访、调研。进入到这些医院伦理审查办公室后,众多的档案资料、整齐有序的审查环境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医院都承担国际研究项目的审查。国际伦理审查工作对档案建设、保存极其重视,提出了“没有档案就等于没有发生”的要求,使我们了解了国际伦理审查中对档案资料的极大关注。在这是我们以往坐在办公室里无法了解的,增加了对伦理审查工作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尤其是增加了对稿件审查的“档案意识”。通过与伦理审查工作者面对面的交流,还了解到,我国中药临床试验和西药临床试验的不同要求,如何处理审查的科学性与伦理性之间的关系问题等。

另外,我国的伦理审查是一门新兴的科学,人员素养及培训问题成为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一环,但人员素养究竟差在哪里?差到什么程度?编辑过去并不了解,通过参加相关伦理审查会议和走访伦理审查人员,了解到伦理审查的基本原则及具体应用,是伦理审查者所缺乏的,编辑在指导作者修稿时,有意加重这方面的内容并结合实际使之细化、活化,为伦理审查人员了解伦理审查的基本原则及运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3 指导论文写作,提升研究层次

科技工作者是科研活动的主体,尊重作者的首创精神是办好科技期刊的重要原则。但是,由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所致,科研活动从来充满着落后与先进、优良与不良的矛盾。加之近年来科技期刊的严谨性、规范性、细致性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对作者的论文写作提出不小的挑战。另外,受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论文言之无物,虚浮冗长,一些论文对医疗领域的不良现象言过其实,哗众取宠。所以,对作者进行以论文写作为重点的教育活动,是期刊必须重视的一项工作[4],这是期刊高层次服务于作者的活动。它要求期刊通过走访、讲座、稿约等活动让作者了解刊物的登稿信息、投稿要求和学科的发展方向,有期刊已开始了这方面的有益探索[5],从而达到提高论文质量和刊物质量的目的。

在“走转改”活动中,我刊编辑结合医学伦理学是新兴学科、知识尚未普及、许多作者不会写伦理论文的实际,开展相关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作者教育及沟通活动。据统计,2011年前,在来稿中,有40%的稿件不属于医学伦理学内容,即作者只讲自己专业的问题,未上升到医学伦理层次。针对这种情况,如何使作者把论文写到医学伦理学层次,办一本名副其实的高质量的医学伦理杂志?我们进行了以下实践。

首先,我们把医学伦理学论文定义为:运用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和观点阐述、解答医学实践中的医学伦理学问题及医学伦理学学科体系建设发展中的问题的论文。医学伦理学源于医学实践,最终也必然回归医学,为医学实践服务。

其次,根据工作实践和办刊经验,把医学伦理学论文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研究医学伦理学学科本身问题的论文;第二类,应用医学伦理学的问题;第三类,临床类医学伦理学论文。

第三,针对作者来稿中存在的问题,归纳出以下解决办法:①查找空弱找选题;②开门见山立观点;③理明材精逻辑强;④规范表达无妄言;⑤文献权威新准全;⑥内容精炼理不偏。

我们还把上述问题写成《医学伦理学论文写作的依据、类型及若干方法》一文,采取走基层、到多所大学、医疗单位宣传,面对面向作者讲解、沟通,并在杂志上发表,也放在网站突出位置,引导作者。

几年来,本刊编辑部去了数十所大学和医疗单位,并把走过的单位作为长期联系点,定期联系了解新情况,再针对性进行新的指导、交流。现在,本刊80%的来稿都能写到伦理层次上,取得了积极效果。

4 促进编辑成长,夯实人力基础

编辑是期刊的人力资本,编辑的素养和水平决定着期刊的质量。一般来说,新闻单位“走转改”的写作主体是新闻单位的记者及编辑,而科技期刊“走转改”的写作主体是科研单位的作者,即期刊通过“走转改”让作者写出较高质量的论文。但是,笔者认为,事物的质总是具有多面性,期刊“走转改”带给期刊的益处不只限于上述,而长期坚持“走转改”活动,还有利于编辑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培养出更多的精于编辑活动又在学科研究方面有所造诣的学者型编辑[6],从而为提高期刊质量夯实人力基础。

因为广泛的实际接触与在日常编辑工作中对学科的深透了解,也可能使编者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例如,笔者在审稿中注意到了一个倾向,即在我国医学伦理学的研究中,学界注意了国外医学伦理理论的引进,也重视了传统医学伦理学思想的挖掘,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医学伦理学的关系研究极少,严重影响了学科发展。在“走转改”中,笔者与我刊多位编委多次探讨,写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生命伦理学》[7]一文,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主委李义庭教授、全军医学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委杨放教授认为:该文促进了医学伦理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机结合,对学科发展有重要意义。

我刊编辑在与基层医院院长的座谈中了解到,在他们医院遇到病人做手术和有风险的检查时常常要家属签字,而不太尊重病人的意见。这与我国《侵权责任法》尊重病人医疗自主权的规定严重不符。编辑通过走访陕西、河南的一些医院,发现这样做的医院为数不少。这种情况的存在,极易在患者紧急抢救及手术时,因为家属签字不及时而延误病情甚至会危及生命,涉及到患者知情同意权与医生特殊干预权等复杂的医学伦理问题,是学科建设中必须解决的一个理论问题,也是学科理论建设急需成长发育的一个侧面。于是,编辑部专门就此组织相关稿件,予以讨论,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正在筹备专门会议予以研讨。

持续不断的“走转改”活动,明显提高了我刊的质量,影响因子由2011年的0.765上升到2013年的1.025,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纸质刊物及网上发行遍及各大院校及科研单位,连续获得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及陕西省优秀期刊奖。

5 小结

通过资料检索并联系本刊实际,逻辑论证了“走转改”在发现学科疑点、熟悉学科实际、掌握稿件的取舍标准、指导作者论文写作、促进编辑成长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认为“走转改”是提升期刊质量好方法。

致谢本文得到赵大良编审的悉心指导,谨致谢意!

1 莫自才.新闻战线“走转改”的重要意义.攀登,2013,32(1):113-116

2 赵大良.科研论文写作新解——以主编和审稿人的视角.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9

3 李恩昌,徐玉梅.提高医学伦理学对卫生事业的贡献率——中国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发展研究之六.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3):308-313

4 宫福满.科技期刊的作者教育.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14(2):130-132

5 颜廷梅,任延刚.“走转改”给《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办刊带来的启示.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1):182-183

6 包靖玲,李静.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期刊编辑.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167-169

7 李恩昌,徐玉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医学伦理学——中国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发展研究之三.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3):289-293

猜你喜欢
伦理学科技期刊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中的伦理学意蕴探析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论马克思伦理学革命的三重意蕴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